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金瓶梅》同《水浒传》里的西门庆 为何命运结局迥然不同?

 寻梦向天歌 2019-02-11

寻梦向天歌/文

  《水浒传》《金瓶梅》这两部古典名著虽然都写到了武松杀嫂祭兄的故事情节,但是对“武松杀嫂祭兄”绕不过去的焦点人物西门庆却分别作了不同处理,在《水浒传》里武松自从领受了清河县知县授意的保镖差事,历时两个月完成任务之后由东京城返回清河县城,报仇心切的武松智施计谋逼迫潘金莲与卖茶王婆供认了他们勾结西门庆毒害武大的犯罪事实,武松怒不可遏地拿着短刀割下奸夫淫妇西门庆与潘金莲的项上人头,卖茶王婆也被县衙宣判“剐”刑而处死。

在《金瓶梅》里武松于当年寒冬腊月被知县打发到东京给殿前太尉送礼,翌年八月方才回到清河县城。武松听说哥哥武大不幸被害的消息后立即请人写了诉状,到县衙控告西门庆与潘金莲伙同王婆毒害他哥武大的恶毒罪行,要求将西门庆与潘金莲等为非作歹者捉拿归案。未曾想县衙官吏早被西门庆买通,贪官污吏竟以证据不确凿为由,不对西门庆与潘金莲等人以法治罪。万般无奈的情况之下,武松打算寻找西门庆自行了断。

不料,在县衙当差的李皂隶为西门庆通风报信,西门庆早有防备,就在武松找到酒楼的时候,西门庆临阵脱逃,躲过一劫。李皂隶却当了西门庆的替死鬼,先是被武松提起来从酒楼甩到了地面上,接着又是几脚踢死。武松打死了李皂隶后被地方保甲若干人等捉拿到县衙关押起来。西门庆借机贿赂知县,欲置武松于死地。幸好县衙内也有官员以为武松是条汉子,为他反复斡旋,才将武松案子报到东平府复审裁决,东平府府尹陈文昭虽是一位清官,怎奈西门庆又通过关系疏通了杨提督,杨提督又转央内阁蔡太师过问此案,最后只把武松免死,问了个脊杖四十,刺配孟州牢城充军。武松自从垫发孟州牢城充军之后,又经历了数次较大变故,八年之后才幸遇大赦得以回到清河县继续做都头。

这时西门庆早已由于纵欲过度暴病而亡,使年仅三十二岁就已守寡的潘金莲待字闺中,武松手拿利刃威逼潘金莲与卖茶王婆供认了他们勾结西门庆毒害武大的犯罪事实,武松愤怒地把潘金莲剖心挖肺之后割下项上人头,接着又愤怒地杀死了卖茶王婆。

毋庸置疑,小说故事情节完全可以虚构,在大作家施耐庵与兰陵笑笑生笔下,“武松杀嫂祭兄”这一故事情节的关键人物西门庆,《水浒传》里被武松为兄报仇所杀,而在《金瓶梅》里却是暴病而亡,命运结局为何迥然不同?

  

 

 首先是取决于不同作家所表达主题思想的不同需求。古典名著《水浒传》是一部以传奇的笔法描写一批当时处于社会边缘的人物群体为了有尊严地生存而不断奋斗、成功与失败的生存史,对黑暗的、混乱的主流社会的一种反抗史。全书围绕官逼民反这一线索展开情节,表现了一群不堪暴政欺压的好汉揭竿而起,聚义水泊梁山,直至接受招安致使起义失败的全过程。突出亮点就是塑造了108位侠肝义胆、个性鲜明、风格各异的英雄好汉形象。

 

 

 而《金瓶梅》则通过西门庆勾引潘金莲,杀潘夫武大郎,潘金莲最后被武松所杀这条主线展开情节,描写了西门庆从发迹到淫乱而死的悲剧故事。《金瓶梅》的最大特色就是暴露。作者把一个时代的全部丑恶一股脑掀倒在光天化日之下,无所顾忌地揭露了一个时代的失败。痛快淋漓地把那些男男女女的皮里阳秋来一个彻头彻尾的大曝光,活灵活现地画出了一幅中国16世纪的“清明上河图”。如果把《水浒传》《金瓶梅》这两部作品的主题进行比较就不难看出,《水浒传》里把西门庆写成被武松杀死符合全书边缘人物对黑暗的、混乱的主流社会的斗争与反抗这一主题意旨。而《金瓶梅》里写西门庆淫乱而死则符合这部谴责小说的暴露与批判特点。

 
 

 其次是塑造典型人物形象的落脚点与侧重点不同。在《水浒传》里西门庆的出场是为塑造好武松这个典型人物形象服务的,作家塑造典型人物形象的落脚点与侧重点在于通过其他角色来衬托武松这个人物形象,因而只有西门庆写成被武松杀死才能从侧面体现武松嫉恶如仇、重情重义的性格特点,况且作家选择恰当的节点安排西门庆这个人物结束使命,也不会影响到整部作品主题、结构及情节发展。

而在《金瓶梅》里西门庆却是各类人物群像当中的主要角色,作家塑造典型人物形象的落脚点与侧重点在于通过西门庆与多名妻妾之间错综复杂的纠缠与冲突来反映他放荡不羁、荒淫奢靡、纵欲无度的个性特征,如果让这个主角早早地离开人生舞台,就不利于全面深刻、细致入微地塑造好人物形象。

 
 

第三,依据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来合理安排人物的命运走向与结局。《水浒传》里西门庆被武松杀死,不仅为武松被逼上梁山这一重要情节预设了浓墨重彩的伏笔,而且更加突出了武松投奔梁山是在走投无路这种特殊境遇中所作的无奈选择。《金瓶梅》里西门庆淫乱而死是全书重点描绘的重头情节,通过西门庆淫乱而死的情节发展更加淋漓尽致地反映了暴露与批判的主题价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