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肢骨折手术并发症的防治

 西安国康马YH 2019-02-13

 

术后上、下尺桡关节不稳:

  • 首先应注意漏诊,在接诊病人后应行包含腕关节和肘关节在内的前臂X线摄片检查,注意观察上、下尺桡关节的解剖结构。

  • 术前仔细询问病史,有无合并腕、肘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认真检查上、下尺桡关节有无畸形、压痛等临床损伤体征。

  • 在手术室,完成骨折复位和固定后,应再次检查上、下尺桡关节的稳定性。如果发现上、下尺桡关节存在不稳,则采取相应的手术方法修复或辅助固定,以稳定下尺、桡关节,直至软组织愈合。

 

 

不愈合和畸形愈合:

  • 前臂骨折不仅要承受轴向负荷,还要承受旋转负荷,因此尽量选用具有足够强度的内固定物,才能对抗轴向、旋转双重负荷。与髓内钉、外固定架,以及克氏针张力带等固定相比,钢板固定的抗旋转性能更强,因此前臂骨折多采用钢板固定,即使是非常靠近近端的孟氏骨折,也应采取钢板螺钉固定

 

而非克氏针张力带固定。


固定时注意钢板螺钉的使用原则:

  • 对于横行骨折、短斜行骨折,应加压固定。

  • 对于蝶形骨折片,可采取拉力螺钉转化为简单骨折然后加压固定。

  • 对于多段、粉碎骨折,可采取桥接固定,此时钢板长度非常重要,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工作距离。

  • 必须保证骨折近端、远端至少固定6层皮质。

 

  • 对于多段骨折或累及范围较大的粉碎性骨折,使用较长钢板时,特别注意钢板应预弯,否则造成畸形愈合改变了桡骨弓的形态,将影响前臂旋转功能。

  • 手术时应进行前后位透视,按照前文所述测量最大桡骨弧度和最大桡骨弧度顶点值,判断桡骨解剖复位情况。


交叉愈合:尺、桡骨间愈合,影响前臂的旋转功能:

 

 

 交叉愈合的危险因素包括:

  • 通过单一切口完成双骨折固定,因过度显露造成更大的软组织损伤,特别是骨间膜损伤,导致尺、桡骨交叉愈合。

  • 高能量造成严重的软组织损伤,累及骨间膜,导致尺、桡骨交叉愈合。

  • 错误地将植骨材料置于尺、桡骨之间,致使尺、桡骨交叉愈合。

  • 固定螺钉穿出至骨间膜部位,刺激骨增生,导致交叉愈合。

  • 中枢神经损伤,骨折过度愈合。

  • 合并桡骨头损伤或者孟氏骨折损伤,往往合并骨间膜损伤,也可以导致交叉愈合。


交叉愈合的预防措施:

  • 前臂双骨骨折时,应分别采取桡骨、尺骨入路进行修复,避免干扰前臂骨间膜区域的软组织。

  • 手术时精确测量螺钉长度,避免螺钉进入骨间膜区域。

  • 手术时若行植骨,应避免将植骨材料置于骨间膜区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