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的中国历史长河中,有一段历史是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那就是抗日战争。经历了14年艰苦卓绝的战争,中国军民终于迎来了日.本无条件头像的那一刻。不仅军队的将士们欢呼雀跃,就连文人也争相奔走相告,传播这振奋人心的消息。有一副对联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小编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领略一下。 这幅对联的上联是:“本日果然亡日本”,下联更加经典:”皇天竟不佑天皇“。这副欢呼抗日战争胜利的对联,构思新颖,造语巧妙,嘲讽有力。不仅嵌入了“日本”“天皇”的称谓,还运用了语词倒置的方法,将“日本”和“天皇”先倒置为“本日”、“皇天”冠于上下联的联首。上联“本日”,点明日本投降的时间,意为把日寇赶走本应有这一天。下联“皇天”,点明天公也憎恨日本侵略者。 对联中的“果然”、“竟不”运用得妙,堪谓联眼,含蕴抗日战争以日本失败为意料中的事,表达了对日本侵略者的藐视,表现了抗日战争胜利人们的欣喜之情。同时,揭露出日本侵略者上不得天道,下不得民心的罪恶行径。小编认为,作者以宏大的气魄和纯熟的遣词技巧,写出此工巧对仗、寓意深刻的佳联,足见构思立意之妙,称得上是千古绝对。难怪网友疾呼:大快人心! 其实,在历史上还有一副对联有异曲同工之妙,那就是嘲讽”窃国大盗“袁世凯的对联。袁世凯时任民国总统时,为了笼络知名人士王闿运,便任命他为国史馆馆长。王闿运王无意劝袁世凯称帝,倒有意劝袁世凯复辟清廷。一天,王闿运乘车过新华门,假装不知的问道:“此新莽门耶?”将袁世凯比作篡汉的王莽。 后来,王闿运同袁世凯在总统府内园漫步闲谈,过一楼阁处,袁世凯请他题一联,他脱口说道:”民犹是也,国犹是也;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横批:旁观者清。对联的意思是:总的说来,民还是这样的民,国还是这样的国,妄自称总统复辟,跟做皇帝复辟有什么不一样呢?袁听了十分尴尬。 维新运动的学者章炳麟读到此联,认为过于含蓄,讽刺不够入骨,因而,在上联补一句“何分南北”,下联补一句“不是东西”,整幅对联就变成了:“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东西”本是方位词,章炳麟借“东西”为物品的含义,予以深刻的讥讽,连起来的意思就是“民国何分南北”,“总统不是东西”,真个是指着袁氏的鼻子予以痛骂,可谓大快人心。 关于方位的,小编也有一联,上联是:“坐北朝南演《西厢》,人往东去”,有厉害的人可以对出下联的吗?欢迎留言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