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京燕,香港大学金融系毕业、中欧商学院金融MBA。著名财经著作《私募帝国》以及《并购之王》的翻译者。 修订:Dr.2 1. 以医院、机构为切入点1.1. E陪诊 创始人:岳建雄 公司:北京小木桥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融资情况:2015年3月,洪泰基金独家1000万人民币天使投资,占股20%,此次融资所得金额主要用于地推团队建设完善线下服务,而后逐渐从技术上升级线上产品。 分成:护士:平台75%:25% 。相对其他平台,E陪诊没有把所有收益给护士。 商业模式:类似滴滴,使用LBS,把医护和用户进行位置地位,患者提出服务需求并报价(平台会出指导价),医护工作者进行抢单。服务完成后,对护士点评和打分。 推广城市:北京 提供服务和指导价格 值得注意的是,护士在平台上未使用真名,只显示了年龄、工作经验等。 3月21日下午,北京上线的护士数量为50-60人,我点开了15个护士,统计了他们的点评数量。其中有两位护士获得了48次和56次点评,但是点评的人都是2-3个账号,有充量之嫌。 总之,E陪诊拿1000万天使轮融资发展至今已近1年,扩展的城市只限北京,且每天上线的护士也就是60余个,估计每天消费的患者也就是小于10单。虽然滴滴模式设计APP非常的新颖独特,但是由于护士量不够,需求量也不够,烧钱模式很可能有本无回。 另外,E陪诊还设立了早医挂号APP,提供加号服务,称覆盖北京3000名专家医生。早医挂号软件于2016年2月上线。生不逢时,还未满月便遭遇新政影响。 注:E陪诊融资1000万做出类滴滴模式的E陪诊,对护士端进行开放,没有统一培训管理,无法保证护理服务的质量。另外,陪诊比起打车,用户量少,且护士属于稀缺资源, 直接套用分享经济的模式是行不通的。 1.2. 安心陪诊 · 上线时间:2015年7月 · 公司:北京陪诊医家科技有限公司 · 高管:创始人吴建华 · 主要目标客户:外地患者、儿童、孕妇以及老年人群体,是安心陪诊第一批的重点服务人群。目前平台上接单量最高的三家医院分别为北京儿童医院、协和医院和301医院 · 商业模式: 1) 2C: 利用三甲医院的护士工作之外的休息时间,以App、微信,热线电话等方式,让就诊患者线上下单,线下提供如医院排队挂号取号、诊前提醒、就诊陪护、预约检查、取送报告等全程陪同引导,并通过客服人员为就诊患者提供咨询与复诊挂号等服务。旨在缩短患者就医时间、提高就医效率和改善患者及家属就医体验的效果。 2)2B:保险公司和银行等机构是安心陪诊目前主要的服务对象 · 覆盖医院:北京五环以内、上海、武汉的三级甲等医院 · 使用流程: · UI 内部管理 1. 护士来源:安心陪诊的陪诊团队拥有200余名的护士服务人员,其中签约护士160余名,这些护士均来自三甲医院,签约时会有严格的资质考察。签约的护士会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来兼职进行陪诊工作。安心陪诊其实在每一家签约医院中都有备案 2. 业务激励:每完成一单陪诊任务,公司都会给予100元的基本劳务费;患者反馈中,获得服务五颗星的护士将得到50元的奖金,四颗星40元,三颗星30元,而只得到两颗星的,就会被直接解约。 3. 客流量:根据报道,2015年8月,安心陪诊每天会接到陪诊业务60单以上。 2B畅想:轻病历 1. 保险公司和银行等机构是安心陪诊目前主要的服务对象。例如,安心陪诊已经在为中国工商银行的VIP用户服务。银行与陪诊公司之间利用大数法则进行交易。 2. 安心陪诊希望能通过保险公司的授权,在对其保险公司客户进行陪诊的过程中,完成相对规范的病例管理,让就诊所需药品费用与诊后报销的费用是相对匹配的。因为目前一张保单保全家和乱开药的现象非常普遍。安心陪诊希望和保险公司合作,将病历的管理变成一种可追溯的透明模式。 3. 在轻病历管理中,如何解决患者上传病历的技术难度也是吴建华团队正在处理问题。做技术出身的吴建华希望能从流程设计到技术实现通过技术的手段最大限度简化病历上传的过程。我建议,创始人可以更借鉴众多的医生端APP,就可以知道病历管理到底有多痛、多复杂了。 注: 同样面临着陪诊APP获客难的问题。目前在往B端拓展,而银行和保险端的陪诊需求量尚不可知。故,该项目失败的可能性也较高。 1.3. 医省时 地区:北京 背景:寻医问药网的专业医护团队协助患者快捷就医、无忧就医的一站式服务 服务对象:主要面向异地就医的患者 基础陪诊套餐有212个点评,便携1个点评,产检2个好评。 1.4. 趣护网 公司:趣医网旗下新平台 推广地区:北京 推广医院:北京地区包括三甲医院、妇幼保健院、专科医院、民营医院共109家医院 收费情况:四个小时收费168元。 注:单独开发一个APP,业务单一也缺少获客能力。另外,趣医院和趣护网暂时还没有接口,不能够互相导流。 1.5. 第一陪诊 公司:北京壹陪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商业模式:客户通过“第一陪诊”APP客户端,在线提交就诊陪伴服务需求,由线下陪诊员接收需求信息并在线抢单达成订单,在客户就诊医院提供诊前提醒、排队取号、就诊陪护、预约检查、取送标本、划价缴费、排队取药、输液陪伴、取送检查化验结果、协助办理入院手续等全过程门诊就医陪伴服务。 APP最新:V.1.1.1. 2 2016.1.4 历史版本:V1.0.0 服务基本内容:与其他陪诊模式大同小异 1. 陪诊员事先电话联系客户,了解客户基本情况、医疗需求和特殊要求,提醒需携带的相关证件、病情资料及注意事项 2. 陪诊员在指定时间到达就诊医院恭候客户。 3. 根据客户门诊就医需求合理规划就医流程,优化就医路线设计,减少不必要的往返。 4. 全程协助、陪伴客户排队取号、医生面诊、预约检查、取送标本、划价缴费、排队取药、输液陪伴、取送检查化验结果、协助办理入院手续等全过程门诊就医陪伴服务。标准陪伴时间为4小时,超时加收25元/小时。 5. 代替客户排队时,需客户亲自参与的,需即将到号前及时呼唤客户到排队窗口办理、处置;不需客户亲自参与的,在征得客户全权委托同意后,将客户安置在约定位置处等候,代为办理。 6. 协助书写有困难的客户填写病历封面等简要就诊资料,指导客户使用医院就诊多功能电子一体机等设备。 7. 根据客户要求,在就诊过程中搀扶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客户,拿抱病历资料、大件衣物,主动提醒客户妥善保管证件及贵重财物。 8. 就诊结束时,协助客户整理好病历资料、检查化验单据及药物,提醒客户预约检查和复诊时间,恭送客户离开医院。 9. 对于不能立即领取的病例资料、检查结果和药品,应客户要求,可代为领取并快递邮寄(邮费到付)。 1.6. 贴心小护 就医160的战略延伸 服务内容包括198元/次的基础陪诊服务套餐 目前只有微信公众号。 发展战略: 1. 联合挂号网、就医160等挂号APP,为患者提供陪诊。 注:确实是丰富了就医160的服务内容,扩宽了变现渠道,深入了与医院的合作。不过,贴心小护需要对护士进行统一的线下管理,这对于互联网基因的160提出了更高的管理和运营需求,且不知成本方面是否核算。 1.7. 瑞泉护理 商业模式:从医院护理(B2B2C)切入到居家护理(B2C)和养老院护理(B2B2C)。护工都是全职员工,不允许在外面接私单,模式比较重。 创始人:郑忠兵曾毕业于复旦大学,有15年制造业经验,对企业战略、运营、市场把控力较强 运营总监:闫仕政 融资情况:2015年5月获得盛山资本500万天使投资 业务进展:
盈利模式:瑞泉护理与医院签署独家排他护理服务协议,与护工分成按比例分成。 将游击队护工纳入正规管理 福建省政策:自2014年12月起,医院护工管理试点将扩大至全省三级医院。护理员收费标准届时会强制公开,而且不得随意提高。另外,决定还要求凡从事护理员岗位的从业人员,须持有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健康检查合格证明、劳动保障部门颁发的护理员岗位培训结业证书或中等以上专业学(职)校护理专业毕业证书。 注:
2. 以家庭为切入点2.1. 医护到家 创始人:李震 公司: 第一视频集团(0082.HK)下的健康管理平台,全国互联网医养服务试点单位 正式上线:2015年11月 成立两大医护集团:以松散的模式,快速成立两大医护集团
功能: 1)名医挂号:
2)护士上门:平台显示,目前有3368位护士在线。主要是病症较为普遍,护理频次高,在目前居家护理中最急需的项目;二是它们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临床经验,普通家政人员难以操作的项目。 3)中医理疗:目前显示有674位医生在线,包括推拿按摩、刮痧、拔罐、敷三伏贴、三九贴、贴耳豆、教八段锦。 4)慢病回访:目前显示有674位医生在线,可以按照职称选择预约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等。 5)海外就医:
6)护工护理:目前平台显示,有127位护工。按照自理、半自理、不能自理的情况分成普通、中级、高级套餐。 7)育儿月嫂:目前平台显示,有121位月嫂在线,分为初级、中级、高级月嫂。 8)催乳师: 目前有166位催乳师在线,收费388元/次。 9)在线问诊:包括全科(中医、营养、精神科)、妇产科、儿科、皮肤科、内科(脑血管、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外科(骨科、男科、泌尿、运动员医学)、五官科(口腔、眼睛、耳鼻喉)共7个方向,采取在线问答的方式。医生以住院医生和主治医生为主。 注:
值得进一步了解 2.2. 优爱医护 优爱医护是非常值得学习和研究的公司。创始人关立新先生操着一口京腔,厚实又磁性,赶脚狠踏实狠靠谱有木有啊。 其实很多劳动密集型的传统领域,都可以用+互联网的方式革新。关立新先生在传统护工领域深耕16年,累计的管理运营经验在拥抱互联网后得到了快速复制和应用。 融资:1000余万 公司:北京首卫康勤医院管理有限公司 公司目前覆盖的地区是北京。优爱医护采用的是类Uber的模式,可以通过地址定位选择医院护理和到家护理两种方式,把居家和医院两个护理场景联系在一起。页面简单易操作。用户发出订单之后,平台会根据服务地址自动选出3名护工,让用户在15分钟做出挑选,如果不满意就取消。除了APP预约,用户还可以通过400和微信预约。 除了根据地址进行快速预约,用户还可以通过服务时间、距离和护理员特质对护理员进行筛选。当我点开护理员特质的时候,真心觉得优爱医护不错。优爱医护的细类筛选包括性别、籍贯、级别和擅长科室。每位护理员的页面对个人特质也进行了详细展示;每位护理员的头像都是穿着统一的制服。魔鬼在细节啊。这些细节处理代表了优爱医护对每位护工的情况掌握。这些细节也帮助了家属和患者在更放心的选择合适自己的护工。 作为用户,在自己或家属遭受病患痛处,家属不能时时陪护而选择花钱雇佣护理人员的时候,真切希望护工能够有足够的护理技能和经验,为人必须要靠谱。 以公司方式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和管理大大提升了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保障了护理人员的职业操守。 优爱医护由线下转为线上,以公司对C端用户提供医护服务。一方面,线下的传统运营管理经验保证了护理人员的数量和服务质量,另一方面,优爱医护利用互联网的获客能力和推广方式,更快把护理服务推向了家庭和医院。 根据疯狂APP的访谈,优爱医护的年流水已经突破了1个亿。不知道这部分是否包括曾经线下的部分。 接下来,优爱医护可以更多参考荣昌洗衣做E袋洗的模式在以下环节加强,把商业模式越变越轻。 · 加强线上的获客能力,目前APP下载量不算太高 · 重点输出互联网技术、护理员培训和管理;打造“重点科室”,提升对半自理、不能自理的慢性病或康复者的服务能力 另外,优爱医护在其他城市扩张上,也可能遇到挑战。 很多互联网的创业项目想偷懒,照搬淘宝、滴滴的模式,认为只要搭了台子,需求和供给方就自动自发在台子上对唱。 在医护行业,优爱医护搭建的互联网平台能够初步实现平台效应,是因为创始团队通过线下积累的多年护理经验和与护理员之间的强关系。 到底是互联网+还是+互联网呢,让我们是以目以待。 2.3. E陪护 就医120旗下子公司,就医120的创始人为王亮。 创始团队:冯华(副总裁) 业务模式:陪护预约平台,为家庭老年、母婴、康复人群、亚健康人群获得医学+生活+健康管理等护理服务 服务内容:e陪护的服务主要分为中医护理、老年护理、医院护理和母婴护理四大类。 盈利模式:一是收取护理师10%的平台费;二是通过建立起客户的健康档案,为他们提供更多增值服务。 业务扩展:目前APP上显示开通的城市有北上广深等17个城市 注:作为就医120的战略延伸,就医120APP里内嵌了E陪护的版面。E陪护也单独开发了APP。但是就医120比起一线的轻问诊平台,用户数量很少。而E陪护面临护工数目少,获客难的问题。 2.4. 二毛照护 成立时间:2015年5月 公司:二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创始人兼CEO:侯荟女士,爱康国宾的早期成员。于2013年进入养老行业;贺晔曾供职慧聪、中搜 融资:蓝驰创投 二毛照护的目标客户:70 岁以上的老人,孩子都在50岁以上。 主要业务:主打护老保姆服务:包括助行(出行)、助医(就医)、助餐(吃饭)、助裕(洗澡)、助急(紧急情况处理)以及助洁(居室清洁)等。二毛护理便以居室清洁为入口,为二毛照护建立良好的口碑。如果老人们有需要,再接入专业护理(失智照护、家庭护士、特殊护理等)、病后康复等延伸照护服务。目前只在北京市场推广,有97名护老保姆。 表 提供业务 使用微信公众号和PC端与患者互动,未开发APP 签订第三方包括:英国政府指定全民医疗服务供应商关爱惟士,提供先进的居家照护技术和经验;联想控股全资养老子公司安信颐和提供丰富的资源和服务团队。 未来可能的延伸商业模式:包括老人用品,如纸尿裤,各种听力、视力、智力、肢体等障碍的辅助器具及测量仪器等,这些工具能够帮助老人提高他们的生活参与能力。 往线下发展:在北京的四季青社区成立了线下体验中心,它主要用于公司对于服务人员的面试和培训、客户对服务人员的面试、服务用品展示以及老人活动场地供应。今年目标是开设4家。 业务规模:自2015年8月开始,累计为457 名老人提供了照护服务。其中,居室清洁服务 286 名,护老保姆服务122 名,康复服务42 名,专业护理 7 名。平均客户年龄在 73.47 岁。 未来1年的业务发展方向:联合合作伙伴建立培训认证体系,同时以门店为圆点,做好社区运营。扎根北京。 注: · 切入点是居家养老,C端获客难度较高。 · 整合资源打造生态圈的能力有待考量。 2.5. 麦麦养老 创始人:何畏 公司:成都麦杰康科技有限公司 融资情况:2015年6月获北京同渡创投千万级天使轮投资,资金将用于团队招募、产品研发以及设立北京、上海子公司。 在产品ToB的策略上,麦麦养老的核心为健康云,其中老人终端由老人智能手环、智能网关、智能床垫构成,护士终端由护士智能手环、智能网关、护士PAD、智能血压计、智能血糖仪、智能体重计构成,子女终端为手机微信应用,管理平台为Web应用。 合作伙伴:与万科、德国安联保险集团(Allianz)等国内外大型养老机构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并在万科幸福家、橡树会等项目上开展了深度合作。此外,麦麦养老解决方案也获得了产业巨头复星地产的高度关注,双方正在加快探索深度合作模式。 主要业务: 注:
2.6. 陪爸妈 公司:陪爸妈隶属于宛心网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创始人:孙黎,此前孙黎与薛帅、董玮共同创建云家政,任副总经理 融资:2015年8月,居家养老 O2O 平台“陪爸妈” 已获得千万级人民币战略投资,由e 袋洗战略投资。不过到目前为止,陪爸妈的产品还没有上线。 “陪爸妈”本来是想COPYE袋洗的发展过程,采用共享经济的方式切入居家养老行业,通过聚合数百名医护人员进入社区,进行属地化“社区医生上门检查+社区医院陪诊”,来解决老人对健康管理的刚需。 但是,经过半年的试错。陪爸妈仍然没有找到合适的切入口。陪爸妈没有像麦麦养老一样,往技术扎根;也没有像二毛照护一样,往服务质量深钻。陪爸妈现在的情况很尴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