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二北&阿杰学长 2013年除夕夜,已经主持过10次春节联欢晚会的李咏,结束了他在春晚舞台上的最后一次亮相。
在成为“央视人”的第22年,李咏转身告别,只留给众人一个潇洒的背影。那时谁也不曾想过,这一别,竟成了永别。
不知不觉,李咏已经离开我们整整111天了。不舍与想念,成为了这些时日关于他的“代名词”。
如若作为旁观者我们已是如此,那他的家人又该如何度过这剩下的漫漫长夜?
没有李咏的第一个春节,哈文应该很难过吧?
昨天一封哈文的亲笔书信在《见字如面》与观众“见面”。信中字里行间,满是二人曾经生活的美满与甜蜜。
几行过往,一段故事,旧时光就这样再次回到眼前。 图片来自于@法图麦的妈妈
根据哈文在节目信件中的描述,他们的爱情故事,起源于一次一见钟情的“半截青梅竹马”的单相思。
那一年,李咏19,哈文18,虽算不上两小无猜,但也算一起长大。
某个午后,向来风风火火的李咏,一眼便喜欢上了安静、稳重的“优秀学生”哈文。 年轻时的李咏与哈文 每一对神仙眷侣,都逃不过爱情的考验。李咏和哈文也不例外。
为了“抱得美人归”,李咏可谓是跨过“三重门”,越过了爱情的三道坎。
追求哈文这件事,李咏下足了功夫。
得知心上人是穆斯林后,他发现学校的清真食堂不卖面条。于是,每年哈文的生日,李咏总会跑去校外,为哈文打包一份清真面。
学生们流行做小书桌,冬天躲在被窝里看书。李咏匠心独具,直接琢磨着给哈文做了一个能容纳下她的小书柜,让哈文在同学室友面前赚足了面子。
李咏性格热情似火,在爱情里,他这把火也是烧得哈文心血澎湃,两人最终成功牵手。 李咏和哈文旧照 “拿下”了心上人,老丈人的眉头又成了李咏的一块心病。
李咏属猴,哈文属鸡,古话常说:鸡猴不到头。对于这段恋情,哈文的父亲频频摇头,颇为“痛心疾首”。
李咏这人心里有股劲儿,对一切困难坎坷都要迎刃而上。纵然老丈人不欢迎,他也常常“厚着脸皮”登门拜访。
讲笑话、陪聊天、说段子,一边真诚地唠,一边花心思逗老丈人笑,最后终于换来老人的点头。
毕业后,第三道坎不期而至。 两人与许多情侣一样,面临工作异地的尴尬处境。身在西藏的李咏每周都会送给爱人一个“电话粥”,还时不时地给哈文写信,就连信封都是自己亲手制作的。
365天的异地两隔,非但没能消耗两人的热情,反而使这份感情更加新鲜。 回味哈文的这封旧信,回顾两人的恋爱时光,对爱情的坚持、对爱人的宠溺、对生活的热爱,把李咏的生活格调和做人的担当,都体现得淋漓尽致。
有人认为,爱情是电光火石一刹那的感受,但其实,爱情更像是一种生活态度。这种态度,能让人永远热爱,永远年轻,也能让你所想所爱,在奋斗中开花结果。
一年后,李咏飞回哈文身边,带着999朵玫瑰和一个蓝宝石戒指,娶回了他的新娘,也开启了一段佳话。 李咏和哈文的结婚照
在《见字如面》的节目中,哈文的信里这样形容她和李咏的婚姻:
但相比于恋爱时期那些不经意间的小惊喜,李咏在成家后给予哈文的,却更多是“爱的惊吓”。
哈文的信件就提到了一个啼笑皆非的真实事件:
李咏在物质方面一向比较有追求,因此他们家也成了整栋央视大楼年轻人里第一批有车一族。
车是有了,可男主人的驾驶能力却始终有些“拿不上台面”。因为李咏的车开得太慢、太擦边,某次他愣是把人家手里的一袋馒头给挂走了!
路痴、选择困难、想不明白事儿,在《见字如面》“哈文写给读者”信中,她将爱人的这些小毛病仔仔细细“数落”了个遍。 在她心中,爱人就像个长不大的小孩,迷糊,偶尔还会耍点小坏。为了减少“小惊吓”的出现,她总是操心着家中的大事小情。
对此,李咏从不抱怨夫人搞“霸权”,因为他懂得:
“成熟的麦子才弯腰,我弯腰,那是因为我爱她。” 品信人朱大可说:“在爱情中,缺憾是种魅力。”
哈文强,那李咏便主动低头,这不是胆小,而是爱的互补。 在大自然中,人们称这种行为为“补偿原理”,而放到爱情之中,它便成为了爱的包容与理解。
一个人生活,要学会适当追求完美,而两个人过日子,那便要懂得“求缺”。因为只有如此,同处在一段关系中的二人,才会借此感受到自己被另一半需要的温情。
日子一天天的过,所有的激情都会被茶米油盐磨没。而能让爱情长时间保鲜的最有力“法宝“便是告诉对方:“你很重要,我很需要你。”
没有一段爱情是真正完美的,因为人无完人。每个人的自身都会有缺憾,只因遇到彼此才变得无可挑剔。
这是缺憾的魅力,也是爱的激励。 图片来自@法图麦的妈妈 在不断的互补与示弱中,二人如胶似漆地腻了十年。大抵是不想让别人来打扰这和谐的二人世界,他们在结婚的第十一个年头才想起该添个新成员了。
二人世界变成了一家三口,但哈文依旧是家庭的中心。 曾经,女儿法图麦想养狗,却说服不了严厉的辣妈。法图麦向老爸发起求助,却被李咏一句情话给“婉拒”了:
“爸爸倒是不怕狗,但是爸爸怕妈妈。”
他们曾经很担心女儿的长相。以至于时至今日,她在那封“写给读者”的信中仍会忍不住吐槽爱人的“优秀基因”。
为了弥补“基因缺陷”,李咏在家政公司连续蹲点三个月,就为了能等来一位浓眉大眼、喜庆可爱的人来帮自己照顾女儿。他说:
“阿姨长得漂亮,咱闺女也能大跨步地朝漂亮的方向前进!”
记得女儿诞生之初,李咏整日把小家伙抱在怀里,看着女儿拼命地吮吸奶嘴的样子,一股前所未有的、强烈的生命力大大震撼了这位新手父亲。
那一天,他望着怀里的宝贝泪流满面,而这也成为了哈文生命中,最无法忘却的动人回忆。 戚薇在读信时数度哽咽,在场外,她坦言:
在第二现场,陈晓楠品味着哈文的信,说了这么一句话:
“有时候常常会感叹,觉得老天爷就是嫉妒那些完美的爱情。” 或许这正是命运残酷的所在。它能给人最完美的爱情,也能带来最遗憾的结局。
而在悲剧的结尾,李咏却用尽毕生力气,让它显得云淡风轻。
抗癌17个月,患病的时间更久,整个过程中,竟然没走漏一丝风声。
这期间,他饱受社会质疑,甚至被部分网友谩骂。面对这一切,李咏不卖惨、不叫苦、不解释。
待到他离去,人们后知后觉,他留给世界的,永远是光鲜亮丽。他留给爱人的,永远是最真挚、最炽热的爱情。
李咏是个硬汉子。他对人生、对爱情的态度很酷,却也很让人难受。 2018年10月25日凌晨5点20分,李咏告别了这个世界。
李咏走后,哈文短暂消失了一段时间。再回来时,她依旧只道“早安”。
“我和女儿会坚强,需要时间……”
她没有遗忘,只是学会了勇敢。一场风浪过后,哈文也许已经相信:李咏没有离开,他只是走出了时间。
生命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目的,爱情也是一样。在这其中,每到一个站点都会有人上车、有人下车。
生离死别面前,谁也无法埋怨世事无常,只因遗憾始终无法避免。 李咏旧照 苏轼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人们常常希冀能择一人终老,相爱一生。可换个角度想,对于爱情来说,“一生”哪里算得上一个限度呢?
一辈子太短,一万年太久。我们终将面对生命的遗憾,不如给它一个只争朝夕的态度。
简单地活着,简单地爱着,简单地来又简单地走。李咏的一生,活明白了人世间最简单的道理。
这或许是世人最惦记他的理由,也是哈文勇敢面对生活的原因所在。
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两人的爱情已经脱俗。纵然李咏已不在人世,可两人的爱情,却仍能活在哈文的心里,温暖着她继续前行。
几十载相知相守,他们看过了爱情最美好的模样,也尝到了世间最残忍的生老病死。
大悲大喜间,这是爱的遗憾,也是生命的成全。 昨天,哈文的书信登上了微博热搜榜。
人们在感慨纸短情长的同时,对《见字如面》这档节目又有了新的认识。
在流量至上的时代里,它追求锐度与深度,让观众在感动之余,能看到不一样的人生,看到人世间的更多可能性。
在浮躁的日子里沉淀,在繁杂的生活里质朴,《见字如面》诠释了“清流”的真正含义。
在节目最后,陈晓楠说:“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它有时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厚度。”
人言生命无常。而也就是这些“无常”,才使人们懂了“当下”的珍贵。
也许对于李咏和哈文来说,他们之间仍有无穷的不舍与无奈。 可在有限的生命里,他们看过了太阳,也懂得了人世间最重要的爱与被爱。
这一生或许匆匆,却已值得。
“童话”虽有遗憾,却依旧感人泪下。
风吹百里,愿你亦能和他们一样,找到生命中最值得珍惜的现在与将来。 (文中大部分内容源自《见字如面3》第七期《哈文写给读者》的信件) —The End— 文末相遇,感谢阅读! 将【最人物】置顶/星标 截图发送至后台 我们将从中随机挑选一人 送上一份由【最人物】精心准备的神秘礼物 中奖名单将在第二天的置顶留言中公布 世界那么大,我们想要成全你的小幸运! 看更多深度人物故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