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战德国坦克盘点,二号坦克撑起德军装甲一片天!

 历史探奇 2019-02-12

欢迎来到【有观点大历史】进行考证、翻译、整理的二战装备录,本期继续“德国装甲篇”,二战时期德国装甲多达数十款,观史君将分多期进行盘点,记得关注我的百家号,持续获取内容哟。图为二号坦克(Panzer 2),重11吨,搭载一台迈巴赫140马力发动机,时速55公里,主武器为一挺20毫米口径机炮。二号坦克服役于1936年,共生产1856辆,相比一号坦克,二号的机动性还要更强,在闪电战期间可谓是德军主力装甲。

图为二号坦克L型(山猫式),重13吨,搭载一台180马力迈巴赫汽油机,时速可达每小时60公里,主武器为20毫米口径机炮,乘员4人。山猫式服役于1943年,共生产100辆,虽然在编号上被归入二号坦克,但实际上,该装甲自设计之初就是一款和二号截然不同的产物。在使用上,山猫式因其的高机动性,在德军中被归入侦查坦克的序列。

图为黄蜂式自行火炮(二号Wespe),重12吨,搭载一台迈巴赫140马力汽油机,时速40公里,主武器为105毫米口径榴弹炮,乘员5人。黄蜂式同样为二号坦克的变体,服役于1943年,在战争中后期,由于盟军坦克质量的飙升,二号坦克在各项指标上都大有不如,再加上己方虎豹装甲也已经大规模投入使用。因此,该装甲逐渐退居二线,后来为弥补德军炮兵的实力,不少二号坦克被改装成自行火炮,而黄蜂式的总量产则为682辆。

图为黄鼠狼式驱逐战车(Marder I I),重12吨,搭载一台迈巴赫140马力汽油机,时速40公里,主炮口径75毫米,乘员3-4人。黄鼠狼式其实是一款过渡产品,该装甲服役于1942年,此时虎式装甲刚刚服役,豹式装甲还要等到次年。因此,德国人在当时急需制衡苏联T-34、美国谢尔曼、英国瓦伦丁等坦克的武器,在这个背景下,基于二号坦克底盘改装的黄鼠狼式反坦克炮也就应运而生了,共生产811辆。

图为黄鼠狼式坦克歼击车(Marder I),重11吨,搭载一台70马力汽油机,时速38公里,主炮口径75毫米,乘员4-5人。在研制背景上,Marder I与前面提到的Marder I I是一样的,也同样服役于1942年,不过Marder I是在法国洛林37L运输车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并非二号坦克,德国人在攻陷法国后共得到300余辆洛林37L,并将其中的184辆改造为Marder I。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