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说汉字:执

 杏坛归客 2019-02-12

“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这个“执”字本为会意字。①是甲骨文的形体,左边是类似手铐一类的刑具,右边是一个面朝左半跪着的人,双手被手铐锁住。②是金文的形体,与甲骨文相似。③是小篆的写法,左边的刑具和右边的人都失去了原形。④为楷书的繁体字。⑤为简化字。

 

《说文》:“执,捕罪人也。”许慎的说法正确。“执”字的本义就是“拘捕”、“捉拿”,如《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卫君欲执孔子,孔子走,弟子皆逃。”再如《左传·僖公五年》:“遂袭虞,灭之,执虞公。”大意是:便立即袭击虞国,把虞国消灭,捉住了虞国的国君。由“捉拿”又可以引申为“握”,如《荀子·哀公》:“上车执辔(pèi)。”意思是:上车握住牲口缰绳。由“握”又能引申为“主持”、“主管”,所谓“执牢狱者”就是主管牢狱的官,“执政”就是掌握政权的人,如《旧唐书·黄巢传》:“大诟(gòu)执政。”这是说:(黄巢)大骂掌权的人。后来,“执”字又引申为“执行”,在现代汉语中经常出现。

——左民安《细说汉字》


扩展阅读



会意字。从丮(jǐ),像伸出双手之人形;从㚔(幸,niè),像手铐之形;全字表示给伸出双手之人戴上刑具。本义为拘捕。《说文》:“執,捕罪人也。《诗·大雅·常武》:“铺敦淮𣸣(布阵靠近淮水边),仍执丑虏。”由拘捕义引申为持、拿,又引申为掌握、掌管、主持、控制、施行、坚持、固执等义。“执”又由“持、拿”引申为持、拿的东西,即凭单,如“回执”、“收执”。甲骨文像人(或朝左,或朝右)双手戴刑具之形,或连头颈一起使用刑具束缚。文例有“执羌” (逮住了羌族的人)、“执寇”(逮住了强盗)、“执兕”(逮住了犀牛)等。金文字形渐趋讹断或有加繁。文例中很多是“折首执讯”,指在战斗中斩掉敌人的首级,逮住敌人作俘虏。小篆成左“㚔”、右“丮”;隶楷文字由小篆演变而来,写作“執”。现代汉字简化时,“執”据草书简作“执”。(郭小武叶青)


——李学勤《字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