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属中医“胃脘痛”范畴,是临床常见病。病程缠绵,根治颇难。多因饮食失调;或忧思忿怒,肝郁化火,热灼胃阴,而致胃黏膜受损;或脾虚失运,湿邪凝聚,郁久化热,腐蚀胃体,日久不解,均可导致溃疡病的发生。或由慢性胃炎转化而成。 上腹部疼痛,反复发作。或胀痛,或灼痛,或刺痛、隐痛,或伴有嘈杂、吞酸、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症状。胃溃疡疼痛多在食后半小时发作,其压痛点多在正中或偏左侧;十二指肠溃疡,其痛多在食后2小时,压痛点多偏右侧。拒按多实,喜按多虚。喜冷多热,喜热多寒。 ·加味芍甘汤· 【组成】 白芍30g,甘草15g,地榆30g,黄连6g。【用法】 水煎服(宜久煎)。每日1剂,日服2次。【功效】 泻热和胃、缓急止痛。【主治】 十二指肠溃疡。【附记】 陈绮翔云:“屡用效佳。若能辨证适当加减,对于治疗慢性胃炎也有较好的效果。” ·白及枳实汤· 【组成】 白及15g,枳实10g。【用法】 上药水煎两次,每次加水500ml煎至100ml。两次药液混匀。早、晚各服100ml。每日1剂。服药前半小时服呋喃唑酮(痢特灵)0.1g,日服2次,连服1周。本方须连服半月至20天。【功效】 生肌止痛。【主治】消化性溃疡。【附记】 用本方治疗43例。其中胃溃疡13例,治愈8例,显效4例,无效1例;十二指肠溃疡30例,治愈19例,显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 ·溃疡散· 【组成】 儿茶150g,海螵蛸、枳壳、血竭、三七、白及、石膏各150g,黄连100g,白芍250g,延胡索120g,甘草140g。【用法】 上药共研极细末,贮瓶备用。每次服20g,日服4次,于饭前30分钟用热水或蜂蜜调成糊状吞服。25天为1个疗程,连服2个疗程观察疗效。【功效】 理气止痛、清热制酸、活血生肌。【主治】 消化性溃疡。【附记】 用本方治疗153例,经服药2~4个疗程后,痊愈141例,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9.35%,治愈率为92.16%。痊愈者经2年随访未复发。 ·猪骨汤· 【组成】 猪骨头150g,金荞麦90g。【用法】 将金荞麦洗净、切碎,与猪骨头(捣碎)一同置瓦罐内,加清水500ml,炖成骨头汤。每日1剂,日服1或2次,连服7天。此后每隔2天服1剂,连服3周。【功效】 解毒生肌。【主治】 胃溃疡。【附记】 临床屡用,效果颇佳。 ·牛奶汤· 【组成】 鲜牛奶250ml,蜂蜜50g,白及粉20~30g。【用法】将牛奶煮开后,调入蜂蜜、白及粉即可。1剂分8次服用,日服1次。【功效】 养胃生肌。【主治】 胃溃疡。【附记】 坚持服用,效果甚佳。服药期间忌食辛辣食物及浓茶。忌饮酒。 ·菜饴汤· 【组成】 鲜包心菜、饴糖各适量。【用法】 将包心菜用冷开水洗净后捣烂,用消毒纱布绞汁备用。于每日早、晚饭前各取鲜包心菜汁1杯,加温后,加入适量饴糖(约3g)饮服。日服2次,10天为1个疗程。【功效】 清热止痛、促进溃疡愈合。【主治】 消化性溃疡。【附记】 坚持服用,早期疗效明显。 ·白及粥方· 【组成】 白及粉15g,糯米100g,大枣5枚,蜂蜜25g。【用法】 先用糯米、大枣加水适量煮粥至将熟时,将蜂蜜、白及粉入粥中拌匀,改文火稍煮片刻,待粥稠黏时即可。温热食用,日服2次,每日1剂。10天为1个疗程。【功效】 补肺止血、养胃生肌。【主治】 如肺结核咳血、支气管扩张咳血、复合性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等。【附记】 不得与附子粥、乌头粥同吃。 ·黄连汤· 【组成】 黄连4g,吴茱萸1.5g。【用法】 将上药共研为粗末,放入保温杯中,冲入沸水即可。每日1剂,日服2次或代茶饮用。【功效】 清热泻火、解郁止痛。【主治】 消化性溃疡(肝胃气滞型)。 ·元胡汤· 【组成】 元胡9g,五灵脂6g,蒲黄3g。【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或共制为粗末,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即可。代茶饮用。【功效】 活血化瘀、通络和胃。【主治】 消化性溃疡(瘀血阻络型)。 ·土豆粥· 【组成】 新鲜土豆250g(不去皮),蜂蜜适量。【用法】 将土豆洗净切碎,用水煮至土豆成粥状即可。服用时加蜂蜜,每日清晨空腹食用,连服半个月。【功效】 缓急止痛。【主治】 溃疡病胃脘隐痛不适者。 ·猪肚方· 【组成】 鲜猪肚1只,蚤休20g。【用法】 在猪肚内塞入已用水浸透的蚤休,扎紧猪肚两端。再加水及盐(少许),用文火慢煲至熟烂,倒出药渣,喝汤食肚。每隔4天用1剂,连用1个月左右。【功效】 健胃、消炎、止痛。【主治】 消化性溃疡。 ·韭白蜜油方· 【组成】 韭菜白300g,鲜蜂蜜250g,鲜猪油200g。【用法】将韭菜白烤干研粉,后两味拌匀成蜜油。每次服蜜油9g,韭菜白粉6g。日服3次,连服用3周。【功效】 润护胃肠、增食欲、通便秘、活血生肌。【主治】 慢性胃炎、胃溃疡等胃病。 ·翁芪糖浆· 【组成】 白头翁210g,黄芪105g,蜂蜜280g。【用法】 先将白头翁、黄芪用清水漂洗并浸泡1昼夜,然后用文火浓煎2次,去渣,将两次药液混合。另将蜂蜜煮沸去浮沫后加入药液中,浓缩成糖浆备用。用时每次服20ml,日服3次。于饭前用热开水冲服。【功效】 清热养胃、益气生肌。【主治】 消化性溃疡。【附记】用本方治疗147例,其中胃溃疡56例,治愈18例,好转31例,无效7例;十二指肠溃疡78例,痊愈31例,好转44例,无效3例;复合性溃疡13例,痊愈2例,好转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1.84%。 ·韭菜奶汤· 【组成】 韭菜250g,生姜25g,牛奶250ml(或奶粉二汤匙加水适量)。【用法】 将韭菜、生姜切碎、捣烂,以洁净纱布绞取汁液,倒入锅内,再加牛奶,加热煮沸即可。每日早、晚趁热顿服。【功效】 温胃健脾。【主治】 胃寒型胃溃疡、慢性胃炎、胃脘痛、呕吐等。 ·二白丸· 【组成】 白芍、白及、氢氧化铝各2g,氧化镁0.6g。【用法】取氢氧化铝及氧化镁分别研成细粉;白及提取白及胶;白芍加水煎煮去渣,浓缩成膏。将白芍膏与白及胶液混合均匀,加入氢氧化铝和氧化镁的细粉,混合均匀,制粒压片,每片重0.3g,每剂可制15片。每次服5片,日服3次。30天为1个疗程,连服2或3个疗程。【功效】 柔肝养胃、收敛生肌。【主治】 消化性溃疡。【附记】 用本方治疗90例,临床治愈68例,显效14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100%。(程爵棠,程功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