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东坡的《守岁》诗,是如何押韵的?

 青青i43vizd9qb 2019-02-12

按照普通押韵的规律,此诗共八句话,每句最后一字应该押韵,也就是“蛇、遮、何、哗、挝、斜、跎、夸”应该拥有相同或者相邻的韵母,我们看这八字的韵母分别为:e,e,e,ua,ua,ie,uo,ua。“挝”字在这里,不能读WO,它还有一个读音为zhua,表示敲打或者抓的意思。

很明显,作为大文豪的苏轼,好像这首诗并不遵循正常的押韵规律,e和ua或uo不相近也不相邻,按古韵分类来看,蛇、遮、何、斜都是“歌”韵,而余下的四个字属于“麻”韵,这两个韵根本就风马牛不相及,更别说接近了。那是不是苏轼也犯了错,押错了韵呢?

我想作为大文豪,毕竟不是浪得虚名的,这样的押韵,大致是因为写诗的需要,一首诗,意境才是最重要的,其余的诸如押韵、平仄、对仗这些,其实是可以变通的。像苏轼这首《守岁》这般不遵循普通押韵规律的古诗,“歌”“麻”这样押韵的还真有不少呢。

比如唐朝的杜荀鹤《题衡阳隐士山居》:

闲居不问世如何,云起山门日已斜。放鹤去寻三岛客,任人来看四时花。松醪腊酝安神酒,布水宵煎觅句茶。毕竟金多也头白,算来争得似君家。

杜牧的《怀钟陵旧游四首》:

控压平江十万家,秋来江静镜新磨。城头晚鼓雷霆后,桥上游人笑语多。日落汀痕千里色,月当楼午一声歌。昔年行乐秾桃畔,醉与龙沙拣蜀罗。

还有宋朝的邵雍的《自处吟》:

尧夫自处道如何,满洛阳城都似家。不德于人焉敢异,至诚从物更无他。眼前只见罗天爵,头上谁知换岁华。何止春归与春在,胸中长有四时花。

宋朝另一位诗人许及之的《劝农口号十首 其四》:  

四劝农家劝主家,去年早稻失收多。未还旧欠无从出,随力周旋更借它。

苏轼的《守岁》其实是与《馈岁》、《别岁》一起共三首的,是苏轼写给他弟弟子由,也就是苏辙的,我们知道唐宋八大家里,苏轼一家就占了三个,分别是他和苏辙的父亲苏洵,然后再加上他两弟兄,这就是所谓的“三苏”,传说苏轼的小妹苏小妹,才华也不亚于他们父子三人,只是因为为女性,所以传下来的作品并不多。

在《馈岁》、《别岁》、《守岁》三首诗前,苏轼写了一个序:

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至除夜,达旦不眠,为守岁。蜀之风俗如是。余官于岐下,岁暮思归而不可得,故为此三诗以寄子由 。

这个小序交待了写诗的缘由,创作的时间和自己写这三首诗的心境,所以诗歌意境为先,其余则次,况且“歌麻”押韵,他也是有参考文本的,就是笔者刚刚举过的唐朝和宋朝那几首。也就不足为怪了。

我是青鸾惊鸿,70后蜀女,喜欢读书写文字和心理学。感谢相遇在头条,感恩喜欢我的文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