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铁齿铜牙纪晓岚》的成功,离不开这些幕后英雄

 昵称m5Gu5 2019-02-13


上为视频,下为文稿:

 

上一讲我们说了《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的“铁三角”,以及他们如何在嬉笑打闹之中,传递出为人处世的哲学。同时我们也提到,剧中的纪晓岚、和珅和乾隆,都和历史上的真实人物有很大出入,这部剧只是“戏说”,而非历史。

 


不过,虽然这是一部“戏说剧”,《铁齿铜牙纪晓岚》却仍旧具有厚重的历史感,以及“戏说”所独有的趣味性。剧中朗朗上口,文白交杂的台词,成为了许多剧迷的口头禅。比如:“御史吃屎”、“尚书是狗”、“北人南相,和大人什么东西”、“闻香下马、摸黑上床”等等。

 

化用传统民俗,或是利用中文特有的谐音、双关、暗喻等手法,这些台词既幽默,又不失传统文化的内涵,有文人之雅,也有市井之俗。这种独特趣味,离不开编剧的文史修养。这部系列剧的编剧团队强大,陈文贵和邹静之贯穿四部,可视为灵魂人物。

 

第一部的编剧还有王振潜、郑万隆、史航、王琛、顾言,第二部的编剧还有王振潜、马军骧,第三部的编剧还有汪海林、史航、顾言,第四部还有汪海林。当时,郑万隆、陈文贵、邹静之是成名编剧,汪海林和史航只能算是新生代编剧。

 

编剧陈文贵


第一部的总制片人边晓军对陈文贵赞不绝口,认为他对这部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陈文贵原来活跃于港台影视圈,93版的《包青天》,以及《施公奇案》《小李飞刀》是他的代表作。有关忠义之分,正邪之辨,以及稍带些武侠色彩的段落,都是陈文贵的得意手笔。

 

编剧邹静之


而邹静之是诗人出身的编剧。在《铁齿铜牙纪晓岚》之前,他已经有了《琉璃厂传奇》和《康熙微服私访记》等编剧作品。电视剧之外,他还涉猎了电影、话剧、歌剧等多个艺术门类。张国立评价邹静之的剧本是:冷静中有温情,幽默里有忧伤。邹静之擅长在有烟火气的对话中,带出文化底蕴和文化氛围。剧中和珅和纪晓岚之间那些明捧暗踩的精彩台词,就很有邹静之的特色。

 

编剧 王振潜(左)、马军骧(右)


而王振潜是戏曲研究所的研究员,他笑称自己参加纪晓岚第一部的写作,是临时被“抓了壮丁”。他写了《小月监军》和《宦海争锋》这两个故事。在第一部中,这两个单元相对格局更大,细节也更精巧。

 

编剧郑万隆


第一部中有一个关于《红楼梦》与文字狱的案子,而编剧郑万隆正是红学方面的专家。郑万隆参与过《宰相刘罗锅》《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渴望》等电视剧的创作,但为人低调,是真正的幕后高人。

 

编剧史航


青年编剧史航,在2000年刚刚辞职做全职编剧时,便参与了《铁齿铜牙纪晓岚》第一部的编写,随后又参与编剧了第三部。同样年轻的汪海林参与了第三部和第四部的创作。他们与前辈编剧不同,老编剧们总是有自己的单位,写剧本经常是职务行为或者业余爱好,而他们是第一代职业编剧,剧本是手艺,也是吃饭的家伙。

 

编剧汪海林


第一部第一单元《热血忠魂》,直指官员贪污,民不聊生的现实。和珅和纪晓岚在大牢中,关于贪污的一段辩论,被视为经典片段。



剧中纪晓岚指责官员贪污,用给牲口吃的麸糠和草料,换了朝廷发给百姓的粮。和珅却告诉纪晓岚,一斤口粮可以换三斤麸糠,原本能救一个人的粮食,现在可以救活三个人。对于官员层层剥削的贪污行为,和珅给出了相当现实的解读:“官”字两个口,先要喂饱上面一个口,才能再去喂下面一个口。

 

纪晓岚代表文人的理想主义,甚至是民众对官员的美好想象,他们希望官场上全是为百姓着想的好官。而和珅则代表着官场的现实,代表着人的无尽欲望和自私本能。想救民,则必先救官。如果当官的自己都活不下去了,又怎么能指望他们去救民众呢?

 


这一段里没有插科打浑,也不诙谐逗趣,编剧以直白的语句,毫不留情地剖析官场和人性。从道理上来说,反贪是正道。问题是官员无一不贪,最有效的做法,反而是让他们拿钱办事。这是用血淋淋的事实,换来的金道理。


 “反贪”一直是《铁齿铜牙纪晓岚》系列中的主情节线,同样也是观众日常关切的话题。编剧们从历史中选择相关或类似的故事,再进行改编。有了历史事件作为基础,这部剧传达的信息,也就更加真实可信。



这部剧不同于一般电视剧,弱化了和珅和纪晓岚各自的感情线。首先,没有多写和珅的家眷;其次,直接把纪晓岚变成了老光棍,多年来只有一个身份不明的杜小月陪伴左右。三个人之中,唯一能风花雪月的只有乾隆。

 

在2003年的一次访谈中,编剧王振潜笑称,让和珅纪晓岚打光棍“不是成心的”。只是因为第一部中制作方觉得不用给这两人找老伴,以至于后面编剧们创作的时候,就沿用了这样的设定。只在第二部中写了一个赵青,给了纪晓岚一段保守的感情戏。



而为了让剧更好看,《铁齿铜牙纪晓岚》每一个单元中都会出现美丽的女性角色。莫愁、香云、苏卿怜、香草、洪霞……或大气,或执着,或温柔,或机敏。几乎没有一个形象是重复的。

 

这些女性角色并不仅仅是起到“万绿丛中一点红”的点缀作用,许多故事都是围绕女主角展开。莫愁为了心爱之人的无畏,香云用生命保护《红楼梦》书稿的勇气,都令人十分唏嘘。在整体的喜剧基调上,又多了一层能触动人心的悲情。

 


《铁齿铜牙纪晓岚》用了历史人物的名字和基本设定,但故事是完全虚构的。观众不必纠结剧中人物和历史人物是否相符。就像王振潜所说,写历史戏要严谨,但只知道严谨那还是历史,不是戏,需要严谨与潇洒互相结合,变成戏才能潇洒自由。

 

另外,就像和珅的扮演者王刚所说,《铁齿铜牙纪晓岚》本质上并不是一部高喊口号的宣教品。其中借古讽今的隐喻,是观众自己去琢磨,去体会,而得出的结论。应该说,剧情相当辛辣,揭示颇为大胆,也就获得了观众的共情。

 

导演刘家成


前三部的导演是刘家成。刘家成是武行出身,在《南北少林》《新少林五祖》《方世玉》等电影中,与李连杰有良好的合作。后来转幕后做了导演,接拍《铁齿铜牙纪晓岚》的时候年仅35岁。他在开机前就认真地写了导演阐述,获得“铁三角”的信任。拍摄期间每天只睡四个小时,每个单元的故事滚瓜烂熟。

 

在现场,他敢于调动几个大腕,90%以上的戏是按他的方案拍的。同时他也很尊重三位艺术家,他们想动作幅度大一些,戏份连贯一些,刘家成就多用长镜头和中景镜头,以捕捉表演精华。

 


他的努力获得了演员的信任,播出之后又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就连拍了三部。后来,刘家成专注于京味儿剧的拍摄,有《正阳门下》《情满四合院》《正阳门下小女人》等代表作。

 

所谓戏说,不是儿戏之说,而是戏剧之说,《铁齿铜牙纪晓岚》让“戏说”这形式有了更深的文化意味和更高的艺术品质。从此,戏说和正剧两翼齐飞,共同铸就了历史题材电视剧的辉煌。


主讲人 | 李星文

编导 | 吴勇

摄影 | 吴勇 宋新宁

撰稿 | 一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