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介绍★ 罗百灵 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主任医师,硕、博士研究生导师。 1982年(七七级)毕业于湖南医学院,从事医疗、科研、教学工作34年,曾留学于美国犹他大学医学院。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委员(前任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阻肺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学组委员;湖南省医学会结核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前任主任委员);发表学术论文百篇,(其中SCI 17篇,余均为国家统计源期刊。)参编写发表书籍12部。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一项。完成省,部科研课题多项。以第一完成人获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一项。获2006年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第四完成人一项,获2016年省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一项。主攻呼吸系统疾病,特别是肺部感染性疾病、慢性阻塞性疾病及支气管哮喘诊治、预防及基础研究。 为什么慢阻肺患者会出现二氧化碳潴留? 慢阻肺患者由于持续气流受限导致肺通气功能障碍,加之呼吸肌疲劳,肺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导致肺泡低通气,使得二氧化碳排出困难,二氧化碳潴留。 为了增加二氧化碳的排出量,一些患者通过增加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来维持正常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而有部分患者却由于不能维持足够的肺泡通气,对高二氧化碳血症的敏感性降低,使得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增高,此时刺激呼吸的主要因素是低动脉血氧分压,高浓度吸氧会导致低通气进一步加重,引发二氧化碳麻痹和呼吸暂停。 参考文献 1.冯玉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问题与解答[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 “幸福呼吸”倡导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凡预转载或引用“幸福呼吸”公众号内容须与我们取得联系获得授权后方可使用。如您对文章内容版权存在疑问,请发送邮件至xiangmuban1@126.com,我们会于24小时之内及时沟通处理。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