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家坝水电站蓄水前的金沙江下游河段江面局部 绥江风岩湾2009.10
回得去的是家乡,回不去的是故乡。
2012年10月10日,金沙江上最末一级电站——向家坝电站蓄水发电,我的家乡淹没在了库区湖底,家乡变成了故乡,永远回不去了!儿时的记忆,也一同沉入了湖中,无法打捞。

金江边纤夫道上的“累纤石”。纤绳绕在纤石上,将船绞上滩口。屏山拖船垭2004.02

溪洛渡电站蓄水后,尾水已抵达在建的白鹤滩电站大坝。彝族村民背冰柜、洗衣机回家。 布拖交际河2018.03
三十年前,我拎着箱洗相器材和新买来的“凤凰205”二手相机,乘火车、坐江轮辗转千余公里,回到老家为亲朋好友免费拍照。晚上,放照片到天亮;白天,送相片至天黑。累,但很开心!之后每次回老家,我都习惯带上相机,随手拍些家乡的照片,却总是找不到“摄影作品”的感觉。真正有意识想静下心来拍摄家乡,是十年前得知国家要在家乡下游60公里的水富县,建金沙江上最末一级仅次于三峡电站的向家坝电站,届时,电站上游两岸150公里的江边县城、乡镇、村庄、土地都将被淹没成为库区,我的家乡也难以幸免。

在建的白鹤滩电站库区村民,行走在悬崖绝壁的山路上。 巧家大寨乡2013.04

2008年底,新滩镇临江老街先期拆除。拆迁队将推倒的房屋废墟转包给移民自行破拆,拆下的钢筋归移民自己,双方各得其所,不再另付费用 绥江新滩镇2009.09

走出破拆工地轮换休息的拆迁工人,身后是拆得摇摇欲坠的楼房 绥江金江街2012.08
2007年秋天,我探亲回家路过水富,电站坝址两岸已是几声隆隆,彩旗飘飘,电站前期工程早已开工建设。震惊之余,我怅然若失,一种难以割舍之情油然而生!家乡,真的要没了?金沙江下游150多公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真的要消失殆尽了!回到昆明,我决定暂时放下拍摄了8年之久的布朗族专题,竭尽全力抢救性拍摄我的家乡。

拆来只下剩框架的榫卯结构的“三友旅馆”,既是旅馆也是民居,仍稳稳当当伫立在江边 屏山西正街2012.08

贴着“囍”字的新房,只剩下一个门框 绥江营盘上2012.08

绥江县城搬迁期间,满大街丢弃的缺胳膊少腿的“模特儿”无人问津 绥江金江街2012.08
随着电站建设进度的推进,我回家拍照的频度,从一年一两次,到最后搬迁、拆除、淹没阶段的三四个月时间,几乎每个月都往老家跑,总想用相机留住我儿时最美好的记忆!历史的步伐实在是太快了。2012年10月10日,向家坝电站蓄水发电,波涛汹涌的金沙江水不再桀骜不驯,从此变成了一个连绵150公里的“高峡平湖”。难以想象,不久的将来金沙江上已建、在建、拟建的25五级电站全部建成发电,未来的金沙江,将是怎样一幅图景?于是,我把镜头延伸到了向家坝电站上游已建在建的溪洛渡、白鹤滩、乌东德等电站的金沙江两岸,继续以影像档案的形式,为母亲河及两岸的父老乡亲,立此存照,一如既往记录我的故乡——金沙江,直到她成为一个个首尾相连的高峡平湖。(罗怀学 图/文)

拆除中的毛主席塑像。一个月后,择了个良辰吉日,在毛主席塑像前举行简单的吊装仪式后,塑像顺利拆除并运往新县城。 绥江红太阳广场2012.08

走在绥江大桥上的男子,眼前是曾经的商业街区——金江街,瓦砾遍地,满目疮痍。绥江大桥,平时,是县城的交通要道,街天,是热闹的场口,夏天,是纳凉的去处 绥江大桥上2012.08

转运家具到码头的村民 绥江下码头2012.08

坐在搬空的自家门前,演奏《梦驼铃》的屏山县自来水公司退休工人唐德清师傅,是县城红白喜事礼仪队的大提琴手拉得一手好琴。 屏山大十市2012.06

2012年10月10日上午9时,向家坝电站水库正式下闸蓄水。第一期蓄水354米,第二期将蓄至370米,第三期将蓄至规定水位380米。届时,永善、雷波、绥江、屏山四县沿江该水位线下的城镇、土地将被淹没,形成一个150公里长的高峡平湖 绥江新城兴汶路2012.10

搬新城后的移民,在小区的的公共空地上钟上了瓜果,进来小鸟来饭桌上觅食。 绥江新城区2014.09

喜鹊窝下曾经的新滩古镇就沉睡在湖底,人神新拓的息壤之上,将是两岸移民永远的故乡 绥江罗家坪2014.09

在水库边晾晒衣物的移民。屏山新市镇2014.05

向湖面,背靠新城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绥江新城区2014.04

淹没后的绥江大汶溪入江口,江变成了湖,水位提高了近百米,水面变宽了近十倍 绥江新城区 2014.10

湖边欲飞的“凤凰” 绥江新城区2015.11

湖边锻炼的女子 绥江新城区2014.09

划龙舟活动表演节目的舞龙队 绥江新城区2014.0919-1、喝茶打川牌的老人们 四川屏山2010.09

看划龙舟比赛的移民 绥江新城区2014.0919-3、绥江碾子弯祖传百年的张氏杆称作坊 云南绥江2007.11

湖边临时码头上等待渡船的男子 绥江新城区2016.02

绥江新城街道还未铺装,搬进新家的移民迫不及待逛新城 绥江新城区2012.08

在新城区街道上拍婚纱照的新郎新娘 绥江新城区2014.09

搬进新城的移民,在街边喝茶、耍雀咡,渐渐适应新的生活 绥江新城区2012.10

排练节目的彝族姑娘 四川金阳县2016.05

淹没前从红太阳广场迁来的毛主席塑像,从新塑在了淹没后的绥江人民广场上 绥江新城区 2015.11

整体后靠五百米重建的绥江新城,成为向家坝电站库区一个新兴的滨湖城市 绥江新县城 2014.09
(来源:西双版纳国际影像展)
作者简介

罗怀学,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云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博学会士。
展览
2017年《故乡的码头》参加第十届贵州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
2016年《故乡的码头》参加第四届西双版纳国际影像作品展
2016年《布朗山往事》参加首届“中国民族影像志”摄影展
2014年《金沙江上最后的推溜人》参加“前后左右——云南1960~1990年代当代影像提名展”,云南曲靖、昆明、蒙自巡回展
2014年《金沙江上最后的推溜人》参加第三届西双版纳国际影像展——2014在水一方金孔雀双年展
2012年《似水流年》参加第十二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
2012年《似水流年》参加第二届西双版纳国际影像展
2011年《似水流年》参加第三届大理国际影会展
2011年“龛里龛外——云南摄影的道外之道”影像展
2007年《布朗山中……》参加第七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
获奖
2016年《布朗山往事》获首届“中国民族影像志”摄影展20组金收藏奖
2012年 获“西双版纳国际影像展——一条大河”最佳摄影师提名奖
2006年《布朗族的刀耕火种》 获国际民俗“人类贡献奖”生活习俗类二等奖
2004年《跳皮筋》等五幅作品 获“第三届奥地利国际摄影沙龙”入选奖
2003年《童年时光》 获台湾“千禧之爱”世界华人摄影比赛金翼奖
2003年《二十一世纪的刀耕火种部落》 获“第十届亚洲风采”华人摄影比赛生活类三等奖
2000年《布朗族少女》 获“第七届亚洲风采”华人摄影比赛社会生活类二等奖
作品收藏
《布朗山往事》30幅摄影作品被中国民族博物馆永久收藏;另有多幅摄影作品被云南省博物馆等多家博物馆和私人收藏
作品出版
2013年《布朗山纪事》画册出版
2017年《故乡》画册出版
作品发表
摄影作品曾载于《中国国家地理》《中国摄影家》《人民摄影报》《中国摄影报》《上海外滩画报》《麓客》《艺术云南》等数十家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