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和杨绛是中国近现代学问界有名的神仙眷侣,光看照片,我们觉得钱钟书文质彬彬,温文尔雅,像个君子,曾经有一个外国记者来中国采访,说了一句话:我来中国只为两件事,一是看万里长城,第二就是想看看钱钟书,名气够大吧!但是实际上钱钟书是有名的“毒舌”,不信我们来举几个例子。 钱钟书曾经写了一篇小说《猫》里面影射沈从文:“虽然名满文坛,还忘不掉小时候没好好进过学校,老觉得那些‘正途出生’的人瞧不起自己。”众所周知,沈从文出生农村,所以比起同时期其他作家心里多一些自卑,可钱钟书才不管你呢,想说就说! 还有一件事,诺比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前来拜访钱钟书,钱钟书鼻子“哼”了一声:“你跑到我们中国神气什么,不就是来混饭的吗?作为汉学家,你把巴金的书都翻译成什么东西了,你是欺负巴金不会英文吗?凭什么中国文学作品非要翻译成英文才能参加评选,别的国家却用原文参加评奖,半点公平没有!”马悦然灰溜溜逃走了。 纵观钱钟书一生,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林语堂、鲁迅、吴宓、陈寅恪全都被他嘲讽过,但就是这样一个狂傲的书生,最后却“栽”在了才女杨绛的手中,究其根源,是因为杨绛能和钱钟书玩到一起,我们先来看两张图。 图中钱钟书和杨绛互相给对方理发,笨手笨脚的钱钟书只会用剪刀,而杨绛则用电推子给钱钟书理发,钱钟书也是老老实实地坐着,很难将这里的钱钟书跟上面那个“骂人”的钱钟书想象成是一个人,这两张图也揭示了这两个人的一生,他们之所以能成为世人眼中的“神仙眷侣”,就是因为他们两个人都是喜欢玩的人,并且很能玩到一起。 我们今天看杨绛先生好像有些文文弱弱的样子,但是谁也没有想到,杨绛曾经还在东吴大学女子篮球队训练过,还是其中的正式队员。当年杨绛本要考取清华大学,因为清华大学开始招收女学生,可是却并没有南方名额,于是杨绛只能去东吴大学上学,看书学习的业余时间就加入了篮球队,我们经常会感叹杨绛先生活了百余岁,但这跟她的生活方式是有很大关系的。 杨绛的身体状态一直很好,这也是她和钱钟书两个人去国外学习的时候,杨绛经常照顾钱钟书的直接原因,杨绛心细,不像钱钟书,刚到国外激动得到处跑,结果还把门牙给磕掉了;杨绛能干活,并且享受劳动的过程,或者说她拥有一种能将普通生活过出意境的能力,这一点在文革时期尤其明显。 那个时候钱钟书被派去扫大院,杨绛则被送去扫厕所,这对于很多文人来说是极其耻辱的,沈从文当时也被抓去扫女厕所,后来记者采访他的时候,说了一句“沈老您受苦了”,沈从文听完抓着女记者的手泪流满面,可是杨绛却完全不是这样,即便身处逆境,她依然很乐观。 扫厕所不到10天时间,她就将厕所打扫得干干净净,连上完厕所洗手的瓷盆都被她刷的干干净净,她还得意洋洋地总结了自己扫厕所的经验和所得:“我自从做了扫厕所的,就乐得放肆。不但可以躲避红卫兵们;第二可以销毁‘会生麻烦的纸’;第三可以享受自由,摆脱多礼的习惯,看见不喜欢的人我就呆着不理,绝没有谁会责备我目中无人。” 不仅如此,杨绛还总结出“戴高帽站着睡觉”的方法来骗小兵,因为每次批斗的时候,下面的群众都要大喊:“把头低下去”。杨绛就把高帽戴的跟地面垂直,这样稍微一低头视觉却好像低了很多,对这一点她很自得其乐。 2013年杨绛102岁生日的前一天,商务印书馆的总经理前来看望杨绛先生,当她得知词典中收录了很多新词,像“宅男”这类词语时,杨绛开玩笑说:“我天天待在家里,那我也应该是宅女了,你们说是不是啊。”那个时候钱钟书和女儿钱媛早已去世,杨绛一个人却照样乐观生活,致力于整理钱钟书的文稿还写了《我们仨》。 2016年5月25日,杨绛先生辞世,享年106岁,终于完成了手头所有的工作,可以去找那个“毒舌”、“粗心到磕掉门牙”的钱钟书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