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过春节,一般大年三十吃年夜饭,大年初一就开始拜年,初二之后走亲访友,这段时间可谓是最忙的一段时间了,农村本来就重习俗,要是家里有老人,那这些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习俗更是格外在意。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却对这么习俗不感冒。每当到走亲访友的时候,有些年轻人就特别反感,故意不起床、吃完饭就走、进门就玩手机,也不和亲戚聊天打招呼,这都是通病,常有的事。 现在有这毛病的年轻人不在少数,而且你一说他们,还不愿意。年轻人和亲戚“不亲”,我总结之所以会这样,主要原因有三点: 第一,两代人生长环境不同,一年见不到几次,肯定“不亲”。在过去老一辈中,大部分都是农村种田,而且那时候家里孩子普遍多,一家四五个孩子很正常,那时候生活条件艰苦,兄弟姐们相互帮助,那份情,那份苦,是年轻人体会不到的,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老一辈走亲戚热情饱满,永远有聊不完的话。年轻人大多数都是独生子,成长时没有兄弟姐妹陪伴,对除父母以外的任何人都很陌生,自然对于走亲戚这种事很淡,所以才会宁愿玩手机,也不愿去和亲戚聊天。 第二,现在走亲戚,就如同面试一样,要面对七大姑八大姨各方面都询问,工作咋样啊?找对象了没啊?给你介绍个对象吧?相亲吧?生二胎了吧?亲戚聚一块,在所难免的会问这些问题,而年轻人最讨厌“过堂审讯”,但是碍于脸面和辈分,又不能反驳,这些问题就大大增加了年轻人反感“走亲”的情况。 第三,嫌贫爱富。别看是亲戚,有钱和没钱还是两码事。你有钱有势,酒桌上人家就会多敬你两杯酒,你没钱没出息,亲戚都懒得搭理你。现在年轻人,特别是刚毕业的,一去亲戚家,少不了的要和谁家孩子作比较。谁家孩子考上公务员了,谁家孩子创业一年挣了好几十万,有钱的亲戚都在显摆,没钱的呢?只能默默吃饭了。这种势利局,年轻人肯定不愿去。 写在最后,不管怎样样,过年走亲戚是必要的交际手段,也是维持家庭和睦的方法,不管多年没见,还是远隔千里,过年见见长辈,听听他们的故事,你会发现,原来他们的世界更加精彩。 (图文来源于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