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相爱相杀,明代科举与华夏文明的一段孽缘,欲说还休!

 老王abcd 2019-02-13

相爱相杀,明代科举与华夏文明的一段孽缘,欲说还休!

欢迎阅读

编者导读

1870年,史皮尔(Spear,汉名施惠廉)在《最古老与最年轻的国家:中国与美国》一书中说:“中国人民的竞争(科举)使得整个政府管理的政治原则公开化。听吧!西方国家,它没有世袭等级,或许没有个人荣耀,它没有财富的权力,它不主张任人唯亲,它也不去迎合世俗的偏见和利益” 。不过,尽管史皮尔高度赞扬了中国的科举制度,但他却并没有规劝列强停下侵略中国的脚步。1905年8月,奄奄一息的清政府终于采纳了袁世凯,张之洞等人的意见,并由那个朝不保夕的光绪皇帝颁布诏书通令全国:立停科举以广学校。自丙午(光绪三十二年,1906)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同年10月,上海复旦大学成立。

相爱相杀,明代科举与华夏文明的一段孽缘,欲说还休!

当时的美国画报

但是,这一切都来得太晚了,谈艺更希望废除科举,设立复旦大学的事情发生在康熙年间,万历年间,那么鲁迅先生也许就不会说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话了。当然,历史没有假设,一切曾经客观存在的历史现象,在当时的人类社会中一定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延续了1300年之久的科举,自然也不是一无是处。千夫所指的科举制度,恰恰是千夫的祖先们生存发展下来的一道重要保障。今天,谈艺将以介绍明代科举制度为该篇文章的楔子,梳理古代中国教育制度和人才选拔的特点和主要环节,与读者一起讨论古老中华文明的过去与将来,因本人水平有限,文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切盼专家老师予以批评指正!

相爱相杀,明代科举与华夏文明的一段孽缘,欲说还休!

美国画报

为什么要有科举制度?

谈艺和许多历史爱好者一样,对古代的科举制度有着莫名的反感,这可能与早期接受的教育有关吧。什么八股文,十年寒窗苦读,百无一用是书生之类的评价,充斥在我之前的脑海之中。有时候甚至还听到这样的言论: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导致近代中国落后的主要原因,这项制度禁锢了知识分子的学术思想,将文化知识当成换取现实功利的交易品。尽管这样的说法有其一定的道理,但却架空了当时的社会实情,用现代人的视角去审视当时的科举制度,因此,谈艺认为这是犯了历史虚无主义的毛病,是一种不公正的评价。

相爱相杀,明代科举与华夏文明的一段孽缘,欲说还休!

科举制度发展导图

华夏文明的发展就和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渐渐长大成人一样,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这个渐进过程是随着社会内部与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成长起来的。在周代分封制的社会环境下,只有那些依靠血亲维系政治关系的贵族才享有接受教育,并成为尖端人才的机会。而到了两汉时期,因为地方举贤制度的实施,地方姻亲乡党关系又霸占了这一优势资源,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地方豪强,门阀政治的形成。隋唐之后,为了维系中央集权统治的权威性和效率,才采用了科举这项用考试来选拔人才的机制。也可以说,科举制度为农业社会的稳定及发展贡献了巨大的能量,中央集权得以通过科举选拔制度来制衡地方势力,其实就是一种变向的民权普及运动,打破了社会的阶层壁垒,让整个社会都围绕在中央集权的周围,最终形成了民权与王道的有机融合,这种融合形成的力量最终让华夏文明在当时的世界上长期保持着强大的竞争力。

明代科举制度概述

相爱相杀,明代科举与华夏文明的一段孽缘,欲说还休!

明代科举:文举和武举

明代的科举制度是中古古代科举制度发展到极致的一个阶段。正如文章前面所说,科举是为了将民权最大化地普及于社会,利用这项制度,王权可以直接调用民间的一切力量来为自己服务,尤其是在宋代以后,我们发现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几乎消失了,即使是元末时期朱元璋与陈友谅方国珍张士诚等人的混战,明末清初的三藩割据,也在极短的时间里就得以平复。这其实与科举制度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为社会精英的上升渠道已经成熟,而且机制相对公平,社会各阶层,各地方人群都有机会申诉自己的权益,在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的社会自我调节机制下,科举制度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凝聚社会,维护国家稳定统一的作用。

罗素也在他的《中国问题》一书中说过,“与其把中国视为政治实体,还不如把它视为文明实体——唯一从古代存留至今的文明”。科举制度就是传承融合华夏文明的一条重要纽带。儒家文化利用科举制度统一了思想,各民族各区域的文化最终形成了共同体。

相爱相杀,明代科举与华夏文明的一段孽缘,欲说还休!

文举考试晋级路线图

朱元璋在建立西吴政权后,元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朱元璋攻下婺州(今浙江金华),改名宁越.并很快建立了宁越府学.成为朱元璋政权建立的第一所地方官学。“命宁越知府王宗显开郡学,延儒士叶仪、宋濂为五经师,裁良为学正。吴沉、徐原等为训导。(《明太祖实录·卷三十四》),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朱元璋正式下诏,要求地方府州县设置官学,并且将兴学作为考核官员的重要指标,日照县知县马亮当政三年,各项表现都十分出色,只因为没有积极办置官学,受到了朱元璋的处置,被降职调用。

明朝立国之处就意识到了设置官学和选拔人才的重要性,尽管朱元璋并没有现代人的这种思维逻辑,但在他的潜意识中似乎也意识到了教育和科举对社会稳定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明代科举的最大特点就是将官方办学与科举选拔人才相结合,由官学培养的学子成为了后来科举考试中的主力军,而府州县学所招收的学生来自于当时社会的各个阶层,作为平民出身的朱元璋,似乎也有着自己的阶级情怀,他的这个政策至少让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平民也能享有平等接受教育和参加科举的机会。

相爱相杀,明代科举与华夏文明的一段孽缘,欲说还休!

极低的录取率

随着明朝政权的逐渐稳定成熟,科举制度也逐步调整,除了打破社会阶层壁垒,调和民间教育资源的共享上竭尽全力外,还平衡了当时各区域的差异,提出了三色卷选拔进士的制度,简单点来说,就是将录取进士的名额按区域定额分配。因为南方富庶地带更有条件培养读书人,而北方人在这方面处于弱势。另外,像云贵地区因为过于偏远,对儒家文化的离心力较强,为了调动这些地方人群的科举积极性,同时也为了打压南方士绅势力的膨胀,这种定额制度在当时还算是不错的。

明代科举的问题

虽然明代科举制度打破了旧有的社会阶层壁垒,调和了地方差异。但这把双刃剑的另一面却也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首当其冲的就是,造成了新的士绅阶层。明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渠道就是通过科举,这就让其他实用人才的晋升空间受到打压。拿医生这个行业来说,明代不允许医生参加科举考试,甚至连他们的子孙后代都不允许参与科举。他们只能接受太医院所辖的教育机构接受教育和得到职业任命。这样的做法,虽然能让专业人才得到更加专业系统的培训,却扼杀了他们进入政治中心的机会,也就意味着,专科人才得不到诉求其政治权益的机会,从而也限制了明代社会的发展面。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新的士绅阶层依靠科举获得了大量优势资源,他们依靠这些资源来培训后代和姻亲、乡党。尽管科举制度是相对公平的,但竞争者个体之间却是不公平的。那些穷苦人可能要负担更多的生活压力,大部分人甚至因为贫穷而不得不早早务农或服役。这就像两个参加百米赛跑的人,一个人穿着最好的装备,且营养状况良好,而另一个人赤着脚,严重营养不良,虽然他们要跑的距离是一样的,但所要付出的努力却是不对称的。从明代中期开始,官宦家庭的后代中榜的几率更大,官宦往往还会在自己家乡助资兴学,这种做法为之后的党争派系对立埋下了深深的隐患。

相爱相杀,明代科举与华夏文明的一段孽缘,欲说还休!

中举人的家庭关系越来越说明问题

明代尽管大大提高了置办官学的力度,并为平民提供了相应的补助,但高中进士的人实在太少。而那些在会试中获得好成绩的贡生,因为没有进士的头衔,往往得不到重用。黄明光在《明代科举制度研究》一书中做过这样的统计:会试中考取贡士的仅有三十三人在朝廷中任职, 仅占贡士总人数的0.55%, 其任官人数极为稀少, 而在三十三次登科录中记载所现:在五百九十一人(贡生,举人)中, 任知县七品官者一百二十二人, 占20.6%, 任县教谕(不入流)者为一百三十四人, 占22.7%。大量贡生失去了晋升的资格,一辈子只能做低级官员,因而只能利用权来捞取实际利益,这样的制度直接导致了明中后期中贪污腐化之风泛滥成灾,激化了社会矛盾。

结语

相爱相杀,明代科举与华夏文明的一段孽缘,欲说还休!

明代武举乡试的录取率


明代科举利弊之处不胜枚举,像八股文这样的答题风格,有人夸也有人贬,但八股文的答题格式之所以形成,也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当时选拔人才的需求。我们不能苛求明代人能具备比我们现代人更高的水平来处理所有事情,毕竟,明代有许多制度一直被沿用了好久,甚至大清亡了都还在用。即使放到今天,也没有任何一种人类制度能够完美解决所有的矛盾。

相爱相杀,明代科举与华夏文明的一段孽缘,欲说还休!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谈艺的孩子今年刚刚上一年级,平时总喜欢缠着我让我买这个玩具,买那个零食,我总是对她说:等你下次考到100分,爸爸就给你买。你们看,就算是到了今天,考试的影响力仍然巨大,并在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起到很大的作用。谈艺做出这样一个预测:尽管科举制度取消了,但考试还是要进行下去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