分享

太平洋战争第六部之麦克阿瑟鏖兵巴布亚(三十三)

 铁血老枪 2019-02-11

29日上午7时30分,中队长泰少校率装甲团B中队的4辆坦克从奥罗湾抵达前线,伍滕准将在头一天晚上就通知他们准备参战。另7辆坦克在梅上尉带领下在新机场待命,随时受命出击支援。但到预定发起攻击的下午16时,澳军坦克还未抵达指定阵位,随后赶到的1辆坦克却撞在一根木桩上动弹不得。到17时15分,其余3辆坦克才姗姗来迟。随后就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当澳军坦克发起冲锋时,狡猾的日军明知不敌迅速撤离第一道掩体,当坦克快速驶过冲向第二道掩体时迅速返回,切断坦克和步兵的联系,随后向跟进的澳军士兵猛烈开火。

因彼此之间缺乏协调,澳军步兵未能紧紧跟上。此时之前炮击带来的烟雾在阵地上空尚未消散,澳军坦克错将烟雾中隐约出现的友军当成了日本人猛烈开火。二等兵埃文斯不顾日军的机枪扫射跳到一辆坦克上猛烈敲击:“你他妈的到底长没长眼睛?你在屠杀自己人呀!眼瞎了回自己窝里玩蛋去,混蛋!”坦克兵以为外边的声音来自日军机枪的射击,仍然一个劲儿轰个不停,任凭埃文斯把嗓子喊哑——估计他此时爆破坦克的心思都有了。尖刀连连长马特森上尉只能仰天长叹:“今天轮到坦克向自己人开火了,这些家伙比前几天的飞机还狠!”到18时35分,马特森只好发射绿色信号弹下令撤退,他的连在双方夹击下仅剩22人,副连长也阵亡了。当晚知道犯下大错的坦克兵们也吓傻了,对步兵的破口大骂闷不做声。窝了一肚子火的步兵们指责他们犯下的错误到天亮也说不完。

步兵也没功夫继续骂下去。当晚日军竟然向澳军的右翼发起夜袭,一口气冲到澳军阵地前仅20米处才被密集的机枪火力击退。黑暗中前方隐隐传来日军伤兵的呻吟声,连长特莱维维安冷漠下令,向日军伤兵可能存在的地方投掷手雷。救治日军伤兵风险极大,何况是在夜晚。他们可不愿拿自己的生命冒险。黎明时分,前方那块地域共检出42具日军尸体。

31日傍晚,伍滕对前线进行了调整。澳军第十二营在左翼,美军第一二八团第三营居中,澳军第十营在右翼依次展开。盟军下一步的目标是在新年之后攻下西梅米溪以西、基罗帕角以东的椰树种植园区。1943年1月1日清晨8时,在炮兵火力准备之后,经数日休整的盟军在6辆坦克的带领下发起了新年攻势,另有3辆充当预备队。坦克无情地向任何日军狙击手可能藏身的芭蕉树开火,步兵随后快速跟上。到傍晚时分,日军右翼只剩下被澳军分割的孤立据点在负隅顽抗,左翼日军还保有一个较大的袋型阵地。2日盟军继续猛攻,西梅米和基罗帕角的步兵各得到两辆坦克支援。下午晚些时候,西梅米溪沿岸的战斗已接近尾声,澳军第十二营也肃清了基罗帕角的日军残敌。日军在海岸的每个角落一直顽强到最后。溪口小岛上只剩最后两名日军军官,盟军的劝降换来的只是子弹,他们很快被澳军击毙。元旦的战斗日军有9人被俘虏,其中6人是朝鲜劳工。从12月18日到1943年1月2日,第十八旅共损兵863人,占总人数的45%。到1月2日,盟军在基罗帕角以东掩埋日军尸体逾900具。至此澳军第十八旅沿布纳海岸第一阶段的作战任务顺利完成。

12月16日,美军第一二六团团长汤姆林森上校接过了左翼厄巴纳部队的指挥权。成功占领布纳村极大压缩了日军在基罗帕角的控制区域,但主要目标布纳教区仍在敌人手中。17日,汤姆林森派一个连试图攻占教区正南方的穆西塔岛建立炮兵阵地,在付出了包括连长温特兰上尉在内的5人阵亡、6人负伤的代价后被日军顽强逐回。

穆西塔岛首战不利,汤姆林森将下一个目标对准了日军重兵把守的三角地区。19日清晨6时50分,盟军9架B-25在布纳教区投下炸弹,7时30分,师炮兵指挥官麦克莱利上校指挥17门迫击炮的炮击覆盖了三角区的每个角落。但随后15分钟出发的步兵未能推进多远就被日军的十字交叉火力死死挡住,美军多次冲锋只能徒加伤亡。9时45分,代理营长博伊斯上尉被日军反击炮火炸死,约翰·沙利文上尉立即接过了指挥权。美军营长一般由中校或少校出任,现在接连两任营长都是上尉,可见军官的伤亡已到了让人无法容忍的地步。在布纳前线战斗的美国大兵说:“愿上帝保佑我们,我们永远不可能活着从这里离开。”

位于前线的艾克尔伯格——以中将军司令官之尊在前线指挥营、连级部队作战的情形在整个二战战场并不多见——下令在下午14时15分发起第三次进攻。美军17门迫击炮在冲锋之前发射了多达700发炮弹,同样无法改变步兵冲锋再次失利的结果。当天第一二八团第二营亡40人伤107人,可战之兵只剩可怜的240人。艾克尔伯格令其暂时退后休整,临时充当预备队。

20日8时45分发起的进攻几乎是前一天战斗的翻版。杀红了眼的连长奥尔夫德上尉组织的敢死队眼看就要冲到敌军碉堡跟前实施手雷攻击了,日军迅速冲出工事以纵射火力和连发自动武器将美军敢死队的阵型打乱,付出7死20伤代价的敢死队一无所获败退下来,该连伤亡人数超过了40%。非但如此,美军救回伤员的行动同样困难重重。心力交瘁的汤姆林森上校于15时22分向军司令官提议,由第一二七团团长格罗斯上校接管厄巴纳部队的指挥权,艾克尔伯格当场批准。前线指挥官主动交出指挥权在战场上十分罕见,可见汤姆林森承受的压力是多么巨大。

当晚形势已逐渐明朗,攻击三角区的部队缺乏足够机动空间,日军密集的火力不会轻易放过任何一个冲锋的战士。格罗斯建议暂停进攻另辟蹊径,遭到艾克尔伯格断然拒绝,他身后有麦克阿瑟拿小鞭子在遛着呢。次日美军在正面佯攻的同时试图派一个连从上游泅渡迂回,在付出损失54人的惨痛代价后,终于有75人游上对岸建起了桥头堡。随后跟进的一个连在渡河时发现,溪面上到处都是阵亡同伴的尸体。厄巴纳部队终于在右翼取得了突破。

与此同时美军左翼也在稳步推进。12月22日,美军工兵修复了通往穆西塔岛的桥梁,当天下午一个连迅速过桥登岛,美军获得了进攻布纳教区的一条新路线。随后第二营的重武器移驻该岛,开始向布纳教区日军阵地实施近距离火力打击,夜以继日,连续不断。

23日傍晚,厄巴纳部队在政府花园西北角建立了稳固的桥头堡。格罗斯调集五个连兵力准备在翌日上午越过花园地带向东进攻。因双方距离实在太近,进攻美军无法得到后方的炮火支援。穿过花园到达海岸的730米早已被安田大佐设计为死亡之路,无数隐蔽的火力点射出的子弹可以覆盖到每个角落,高大的椰树上到处都是日军狙击手的身影。24日黎明美军发起的进攻举步维艰,两军短兵相接,战况惨烈。埃尔默·布尔上士看到日军的一颗手雷落在了连长伍斯特鲁克上尉身边,示警已经来不及了,布尔高喊“卧倒”同时扑了上去。连长和周围的同伴本能地趴在地上,布尔却在轰隆一声巨响中粉身碎骨——上士后来被追授国会荣誉勋章,成为巴布亚战场获此殊荣的美军第一人。肯尼斯·格鲁恩内特中士匍匐前进将手雷投进一座碉堡的射击孔,肩膀受伤的他拒绝被送往后方治伤,在随后的战斗中同样被日军狙击手射杀,成为继布尔之后被追授国会荣誉勋章的第二人。

因前线指挥部距敌太近,第一二七团作战训练参谋本杰明·法拉中校被日军流弹打伤。后勤科长哈罗德·胡特曼少校主动要求到前线察看,但他永远没能再回来。后来在打扫战场时,美军士兵在一座碉堡附近发现了手持步枪的胡特曼的尸体。抵前察看的少校因前线的惨烈热血上涌,竟操起步枪向日进碉堡发起冲锋,不幸阵亡。师炮兵指挥员麦克莱利上校同样在战斗中负伤,艾克尔伯格命令军炮兵指挥官霍勒斯·哈丁上校火线接过了指挥权。

展示缴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