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慢性胆囊疾患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刘雁辉 2019-02-13
专利名称:治疗慢性胆囊疾患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来源于植物材料的医药配制品,具体说是一种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慢性胆囊炎是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中医辨证为肝胆湿热郁结,肝气失疏。甚则发黄,证属少阳,波及阳明。治则为疏肝利胆、清热利湿,甚则通泻。
中国专利1275391公开了“一种利胆排石口服成药”,本发明以金钱草、黄芩、延胡索、木香、丙谷胺为原料制成口服成药,具有清热利胆、抗菌消炎、促进胆囊收缩和胆汁分泌的功效。
中国专利1429575公开了一种利胆排石胶囊,其特征在于其药物配方为片姜黄12-15g,郁金15-30g,连翘15-18g,鸡内金15-3g,金钱草15-30g。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慢性胆囊疾患的中药,具有疏肝利胆、清热利湿排石作用,既用于胆囊炎,又可用于胆石症。
一种治疗慢性胆囊疾患的中药,本组合物是按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的柴胡2-4份、枳壳2-4份、 金铃子2-4份、黄苓2-4份、生大黄2-4份、广郁金2-4份、金钱草14-16份、红藤9-11份。
所述的组合物是按以下重量份配比的组分制成的柴胡3份、枳壳3份、 金铃子3份、黄苓3份、生大黄3份、广郁金3份、金钱草15份、 红藤10份。
这样制备的中药具有疏肝理气、清热解毒、利胆排石、通腑泻热之效,有效率为93.08%。
主治慢性胆囊炎、慢性胆石症。
具体实施方法其制备方法为取柴胡、枳壳、金铃子、黄苓、广郁金各9克,金钱草45克,红藤30克,加适量水煎煮两次,取汁混合;加入生大黄再行浓缩,稍静置后,过滤,滤液加入适量苯甲酸钠(0.2%)、甜叶菊甙浸膏(1%),加水调整至全量,分装于500毫升盐水瓶内,100℃30分钟灭菌,备用。分装于20毫升安中。
适应症胆囊炎、胆石症。
使用方法日服三次,每次一支。
临床应用情况慢性胆囊炎患者650例,男150例,女500例,男女比为1∶3。年龄最小12岁,最大80岁,平均48岁。91%并发胆结石。病程0.5-1年250例,1-3年150例,3年以上250例。
650例中,痊愈380例(58.46%),显效175例(26.92%),好转50例(7.70%),无效45例(6.92%),总有效率为93.08%。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慢性胆囊疾患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本发明是按以下重量份配比的组分制成的柴胡2-4份、枳壳2-4份、 金铃子2-4份、黄苓2-4份、生大黄2-4份、广郁金2-4份、金钱草14-16份、红藤9-11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是按以下重量份配比的组分制成的柴胡3份、 枳壳3份、 金铃子3份、黄苓3份、 生大黄3份、广郁金3份、金钱草15份、 红藤10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胆囊疾患的中药,属于来源于植物材料的医药配制品。该中药是由柴胡、枳壳、金铃子、黄苓3份、生大黄、广郁金、金钱草、红藤制成。该中药具有疏肝利胆、清热利湿、排石消炎作用。
文档编号A61P1/00GK1621061SQ20031010708
公开日2005年6月1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24日
发明者李世芬 申请人:李世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