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刑事责任能力(又聋又哑的人、盲人)

 犁书 2019-02-13
规定

  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八届第83号[1997年3月14日修订,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第十九条

释义

  本条是关于又聋又哑或者盲人犯罪,如何负刑事责任的规定。
  本条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又聋又哑或者盲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是因为又聋又哑或者盲人,虽然生理上有缺陷,但其并未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不属于无责任能力的人,因此,应当对其造成危害结果的行为负刑事责任。二是对又聋又哑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样规定主要是考虑到行为人具有又聋又哑或者眼睛失明的生理缺陷,属于生理发育不健全的人,在社会生活中,其接受教育、了解事物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和影响,辨认事物的能力也会低于正常人。因此,对他们的处罚要轻于正常人。但由于具有上述生理缺陷的人实施犯罪的情节,造成危害结果的严重程度,以及行为人具有的生理缺陷等具体情况不同,处罚的轻重程度也应不同,因此,本条规定对“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是指根据行为人的上述具体情况,决定是否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不是必须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于手段残忍,情节恶劣,危害后果严重的,也可以不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处理这类人犯罪,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释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编[第六版]郎胜主编)第20-21页

注释

  本条是关于又聋又哑的人或盲人犯罪的刑事责任问题的规定。一般而言,人达到一定年龄而又没有精神疾病,即具备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即刑事责任能力。但是,人的这种刑事责任能力可能由于重要的生理功能的丧失而受到影响,故刑法出于这方面的考虑,对于“又聋叉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应当注意的是,本条适用的对象是又聋又哑的人和盲人,只聋不哑或只哑不聋的人不适用本条并且本条主要适用对象是先天聋哑人或幼年即已经聋哑的人和先天无视力的人或幼年丧失视力的人,对干极少数知识和智力水平不低于正常人、犯罪时具备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聋哑人、盲人可以不考虑予以从宽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注释本(法律出版社,2015年11月第1版)第13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