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任何时代人的理想都是美好的,为了美好的理想,人们都会在规划着自己的蓝图,计划着自己的未来。中华民族的先祖,同样有着自己美好的理想,由于当时的生产力有限,只好运用那个时代,最科学的八卦图来规划自己的蓝图,计划自己的未来了。本第九章就是讲述,古人是如何蓍(shī)筮(shì)的,也就是如何用蓍草卜筮,也就是谈《易经》的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撝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撝而后挂。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 坤之策,百四十有四。 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 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 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显道神德行,是故可与酬酢,可与佑神矣。 子曰: 「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 一、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我谭: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位单数均为阳数,地数五为双数均为阴数,各自五位相加得出的数各不同。天数二十五(二十四个季节),地数三十(农历每月三十天),天地的数相加等于五十五。天地之和的五十五数,所形成的变化运行起来,就是鬼神也在其中呀!。 二、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仂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仂而后挂。 我谭:推演卜卦要用五十根蓍草,其中要抽出去一根蓍草,放在一边不用(意思是人生什么时候都要有备用的)。只用其中的四十九根蓍草,用双手把四十九根蓍草随意分成两份(也就是太极生两仪的意思),这是第一营;然后再从右手边的那一份取出一根,挂在左手小指与无名指中间,只就是第二营;揲(she)就是数的意思,把左手的蓍草按每四根一组数出来(象征四季),这就是三营半;把剩下的或一或二或三或四,不论多少仂(le)在左手无名指与中指间,这是第四营的一半;然后再用同样的办法,把原来右手边的那一半,操作完第三营和第四营的另一半;此时已有两仂,象征着五年中有两个闰月;这样才完成了第一变,经过这样的三变才成一爻,要经过这样烦琐的十八次手续,才能求得一卦六爻。 三、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 坤之策,百四十有四。 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 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 我谭:经过上述十八变,乾之策二百一十六;坤之策一百四十四,乾坤、天地、阴阳相和为三百六十为一年,阴阳两策分别乘以,六十四卦中的阴卦阳卦各三十二卦,乾卦得六千九百一十二,坤卦得四千六百零八,两者相加得一万一千五百二十,可当万物之数。 四、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我谭:所以,要经过四次的分二挂一程序,才卜出一个爻象。经过十八次的手续才能成卦。这个形成的卦象有八个,叫做八卦。通过对八卦的演绎,涉及天地万物万事,天下的道理没有不知道得了。 五、显道神德行,是故可与酬酢,可与佑神矣。 子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 我谭:至此,就可以懂得了天地万物万事之“道”,张显“神”的作用,懂得了祭祀的道理,可以祭拜天地,祭拜祖宗了。因此,孔子说:学了《易经》就可以知道变化之道了,也就知道了神鬼的事情了。 蓍草卜筮十分复杂,后来人们就用三个铜钱放在龟壳里摇,得到卦象。再后来就只用一个铜钱,看正反面来得到卦象。这种卜卦是迷信,还是可信哪?在下都没有实践过。但是,以在下现有的知识对此是否定的。可是我们的祖先如此的相信它,可见蓍草卜筮就是当时的最高“科技”吧?!一直流传到当下,又说明了什么哪?当下的科学发展中就没有迷信么?科学的发展不就是在迷信的基础上,通过冲破迷信而发展的么?!还是那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且,还要加一句话:人类在某一时空中的实践是有限的。那么人类的生存是不是有限的哪?!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