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三焦的两个系统

 张大夫zz 2019-02-11
医贯 今天

一、以肺脾肾为中心的三焦气化系统

三焦气化是指水谷精气津液的生化、布敷、调节以及废料的排泄等整个代谢功能而言的。所谓“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简单明了而又形象化地描述了三焦气化的全过程。这一功能关系到全身脏腑组织,其中尤以肺脾肾为主体。上焦气化,主司津液精微的布敷,主要在肺;中焦气化,主司营卫精血津液的生化,主要在脾;下焦气化主要在肾,除了开窍于二阴,司决渎排糟粕之外,肾又为三焦气化的本源。肺脾肾三焦气化正常,则水精四布,弥漫全身,若雾露之溉,为津为液,为气为血,为汗为尿。从津液的角度讲,全身所有体液包括血液在内,都是相互渗透沟通的。所以,《内经》提出精、气、津、液、血、脉为一气,均属于三焦气化的内容。后世之说:“汗血同源”、“大汗亡阳”、“多汗伤津”、“多尿伤阴”以及“利小便以实大便”等,皆本于此。

三焦气化失常,津液停滞,则为湿浊,为痰饮,为水肿。主要是由于肺气失于宣降,脾气运化失职和肾的阳气不足不能温化蒸腾所致。这就是《难经》所云,三焦“气之所终始也”,“主持诸气”在病理上的休现。 其中气之根在肾。故《内经》云: “ 其本在肾, 其末在肺, 皆积水也” 。 张景岳结合他丰富的临床经验, 在内经的基础上又加了一句“其制在脾” 。 这样, 以肺脾肾为中心的三焦气化系统理论便更为完整了。

二、以心肝肾为中心的三焦相火系统

三焦属少阳相火。火是人身之阳气,它体现了生命的能源,根于命门,及于全身。如刘完素云:“右肾属火,游行三焦,兴衰之道由于此,故七节之傍,中有小心,是言命门相火也。”张洁古说:“三焦为相火之用,分布命门元气,主升降出入。”刘、张两位医家把三焦在相火方面的功用提到分布元气、主一身升降出入、关系到人体兴衰的高度,于此可见其重要性。此外,宋代钱乙还提出“肝有相火”之说;刘完素还提出“命门相火也”,及引《仙经》语云“心为君火,肾为相火”作补充。于此可见,心为君火在上焦,肝有相火在中焦,肾与命门为相火在下焦,三焦相火系统已初具轮廓。

此后朱丹溪又作了补充。他说“胆者肝之腑,膀胱者肾之腑,心包者肾之配,三焦以焦言”。其中心包为心之外围,为君之相,又与三焦相为表里,故亦主相火,与心同主上焦;胆与肝相为表里,且与三焦同属少阳,故亦主相火,与肝同主中焦。膀胱与肾相为表里,足太阳膀胱经“其脉连风府,为诸阳主气”,并与三焦俱应腠理毫毛,与三焦相火关系密切,故与肾同主下焦。丹溪为三焦相火系统,充实了内容。

张景岳在君火相火关系方面作了承要补充。认为君火为神用,相火为根本,“故君火之变化于无穷,总赖此相火之栽根于有地,虽分之则一而二,而总之则二而一也”。又说:“命门有火候,即元阳之谓也,即生物之火也·····一阳之元气必自下而上,而三焦之普濩乃各见其候”,强调了相火的重要性,指出了君火是由相火派生的,并突出了三焦之普濩,主要是相火的作用。至此,以心肝肾为中心的三焦相火系统已基木形成了。

三焦相火系统的主体心、肝、肾三脏在生理病理上有特殊的联系。如李东垣说:“既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李氏的“阴火”是病理性的,它的发生牵涉到上、中、下三焦。上焦因心火亢盛;中焦因脾胃气虚而肝火侮脾;下焦则为肾间阴火上冲。说明,君火相火可以相互影响,心火亢盛可以引动相火。这一点已由朱丹溪通过临床实践得以证实。他说:“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二脏皆有相火,而其系上属于心”;“心君火也,为物所感则易动,心动则相火亦动,动则精自走”。邪欲之念,引动心火,君火动则相火亦动,遂见遗精之症。为此,朱氏谆谆以清心戒欲告诫世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