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9社保、工资第一变!断缴一次这些清零!工资不到这数,违法!

 一生一世我厌你 2019-02-14
2019年社保+工资个税新政实施,你准备好了吗?节后上班,大家最关心的莫过于今年社保到底该怎么缴?个税怎么扣?对我们影响又有多大?

2019年,社保新规全面实施

一、征管力度空前,不缴社保违法

2019年社保归税,象征着社保征管力度加大。而社保黑名单制度的建立,更是让征管力度更上一个台阶,不依法缴纳社保,将会受到联合惩戒。

2019社保、工资第一变!断缴一次这些清零!工资不到这数,违法!

二、社保转移接续变得更简单

长期以来,流动就业人员跨地区就业后,社保转移接续的手续往往比较繁琐,费时费力,成为反映突出的一大难点痛点。2019年优化了相关流程,社保转移接续将更加简便,个人来回奔波跑腿的麻烦将大大减少。减少了社保经办需要的证明,实现了社保信息共享,方便了我们老百姓。

三、国企出10%的股权,发社保福利

国务院印发《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截止目前三家试点国有企业已划转资金超200亿,后期将持续划转中央和地方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10%的股权充实社保基金。社保红利将进一步提升。

目前社保已然成为继房子、教育之后的第三大刚需了,除去老了能养老,病了能治疗,现实中许多事情都跟社保挂钩。

如果我们的社保断缴了,会像传言说的那样,全部资格清零吗?

社保断缴对个人存在一定的影响,有些资格会清零,但重新缴纳达到一定时间后就能恢复资格,有些资格是不会清零的,比如对于职工养老/医疗的缴纳年限都是累计计算的,中断前后缴纳过的都算,不存在清零或作废。

社保断缴,哪些资格清零?

2019社保、工资第一变!断缴一次这些清零!工资不到这数,违法!

但是,秀财君还是提醒一下大家,社保最好不要断缴,为什么?

社保一旦断了,真的很麻烦,因为它跟很多政策直接挂钩!

2019社保、工资第一变!断缴一次这些清零!工资不到这数,违法!

社保入税,这5种筹划方式行不通!

大家都知道,目前不缴、少缴社保已经成为很多企业特别是私企的“潜规则”,今年社保入税,对一直合规据实申报社保的企业并没有大的影响,但是对于一些不规范的私企来讲,确实可能不是一个“好消息”!

资深的HR和财务人知道,企业职工缴费基数申报,是按照职工上年度本人月平均工资据实申报。

新手们请注意,“本人月平均工资”的统计,是本人上年度也就是2018年度,月应发工资的平均数。应发工资,不是工资组成中的某一部分工资,是按照工资总额(国家统计局1号令)计算的。包含:

◆计时工资

◆计件工资

◆奖金

◆津贴和补贴

◆加班加点工资

◆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以下申报方法都是错误的,违法!

×按所谓的“基本”工资或者部分工资申报(实际职工工资总额还有其他项)

×按最低工资标准申报(实际职工工资高于最低工资的情况下)

×按上年度社保最低缴费基数申报(实际职工工资高于上年度社保最低缴费基数)

一些财务人员会想方设法来对社保进行“筹划”,郑重提醒:以下5种筹划社保方式不可取!

2019社保、工资第一变!断缴一次这些清零!工资不到这数,违法!


2019社保、工资第一变!断缴一次这些清零!工资不到这数,违法!


2019社保、工资第一变!断缴一次这些清零!工资不到这数,违法!

不按规定进行缴费基数申报,企业风险大,职工损失多。

社保缴费基数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参保人员的社保待遇状况。瞒报、漏报、少报社保缴费基数,将降低参保人员享受待遇水平,损害参保人员社保权益。

所以,企业职工社保缴费基数申报,请一定要合法、合规、不碰红线。

2019年,这10种人不用交社保!

2019社保、工资第一变!断缴一次这些清零!工资不到这数,违法!

2019社保、工资第一变!断缴一次这些清零!工资不到这数,违法!

2019社保、工资第一变!断缴一次这些清零!工资不到这数,违法!

2019社保、工资第一变!断缴一次这些清零!工资不到这数,违法!

2019社保、工资第一变!断缴一次这些清零!工资不到这数,违法!

2019社保、工资第一变!断缴一次这些清零!工资不到这数,违法!

2019社保、工资第一变!断缴一次这些清零!工资不到这数,违法!

2019社保、工资第一变!断缴一次这些清零!工资不到这数,违法!

2019工资低于这个数,公司违法!

2019年1月,人社部公布全国各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情况(截至2018年12月),上海、广东、北京、天津、江苏、浙江这6个省份,月最低工资标准超过2000元。

2019社保、工资第一变!断缴一次这些清零!工资不到这数,违法!

一、什么是最低工资标准?

最低工资标准 :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支付的最低金额的劳动报酬。

注意!最低工资标准不包括这些 :加班加点的工资;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的劳动者福利待遇等。

根据《最低工资规定》,最低工资标准一般采取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的形式。月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全日制就业劳动者,小时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非全日制就业劳动者。

二、最低工资标准对劳动者的影响

如果最低工资标准没有上调或者上涨缓慢,会影响员工的哪些利益?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加班费:

随着最低工资的提高,加班工资的最低计算基数、社保费的最低计算基数也要提高。加班工资的计算至少应该以最低工资为基数计算,平时、休息日、法定节假日的加班工资,至少是最低工资标准按照小时或者天数折算后的1.5倍、2倍、3倍。

到手工资:

对于部分基层劳动者及销售人员来说,如果最低工资标准没有上调或上涨缓慢,也就意味着他们的到手工资有可能也会原地不动或增长得特别慢,这也是最直接的影响。

休带薪假:

正常情况下,公司都会有一些带薪假期,比如年假、病假、产假、工伤假等,如果你的基本工资是按照最低工资标准设定的话,那么你休带薪假的时候就只能拿最低工资。

三、最低工资包含“五险一金”吗?

对于最低工资标准是否包含个人缴纳的“五险一金”,各地规定不尽一致。

多数地方明确包含在内。如:四川,最低工资标准包含个人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贵州,最低工资是包括五险一金的。

有的地方明确不包含。如,北京、上海,劳动者个人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不作为最低工资标准的组成部分,用人单位应按规定另行支付。

四、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怎么办?

根据《最低工资规定》,在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在剔除下列各项以后,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一)延长工作时间工资;

(二)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

(三)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的劳动者福利待遇等。

也就是说,你的工资在剔除上述各项后,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可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 也可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五、哪些情况可以低于最低工资?

在某些情况下,企业可以按照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水平进行支付。具体情况可以查看当地的工资支付条例及最低工资相关规定。

以北京为例:

1.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的,在病休期间,用人单位支付病假工资不得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80%。员工休病假比较常见,病假期间不是不发工资,这一点HR要特别注意。

2. 用人单位没有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当按照不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70%支付劳动者基本生活费。这种主要是员工待岗的情况,工资结构中岗位工资(固定部分)为什么要设置成最低工资的情况,主要是节省企业成本。

3. 劳动者在事假期间,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其工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