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察幼儿,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反思

 木香草堂 2019-02-11
观察幼儿,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反思 - ddmxbk - 木香关注家庭教育

     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可见,这对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了解、尊重幼儿

 了解幼儿是教师进行教育的前提条件。每个孩子由于遗传、环境、教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各不相同。教师应深入了解了幼儿的家庭背景、个性差异、兴趣爱好等,才有与幼儿相处的基础。只有了解了幼儿,我们才能有可能帮助幼儿实现最优化的发展,使幼儿在各个方面获得更大的提升。教师不仅要善于对孩子的外部活动进行观察,而且要善于了解儿童的心理活动,要理智地爱每一个孩子。

 对孩子“光爱还不够,必须善于爱”。幼儿教师的“善于爱”,首先应体现在尊重孩子上,必须把幼儿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来尊重,教师与幼儿的地位是平等的。尊重幼儿的情绪情感,尊重幼儿的选择和判断,用协商的、建议的语气说话,会使幼儿感到平等、感到被尊重。尊重孩子还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维护自尊是人的本能和天性。教师在工作中要把幼儿看作是与自己平等的人,尊重幼儿的意见,如:在班级布置环境时,让幼儿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老师一起创设环境;在区角活动时,让幼儿共同制定规则;在奖励时,一起评判同伴的表现等等。 
   
 2、宽容幼儿

 幼儿具有好动、好奇、好问的特点,他们对一切都充满好奇,经常问东问西,摸这碰那,一不小心就会犯错。面对经常犯错误的孩子,教师如果过于严厉地批评甚至体罚,幼儿会越来越害怕教师,并与教师疏远;或者产生逆反心理,进而与教师对立。其实孩子和大人一样需要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宽容,老师理解孩子,宽容孩子,会让孩子在宽松的环境中成长,在宽容中学会宽容,用理解、宽容的心态对待幼儿的错误,心平气和地帮助幼儿分析错误的原因,让幼儿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批评,是构建民主的师幼关系的重要途径。

     在与幼儿的相处中我也发现,其实每个孩子都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人,我们教师在孩子“出错”时,首先要试着去了解孩子的想法。如:有些孩子好动,是因为他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有些孩子爱插嘴,是因为他思维活跃,敢于表达;有些孩子弄坏了别人的东西,是因为本意想帮助别人;有些孩子喜欢大声叫喊,是因为他想表现自己,引起别人的重视……

 3、信任、欣赏幼儿

 现实生活中成人往往出于“为孩子好”的目的,为孩子做好了他们认为应该的一切,但是由于没有考虑到孩子的需要和想法,结果事与愿违,遭到孩子的反对,造成关系紧张。我们应该信任幼儿、鼓励幼儿,让他们自己做自己的事,同时也让他们互相帮助,互相关心。我班制定的小值日轮流制度,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负责小组内的简单事务,如:分发本子、餐点等,每个幼儿都有机会、每个幼儿都可以做,所以在此活动中每个 幼儿都得到了不同的锻炼和发展,不仅学会了做一些简单的事务,变得热爱集体、热爱劳动了,而且增强了幼儿的管理能力和独立性。

 其实每个孩子都渴望赏识,他们需要的也是赏识。我们不妨用欣赏的目光注视幼儿,教师的一次点头,一个微笑、一句表场就如同一场知时节的好雨,赋予幼苗向上的信心和生长的力量。“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幼儿个体间的禀赋、品性也各有差异,不同的孩子需要老师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要使孩子的潜能在各自的起点上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应用善于发现美的目光去捕捉、欣赏孩子身上的闪光点。适时地采取赞美的方法,正确把握爱的份量,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成长,会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促进他们更好的发展。我们老师应以人为本、做个民主的教师,创设融融的师爱氛围,用一颗对教育对孩子真挚的心在实践中慢慢品味。

     我们教师在一日活动中要做一个有心人,善于观察幼儿,关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把最温馨的目光、最慈祥的笑容、最真切的话语、最真挚的鼓励、最真诚的希望献给孩子们! 

http://www./space/?action-viewspace-itemid-14592077

 

 观察幼儿,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反思 - ddmxbk - 木香关注家庭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