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IDC报告中还提到“打印外设市场前五位供应商,出货量占比高达81%,而且市场还将由这几家长期统治。新加入的厂商,无法对传统供应商的地位造成实质性冲击。”在A4打印外设的范畴内我们持有相似的观点。
惠普、佳能、爱普生、富士施乐、兄弟、联想和奔图、京瓷,以及已经被惠普收购的三星打印业务,在国内构成了完整的A4打印市场份额,这个份额之外有专利的层层保护。并不是国产自主品牌打印机造不出来,而是要规避打印机组件专利的检索和研发成本巨大,这就是所谓的“专利壁垒”。 因此新的A4打印品牌出现概率很低,即使加入由于品牌知名度、渠道建设的原因也很难对传统打印品牌造成冲击。目前的并购与整合、市场竞争仅限于打印圈内的厂商,不会受到外部影响;而国内A4喷墨和激光的市场份额增长,也同样被圈内的厂商分食。 至于A3复印机市场,惠普算是全新的后来者,惠普收购三星打印业务更多的是看中它的A3复印机产品、专利和生产线,而且推出了一系列三十款A3数码复合机产品。这对消费者来说是个好事,不仅多了一种选择,而且对传统A3复印机厂商挤牙膏式的产品升级也带来了压力。 不过A3彩色复印产品的丰厚利润,仍然是各家默契维护的一块蛋糕,并没有类似A4墨仓之于喷墨打印设备一样的蝴蝶效应。短期之内A3彩色复印产品的普及,还需要一个内部力量来打破目前的局面。 总的来说从2016年到目前,国内A4打印、A3复印行业风云际遇暗流涌动,不过在市场份额上变化并不大。A4打印市场惠普、佳能、爱普生依旧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尤其是在A4激光打印领域惠普收购三星之后仍稳坐头把交椅,到年底稳稳吃鸡。 A3复印行业各家厂商维持市场份额,更重要的是渠道建设投入巨大短期内难以出现大的变化。惠普志在重构A3复印机的产品形态和体验,除此之外我们也期待着A3彩色复印行业出现内部力量打破现状,给消费者带来实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