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悟空问答

 对岸合欢树 2019-02-13

謝邀!

《圣教序》是集字刻帖。与冯承素摹本《兰亭序》墨迹有许多不同点。最关键一点,是圣教的笔画起收斩截利落,字形结构相对中正平和。

圣教是煌煌大帖,全文1904字,其中单独出现的字727个,重复出现的字473个。重复字中,之字就出现过52次,无字出现过38次,而字出现过42次,其,者,故,不,于等等都重复出现过二三十次。细察之,重复的字没有一个在造型上重复的,都有程度不同的变化。圣教被历代书家允为学习行草书,学习二王的入门范本。

但圣教存在天然不足。学习时应该高度注意。

一,圣教是集字刻碑,字形的大小,倾侧以及字组(两个字以上相连或两字以上墨色,字形大小,倾侧方向相同),行矩的变化几乎没有,即使有简单的变化,但幅度不大,有的甚至还不自然。不参考其它帖练习,单独学圣教,往往单字写的相当准确了,但成篇就象砌砖块,写得字形一样大,笔画一样粗,墨色一样黑,形成所谓的‘’三一‘作品‘’。

这是写行草书的大忌。

二,看不清笔路。这个问题有利也有弊。利在于写出来笔画干净利落,弊在于笔法的简陋单调,因为刻工不可能把笔法最精微的部分刻在枣木板上。看不到就谈不上学到。

三,学习圣教的关键,是要掌握行书的结构,以及同字不同形的变化规律。这是学习行书以及所有字体的核心课题之一。结构能随意拿捏,其余的问题会随着结构的准确优美而自然得到解决,或专门训练一段就能提升上来。结构学不好,永远都是障碍。圣教是学习结构的重要参考资料。

与其它帖交替练习,本来就是学习书法的题中应有之意。但要有目的性。学习书法就是不断补短的过程,笔法,章法,墨法上存在短板,可以找出在这几个方面有代表性的,二王一系的法帖,参考练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待,逐步解决。

古法帖各有突出的一面。但可二王的手札,宋人苏轼,米芾的行草书经典法帖为范,当为正途。

不是交互练习的问题,关键是需要什么,就补充什么的问题。

这个问题是个大课题,几段话不易说清楚。一家之言,谬误难免。但仍然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