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俗语:三九不冷看六九,六九不冷倒春寒,啥说法?现在是几九 文/无极 电视剧早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每家人都可以在电视上得到关于天气的最新预报。而且,现在智能手机普及化,也使得我们对天气变化的提前知晓变成了现实。 虽然天气预报还没有达到毫无错误的地步,但是已经可以达到十之八九了。也因此,很多关于天气变化的俗语不再为人们重视,人们也不再需要把它们牢牢记住。 可是,俗语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非常值得我们好好地推敲和品味。在小编的印象中,曾经就有一次,自驾去峨边,手机没电了,老母看着天上云的走向和变化,用她脑中的为数不多的知识和经验提前告诉我天气可能的变化。所以,千万不要小瞧有些俗语,很可能它会给你意外的惊喜。 今天要讲的这句俗语和农民息息相关,是老祖宗多年经验的结晶。农村老人说“三九不冷看六九,六九不冷倒春寒”,其实是他们为了种出好的农作物,获得大丰收,了解自然规律、总结自然规律的结果。 所谓“三九”、“六九”,不是三月九号和六月九号这两天,而是说“第三个九天”和“第六个九天”。这两个九天又都是从冬至那天算起。小寒过了有一个“三九”,而“三九”一过就是大寒,而“五九”、“六九”,自然也就在大寒之后了。所以,农村又有“三九天”最冷、“数九寒冬”的说法。 今年的“三九”大概在二月底,到时候,农民朋友们可以注意一下,要是不冷的话,就看看三月份气温怎么样。如果到了三月份还不冷,很可能就要准备一系列防寒措施了,因为很可能“倒春寒”就要来了。 当然,现在大多数种菜卖的农民到了冬天都采用大棚种植的方式,倒是不怕气温骤然一连十几天的下降。“倒春寒”的时候虽然白天和晚上温差特别大,不过,只要扛得住突然的低温,对一些农作物来说,也未必不是件好事。毕竟,温差大也有利于有机物的储存。 “六九”不冷,“倒春寒”多半会在四月份到来,这个时候最应该防范的是烂种。而且,长期气候宜人,突然来个“春寒料峭”,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 我们的身体已经习惯了一种温度,气温骤降很可能使我们因为免疫系统调整不及而感染疾病,尤其是一些流行性呼吸疾病,还有一些人会出现一些皮肤疾病。 不过,也无需过分忧心,“倒春寒”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日本、朝鲜都有,只要防范及时,做好相应措施就好。你们那里冷不冷? 现在已经是“五九”了,马上就“六九”了,明年有没有“倒春寒”马上就可以揭晓了,我们拭目以待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