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腧穴的作用和概念

 梅香斋21 2019-02-14

腧穴作为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它的作用与脏腑、经络有着密切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诊断和治疗两个方面。

腧穴的生理作用:腧穴从属于经脉,通过经脉向内传导并且和脏腑之间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联系,是脏腑和经络气血渗透、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气血通过腧穴通行出入,脏腑和静脉之气在腧穴这一部位游行、出入,因此腧穴就具备了抵御外来疾病、反应机体病痛、感受刺激和传入疾病信息等功能。

腧穴的诊断作用:腧穴有反映病症、协助诊断的作用。当外来邪气侵袭人体时,人体的正气可以通过经脉、腧穴向外奋起,起到一个保护和防卫的作用。当人体内部发生病变时,内在的病理状态又可以通过经脉和腧穴反映在体表部位,发送疾病信号,因此腧穴部位的变化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

而当按压某一局部的部位时,病人反映敏感,出现疼痛、酸胀时,在疼痛部位或者距离疼痛较近的部位有可能发生病理现象。所以,在临床上常常借助于这一特点来诊断病情。

腧穴的治疗作用:腧穴不仅是气血输注的部位,也是邪气侵袭的通道位置,又是针灸防治疾病的刺激点。当人体正气受损,处于亏虚状态时,邪气就会通过体表腧穴由表入里,进入人体脏腑。

腧穴输注气血向内传入内脏的特性,又是腧穴之所以能够治疗疾病的基础。在腧穴部位施以针刺、温灸等治疗方法时,各种刺激都能通过腧穴、经脉传入体内脏腑器官,从而激发人体的正气,使正气旺盛,并与体内邪气抗争,起到一个驱赶邪气,调节气血,协调和平衡阴阳,使脏腑趋向于和谐,达到预防和抗御疾病的目的。在目前治疗中腧穴防治的作用已被大量的临床和实验所证实。

催乳手法的操作主要是作用于腧穴上,正确掌握腧穴的定位、分类与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腧穴,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在躯体外部的特殊部位,也是疾病的反应点和针灸等治疗原则的部位。“腧”,是输注,转输的意思,“穴”,有空隙、凹陷的意思。腧穴和经络的关系密切,并且回归到经络,而经络又属于脏腑,所以腧穴和脏腑有着紧密联系。腧穴不仅是脏腑和经脉的精华气体输入渗透在体表的部位,还是体表与脏腑器官及有关其他部位相联系的特殊区域。

一般将属于十四经系统的称为“经穴”,是腧穴的主体部分,没有被划分为十四经的腧穴为“经外奇穴”,还有按压痛点的取名为“阿是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