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月初七放火神把子的趣事,还有人记得呗?

 城北十五里666 2019-02-12

文:苗运强

“火神把子上西南,专烧西南的秫秸船”,傍晚的时候,刚走出家门口,就看到一群孩子拿着火神把子,一边喊着,一边边朝着西南方向欢快地跑去。看着他们的身影,我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小时候放火神把子的场景。

正月初七放火神把子的趣事,还有人记得呗?

记得那时爷爷对我说,把“火神”送出去,接下来一年家里就不会遭遇火灾,平安无事。虽然大家明知是个迷信的做法,但对那个时代的孩子而言,还是有很大的诱惑力的。

正月初七放火神把子的趣事,还有人记得呗?

春节后的正月初七,是农村家家户户送火神把子的日子。为此,关于火神把子的传说,我上网查了下资料,词条上这样介绍:在徐州,尤其是丰县、沛县一带,大年初七是当地的火神节。该节日是恭送火神、祈求新的一年平平安安、无灾无难的重要日子。

正月初七放火神把子的趣事,还有人记得呗?

关于此火神节的真实起源已不可考,或有民间传说是汉高祖刘邦继位后,丰、沛县成了”千古龙飞地,一带帝王乡“,当地百姓在大年初七遥拜远在长安做皇帝的刘邦,以篝火相庆,久而久之流传下来。

正月初七放火神把子的趣事,还有人记得呗?

记得年幼时,刚吃过午饭后,村里的小伙伴们,就迫不及待地准备好绳子、小炮仗、一根结实的小木棒,然后把柴禾一点一点地往木棒上绑扎,偷懒的孩子,则直接拿一些棒子秸,中间再夹杂着麦秸。捆扎时,一般会叫上父母和爷爷奶奶助阵,因为大人捆得比较结实。

正月初七放火神把子的趣事,还有人记得呗?

尽管放火神靶子的习俗仅在丰县、沛县及周边地区比较常见,范围相对狭小,而不同县镇甚至村庄放靶子的时间、地点却也不尽相同。比如在丰县南部的梁寨镇,时间规定在天黑之后,要在庄头开始往外放;而在沛县一些地区,要在傍晚天将黑之际,也就是当地方言所说的”夜傍黑“,地点也没有硬性要求。

正月初七放火神把子的趣事,还有人记得呗?

火神把子捆扎完毕之后,村里的孩子们就会拿着自己的火把,到隔壁的小伙伴们那里展示,看看谁的好看,谁的结实,谁的燃烧时间长。

正月初七放火神把子的趣事,还有人记得呗?

傍晚时分,天还没有完全黑下来,小朋友们就兴高采烈的用洋火点燃火把,飞快地跑出村庄,举起火把往西南方向飞奔,远远望去,到处是一簇簇明亮的火光,不少小朋友,兴奋地甩来甩去,火星四溅,俨然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正月初七放火神把子的趣事,还有人记得呗?

其实,对孩子们而言,最开心的,不是结局,而是过程,许多小伙伴嬉闹着集中在一起,欢声笑语始终相随,玩得不亦乐乎。

正月初七放火神把子的趣事,还有人记得呗?

当然,也有些火把因为“偷工减料”,走到半路就四分五裂,有的是因为被小鞭炮的爆炸而使火把身首异处,导致不得不半途退场,但更多的火把,则送出几百米远,还安然无恙。有些细心的家长,则一路陪伴在孩子左右,一边嘱咐孩子注意安全,一般指导孩子燃放的技巧,老少同享放火神把子的快乐……

正月初七放火神把子的趣事,还有人记得呗?

送火神把子的方向一般都是往西南送,快到隔壁村上时,就会在路口把未燃尽的火把,放在在一起,直至燃烧完毕,然后才兴致勃勃地回到家里。

正月初七放火神把子的趣事,还有人记得呗?

由于城镇化的加速,初七送火神的习俗也逐渐淡退,火神靶子也不如上世纪更为普遍、常见,但这一节日所蕴含的平安与希望的理念一直会传承下去。

正月初七放火神把子的趣事,还有人记得呗?

如今,在乡村,这一民俗也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放火神把子这一幕,已经多年没看见了,现在目睹这一幕,瞬间就勾起了童年美好的回忆,“火神把子上西南,专烧西南的秫秸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