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错了”之六:若自重,就要放低身段;若自爱,就请学会鞠躬!

  平凡的人 2019-02-12

       一位好友,山东人。虽心地善良,可大男子主义严重。学了“我错了”之后,他想:我和妻子都上班,可妻子下班后得做饭、洗衣……我啥都不做,这不对呀!

       经过几天的挣扎,终于,趁妻子做饭时他悄悄拿起拖把……这可是结婚二十多年来的第一次,妻子看到后,非常惊讶,不停地鞠躬。

       朋友不好意思了,也连忙对妻子鞠躬:“这是我该做的,不要鞠躬,不要鞠躬了。”

       哪知道妻子道:“不是给你,是给老师鞠躬的,是老师改变了你。”

       说完,俩人哈哈大笑。

       之后,夫妻关系越来越好。而朋友的锻炼也多了一个特殊的动作——鞠躬,又称“我错了”。

       

       一、鞠躬何以成为一个锻炼的动作?

       这缘于多年前自己的一次体会。

       那是站庄后,自己静默肃立,感受真气运行。不期然,心口一热,一股莫名的感动油然而生。自然含胸低头,开始鞠躬。

       与此同时,心口的热流忽地一下沉入腹中,如早上起来,咕嘟喝下一大杯热水,腹腔立刻充实温暖了。热流不单温暖了腹部,也温暖了整个下肢。胸中则像乌云散尽,顿时空旷无垠,头脑也清晰明了……

       静默良久,一些词句慢慢显现于头脑——“虚其心,实其腹”、“虚怀若谷”、“心肾相交”、“由心而发”……

       我欣喜地确认,这些耳熟能详的词汇都缘于真实的修炼体验。

       这是自然出现的感受。打那以后,我便把鞠躬当成一个方法主动练习,越来越体会到它的妙处。


        二、鞠躬妙用之例

        2010年,一批欧洲朋友来学习中国文化,我教他们鞠躬。一位女士鞠躬下去就不停地流泪。我知道她有了变化,便请她分享。

       她说,她平时十分固执、强势,总对家人挑剔、指责,从未自己服软认错。

       比如她把水杯放在桌角,老公碰掉地上,她会吼:“眼睛是出气的?”若她碰掉了,她还会吼:“杯子怎能放这里!”

       她说,这种挑剔、指责、硬邦邦的心,让身体也僵硬了……患上了心脏病、高血压。

       而鞠躬时,心口有一股气忽然化开沉了下去。各种情感涌出,化成泪水,化为一句“我错了”。

       她说,当发自内心向家人说“我错了”之后,自己如松绑了一样,轻松无比。神奇的是,自此以后,她的脾气改了,心脏病、高血压不药而愈。

 

       试想,挑剔指责时,不单身体僵硬,而且时常“昂首挺胸”甚至“怒发冲冠”——气总往上冲,如何不得心脏病、高血压?

       而鞠躬之时,身体柔软放松,气下去了,病也就好了。

 

       此后,我常分享“我错了”的心法和动作,也时常有人在课堂上动情地讲述打开心结,疗愈身心的感受。


       三、鞠躬的关键:由心而发

       鞠躬时,无论是恭敬、感恩还是忏悔、祝福,都要由心而发。这是共识,不用多说。

       此处要说的是,鞠躬的动作也要“由心而发”。和直接低头弯腰的鞠躬不同,鞠躬要始于心口。

       具体做法是:心口处放松、内含,慢慢下沉,似要沉入腹中。继而带动含胸、松肩,低头、弯腰。(两手合十、抱拳或下垂均可。)

       正如练拳的“以形引气”,心口的内收下沉,自然会引动心气沉入下丹田,也就是平时说的“一颗心落到了肚子里”。若能放松下肢,特别是有“双膝一软”的感觉,那股气还会直透膝盖,沉落脚底。

       气沉了下去,心胸就变得宽广、虚豁。便会有“虚怀若谷”之感,也会有“虚其心,实其腹”的切身体会。

       虚心实腹了,轻浮之气便自然收敛,便会觉得内心安定清明,丹田充实而有质感——那是真实的“自重”之感。

       中医认为,心属火,肾属水。鞠躬还能使心火降入丹田,可收心肾相交、水火既济之效。

       由心而发,由心而变。鞠躬真大有妙用!


  

     四,鞠躬是心灵的净化、生命的清理。

       我们知道,无论是喜怒还是忧恐,“心口”直接反应着情绪。被赞美了,便开心——心花怒放;被冤枉了,便窝心——耿耿于怀。即使多年前的事,想起来也是如此。这说明人所有的情绪都被记录在身体里,特别是心口。

       从某种意义上说,心口是各种“气”进入身体的门径。管好心,可养一身正气,满怀慈悲;管不好,则会吸纳邪气,怀恨在心。

       邪气累积于心口,继而侵蚀其它脏器,扭曲视听言动。

 

      《孟子》:“志一则动气,气一则动志。”而鞠躬之由心而发,动的恰恰是心口之气。若“怨气”化了,也就化了“怨烦”,化了由怨而生的病。

 

       更重要的是,心口就是“心”之口、“我”之口;心口的气就是“我”的气。

       所以,鞠躬,低下的是头,削弱的是“我慢”;放下的是面子,破除的是“我执”;沉下的是气,对治的是轻浮。

       鞠躬是心灵的净化、生命的清理。



       五、鞠躬是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

       也正因如此,鞠躬是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

       别人不需要你鞠躬,甚至佛也不需要。你拜,其佛性不增一分,你不拜,也不减一厘。鞠躬不是为了显示你有教养,也不为讨好谁。鞠躬是为自己,为降伏自己的心。

       所以,要对领导、下属,对富豪、乞丐,对你尊敬的、不屑的人都同样鞠躬——这并不容易,但非常有效。坚持这样做,可以调服得自己没有分别心,只有恭敬心;调服得不管面对谁,都能保持谦卑、祥和、恭敬。

 

       为此,我们必须在每次鞠躬时都保持觉知。觉知肌肉骨骼、五脏六腑,觉知气血运行,更觉知内心的变化。保持觉知,才能身心合一,才能复归心灵,认知生命。

       一旦丢了觉知,心便会附着于鞠躬的对象,便会生起高低贵贱之别。鞠躬就不是由心而发、诚心诚意了。

 

       事实上,诚心诚意的鞠躬不是学来的而是自发的。

       握着救命恩人的手,感激之情,难以言表。但夺眶的泪水和颤抖的身体却淋漓尽致地展现着真诚。那时,头脑是空白的,但眼睛是放光的,面色是红润的,全身是温暖的……

       那是真正的活在当下,身心合一。

      无需语言,没有思维——充满偏见与欲望的头脑停了,“人之初,性本善”之初心展现了。

       鞠躬,暂停了头脑,唤醒了良知。

 

       所以,请尊重向你鞠躬的人。因为至少在那一刻,他比你更有觉性,更明良知。

       而不用语言,用整个身心去表达——这样的感恩才能感天动地,温暖人间;这样的忏悔才能洗心革面,焕然一新。

 

       2011年在维也纳,一位同学鞠躬后,痛哭流涕。原来,二十年前他和父亲争吵后离家出走,直到父亲病重他才回家。可父亲已老年痴呆,不认识他了。

       当体验“我错了”——鞠躬时,他觉得心口处一阵酸楚,隐隐作痛。他忽然意识到过去认为的父亲对不起他的事的背后都是满满的父爱。

       他久久不肯起身,头低得靠近地面乃至最后跪倒在地……

       下课后,他便跑去医院,握着父亲的手默默流泪。

       他说,坐在父亲身边,发现父亲竟然是那么慈祥、可爱。而早就不认人的父亲竟紧紧握着他的手,老泪纵横。




       六,鞠躬是儒、释、道之共修

       儒、释、道等各家都有独特的理论,有各不相同的修炼姿势,但却有一个共同的动作——鞠躬。

 

       的确,鞠躬这个动作不独属于哪个门派,也不是谁编创的,它是天然的。

       古今中外,无论是生活中的迎来送往,还是庙堂里的礼敬忏悔,无论有无信仰,任何人在表达恭敬、感恩、忏悔时都会自然地鞠躬。

       鞠躬时,低着头,或闭目,或含光内视。那时,不再外求,没有指责;不再设防,完全信任;用高贵的“头顶“亲近对方——鞠躬,是臣服之状:臣服于众生,臣服于良知。

       鞠躬是上天给人的礼物,是自我觉悟的妙法。


       最后,请看鞠躬二字。

       “鞠”通“育”,抚养、生育之意。(母兮鞠我——《诗·小雅》)

        “鞠”还有爱的意思。(鞠爱过于所生——《世说新语》)

        “躬”,身也。――《说文》

 

       看过本文的分享,你或许会同意我这样字面上的却又不无道理的解释:

       鞠躬就是爱自己。

       而当整个身心呈现出爱的状态时,人便成了一团爱的气场。于是,鞠躬之爱也润泽了对方,温暖了远方……

       鞠躬是爱的传递。


       写到这,慢慢站起来,肃立、鞠躬。

       感受着身心变化,给本文命名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