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一个人生病的时候,基本上都有被医生抽血的经验.但是很多人就不理解了,明明是一个小感冒或小疾病,为什么还要排长长的队伍进行抽血等待呢?还有就是病人突发疾病的时候,本来就应该着急动手术,但是为了等抽血的结果,还要排上半天队,真是替患者着急,怕耽误了治疗时机。那么抽血到底有没有必要呢?我们还是看看下面文章的这个例子. 11月2日,晚11点,急诊有一胸痛患者会诊,从症状和心电图判断怀疑心肌梗死。 患者是一位61岁的大叔,表情痛苦,平时抽烟,不喝酒,有高血压病史;但是心电图并不是那种典型的心肌梗死,做完心电图还得看抽血的肌钙蛋白及心肌酶的结果才能进一步诊断。 这期间医生需要和家属进一步沟通,家属中主事的应该是他的儿子,带着一副眼镜,说话有一套,患者儿子说:“网上说怀疑心肌梗死,需要尽快做造影,不需要等待血的结果,你这在这里等,耽误了,负的起责任吗?” 王医生不得不再次和这位家属交流:“我可以再给您解释一遍,急性心肌梗死分为两种:一种是根据心电图很容易诊断的,这种心肌梗死,可以尽快去做造影,甚至做支架,同时等待血的各项结果。还一种心肌梗死根据心电图是无法判断的,我们需要化验血,而且这种心肌梗死也不能尽快造影,需要根据危险分层,决定是24小时内造影,还是一周后造影。目前您父亲的表现更像第二种,我们暂时不能确诊是不是心肌梗死,但治疗不会延误,因为暂时无需造影,先用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的方案是一致的。” 那位儿子,转身拿着手机不知道是不是又看了一会儿;过来一会找到急诊医生说,那就听你们医生的吧...... 其实在临床常常能够遇到这样的事情,这个家属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网络发达了,什么都能查,可是毕竟:术业有专攻,闻道有先后;上网都能看病就不要医院和医生了。 医生,你先别急抽血,你先看病。 抽血,抽血,西医看病就知道抽血,还抽好几次,也不知能化验一个啥名堂。 这是很多朋友,对抽血的质疑。 作为心血管医生,举一个例子,比如一位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入院,我们需要: 1、血常规:了解白细胞,看有没有感染,或应激;血红蛋白,看有没有贫血,以方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肝素抗血小板、抗凝;为尽快抗血小板,抗凝做好准备。 当然,那种心电图典型的心肌梗死,只要没有明确出血病史,也可以直接服用阿司匹林,无需等待化验学的结果。 2、肌钙蛋白、心肌酶:验证和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尤其急性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心肌酶意义重大。就像这位大叔,只有化验结果出来才能确诊是不是心肌梗死。 3、电解质了解血钾、钠、氯:低钾或高钾都会造成恶性心律失常,加重心梗风险,如果血钾低需要尽快补充血钾,以免因为低钾造成恶果。 4、凝血酶:为下一步抗凝以及使用肝素打好基础,如凝血不正常,会增加出血风险。 5、肝肾功:这是最基本的检查,为下一步使用药物及造影做好准备,肝肾功不好都会增加出血风险,有好多药物也不好使用。 6、血糖、血脂:低血糖、高血糖都会有一定的风险;对血脂的了解,明确高脂血症诊断,为调脂做好准备。 7、术前病毒系列:对于需要急诊支架术的患者,必须了解术前病毒。 8、BNP:配合了解心功能。 这就是一个急性心肌梗死的普通抽血目的。 除了心血管系统,作为临床抽血,可以查出哪些病呢? 1、血液系统疾病 有没有贫血,贫血的程度,有没有缺铁,红细胞形态,白细胞数量等等,有没有白血病,是不是通过骨髓检查,进行分型。 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等判断有没有细菌感染。 血小板情况,判断有没有血小板疾病。 2、内分泌的疾病 糖尿病,空腹以及餐后,还有糖化血红蛋白,这是最基本,; 甲亢或者甲减的患者,通过验血,看看甲状腺激素有没有异常。 3、脏器功能 肝肾功能有没有异常,转氨酶,胆红素,肌酐,尿素氮等等。 代谢性疾病,血脂高不高,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有没有异常。诊断高脂血症的依据。 4、肿瘤 肿瘤有时候通过抽血也是可以查出来的,很多肿瘤患者会出现贫血,还有种类众多的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AFP,CA-199,CA125等等。 5、病毒系列 排除各种肝炎、梅毒、艾滋病。 6、免疫系统疾病 比如类风湿关节炎以类风湿因子、抗Sm抗体等抗体滴度的改变,干燥综合征以抗核抗体、SSA、SSB抗体的阳性为主。 此外,还需要血沉、C反应蛋白检查评估疾病活动度及治疗效果。 还有最常见的几个关于总抽血的问题,王医生一并告知: 1、抽血为什么不是一次? 2、为什么不是一管血呢? 3、总抽血会贫血吗? 4、抽出来的血液去哪了? 1、不是一次,很多指标是动态的,而且短期了解变化很重要,比如感染时候查白细胞,使用药物以后是否恢复正常,要通过血液来反应;心肌梗死反复查心肌酶,是因为心肌也是动态的,心肌梗死开始几个小时,逐渐升高,直到24小时左右达到高点,此后逐渐恢复正常等等情况。 2、不是一管,因为项目不同,仪器试剂盒等等不同,血常规、凝血、病毒系列、免疫系统、肿瘤标记物等等都分别需要一个独立的管子;肝肾功、血糖、血脂、电解质这些可以在一个管子里。 3、我们化验抽血每次约少的3-5ml,最多10ml,我们体内的血液大概4000-5000ml的血液;我们每次献血200ml都不会造成贫血,何况10ml?肯定不会造成贫血。 4、这些血液经过化验后,作为医疗垃圾,专业处理。 有一句话叫做“内行人看门道,外行人看热闹”,其实用在医学上也是这样。很多患者家属对于医学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所以比较感情用事。但是这不能作为我们能够所有医生的治疗方案一个理由。我们作为患者的家属应该相信医生不会害别人的,应该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法,进行各项检查,才是对患者最好的负责。 |
|
来自: singer0852 > 《实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