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培养
池州市实验幼儿园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幼儿教师所面临工作的复杂性、特殊性很容易使她们身心疲惫,从而产生职业倦怠感。为了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让她们感到工作的幸福与快乐,我园采取了一系列的方法与措施培养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指导教师养成“换个角度看问题
[关键词]幼儿教师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对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不仅要会唱、会跳、会弹、会画、会写、会说;还要积极参与教学研究;会创设孩子的学习、生活环境,并赋予一定的教育意义和功能;会设计优质的教育教学活动方案;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水平要高,能力要强;会与形形色色的家长打交道;针对不同的孩子会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孩子有病了要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孩子身上弄脏了要及时更换和清洗;还要时时刻刻防止孩子磕着、碰着及其他意外事故发生。真的是要求幼儿教师“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在日常工作中,除保质保量的完成日常保教工作任务外,还有永远也写不尽的种类繁多的案头工作;永远也参加不完的演出任务;永远也开展不尽的各类活动展示;还要经常性的向全园教师公开教学、向家长开放保教活动;辛苦忙碌自不必说,在工作中有时还会遇到一些素质较低的家长的无理要求、无端指责。对幼儿教师的素质要求之高,施加的工作任务之繁重,工作压力之大,很容易使幼儿教师对职业产生倦怠感。作为每天要面对几十位家长和幼小孩子的幼儿教师,一旦失去对工作的热情,肯定会情绪糟糕,闷闷不乐,带着不良的情绪去工作不仅难以出色完成保教工作任务,甚至会影响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公办园的教师因编制的限制,即使教师工作不顺心,但离开单位另谋职业的情况不多,因此而造成教师队伍的流动可能还较少。但像我们这样的社会力量办园和民办园仅靠一纸合同来维系教师的去留,一旦教师在工作中感受不到幸福和快乐,一纸合同如同废纸一张,是留不住人的。教师队伍的不稳定,不仅会让家长不满,更不利于幼儿园的发展。所以,如何消除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培养她们的职业幸福感,让她们爱业爱幼,是每个幼儿园管理者应该研究的课题之一。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是其职业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其工作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关注这一课题,不仅有助于提升幼儿教师工作生活质量,而且有助于提高幼儿教育质量。指导年轻教师养成“换个角度看问题 一、换个角度看问题,工作任务不再是负担 对现代幼儿教师综合素质的高要求,迫使幼儿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及时充电。为营造书香校园,提高教师素质,每学期我们都会开展“以书籍为伴,与智者同行”的读书交流活动,要求每位教师每月读一本好书,交流一次读书心得。刚开始开展这项活动时有许多教师不解和不满,认为自己只要照管好班级孩子就行,没必要学习那么多的知识。还认为自己的时间都不够忙工作和家务,哪有时间来看那么多的书。为此,我们召开了多次的动员大会,阐明幼儿教师多读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还抓住幼儿教师爱美的心理,常用一句名言来激励她们“女人三十岁以前的美丽是父母给的,三十岁以后的美丽是书本给的。”同时启发她们清楚的认识到多阅读书籍,不仅仅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脑子更灵活,从书中学到的许多方法能使自己的工作效率和生活效率更高,真是“磨刀不耽误砍柴工”。另外自己的综合素质高不仅便于工作,影响一班孩子,更重要的是能更好的培养自己的孩子。大教育家福禄贝尔说过:“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纵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母亲的手中,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启发母亲——人类的教育者。”在一个家庭中,母亲的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不难发现,优秀的孩子多数有一位优秀的母亲给予了他们良好的教育。古代的“孟母三迁”造就了儒家学派的亚圣孟子,“岳母刺字”使得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流芳千古。正如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所言,“赢得的一切都归功于亲爱的母亲。”通过激发她们做一位出色的母亲的愿望而激励她们不断的读书、学习、充电。及时引导教师避免消极的情绪蒙蔽自己的双眼,换个角度去看待这项活动和工作任务,深刻领会了活动的积极意义。现在,在我们园读书交流已蔚然成风,大家都把读书看成是一项快乐、幸福和享受,不再认为是繁重的工作任务和负担。 幼儿教师多才多艺,能唱会跳,有时难免会接受上级单位或本园安排的一些大型演出任务。人们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参加一次演出,排练一个舞蹈,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况且幼儿教师在正常上班时间内是无法进行排练的,只有利用晚上或周末休息时间来排练,忙完工作再排练是异常辛苦的,没有良好的心态就难以坚持。这时,我们会引导教师这样想:一是自己有这样的能力才可以参加演出,能借此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是多么的荣耀和自豪。二是许多人为了追求身材的美要花大量的金钱去学习形体训练,我们每参加一次演出,学习一个舞蹈就是接受一次免费的培训,既锻炼了形体又练就了良好的气质,何乐而不为。三是趁现在年轻,精力旺盛,外形俊美时多一些登台的机会,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待年老之时回忆起来一定会非常甜蜜。心态决定心情,心情决定情绪,有了良好的情绪,再苦再累,也不会影响教师的工作状态。现在每有演出任务,我们园的教师都争先恐后,自告奋勇的要参加。多次排练的大型舞蹈非常出色,赢得各级领导的叫好声一片。而且从没有因忙于演出而影响正常的保教工作。一片落叶,你也许会看到“零落成泥碾作尘”的悲惨命运,但是只要换个角度想,你便会发现它“化作春泥更护花”的高尚节操;一根蜡烛,不久便会“蜡炬成灰”但它却为人们照亮了前面的路;一支粉笔,只需三笔两画,生命便会结束,但它却在孩子们心中撒下了知识的种子。
二、 幼儿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幼小的孩子,这些孩子天真活泼,调皮淘气是他们的天性,有时难免会因此而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令教师头痛;有的因娇生惯养而不会吃饭或大小便拉在身上,让教师着急。每当这些时候,有的教师可能会忍不住去批评、责怪甚至惩罚孩子。在我们园当这些情况发生时我们的老师会这样想:如果是我的孩子在幼儿园出现这些状况,我愿意他的老师去责罚他吗?如果我是孩子,在我幼小的时候肯定也会有这些情况发生,我愿意我的老师责罚我吗?答案当然都是否定的。这样的换位思考,让幼儿教师更理解了孩子的一些出格的和令人不满意的行为,从而尊重孩子,和风细雨的去教育孩子和处理问题,避免了许多对孩子的大声指责和惩罚。当然不会因孩子的调皮捣蛋而头痛和气愤,只会把它当成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然的、可爱的小错误。许多幼儿教师都是因为孩子太调皮、难管教,而认为幼教工作太难做,也因此对孩子看不顺眼,心存不满,对职业产生倦怠的。如果都能与孩子换位思考,充分的理解孩子、尊重孩子,我相信大家就一定会因自己生活在这群天真无邪、活泼可爱的孩子之中而快乐、幸福。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的内心生活时刻给我们带来满意和不满意、高兴和苦恼、忧愁和欢乐、疑惑和诧异、宽慰和愤怒。在儿童世界给我们带来的极广阔的情感领域内,有愉快的和不愉快的、高兴的和伤心的曲调。善于认识这种和谐的乐声,是教育工作者精神饱满、心情愉快和取得成功的最重要条件。”如果你把孩子看成是令自己心烦的人,那么你就会感到心烦;如果你把孩子看成是可爱的天使,那么你就会变成快乐的天使。 幼儿园的孩子每天需要家长接送,这就使幼儿教师每天必须与各种各样的家长打交道,正常情况下,大家都能相处友好,客客气气。但有时活泼好动的孩子难免会磕磕碰碰,头上撞个包或脸上擦破一点皮,家长来接的时候,老师都会主动说明原因并致歉,遇到讲理的家长还好,会理解教师管教这么多的孩子不容易,磕磕碰碰是难免的。若是遇到对孩子特别溺爱的家长有时会对老师横加指责,甚至出言不逊,老师可能会感到非常委屈。我们告诫老师这时一定要情绪冷静,不能与正在气头上的家长去争执。应与家长换位思考,若自己是这孩子的家长面对孩子在幼儿园受到的伤害,也会心疼不已的,甚至情绪失控,说一些气话。站在家长的立场上看问题,就会理解家长,也就没有委屈了,还会因此而吸取经验教训,今后更加细心的照料孩子。把家长的指责当成是对自己的一次警示和提醒,更有利于自己工作的进步。因为换位思考,避免了与家长的争执,仍一如既往地热情接待家长和孩子,一如既往地细心呵护关爱孩子,有时反到促使这些情绪容易激动的家长主动向老师道歉,对老师的这种以德报怨,不计较家长的不理智言行倍加欣赏,因而对老师也更加尊敬。
“换个角度看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