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战时,日军打遍东南亚,为啥在印度刚打一仗就灰溜溜败退?

 铁血老枪 2019-02-11

大家都知道,二战初期,日本最大的野心就是建立东南亚共荣圈,因此这个弹丸小国,虎视眈眈的盯着东南亚的这块肥沃富饶的土地,在此期间挡住它步伐的人基本都被其侵略,连英国、美国等军事发达的国家也不放在眼里,还偷袭了美军珍珠港基地。然而就是如此,狂妄的日军在摧古拉朽的攻势之下,接连占领了马来西亚、缅甸等地盘,奇怪的是到了印度之后却不敢打了,气焰就败了下来,仅仅打了一仗就灰溜溜败退,这是为何呢?

众所周知,二战期间,东南亚的很多小国基本上都是英国的殖民地,1942年的时候,日本除了在中国战场投入了大量的兵力之外,在缅甸方面同样是部署了一支奇军,并且在短时间内击败了中英联合军队,拿下了缅甸这个战略要地。而在此时,英国在东南亚的地盘仅仅剩下的就是印度了,为此英军将全部驻扎兵力全部投入到了保护印度上面,但日军的士气正盛,面对英军的强势防守,日军依旧选择正面强势入侵印度。

而此时的欧洲战场上,作为二战发达国的纳粹德军已经陷入十分焦灼的战事中,被盟军不断轰炸和兵力包围;为此德军希望其盟国日本能够攻打印度,以牵扯在欧洲战场的英军,分散其主力兵力;并且再加上太平洋战场之上,美军正以强大的火力和日军对拼,岛屿争夺战进行得如火如荼。在如此形势之下,1944年日本主动发动了英帕尔战役,但是结果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没打几下就惨败了。

可以说这场战役,日本打得非常窝囊,最后日本以落败退出了印度战场,而说到日军在这场战役里失利的原因也非常的奇葩。首先是日军靠着强大的胜利气焰大举进攻,并没有做更多的准备,虽然调动了10万人的兵力,但后援根本就没有保障,小瞧了对手,认为直接打一仗就可以胜利回家了,典型的莽夫行为。

再者就是指挥官的问题,当年率领日军出击的是牟田口廉,这个人纸上谈兵和鼓舞士兵士气能力很强,但是军事战略素养非常弱,在面对英军的蒙巴顿将军率领的英军时,一直被牵着鼻子走。最后则是环境问题,印度是亚热带气候地区,并且当年还正值雨季,日本士兵们根本适应不了这样的恶劣环境,三天两头就有士兵因为水土不服倒下,为此这个10万大军的战斗力,在面临了诸多挑战之后仅剩2万兵力就走人了,可谓是的赔了夫人又折兵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