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珠玑巷罗贵家南迁记之二----分类… 罗氏南迁路线考

 资料间 2019-02-13

第二章 罗氏南迁路线考

 

罗国为楚所灭,已入战国,为楚所迫,一徙枝江,二徙长沙。三迁豫章,已入汉世。生息繁茂,且已分宗,因国灭于楚,子孙失封,分散于江汉之间,或在襄潭,故不只有豫章之盛也,然襄潭支宗,分布西鄂,豫章支宗则向南迁。地理环境较优,子孙尤盛,为南迁之源。兹分述下。

 

一、罗凌甫一迁于枝江(前366年)

 

罗国迁国记载见《罗氏世本序》,云:“周桓王二十年,楚以伐绞之后,分师涉于彭、罗,欲伐之,……明年,楚屈瑕帅师伐罗。……罗逐袭击瑕师,败之荒谷”是岁,罗自宜城徙国枝江,避楚难也。”即指此次迁国而言。

 

按《左传》,桓公亦记此事,即鲁桓公十三年前(699),楚庄王假道以伐勋、绞二国战于蒲骚,胜之,罗算楚兵,楚子遂虎视汉东。因是有并吞之意,使屈瑕,斗廉领兵伐罗,屈瑕狃于蒲骚之役,持勇自用,轻视罗为小国,兵渡鄢水,行列不整,且不设备,于是罗师郭伯嘉与班公商议,会南蛮人卢戎国之军于鄢水,合兵攻击,遂大败楚师,屈瑕羞归楚国,奔至荒谷林中,自缢而死。原文云:“桓公十二年,伐绞之役,楚师分涉于彭。罗人欲伐之,使伯嘉谍之,三巡,数亡。桓公十三年,十三年春,楚屈瑕伐罗……及鄢,乱次以济。遂无次,且不设备。及罗,罗与卢戎两军之,大败之。莫敖缢于荒谷,群帅囚于冶仑以听刑。”可与《罗氏世本序》相比较。知“世本序”谓“是岁,罗自宜城徙国枝江,未为《左传》所记。

 

楚报荒谷之耻,是载于《罗国一世始祖郐公世系》(见《江西罗氏大成谱》)24世万通公时,云:“定王己巳年(前592),楚报荒谷之耻,灭其国。公遂出亡下邑,避隐襄阳黄龙洞金瓜圩,山林草野居焉。……宗室散处,长子苍噩失国,逃鄙西,合家一十九口,被楚所杀……苍噩次子,随父隐金瓜圩……27世利达逃散川上……28世世正隐衡川铁炉门……29世学……隐逸山林,茅屋蓬户”。30世罗程政时期,周弱秦强,即已进入战国时期,有才,但隐居楚南鸿洞。今地名罗鸿洞。子凌甫,显王时(前334一前321年)佐秦,封益伯侯,即《左传》称:“周末徙枝江”。修《家乘》,即分《罗氏历史文物汇篇》中的罗乘《凌甫公初辑族谱序》。(该序疑后人改过)

 

罗凌甫事据《赖、罗、傅联宗大族谱》载称:“恨罗国被楚所灭,计能灭楚者秦也,故事于秦,至周显王三年(前366),秦奉献公爵于上卿,封陇西地为公采邑,公不受,恳秦助兵复国,自楚灭罗至此二百三十年,始克恢复故物,后见罗国在宜城山中偏僻,乃迁于南郡枝江,今荆南道枝江县有罗国之故址。”

 

而另一说则认为迁枝江在楚文王时,《汉书》注长沙国应劭曰:“楚文王徙罗子自枝江居此。”即迁楚文王时已有迁枝江之事。故凌甫复国时,枝江已有罗国故址可依。

 

按1998年修订《大埔罗氏族谱》中《罗氏世系溯源及播迁概况》一文,亦主此说,该文记称:“楚武王强迫罗人从宜川城迁往丹阳附近之枝江,为楚国修筑新都丹阳城廓;未几楚文王复丹阳迁都郢,离罗遗民住地枝江较近,……复迫彼等迁至汨罗,称长沙国。”此说似由应劭之说伸引而成。

 

后,三世守陇(以罗匡正为第一代计,守陇为33代,凌甫孙)即率家属28人,由枝江迁长沙,《罗姓始祖凌甫公自周以来历代谱系》云:“慎靓王元年(前320),辛丑,领家属二十八口,由枝江再迁长沙,闻长沙府湘阴县东北六十里,亦有罗国城遗迹。殆迁而再迁者欤,今人相传罗姓望出长沙者,此也。……此后长房茂峻承袭“罗候”至秦始皇二十六年统一天下,废封建而为郡县,国乃亡。”

 

该“谱系”记凌甫公六世罗科屏“仕秦卑都守,历宫御史中丞,七世长孙罗廷荣“仕四川成都太守,转拜御史中丞(始皇九年,前238),八世长孙复任“二世胡亥间,升光禄大夫,官至参军,转拜进爵舍人。”九世维翰秦二世“职掌九卿,曰号九卿公。”十世君用“仕常德府武陵县令(秦末)……生三子:珍、珠、珏。”珍之后,徙居衡州府,珠之后徙居豫章,珏之后未详,女一日娘。即后代均袭凌甫公地位而成望族。

 

长沙罗氏由十一世罗珠迁江西而分支。且罗珠一系子孙昌盛,而留长沙一系,世称“襄潭”即襄州及潭州,多分布于湖北、湖南,而南下一支东入江西,即为入粤之源。故“襄潭”一支,据佚名《罗氏世谱序》云:“至周庄王八年(前689),楚文王赀亦徙丹阳,都枝江,号曰丹阳。于是罗又去枝江,徙于长沙之湘阴,东北六十里有罗故城,其水日罗汭,今楚人谓之汨罗江,故子孙从其国名为氏。”直至汉初立长沙国,仍存罗县,可见长沙有罗国历史较长,或凌甫迁枝江时,长沙已有楚文王迁罗子立国于长沙也。

 

长沙一支按《罗氏世本序》云:“其在襄潭,有罗怀为汉梁王相,后有蒙,仕蜀至广汉太守,蒙后有宪,当晋时,以守巴东有功,封西鄂候。”东出一支,入豫章,为入粤一系之祖。

 

按《罗族考源》以祝融为一世祖计,则匡正立罗国已为61世,凌甫复国南迁枝江为91世.孙守陇徙居长沙为93世,由长沙分豫章为罗珠。第101世,入汉代了。

 

如以黄帝为第一世(如《赖、罗、傅联宗大族谱》、《广东豫章书院志》等),则至罗匡正之罗国为65世。至凌甫复国枝江为95世,至守陇迁长沙为97世,至珠迁豫章为105世。

 

三、罗珠三迁由长沙至南昌(豫章)(前192年)

 

《江西罗氏大成谱》载《分迁豫章郡第一世》文称:“始祖罗公,讳珠……君用公次子,郐公(匡正)41世孙,原籍湖广长沙府、浏阳县,东乡、纯江人。”即由长沙罗君用分出的次子。但《谱系溯源》称:

 

“公为武陵县令君用之遗孤。”君用有三子,和子珍,后代迁衡州府,仍以陇西郡;珠之后,徙居豫章西山,后分豫州郡;珏为三子,后代不详(按大成谱)。但按《大族谱》则珠为“罗氏公谱”中“第40世,天朝公,直翰林学士,生子珠。”

 

又云:“第41世祖珠,字灵知,号还谟,别号怀汉,高祖时为治粟内史,奉口镇守楚北九江郡。惠帝时,官大司农令,并相国大夫,奉命遂代武将灌婴,带兵三千,来江右继筑新城,环十里,辟六门,告成。国助宝钞五千贯,粮田二千顷。由长沙迁豫章西山,居豫章沟。”

 

《广东罗氏豫章书院志》中,更述“治粟内史至惠帝改称“大司农”,《罗族考源》更记“珠生六子。”《江西罗氏大成谱》记《分迁豫章郡第一世》中更述及“因刚直不容于朝及后出守豫章沟时,蔓植松柏,以示已节,也传今罗汉柏、罗汉松,即公遗名……明万历间,南昌县柏林,置祭田一百卅八号,屋二所,柴山一处,以及因地数段,俱坐落槽坊。其槽坊均系子孙耕种。立户名罗柏宗户,完税纳条兑,除完兑外,余祖仍还柏林宗祠……生子六:居厚、宣礼、子成、知正、祗德、成通,俱傅祖妣所生也。”

 

又云:“一汉高祖时,颖阴侯灌婴定九江郡,始筑省城十里许,辟六门。至惠帝三年(前192年),大农来守是邦,始毕其功。郡人张文献德之,祀于北山下。”

 

又云:“一世传罗为豫章,盖祖怀汉(珠字)于汉时居豫章沟,因筑城之功未毕,公偕郡人张文献、妹婿石固,继其功,无民劳怨,恪守城廓,遂家其地,手植豫章树(今樟树)①于庭前,戊午七年(前183),避诸吕乱,隐于红崖,景帝二年,薨其地,丁亥三年(按景帝二年为前公元155年,三年为前154年)吴王反,景帝命太尉周亚夫灭之。亚夫请建置,以九江郡有新城,系灌婴公之所封,大司农珠公所筑,因大农植有豫章,隶十八邑,请定为郡。”

 

按汉高祖即帝位前即命灌婴渡江掠吴地。《汉书.灌婴传》:

 

“渡江,破吴郡长吴下,得定吴、豫章,会稽郡,还定淮北。”当时江南郡地无城,故灌婴下江南时,即择南昌地建城,为平一说豫树与樟树不同吴越之地的依据,未成北归。罗珠复筑,南昌负江(赣江)临湖(鄱阳),南朝雷次宗已说:“咽握荆淮,翼蔽吴越”,唐王勃亦说:“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县定南昌即此意,为汉豫章郡首县。故名灌婴城或灌城,地即今南昌城东南面,地方志载有十里八十四步周长,六门(南门、松阳、西为卑门、昌门、东北为东门、北门),考古证据为高大夯筑土城。地今称湖坊乡,故罗珠史迹可信,宋苏轼有传,珠亦有留《诫子孙训》。司马光有“像赞”。

 

罗珠六子:居厚官集贤院景灵宫大学士,转太尉,为用兵丞相,荫袭大司农;次宣礼,诏书台宗正殿大学士,授中书令;三子成为集贤院大学士;四知正,官同上,五祗德同上,濠州路官政,(据《罗氏大族谱》)故后世有说为官者多宗豫章,即因罗珠世代为官,又有六子,故子孙昌盛,为官分散四方。为豫章一支独秀原因,清广东罗氏族谱亦因名为《广东罗氏豫章书院志》,即可为证。

 

计南昌一脉分派按外省族谱已知有下列各支。分支遍我国东南各省。大致如下:

 

1.由南昌北支入安徽(安庆一合肥一宿县入山东曲阜一济南)。

 

2.东北支:南昌一武汉一信阳一许昌一安阳一石家庄一保定一北京。

 

3.东北支:南昌一上饶一玉山一杭山一绍兴。

 

4.东南支:南昌一临川一宁化一连城一福州,中途由宁化分支沿汀江由上杭一永定一大埔一兴宁。

 

5.南支:(1)永丰——吉安——赣县 赣州——南雄

 

(2)临川——南城——广昌

 

从上可见入南雄是由南昌分两支南下,一由永丰南下,一由临川分派南下,同汇赣州,再过岭入粤之南雄。

 

但如详细分析则更复杂,即入粤之先,还有曲折的迁徙过程,如入粤前先迁河南省许昌,再直行入粤的。有先入福建宁化,再此南入粤的,还有由赣县东北入宁化,再南入粤的等等。现只谈由南昌入南雄一支情况。

 

四、罗景显四迁由南昌迁河南祥符县(566年)

 

罗珠子孙在南昌立业后,各代子孙,不停地外迁各省,因为官者多,故每外迁远地。如15世(罗凌甫为一世计起)罗诚任广西谏议大夫(《广西省志》)、18世罗叶镇守郁林,20世罗季实子孙迁居山东,时入晋初,29世罗智友任福建延平府学政等等。至30世罗诚中(即罗诚忠)任江西建昌府军参政、中散大夫,时入梁世。33世罗元朗,陈时迁山东济阳府,历城县居焉。34世,为唐河南陕州道行军总营,死葬长安,名世推,字士信。子罗通,名志为,字照,因避难改为通,世传“罗通扫北”即他。可见历代子孙分支甚广。

 

其中30世罗诚忠一支,生三子,长景显,次景哲,三景章。景显因任何南汝宁府,光州固始县。47岁时,由南昌迁汴州河南祥符县尚德里,时陈文帝天康一年丙戌。生万贤、万儒,(据《广东罗氏豫章书院志》)初官时为33岁(固始县)。可见景显一家是定居河南省了。是为31世。子万贤于梁大同二年(536)任开封府。兹将有关景显世系比较列下。

 

1.按《广东罗氏豫章书院志》中《罗姓始租凌甫公自周汉来历代谱系》中所记。

 

以罗乘(凌甫)为始祖一世计:

 

罗诚中 30世 罗景显 31世

 

罗景哲 31世

 

2.按《江西罗氏大成谱》中《分迁豫章郡第一世》中所载:

 

以罗珠为始祖一世计:

 

罗诚中 20世 罗景彦 21世

 

罗景哲 21世

 

3.按《罗氏考源》中以祝融为一世祖计:

 

罗诚忠 1 1 8世 罗子元 119世

 

4.按《罗氏大族谱》中所记。

 

以罗匡正为第一世祖计:

 

罗诚忠 58世 罗子元 59世

 

5.按《大埔罗氏族谱》(1998年修本)中:

 

以罗珠为一世计:

 

罗成中20世景显 景朗 21世

 

景哲 景章

 

由32世万贤历梁、陈、隋至唐咸通四年(863)迁江西吉安前,凡十三世。情况如下:

 

32世罗万贤,536年生,任开封府,生元佑、元杰。(梁代)

 

33世元佐,564年生,生世隆、世昌、世兴三子。(陈代)

 

34世罗昌,606年生,子:志安、志泰(隋代)。

 

35世志安,625年生,子:环、琼(唐代)。

 

36世环,647年生,子:有学、有道、有德(唐)。

 

37世有道,680年生,子:恒(唐高宗)。

 

38世恒,701年生,子二:宏政、宏猷(唐)。

 

39世猷,723年生,子:绍刚。(唐)

 

40世绍刚,745年生,子:周匮。(唐)

 

41世周匮,767年生,子三:仪英、仪真、仪像(唐)。

 

42世仪英,788年生,子三:天推、天垂、天桥。(唐)

 

43天推,810年生,子:崧。(唐)

 

44世崧,831年生,子:寅。(唐)。

 

45世祖寅迁江西吉水县。以上世系次序是凌甫一系计,即以凌甫为第一世算起。罗珠为十一世,(按《广东罗氏豫章书院志》)

 

五、罗寅五迁由祥符里迁江西吉水县(863年)

 

据《广东罗氏豫章书院志》中《续源流考》文,罗氏45世罗寅,字寅菴,生于唐宣宗大中元年(847)丁卯,唐宪宗咸通四年(863),癸未,由尚德里迁回江西吉安府吉水县,仙井乡,五年(864)甲申,十八岁,生子袍。

 

罗袍为46世(以凌甫为第一世计),字德称。生于唐宪宗咸通五年(864),甲申,唐禧宗文德元年(888),戊申,二十五岁,官都御史参军,辅夫政,兼左丞相。配九妻:萧、吕、李、邱、黄、杜、刘、朱、吴氏。生十四子:仁通、羲通、礼通、智通、远通、近通、应通、达通、胜通、明通、中通、安通、汉通、臣通。

 

罗袍发迹后,掌握军权,即由吉水县仙井乡迁居抚州府,是为六迁。时为文德元年,即罗袍长大至25岁,即迁临川,居吉水县20几年。

 

六、罗袍六迁由吉水县迁抚州府(888年)

 

罗寅45世迁居吉水后,生下罗袍,袍长大后,25岁即官都御史参军,即由吉水县仙井乡迁居抚州府、临川县、安宁里居。后再迁建昌府、南城县、磁龟居住,终葬抚州府,宜黄县、崇贤乡,十一都,黄坡、象山。

 

罗袍为凌甫46世孙。随父居吉水只20年。

 

据《东莞槎滘罗氏族谱》,罗袍称“罗抱”,谓:“抱公隐于江西抚州府临川县滕溪乡,娶九妻,生十四子。”即为退隐之策而迁居者。因乱世为官至不易也。《台山海晏罗氏家谱》云:“一世,彦怀翁(即彦環),承远翁(即应通)之子……翁之太祖西山翁(即罗寅)与其少子迁江西吉安府、吉水县,定籍为豫章。”即指47世罗寅偕罗抱由河南开封迁吉水县事,亦为避祸之措施也。其后抱公再迁抚州府临川县也。

 

七、罗应通七迁由临川县迁回祥符县尚德里(925年)

 

《槎滘罗氏族谱》云:“抱公……生十四子,俱“通”字派,分居各省各府州县,有孙彦环公,乃应通公长子。”应通为罗袍第七子。

 

47世孙为罗袍七子应通。应通生于唐熙宗天佐二年(905)乙丑,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乙酉,二十一岁,由江西临川县安宁里又迂回祥符县尚德里,配王氏,生子:环、玮、是为七迁。以作宦游。

 

迁回开封原因即以此时宋室将兴,故不用南迁避祸,反而北迁以求发展,例如他的长子罗彦环即为一例,《槎滘罗氏族谱》云:“有孙彦环公乃应通公长子,佐宋太祖开国功臣。“即可知北迁时为家族发展需要而进行的。

 

按彦环子孙为官者亦不少,如其子元祜(49世孙),即为一例,年少即加封为建国大将军,诏封世袭锦衣卫之职。

 

彦环,一作彦怀或彦環,疑皆一人,因所记事相同也,各谱抄录时手文之误。

 

八、罗彦环八迁由符祥上德里入南雄珠玑巷(960年)

 

按《广东罗氏豫章书院志》云: “四八世,环祖,字彦环原名“環”,

 

(别谱有作环或環、懁),名威,号宝北,别字南庄,生于后晋高祖石敬堂帝天福元年(936年)丙申,至后汉帝刘成祐乾祐三年(950年),庚戌,十五岁。同赵匡胤、张光远三人,同侍后周郭威,打烂御勾栏,踢死美女,后汉隐帝刘成祜访捉不获。后三人同侍后周郭威,世宗柴荣帝显德元年(954年)甲寅,官御前校尉少卿。后因陈桥驿安寨,众皆大变,彦威抽气挺剑,厉声不允者斩,高呼百官皆复。宋太祖匡胤登位,建隆元年(960年)庚申,官御前忠勇太尉翊郎。由河南尚德里,迁广东南雄府保昌县牛田坊珠玑巷沙水村。配赵、朱氏,公二十九岁,生元祜。七代罗贵,迁南方作始祖。”但《槎滘罗氏族谱》作乾德二年(964)甲子。

 

此条未说明南迁原因,幸而在《槎滘罗氏族谱》记称“有故”。原文云:“应兆……官至忠翊郎,授御前干办,从太祖渡江讨叛之后,于乾德二年甲子,有故,自祥符上德里徙于广东南雄府始兴县牛田坊沙水村珠玑巷辟为居,时年已二十七,乃生先祖元祜父子,并力恢张堂构。”这里“有故”是指与丞相王薄等有隙,自行退隐南边之意,但《台山海晏罗氏家谱》所记略有不同,记为“于乾德二年,有故,遂随翁(承远)迁居南雄府……父子二人,创立堂构,辟土居焉。”即说应兆是同父一起迁居的。应兆父为应通长子,故同他归隐之心一致的。应兆顺父意避居南疆,示不为国用,专心经营家园也。

 

总之,罗氏自罗国亡灭开始,其族人南迁部分,历八迁而入南雄珠玑巷者,得总结如下:

 

1.罗国灭于楚庄王后,子孙四散,前366年,罗凌甫复国枝江为一迁。

 

2.凌甫孙罗守陇迁家于长沙为二迁,时为前320年。

 

3.凌甫十一世孙罗珠由长沙迁南昌(豫章)于前192年为三迁。

 

4.凌甫三十世孙罗景显由南昌迁河南祥符县于566年为四迁。

 

5.凌甫四十五世孙罗寅由祥符县上德里于863年迁吉水县为五迁。

 

6.凌甫四十五世孙罗寅由吉水县迁抚州临川县安宁里于888年为六迁。

 

7.凌甫四十七世孙罗应通由临川县迁回祥符县于925年,为七迁。

 

8.凌甫四十八世罗彦环(怀、環)由祥符县上德里于964年迁南雄珠玑巷为八迁。

 

(以上据《广东罗氏豫章书院志》)

 

按应兆据《康乐谱》云是本名宝兆,因旧谱纸烂字迹不明,错抄成“应”的。《槎溪谱》则说“原字宝兆,字应北”。而以上所本皆多出自香港罗氏宗亲会出版《豫章罗氏源流考》一书,但书中多错字,故应加注意。《康乐谱》云:“南雄始祖系宝兆,今广东冈州葫底谱载应兆者,乃年远谱烂误写矣,通谱兆并为一也。”

 

第三章 世居(七代)珠玑巷之罗氏

 

一、梅岭驿道与珠玑巷

 

珠玑巷是一条唐代以来的南北交通古驿上的一个小镇,这个小镇起源于有一条宽而直的街道,长达1500米,宽近5米,现代是由卵石铺砌成路面的大道,在南雄城北约9公里,并伸延入群山之中,通去梅岭。古称“梅关驿道”,为中原与广州交通最主要的道路,笔者在抗日战争时期,梅岭仍然是一条繁荣的商路,江西南下土特产和北运的洋杂货,敌伪区和内陆重要商品交流孔道,故很繁忙,担夫一帮帮地挑货过岭,珠玑巷就是必经之道。沿途还很热闹。如由珠玑巷北行即入山区,距珠玑巷9公里处又有中站,即大余县至南雄的中间宿站之意。古名梅鋗城,汉将梅鋗设关固守①,商道发展后,成为客商宿站,故名。其北即为小岭,今镇政府在此,有如沙水巡司与珠玑巷关系,一政一商,与珠玑巷同为三日圩,珠玑巷为三、六、九,小岭圩为一、四、七,使商贩能日日赶及,场贸易之故。街道也是河卵石砌路面大路,今称梅岭镇。再上山路9公里,即到古关梅关。其岭名大庾岭。今公路只到梅关,即转向小梅关过岭入大余。因上岭太陡之故。

 

按梅锅为番君别将,番君项羽封为衡山王,都邾(江夏),后又夺其地,改名番君,刘邦为帝,诏封长沙王,故梅鋗得地浈水。《新语·人语》云:“项羽封鋗为台候,食台以南诸邑……其后沛公……复封鋗为广德十万户”《吴越春秋》亦记:“阖闾子孙避越岭外,筑南武城,后楚灭越,越王子孙,避入始兴。”梅锅即越王子孙一支,《越绝书·越绝外传记地传》云:“传闻越王子孙在丹阳皋乡,更姓梅,梅里是也。”即指此支。台岭即梅岭,已分演成公路边的中站,和仍应名梅鋗城(在北)的中站,和以宿站(唐代以后)为主的中站圩三部组成,笔者曾找汉迹二次,终不获。但据《直隶南雄州志》(清道光)云:“周末越人徙此。”亦持此说。古代带货物过岭,由大庾县上岭30里,下关至珠玑巷再走50里,正好一日脚程,故珠玑巷成为驿站。但一遇事阻,如大雨或起程时间不早,则每天黑过关,交通不便,故必要有中站作为补充宿站,以利休息和补充过岭工作。故虽名中站,实为小镇,人口千人以上。旧传台城实明建递军所址。

 

梅关故名“秦关”,即秦时开辟入粤新道一支。说唐张九龄开是修建此道,以利交通,不是新建,而是扩大修平,适应当时南北运转量大的需要。称梅关一说是因梅鋗建关于此得名,其实梅镉建关是在中站梅鋗城处①,一名台关,以梅封台得名。后人沿山广种梅树,故俗称红梅岭。按秦军南下,按《淮南子·人间训》为50万,分五支,一支为即:“一军守南野之界”。南野即南壄,说文:“野”即“壄”通“埜”,为汉代豫章郡末县,埜为密林山地,可见当日南埜县是个山林边区,与今天光秃情况不同。此县已入南雄盆地范围,不以大庾为界了。故秦建南海郡,即要开新道通粤,《史记·两粤传》云:“南海辟远,恐盗兵侵此,吾欲兴兵绝新道……嚣死,佗即移檄告横浦、阳山、湟溪关。”这里的“新道”据师古证日:“秦所开越道也。”这些新开的通粤大道当为入侵南越地的通路,必以上述三关为主要关隘,作为攻防重地,其中阳山关在连江上游阳山县,湟溪关在湟溪,今连江入北江口处。可见赵佗封的关口也是秦军南下的新道。故汉武帝灭南越也走这二条新道的。横浦关旧说在大庾岭上,即今梅关,近不少学者视为水关,即沿峡谷口设关(见梁国昭等教授),故横浦关在墨江入浈江处,并已有发现1000米。秦汉城址,北、西临江、东南有濠沟为护,城内有4米望台,故楼船将军于南雄盆地伐林造船,故一军最早攻下番禺。而学者多谓其实横浦关为浈江水系之源头。墨江地处始兴县城,从清化上游北注浈江。即上说不当。而今南雄凌江,亦有杨历水之称。在大庾山区公路亦通杨历岩,皆传说为汉武楼船将军杨仆经过之地。即指杨仆一军以南雄盆地为聚军集粮造船(楼船)南下据点。故汉代南荃县管辖至此。和汉桂阳辖下至曲江县相邻。浈江在始兴南雄间即一片山地所隔,浈水一入南雄即豁然开朗,土地平旷,为粤北山区一天然盆地,历来战争不到的避难良区。故名雄州(南汉名此),宋才称南雄,以别于北方雄州同名也(971),故南雄置县迟到唐代才建为浈昌县的。而珠玑巷因早已为南北通途,故成巷早在唐代已出名,历史已记。《新语.地语》:“珠玑巷得名始于唐张昌,昌之先,为南雄敬宗巷孝义门人(按此处屈翁用南雄敬宗巷是后人用语,唐时为浈昌县(684),梁、陈为安远,前至三国为始兴县地(263)),其始祖辙,生子兴,七世同居,敬宗宝历元年(825),朝闻其孝义,赐兴珠玑绦环以旌之。避敬宗庙谥,因改所居为珠玑巷。”

 

南雄一名据《舆地纪胜》:

 

“盖以其控轭群蛮,襟令两粤,杰峙于一隅”而得称。的确,《方舆纪要》亦说:“州以雄名者,盖控带群蛮,总汇百越,岭南气息,仰此一州。”历代大乱,少扰南雄,如吴征兵于越,越妻送夫,止于仁化夫溪,起陆30里,至于城口,赵佗建以防汉(笔者考察多次,古书所记为“城”,不确,只一城关,有如梅关,闭关路断而已)。下汝城即有船可上长沙,故不接南雄;此处为丘陵谷地,无城,《新语》只说“筑城以壮横浦。”胡居安《仁化县志》亦只说:“城北尚存,勒‘古秦城’三字,1945年笔者所见,只一温泉及城关,并无住民的城厢可见,只有城门一座而已。至秦时,梅锅经营台岭,以保子孙(他是越后代),可见南雄为避祸之所;再至东汉马援征交趾,动员湘桂、粤西兵力,不扰南雄;降至晋代,卢循北上亦不扰南雄,晋代韶关不少晋墓砖刻文与广州相类,表示为一和平安定商业兴隆之地的吉祥语,计由三国建为始兴(263),表示吴国开辟南疆之意,到梁、陈更名安远县和郡,表示六朝北人南迁,安置于此,由县而立郡,即日趨重要了。入隋更改入南海郡辖地,表示经济开发。唐黄巢起义,亦由桂、湘,不扰南雄,北宋末,金人追隆祜太后至赣州,当时估计过岭避难仕人不少。如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绍兴三年(1133)三月癸未年:“时中原士大夫避难者多在岭南,上数诏有司给其廪禄。”但静江府许中却不给。说:“中言;”本路(广南东、西路)诸州赋入微薄,诸禁案寄居官毋得居沿边十三州郡,见寓者,皆徙之,仍毋给其禄。”可见南雄宋时仍为仕人避难之区。

 

但是由于唐开岭道,又成南北交通要途,故珠玑巷由村成镇,如唐代仍称敬宗里,入宋即设沙水驿(1208—1224)。商户达1000家以上,今成珠玑镇所在。建治于沙水圩。境内如牛田坊即有58村之多。今天全镇人口达3.2万,面积为179平方公里。珠玑古巷已成省游览点,建设一新。文化淀积又可见于珠玑话的形成。唐开岭道是在开元四年(716),相张九龄《开凿大庾岭路序》云:“先天二载,龙集癸丑,我皇帝御宇之明年也。理内及外,穷幽极远,日月普烛,舟车远行,无不求其所宁,易其所弊者也。初,岭东路废,人苦峻极,行径寅缘,数里重林之表,飞梁嶪栽(栽字上面加上边旁‘山’),千丈层崖之半,颠跻用惕,渐绝其元。故以载则曾不容轨,以运则负之以背,而海外诸国,日以通商,齿、革、羽毛之殷,鱼盐蜃蛤之利,上足以备府库之用,下足以赡江淮之求,而粤人绵力薄财,夫负妻戴,劳亦久矣!不虞一朝而见恤者也。不有圣政,其何臻兹乎?开元四载(716),冬十有一日,俾使臣左拾遗内供奉张九龄,饮冰载怀(有作矢怀),执艺是度,缘蹬道,披灌丛,相其山谷之宜,革其坂险之故,岁已农隙,人斯于来,役匪逾时,成者不日则已,坦坦而方五轨,阗阗而走四通,转输不以告劳。高深为之失险,于是乎,锯耳贯胸之类,殊琛绝赆之人,有宿有息,如京如砥,宁与夫越裳白雉之时,尉佗翠鸟之献,语重九译,数上千双,若斯而已哉。几趣徒役者,聚而议曰:虑始者,功百而变常;乐成者,利十而易业。一隅何幸,二者尽就,况启而未通,通而未有。斯事之盛,皆我国家玄泽寝远,绝垠胥泊,古所不载,宁可默而无述也?盍刊石立纪,以贻来裔,是以追之琢之,树之不朽”《张曲江集,卷十一》。

 

按此文,则有下列可注意,非通路始使路成北南通衢也,列如下:

 

1.此路修通乃利用农闲时期抢修。

 

2.此路是修险、筑平,故费时不多。

 

3. 修路是因当日唐代外海交通,商业繁荣所需,而道路失修,不利交通之故。

 

4.此路当日是京师,江淮广大地区要求大量舶来品内输而引起修路。

 

5.这条路早已有之,长期失修,为行者所苦,有必要修筑。

 

从地理位置看,梅岭关是雄关,西侧峭壁高而东侧低,两山之间为一峡谷,沿古生代变质石英砂岩所成,裂隙多,故在此山峡辟开筑路,是最有利地点,故防御能力比东面小梅关,仁化城口关要强,如城口关,关西侧岗高数十米,坡度不陡。梅关则两侧峭峻,计自大余(南安)过岭入南雄城120华里,为一天脚程,如有宿有息,则此为过岭捷径也。今关楼及砖切路是宋建(1063),东西横截峡口,高5.8米,宽6米,关JJ两3.55米,内宽3米,南北厚5.5米。城上关楼已毁,只余痕迹,向北门上有“南粤雄关”石刻,南门有“岭南第一关”匾额,用砖石结砌向成,关口路面亦如之,免雨季泥泞之苦。关口外有碑,上书“梅岭”二字,字径达1.1米。可见梅关宋、明也修过的。即古来为南北通道之一。中站以下田地渐多,南山水可行舟和竹排了。

 

二、古巷“珠玑巷”即唐敬宗巷地

 

据陈摩人等教授研究,张家世系见于《新会清河族谱》,谱中记有《喾祖遗言》:“古冈州全紫厢韩屋桥张喾,始系南雄敬宗巷孝义门,唐进士张辙翁之玄孙也。七世同居,不异房屋,宝庆元年(825),国闻孝义,赐珠玑绦环高祖兴。后因避敬宗庙号,改敬宗巷为珠玑巷,”并记张兴世系:

 

1.兴子三:迪、原、盛;2.原子一:昶;3.昶子三:廷泽、廷范、廷彦;4.廷泽子一:喾,喾与二叔廷范辞官居冈州,买韩屋桥韩文英屋三座居住。子三:荣(915生)、华(917生)、昌(919生)。

 

七代同居据陈摩人等查证新会《张氏族谱序》、《开平乡土志》,张昌为张九龄十四代裔孙,“七代同居”计如下:

 

1.张辙,唐进士,第八世;

 

2.张兴,第九世;

 

3.张迪、张原、张盛,第十世;

 

4.张众(昶),第十一世;

 

5.张廷泽、延范、延释(廷彦),第十二世:

 

6.张喾,第十三世;

 

7.张荣、张华、张昌,第十四世。

 

十四世张昌即今天称“张昌故居”一代。有学者认为应称“张兴故居”为宜,因家业由张兴而兴,获朝廷赐珠玑条环,并改敬宗巷为珠玑巷之始祖云。故珠玑巷唐前已有之。

 

如是,珠玑巷始于唐825年,张兴始名。

 

张氏入南雄五世祖张纲(据《南雄族谱》记为隶英),六世名和岱、七世张行、八世张彻.九世为张兴,故如表扬张兴为“七世同居”则十世以后,已见分派,不宜列入“七代同屋”之孝行者矣,如此只能得5—9世共5世同居,又缺了两代,或张兴有子而张纲有父同来。

 

此外,沿驿仍有唐代器物发现,亦证此道之古也。如罗田即发现唐代铜镜,即为一例。宋代文物,今上罗田村东南仍有残存废塔,据考证为残存宋塔,现只存4层。

 

珠玑巷内古迹仍存元代石塔,1945年笔者查访时尚斜放四石柱路亭角上,古井口出露(口宽1华尺),今复置古井口上(相传胡妃投井死此),为七层八角形花岗岩刻佛像塔,原石刻出(实心),高3.5米,底层刻有“南雄同知孙朝列重立,元至正庚寅孟冬记”字样,为我省唯一有记元塔。1—4层塔身刻浮雕佛像,第五层却呈椭园形,六、七层呈柱形,塔顶呈葫芦形,现已重建塔亭保护,列为省重点文物单位。距宋亡33年。

 

珠玑巷古代经济繁荣还表现在成镇早在北宋,称“沙角镇”,按唐、宋立镇,条件有三,一为人口众多,二为有钱粮征收,三是位当要冲,可见珠玑巷入宋已达此要求。文化上亦已有沙水寺的建立。而珠玑话的形成,更显示珠玑巷已在文化上已有所淀积,在距县城只有约9公里地,即能形成与南雄城关话不同珠玑话,显示珠玑不只是经济中心,而更一文化中心,有千年时间始能淀积而成。故在文人记述中,也可为证,如宋余靖《武溪集》:

 

“沿汴绝淮,由堰道入漕渠,溯大江,渡梅岭,下浈水,至南海之东西江者,唯九十里马上之役,余皆篱工楫人之劳,全家坐而至万里。故之峤南虽三道,下浈水者十七八焉。”

 

但此种情况是全国经济中区转迁的影响,汉时南北交通,自京师西安,出两湖,以潇、湘i!水入粤之广信,再以合浦、徐闻为外港。但汉以后,京师东迁于洛阳、开封,南下主要城市,亦由广信而东迁广州,故京广一路亦东移至洛阳开封入淮,出豫章,过岭,由浈水而下广州了这是和全国经济区东移有关,并非梅岭开道所致。

 

珠玑巷之兴隆当与梅岭道繁荣有关,但珠玑兴起则与其本身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关系至大。其驿站和设镇之重要与当时行政上规划有关。而规划选定珠玑亦与其所处环境有关。今珠玑巷外,即一片翠绿田畴,农地大片,显示珠玑农业的兴旺,这是成镇立巡司的基本条件。因人口集中,圩日上万人的供应,不能靠外地运来,故珠玑四周农业兴盛,至关重要。如即在山区中站也是一条南北走向的肥沃冲积平原,阔处达1000米,这是沿石灰岩溶蚀出来的谷地,故沿途有钟鼓岩、金龟石、-5套石等峰林石山排列成带,长10公里。沿南山水两岸的冲积平原也是南雄盆地中主要冲积平原。计由大庾岭流下山沟,平行流入浈江的小河即5—6条之多,古代梅岭是林区,水量充足,沙水驿即可行舟。不似今天要在山溪上游冲积平原建成水库,淹没平原水田,并引入珠玑镇河岸两侧台地,灌溉田地。如横江、罗田水库等。台地由红色岩层(白垩纪地层,产恐龙化石及恐龙蛋)所成,含钙质的泥质页岩,易风化成肥沃土壤,最宜黄烟、银杏、风栗、番薯、大豆、西瓜、花生,较高山丘则有利于油茶、松、杉和毛竹的生长。这里河谷、台地、低丘、低山的层状分布地势,向北大庾岭升高,成立体农业生产格局,使珠玑巷得成农业冲心地区,为珠玑镇工商发展服务。在古代山林未伐,更多鸟兽、木材,故成为各地仕人避难隐居地点。如珠玑巷罗氏家族,即在此地开家立业,卖田甚广,今天仍保留有“上罗田”、“罗田”和罗氏兴建的水陂头水利措施,如“罗陂”等地名存在,据各地族谱,不少记载当时定居珠玑,每因“山水之美”,即可以开家发业之地。不单是罗家一族也。如新会苹岗《宋氏族谱序》云:“讳开字,字肇雄,号庚锋者……孝宗时,随其父莅任广东保昌县署,日与士大夫游,悦其地山水之清秀与风俗之勤俭,爰卜筑珠玑巷内,以长育子孙。”故只凭地理环境优越性,即可吸引移民迁入。远在广州后代也每迁回祖居。族谱记其祖迁入最早,有花县平山《江氏族谱序》记其祖于西晋末已迁入。故一般自南雄迁出之氏族,多是已居珠玑巷七八代人,不独罗贵一家也。

 

故郝玉麟《广东通志·古迹》记有沙水驿在沙水镇,宋嘉定四年,知州邹孟卿汉节亭改建,十三年知州孙宣修,保昌令传烈记等语,可见珠玑巷或早在汉时已为民居点了。

 

新编《南雄县志》1996年版亦称:

 

“梅鋗城,位于南雄城北25公里的梅岭镇中站村,该城座北向南,总面积约3.2万方米,梅关古道穿其中。”又称:“尚存城基长约25米,用青灰色磨石叠砌筑成……城北墙脚下有东汉墓。”按《直隶南雄州志》:“越王腧零陵往南海,越人梅鋗从,至梅岭家焉。”意即指此。按墙压东汉墓,显非汉迹,而历代建置,此城明代为递军所,故由南安与南雄两府合建,清代仍名“红梅巡检司,建署其中(1737)。但说明梅岭驿道之重要性,设军驻守。

 

汉京西安,东汉迁洛阳沿淮下江,再溯赣水过岭,较沿西汉入湘古道为近,六朝都南京入粤更以梅岭道为主。716年张九龄凿开岭道,长20丈,高10多丈,即沿山坳扩大过岭路面,并种植梅、松(如1063年即再补种),修路1446年大修岭道90余里,古松夹道,清代名为“官道虬松”胜景,明代沿道开街七条(珠玑、石塘、里东、灵潭、中站、火迳、小岭(今梅岭镇),以应日行数千挑夫、行客之需。

 

三、世居珠玑巷罗氏六代情况

 

按《槎滘罗氏族谱》(暨南大学罗晃潮教授藏本)载乾隆丁亥十三世孙罗大超《重修家谱小序》中有云雍正时先兄却非至抚州任职,过豫章,因得《江南古谱》,即编录“罗氏远早源派”一节,记如下:

 

1.彦壤(与豫章书院志称环不同):

 

“原名環,原字宝兆,字应兆,乃通应公长子,侍都御史,讳袍,字德称。公之孙,袍公隐居江南抚州府临川县滕溪乡。袍公娶九妻,生十四子。俱通字派,分居各省各府州县。公分自河南汴州,乃南雄珠玑始祖,佐太祖开国功臣。子一:元祐。”

 

“元祐:初授镇海大将军,敕授镇国大将军,子:文达、文启。”

 

“文达:国子监助教。一子:纯福。”

 

“文启:岁贡生。二子:纯义、纯德。”

 

“纯福:二子:大隆、大昌。”

 

2.《槎滘罗氏族谱》又载“南雄府六代”一节,录如下:

 

“自应兆祖乃于乾德二年迁南雄府,贵祖绍兴元年南迁,共计二百四十余年。”

 

“应兆祖乃于乾德二年(964)甲子,自祥符上德里徙居南雄府,开六代之始祖也。”

 

“元祜祖,应兆公之子。文达祖,元祐公长子;文启祖,元祐公次子,纯福祖,文达公子;纯义祖,文启公长子;纯德祖,文启公次子。大隆祖,纯福公长子,大昌祖纯福公次子。维统祖,纯义公子;维业祖,纯德公长子,维基祖,纯德公次子;士杰祖,大隆公长子,士良祖,大隆公次子,士忠祖,大隆公三子;弘举祖,大昌公长子,弘达祖,大昌公次子,梦祯祖,维统公长子;梦祥祖,维统公次子;锦章祖,维业公长子;锦文祖,维业公次子;锦源祖,维业公三子;富祖,维基公长子,贵祖,维基公次子。字天爵,号琴轩,配妣金氏、田氏,自南雄府南迁,奠居葫底里。开我后人亿万世之始祖也。”

 

以上记应兆祖在珠玑巷居四代,未有外迁记述。第五代开始,已有南迁,如纯福次子大昌之孙,即向南迁入南海,为湖涌罗姓始祖,与罗贵为同时南迁的堂兄弟。上纪漏“锦衣祖一代”,锦衣是维基祖独子名锦衣,锦衣生二子,才是富和贵,贵为维基之孙,属七世。(据22世孙罗晃潮教授注)。

 

兹列表明之:

 

1士良一贺纯福公长子大隆一2士杰一贡、赏3士忠一贽、贤纯福公次子大昌一1弘举一赓、贺(原字上面三个‘力’下面一个‘贝’)2弘达一宾纯义公派:维统一1梦祯一宝、实2梦祥一贯纯德公长子维业一1锦章一赞2锦文一资、质(资花县擢桂坊宝鸭湖祖,质肇庆府开平县河村祖)3锦源一贞(贞为南海罗村祖)纯德公次子维基一1.富(锦衣世袭锦衣卫,富南雄府庠生)2.贵(字天爵,号琴轩,原名以达,南雄府廪生,祖主奉葫底本源堂。九子:清 之、慎之、辉之、光之、 曦之、温之、淳之、绍 之、信之)(据近人罗晃潮教授指出维基生锦衣,锦衣生富、贵,此处有误)

 

3.有关开支立业记述。

 

(1)据《番禺康乐罗氏族谱》载入南雄一世彦环(即瓌),补充如下:

 

“官拜御前校尉少卿,至宗训太子幼年,初登龙位,时恭帝元年(960年)庚申,匡胤出师征蛮,兵至汴城,今河南开封府也。城东北外四十里,土名陈桥驿安寨,众皆大变,拥匡胤入宫,责丞相王薄草诏,不允;又责范质,不允、彦怒气挺剑,厉声日:“不允者斩。”时王薄草诏天下,范质高呼,百官皆优。是年宋太祖赵匡胤登位,建隆元年(960年)庚申,官拜御前忠勇太尉忠翊郎。自从宋太祖渡江讨叛之后,与丞相王薄,范质等忆见复周旧迹,稍有形迹,屡求迁徙,时宋太祖匡胤乾德二年(964年)甲子,由河南开封府祥符县尚德里,迁于广东南雄府保昌县牛田坊沙水村,辟土为田,作宅居住,配妣赵氏,诰封温恭慈淑夫人;次配朱氏,诰封恭惠慈孝夫人,是年二十九岁,生一子,名元祐。父子二人,并力恢张,开传七代,至贵祖又徙南方作祖也。彦璋祖、彦瑨祖,仍住河南开封祥符县尚德里。”

 

又说: “应通三子,次季两男(即指彦璋、彦瑁)仍在河南开封府祥符县而居。”

 

康乐谱与《台山那马罗氏家谱》所载不同,那马谱把应兆列为彦瓌子,应兆生子元。又与《广东罗氏豫章书院志》载锦裳公生子:贵、赉、实、贯、宝不同。实、宝为梦祯所生,贯乃梦祥之子。

 

康乐谱又称:“瓌祖生于后晋高祖石敬堂帝天福元年(936)丙申。”

 

(2)据《书院志》①记二世元祐祖情况如下:

 

“字平稳,生于宋匡青乾德二年(964)甲子。宋太祖开宝五年(972)壬甲,九岁,诏封荫袭父基镇海将军。宋太祖匡二帝兴国五年

 

①《书院志》即《广东罗氏豫章书院志》简称。(980)庚辰,十七岁,加封镇国大将军,诏封世袭锦衣卫之职。配湛氏,王氏夫人,生二子:文达、文启。”

 

《康乐谱》①则“二帝”改为“羲帝”, “锦衣卫”改称“锦衣侍卫”。又“配妣湛氏,诰封懿德夫人;次配诰封贤孝夫人。”

 

(3)三世文达祖按《康乐谱》云:“号南兴,生于宋太宗雍熙二年(985)乙酉,南雄府附生,兼授世袭锦衣卫之职,配妣霍氏,生二子:一纯福、二纯绿。”

 

三世文启,号云客,号南庄,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辛卯。南雄府学廪生,任福建兴化府蒲田县教谕。配妣区氏孺人,生二子:一纯德、一纯义。

 

(4)四世纯福祖,据《康乐谱》云:“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已酉。配妣袁氏。授世袭锦衣卫之职。生二子:一大昌、二大隆。”

 

四世纯禄祖据《康乐谱》:“生于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壬子。”

 

四世纯德祖据《康乐谱》:“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1013)癸丑。配姆袁氏,生二子:名( ①《康乐谱》即《番禺康乐罗氏族谱》此谱较佳,故用为主。)维业、维基。”

 

四世纯义祖据《康乐谱》:“生于宋真宗天禧二年(1018)戊午。子一:名维统。”

 

(5)五世大昌祖据《康乐谱》: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癸酉。生子二:一宏举、一宏远。

 

五世大隆祖据《康乐谱》:“生于宋仁宗景祐二年(1035)乙亥,生三子:一仕杰、二仕良、三仕忠。”

 

五世维业按《康乐谱》:“生于宋仁宗天圣九年(1031)辛未,授世袭锦衣卫之职。生三子:一锦章、二锦文、三锦元。”

 

五世维基按《康乐谱》:“字仕广,生于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甲戌。南雄府学廪生,任福建福州府、古田县宣教儒林郎。配妣龚氏,诰封淑德宜人。生一子:锦裳。”

 

五世维统祖按《康乐谱》:“生于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壬午,生二子:一梦祯、二梦祥。”

 

(6)六世宏举祖按《康乐谱》:“生于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乙未,生子二:一赓、二胁。”

 

六世宏远祖《康乐谱》:“生于宋仁宗嘉祜三年(1058)戊戌。子一,名宾。”

 

六世仕杰《康乐谱》:“生于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乙亥,生子二:一贡、二赏。”

 

六世仕良按《康乐谱》:“生于宋仁宗嘉祐七年(1062)壬寅。生一子,名贺。”

 

六世仕忠按《康乐谱》:“生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生二子,一贽,二贤。”

 

六世锦章祖按《康乐谱》:“名盖,生于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甲午,南雄府学廪生,举进士,任广西制付史。生子二:一资、一质。”

 

六世锦文祖按《康乐谱》:“生于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丁酉。生一子:名赞。”

 

六世锦元祖按《康乐谱》:“生于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辛丑。生二子:一贞、一贷。”

 

六世锦裳祖按《康乐谱》:“字经世,生于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甲午。官授世袭锦衣卫之职。配妣温氏恭人,生二子:一贵、一赉。又生一女,适梁门,婿名国,字乔辉,系南雄府廪生,宋徽宗重和元年(1118)戊戌科进士,任兵部职方司。”

 

按《书院志》则说温氏生子五人即: “贵、赉、实、贯、宝”本书不从此说。

 

六世梦祯祖按《康乐谱》:“生于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甲辰。生二子:一贲,一宝。”

 

六世梦祥祖按《康乐谱》:“生于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丁未。生一子:名贯。”

 

(7)七世赓祖按《康乐谱》云:“生于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戊午。”

 

七世协祖按《康乐谱》云:“生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癸亥。”

 

七世宾祖按《康乐谱》云:“生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丙寅。”

 

七世贡祖按《康乐谱》云:“生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庚申。”

 

七世赏祖按《康乐谱》云:“生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甲子。”

 

七世贺祖按《康乐谱》云:“生于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丁卯。”

 

七世赉祖按《康乐谱》云:“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戊辰。”

 

七世贽祖按《康乐谱》云:“生于宋哲宗元 四年(1089)己巳。”

 

七世贤祖按《康乐谱》云:“生于宋哲宗元 八年(1093)癸酉。”

 

七世资祖按《康乐谱》云:“字耀桂,生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甲子,甲午科举人,乙未进士,生三子:一锦、二章、三岳。二孙,一思本,二思修。徙居广州府番禺县而居之。”

 

七世赉祖按《康乐谱》云:“生于宋哲宗元 三年(1088)戊辰,子孙徙居广东肇庆府、开平县平山村而居之。”

 

七世赞祖按《康乐谱》云:“生于宋哲宗元 二年(1087)丁卯。生一子,名逮,住顺德县大良而居之。”

 

七世贞祖按《康乐谱》云:“字贞夫,号梅石,生于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乙丑。后子孙徙居广州府南海县罗村,鹅湖乡而居之。”

 

七世贷祖按《康乐谱》云:“生于宋哲宗元 三年(1088)戊辰,子孙徙居,未见开载。”

 

七世贵祖按《康乐谱》云:“字以达,别字天爵,号琴轩,生于宋哲宗元祜元年(1086)丙寅。系南雄府学廪生,赠吏部尚书,兼授世袭锦衣卫之职。配妣南雄金氏,生五子,一清之,二慎之,三辉之,四光之,五曦之。金氏卒于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己酉,安葬珠玑蜜筒山,是年八月下浣,时有皇妃,貌美性淫,匿在珠玑巷,黄贮万纳为宠妇,改名张氏,无人知觉。于高宗建炎四年庚戌冬月,时因家人刘庄,背离逃走,扬泄机密。于宋高宗绍兴元年辛亥正月十六日(1131),在珠玑巷起程,三月十六日,至冈州大良地面。幸遇土人龚应达接待数天,会同赴县立籍缴引。蒙准批增立图甲,以定户籍,开辟新土,结草为屋,种蔬日食,随时度日,父子努力恢张。公是年四十六岁,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辛亥八月十六日,又娶冈州田氏,生四子,名温之、淳之、绍之、信之。共生九人,建造泥屋,两进五间,横过十间。另四廊坐癸向丁,兼子午三分,住冈州大良古葫甲,今新会蓢底也。田氏大婆与贵祖合葬凤果山,土名蚁仔冈,坐艮向坤兼寅申,向西海为明堂,向对岸三州山为后案,后倚西樵山为屏障,附近草尾大江圩为来龙脉,坐落三水县凤果村前山,名蚁仔冈。本山泥坟三个,上护领一字灰沙基,下两层灰沙园台包金兜唇也,新会葫底祖祠,坐乙向辛兼卯酉之原。村前琴轩公之堵墓,乃坐乙向辛兼卯酉,土名凤眼冈,乃葬牙发指甲衫各物也。火旺丁财,金、田二位恭人,共生九子,四十七孙,十一位仕郎。”《书院志》云有育子良之。

 

七世赉祖按《康乐谱》云:“字以富,别字财广,号淡轩,生于宋哲宗元祜七年(1092)壬申。南雄府学士,徙居广东南海县湖涌紫洞乡而居之。《槎滘谱》以赉为罗贵长兄。

 

七世实祖据《康乐谱》云:“生于宋哲宗元祐年(1086)丙寅。生三子:一震之,二良之,三朗之。惟三祖住址,未见开载。”

 

七世宝祖按《康乐谱》云: “生于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辛未。生一子:名谅之,徙居何处,未见开载。”

 

七世贯祖按《康乐谱》云:“生于宋哲宗绍圣三年(1096)丙子。”

 

(8)罗贵南迁前入广子孙情况。

 

罗贵是约同乡里97人,一起南迁而著名,但在罗贵南迁前,即罗氏珠玑巷本家,亦已有不少同辈或长辈南迁,举列如下:

 

①《康乐谱》载罗袍九妻十四子,其中七子应通,八子达通后代皆有子孙入广。

 

②上谱还载罗袍(抱)第八子罗达通祖第三子罗芰由宜黄迁广州肇庆府高要县,裔孙罗孟郊迁兴宁县(嘉应州)。

 

③《康乐谱》还记载与罗贵同辈的兄弟亦有自行南迁的记载。如记罗贵堂兄乙未进士(1115年)罗资徙居广州府番禺县居住。罗资亲弟罗质子孙亦有徙广东肇庆府开平县平山村居住。罗质堂兄罗贞子孙亦分支广州府南海县罗村,鹅湖乡居住。罗贵弟罗赉亦迁南海县湖涌紫洞乡居住等等。

 

因此.罗贵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认识已有一定的基础的,即本家已早有南迁移民在番禺、南海、肇庆一带居住,对当地情况亦有所了解,故南迁时,虽然时间上匆忙,但是并非全无接应亲朋戚友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