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读《论语十问》

 wwm5837 2019-02-14
2019-02-12 阅读419
古琴曲 流水 - 董波

《论语十问》这本书是我的老师李统兴博士写的。说是我的老师,又不曾像小学、初中的老师一样为我授过课。可他却真的为我授过课,在“知常国学”的国学讲台上为我授过小课,在“春晖学院”的公益讲台上为我授过大课,他著的《论语十问》又为我上了一堂人生的课。

一、粗读之,此乃一语文书

我第一次连续用三天的时间一口气读完一本书,早上起来刷完牙洗完脸就去读它,吃过午饭放下筷子就去读它,晚上放弃自己最喜爱的电视连续剧去读它。我一边读一边写笔记,这是我读书的习惯,但从来没有哪本书让我做这么长的笔记,以前读《丰乳肥臀》的时候做了比较多的笔记,可也没有这么多,读它,我一共做了23页笔记。

第1次读《论语十问》,是粗读。我认识了31个生僻字,书上并没有为这些字注音,是我一个一个到百度词典上查找出来的,一一写下来,记下来,就像上语文课写生字一样。

我学到了14个汉字的字理字源。作者李统兴博士知识广博,善于追根溯源,例如他从“正”字的源头出发,讲解从政之道;又如他从“习”字的源头出发,讲解“学”与“习”的区别。读了《论语十问》,我才知道,“朋友”两个字原是各表其义,“朋”字是象形字,本义是古代货币的单位,“友”表示以手相助,本义为同行者。“朋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易》中:“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意思是两泽并联在一起,互相浸润,象征欣悦。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为“朋”,而真正的志趣相投、志同道合的“友”却是少见的。诸此等等。

孔子弟子三千,可我对他们了解多少呢?我记得有一道高考题大概是这样的:请你从孔子的众多弟子当中挑选一个,结合《论语》谈谈你对他的看法。我当时看了这个题目,无从下手,就算是开卷答题,我也将无从下手。读了《论语十问》这本书之后,我开始对孔子的弟子有所关注。

我的笔记中一共记下了25位弟子,正如书中167页所写的,孔子的弟子来自不同的阶层,情况千差万别,而自古以来也没有哪个作家按照孔子的弟子为篇章著书,所以写这个笔记来源于全书的各个角落,做起来非常的细碎,但是做完之后就有一点水落石出的感觉。例如我可以稍稍明白孟懿子、孟武伯、孟僖子,南宫敬叔之间的关系;我也渐渐明白子路、子贡、子游、子夏、子张、子贱个性的区别。

二、细读之,此乃一哲学书

《论语》一书11705个字,20个篇章。每一个篇章所讲的内容并没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主题,有的篇章的名字就取自于这个篇章的首句的头两个字。李统兴博士用“十问”将《论语》一书重新编排,并以自己的学识、理解和阅历来解读。这就相当于把一串串好的珠子打散了,重新串成一串珠子。这十问就是问道、问仁、问政、问礼、问孝、问学、问师、问友、问利、问君子。我读书特别慢,必每次每句都读到,很多时候还需要复读、回读,像我这种人真是需要做笔记才能读懂内容与中心的。所以我对这10个章节分别做了思维导图。纵观这10个思维导图,我清楚地认为它就是一本为各个行业通用,为各个人通用的哲学书。

三、深读之,此乃一君子书

《论语》是一本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赞誉孔子的话,不计其数。我引用三句,在他生活的那个年代,一个晨门如此说:“知其不可而为之者”,此为一。孔子自己说,“子绝四:勿意,勿必,勿固,勿我。”此为二。此书作者云,“子乃是真君子也”,此为三。

读完这本书,加上读这本书之前我对李统兴博士的了解,我笃定,李统兴博士是一位真君子。他发起“春晖援教”,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将全国很多名师团结在一起,连续7年为湖南省乃至全国的乡村教师提供公益培训。我三次去当志愿者,每次去,见他都那么清瘦,那么谦逊、那么仁义,他胸怀苍生,胸怀大道。

结语

在严严冬日里,人们都喜欢梅花。还有一种花也在冬日盛开,那便是兰花。孔子以兰花自喻,写有《猗兰操》,后,韩愈改为《幽兰操》,作为电影《孔子》的主题曲。我以为兰花像梅花一样能经受风雪,但更谦逊、更坚守,更像君子。


我将此诗抄写在这本书的扉页,以喻孔子,喻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