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萨满舞:对话神灵,舞动灵魂,探寻古老神秘的巫舞

 零壹贰012 2019-02-13
萨满舞:对话神灵,舞动灵魂,探寻古老神秘的巫舞

伴着铿锵有力的鼓点,身着层次分明的七彩服装,跳跃、旋转,衣上的鹰翎、飘带随风起舞,腰间的兽骨、铜铃碰撞间叮当有声。鼓声逐渐激越,亢奋而摄人心魄,舞者的动作几近癫狂,口中的祷词和吟唱在激烈的舞动中化为癫狂无畏的呐喊。倏忽,万籁俱寂,舞动戛然而止,疯狂的余韵中似经一次灵魂的洗礼。这是一次人与神的对话,来自古老而神秘的萨满教。

萨满教的出现最早可追溯到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发展的阶段,而萨满舞则通过肢体语言为我们讲述了彼时渔猎、耕种、牧畜的生活图景。远古蒙昧时代,科学尚不发达,凡遇雷电、水火、病厄以及其他认知范围外的事件,归结于鬼神总是没错的,于是供奉以飨鬼神,舞乐以娱鬼神,萨满舞由此而生。

萨满舞:对话神灵,舞动灵魂,探寻古老神秘的巫舞

萨满舞的出现依托于萨满教,而一个宗教的产生无疑根植于当地的民风民俗。萨满舞的服装道具、舞蹈动作中常出现熊、鹿、鹰等动物形象,这与萨满教对动物、植物、无生物作为图腾崇拜的原始观念分不开。古代北方少数民族诸如肃慎、匈奴、鲜卑、柔然、突厥等,以游牧打猎为生,这使得他们对一些动物图腾有着天然的崇拜,同时这种崇拜还蔓延到宗教文化中,至今仍留存于我国北方如蒙古、满、锡伯、赫哲等少数民族中。

萨满舞:对话神灵,舞动灵魂,探寻古老神秘的巫舞

祭祀、驱邪、祈福在这些盛大的节日和活动中常常可以看见身着盛装的萨满(巫师),有时一个人围火独舞,有时两三个人配合舞蹈,更有甚者几十乃至几百人围着主祭萨满而舞,动作雄浑稳健、整齐划一,对巫舞的虔诚信仰,对生命的敬畏透过舞蹈传达出来。上身挺直,双臂时而平伸时而上举时而在胸前环绕,整个人以仰望的姿态与天地人神进行着交流。双腿展开或作马步,伴着乐音的节拍踏步、跳跃、旋转,厚重的步伐带起土地的尘烟,力量与勇气彰显无遗。

萨满舞:对话神灵,舞动灵魂,探寻古老神秘的巫舞

且歌且舞,伴着激越的鼓点,不加修饰原生态的粗犷歌声划过空旷的原野,寂寥而动人心魄。如今,舞台上的萨满舞表演在此基础上加入了美声、和声,歌声更加丰满灵动。伴奏也融入各民族特色乐器,唢呐声声,铁鼓铮铮,节日的喜悦扑面而来。

萨满舞:对话神灵,舞动灵魂,探寻古老神秘的巫舞

不可否认,出身于宗教仪式的萨满舞带有浓重的迷信色彩,而随着科学的发展,这一舞蹈逐渐失去生存的土壤。但是,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萨满舞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宗教范畴。脱离宗教意义,单纯以舞蹈艺术的眼光去审视它,可以发现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舞蹈,它以独特的魅力和生命力指引了多个少数民族舞蹈的形成和发展。蒙古族的《安代舞》、满族的《单鼓舞》、锡伯族的《抓鼓舞》等,无不带着萨满舞的影子。

萨满舞:对话神灵,舞动灵魂,探寻古老神秘的巫舞

透过萨满舞我们可以看见远古先民邻水而渔,临山而猎,邻地而耕的简单生活;可以看见他们仰天地而生,所以敬畏天地鬼神的纯粹信仰;还可以看见伟大的母亲和浴火而来拯救万千黎民的英雄。它是舞蹈,也是史诗,更是历史浮沉积淀的见证者。

萨满舞:对话神灵,舞动灵魂,探寻古老神秘的巫舞

如今,作为一种特色民族文化,萨满舞越来越多地被搬到舞台上进行展示。新的人才、新的主题、新的乐器的融入使萨满舞的表演越来越多样化。萨满,这个遥远的古老词汇,在现代人们的生活中逐渐远去,如今重现舞台无疑为人们了解过去保留了一扇窗户,使人们从此洞见了先民们某一层面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特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