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慢阻肺·百问百答】——慢阻肺患者下肢水肿要不要使用强心利尿剂?

 糖果堡宝 2019-02-14



张捷,教授, 博士后,博士生导师,临床诊断学、内科学系主任,吉大二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全国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海医会全国常委,中华预防医学会呼吸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全国高教学会临床医学教育研究会诊断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肺癌防治联盟委员、吉林省分联盟主席,中国康复医学会委员吉林省呼吸康复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基层呼吸疾病防治联盟理事吉林省分联盟主席,吉林省环境与呼吸系统疾病重点实验室主任,吉林省靶向介入精准医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Chest》中文版等编委共30余项兼职。


从医40余年,在肺部肿瘤、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复杂重症感染以及呼吸疑难重症等方向的临床救治和科学研究颇有造诣。目前主持国家自然基金等资助的相关课题20余项。近年发表SCI等论文50余篇,参与编写高教教材与专著10余部,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交流论文30余篇。获抗击非典功臣,巾帼明星,中国呼吸医师奖,突出贡献专家,白求恩名医,白求恩名师等多项荣誉。2018年,带领团队获得了《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慢阻肺的患者出现下肢水肿时

应该怎样处理?


慢阻肺患者出现下肢水肿,首先要查体明确水肿状态,是双侧水肿还是单侧水肿,是凹陷性水肿还是非凹陷性水肿,再通过辅助检查等明确水肿病因。慢阻肺患者出现下肢水肿最常见的原因是:右心衰竭导致心源性水肿、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导致钠水潴留,右心衰竭为慢阻肺并发症之一,如明确右心衰竭导致下肢水肿,可积极控制感染、改善呼吸功能、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必要时适当选用利尿剂、正性肌力药物或扩血管药物。


出现下肢水肿,应该怎样进行鉴别诊断?


出现下肢水肿时首先需明确是双侧水肿还是单侧水肿。如果是双下肢水肿,一般考虑是全身性疾病,如肝病(肝硬化最为常见),肾病(可见于各型肾炎和肾病),心脏病(心力衰竭最为常见),内分泌代谢疾病(甲状腺疾病、醛固酮增多症、库欣综合征、糖尿病等),营养不良性水肿(低蛋白血症等),特发性水肿等都可以造成双下肢的水肿,慢阻肺患者中右心功能不全,甚至全心功能不全是最常见的病因,呈可凹陷性水肿,即用手指按压局部(如内踝、胫前区)皮肤,出现凹陷,在手指松开后,这种凹陷须数秒致 1 分钟方能平复;如呈非凹陷性水肿,要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相鉴别;如果单侧下肢水肿考虑是否有下肢动静脉的血栓、静脉曲张、血栓性静脉炎等以及炎症性水肿,如蜂窝织炎、疖、痈、丹毒等,这样的患者不可轻易应用利尿剂。所以临床上患者出现下肢水肿,首先需明确病因及心功能情况,如明确为慢阻肺、右心功能不全所引起的下肢水肿,一般在积极控制感染、改善呼吸功能、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后,心力衰竭便能得到改善,病人尿量增多,水肿消退,便无需常规应用利尿剂和正性肌力药物,但对于上述治疗无效或严重心力衰竭的患者,可适当选用利尿剂、正性肌力药物或扩血管药物。



慢阻肺患者应用强心利尿剂过程中的

注意点?


利尿药:慢阻肺患者并发心衰时使用利尿剂可解除右心衰竭引起的水、钠储留,减少肺血管阻力和心脏负荷而改善心肺功能,原则上宜选用作用温和的利尿剂,联合保钾利尿剂,小剂量、短疗程使用。如氢氯噻嗪25mg,1~3次/日,联用螺内酯20~40mg,1~2次/日。避免过快过猛的利尿治疗,警惕电解质紊乱,仅在特殊情况下用强力快速利尿剂。要注意防止:① 快速利尿后血液浓缩、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而影响通气功能。② 电解质紊乱尤其易引起低钾、低氯、低镁和碱中毒,后者可抑制呼吸、降低通气量,引起碱中毒使氧离曲线左移,不利组织供氧。③ 利尿过量可使心脏前负荷降低,心排血量下降。目前常用的排钾利尿剂有氢氯窿嗦(双氢克尿塞)、呋塞米(速尿)等;保钾利尿剂有螺内酯(安体舒通)、氨苯喋啶等。


正性肌力药:慢阻肺患者由于长期缺氧和感染,对洋地黄类药物的耐受性低,易致中毒,出现心律失常。因此是否应用应慎重,指征有:①感染已控制,呼吸功能已改善,利尿治疗后右心功能无改善者;②以右心衰竭为主要表现而无明显感染的病人;③合并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如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心室率>100次/分)者;④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的病人。原则上选用作用快、排泄快的洋地黄类药物,小剂量(常规剂量的1/2或2/3)静脉给药,常用毒毛花苷K 0.125~0.25mg,或毛花苷丙0.2~0.4mg加入葡萄糖液内缓慢静脉注射。用药前应注意纠正缺氧,防治低钾血症,以免发生药物毒性反应。低氧血症、感染等均可使心率增快,故不宜以心率作为衡量洋地黄类药物的应用和疗效考核指征。


除此以外,在强心利尿剂的应用过程中要密切注意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特别是心率、心律、血压的变化)、尿量和血离子(特别是钾、钠、氯)、心功能的变化,监测心功能的指标包括:心脏彩超、BNP、心肌酶、心肌损伤标志物、D-二聚体等,以保证治疗的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 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 Globa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Disease2019Report[EB/OL].[2018-12-02]. https:///gold-reports/ 



“幸福呼吸”倡导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凡预转载或引用“幸福呼吸”公众号内容须与我们取得联系获得授权后方可使用。如您对文章内容版权存在疑问,请发送邮件至xiangmuban1@126.com,我们会于24小时之内及时沟通处理。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