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敏CRP和传统 CRP 有何不同?使用时机为何?

 singer0852 2019-02-13

作者:台湾尚捷医学检验 林伟平

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大都肇因于粥状动脉硬化症 (atherosclerosis),这是一种血管纤维化加上脂质沉淀在血管壁,导致血管壁增厚,血管管腔变窄的病变。引发的危机包括中风、心肌梗塞、外围血管阻塞等。

评估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机率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测定患者的三酸甘油脂 (TG)、总胆固醇 (total cholesterol)、高密度胆固醇 (HDL-c) 及低密度胆固醇 (LDL-c)。TG 过高、LDL-c 过高、HDL-c 过低,都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诱发因子。

冠状动脉梗塞简示图

常用的换算公式包括 Cholesterol-total / HDL-c 的比值应小于 5.0 或 LDL-c / HDL-c 的比值应小于 3.5,二种比值愈高代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机率也愈高。

Homocysteine (同半胱胺酸) 是另一种心血管疾病之「独立危险因子」,它在体内的浓度过高,会破坏动脉血管的内皮层,促进平滑肌的激增,缩小血管的通道,加上自由基的伤害,引起脂质氧化作用及血管粥状化。

近年来,许多研究报告显示,血中「高灵敏度CRP」的浓度可用来预测冠心病 (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 的危险机率。2001 年 5 月,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课程」(N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 Program) 发表有关冠心病的危险评估与预防观念,认为冠心病危险机率愈高的患者应接受愈密集的治疗监控,并且界定患者是否应接受治疗的门坎标准应采用具有实质效益的指标。其中「危险机率」的评估与「门坎标准」的界定都和「高灵敏度CRP」的使用有关。

「高灵敏度CRP」(High-sensitivity CRP) 是新的心血管疾病危险指标,它和传统 CRP 有何不同?使用时机为何?临床上该如何应用?以下则做简单的介绍。

什么是 High-sensitivity CRP ?

CRP 属于「急症蛋白族群」(acute phase protein) 中最重要的一种,是临床上最广泛使用的发炎指标。举凡感染、发炎、肿瘤、组织受损…,CRP 会在数小时内快速上升,并在复原时迅速下降。由于 CRP 能快速反应病情,常做为急症的监控指标。实验室定量 CRP 多使用免疫比浊法,正常参考值大约在 0.5 ~ 1.0 mg/dl 之间,最低测定极限在 0.2 ~ 0.4 mg/dl 之间,此范围以下的浓度则无法精确定量。然而大多数正常人 (没有发炎反应的人) 的 CRP 几乎都在 0.4 mg/dl 以下,为了要精确定量这些正常人的 CRP,并分析正常范围内的浓度高低是否和心血管疾病有关,便发展出高灵敏度 CRP (High-sensitivity CRP;以下简称 HSCRP),它的灵敏度是一般 CRP 的 10 倍以上,最低可测到 0.01 mg/dl。因此 HSCRP 其实就是 CRP,只是它的方法能定量更低浓度的 CRP。目前 HSCRP 大都以化学冷光法测定,多数的实验室以「mg/L」为其单位,主要是为了与传统 CRP 的单位「mg/dl」加以区分,换算方式为 mg/dl x 10 = mg/L 。

HSCRP 的使用时机

多数的研究都支持 HSCRP 可用来评估心血管疾病,但有人曾试图在未经挑选的健康人当中,以 HSCRP 来筛检心血管疾病,结果发现 HSCRP 和心血管疾病之间并不存在关联性。其后,更多的研究发现,HSCRP 和心血管疾病的关联性和测定对象有密切的关系,也就是 HSCRP 使用的对象,应当是以其它的心血管危险指标筛选过异常的患者,或是糖尿病、高血压等有潜在发病危机的患者,藉由 HSCRP 的加入评估,更能让医师了解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程度。统计发现,总胆固醇、三酸甘油脂、HDL-c、LDL-c 等传统指标出现异常的人,若同时 HSCRP 也升高,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机率会比 HSCRP 低值的人高出 2 ~ 4 倍。

由此可知,HSCRP 对「有可能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族群」是非常实用而且有效的危险指标,它可辅助医师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但没有必要对其他健康族群进行 HSCRP 的筛检测定。2003 年 1 月,美国心脏协会 (AHA) 和疾病管制局 (CDC) 都曾发表相同的论述。

HSCRP 的临床应用

近年来,各方的研究皆公认 HSCRP 是最佳的心血管疾病之独立危险指标,但这些研究在数值高低及危险程度划分上皆不尽相同。因此美国 AHA / CDC 发表了一份报告,建议将 HSCRP 的测定数值统一划分成三个等级:

心血管疾病低危险层级: HSCRP < 1.0="">

心血管疾病中危险层级: HSCRP 1.0 ~ 3.0 mg/L

心血管疾病高危险层级: HSCRP > 3.0 mg/L

因此,将 HSCRP 和传统心血管指标结合,又可将患者区分成高、中、低三种风险层级:

心血管疾病高风险患者(符合下列二者之任一种)

Chol / HDL-c > 7.0 (或 LDL-c > 160 mg/dl) 且 HSCRP > 1.0 mg/L

Chol / HDL-c 5.0 ~ 7.0 (或 LDL-c 130 ~ 160 mg/dl) 且 HSCRP > 3.0 mg/L

心血管疾病中度风险患者(符合下列二者之任一种)

Chol / HDL-c > 7.0 (或 LDL-c > 160 mg/dl) 且 HSCRP < 1.0="">

Chol / HDL-c 5.0 ~ 7.0 (或 LDL-c 130 ~ 160 mg/dl) 且 HSCRP 1.0 ~ 3.0 mg/L

心血管疾病低风险患者

Chol / HDL-c < 5.0="" 且="" ldl-c="">< 130="">

(此类患者 HSCRP 的高低和心血管疾病间的关联性较弱)

医师可针对高中度风险的患者采取必要的措施,例如积极改善血压或降低血糖,加入心血管治疗药物如 aspirin、statin,并限制某些食物的摄取等。

由于 CRP 本身就是急症发炎蛋白,所以很容易受发炎或组织损伤的影响而上升。美国 AHA / CDC 建议,当 HSCRP 做出高值时 (>10 mg/L) 应重复再测定一次,并检查患者是否有发炎现象。此时不宜将 HSCRP 用做心血管疾病评估用途,应该至少延迟 2 星期再测定一次。一般学者多建议,拿来评估心血管疾病的 HSCRP 最好是「处于稳定状态的低值」。

目前,HSCRP 已受到医学界的肯定与重视,愈来愈多的人投入 HSCRP 的研究行列。HSCRP 除了应用在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机率外,也在「汽球导管术」的施行方面做为筛选病人之用。它还可用来评估 fibrinogen receptor 拮抗剂治疗的适用性,也可评估患者罹患不稳定心绞痛的危险机率。相信更多的应用会逐渐被开发出来。

参考数据:

1.Morrow DA and Ridker PM. C-reactive protein, inflammation, and coronary risk. Med Clin North Am 2000; 84:149-160

2.Roberts WL, et al. Evaluation of four automated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methods: implications for clinical and epidemiological applications. Clin Chem 2000; 46:461-8.

3.Peason TA, et al. Markers of inflammation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pplication to clinical and public health practice. Circulation 2003; 107:499-511.

4.Ridker PM and Haughie P. Prospective studies of C-reactive protein as a risk factor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J Investig Med 1998; 46:391-395.

5.Ridker PM, Glynn RJ, and Hennekens CH. C-Reactive protein adds to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total and HDL cholesterol in determining risk of first myocardial infarction. Circulation 1998; 97:2007-2011.

6.Ridker PM, et al. C-Reactive protein and other markers of inflammation in the predic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women. N Engl J Med 2000; 342:836-843.

7.Ridker PM, et al.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and increased plasma concentration of C-reactive protein. Circulation 1999; 100:713-716.

8.Ridker PM, et al. Inflammation, aspirin, and th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apparently healthy men. N Engl J Med 1997; 336:973-979.

9.Ridker PM, et al. Long-term effects of Pravastatin on plasma concentration of C-reactive protein. Circulation 1999 ;100:230-235.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