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又叫脑卒中,以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以及致残率高为特点,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 根据统计中国每年发生脑中风病人达200万。因此我们有必要充分的认识中风的严重性,提高对中风的认知,了解中风的预防知识,减轻中风的发病率。 特别是一些高发人群,更要做好日常的自测与预防。 中风不是"悄无声息",能掌握四个自测方法,中风多半会远离你: 方法1、找鼻尖测试法 判断自己是否出现中风,观察自己身体的协调能力十分重要。 测试者可以将双手平放于身体的两侧,然后迅速的将自己的食指放到鼻尖上,看看能否完成。 这个动作两只手都要做,可以考验测试者的平衡能力,如果存在中风的情况,此动作是很难完成的。 方法2、白纸测试法 (1)手指夹白纸法 取一张白纸,一只手拿着白纸,另一只手用食指和中指用力的夹纸张的另一端,向外拉伸,看看是否能够将白纸拉出,此方法可以测试手指的力量。 (2)手背托白纸 将两只胳膊同时举平,与肩同宽,手掌向下,另一个人将白纸放于两只胳膊上。 如10秒内白纸掉落,说明手臂力量和平衡能力出现了问题。 方法3、单腿站立法 有关研究发现,如果老年人没有办法单腿站立20秒以上,则在未来发生脑卒中的机会会大大增加。 所以日常建议中老年人不定期的做一些单腿站立的小动作,自测一下是否达标,因为单腿站立的平衡能力是衡量大脑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志。 如果你的大脑状况欠佳,日常就要格外的警惕中风的发生。 方法4、观察面部变化 判断一个人是否即将发生中风,其面部的变化是重要的参考依据。 这是因为中风发生时,大脑的某一部位会出现缺血的状态,这就意味着其控制的相应部位会出现肌肉失调的结果。 譬如眼睛或嘴角往下掉、舌头偏向一边、微笑时脸部歪斜……这些都要格外警惕。 有三个习惯的人是中风主力军,希望你不在其中:1、睡前玩手机 随着手机功能的越来越丰富,人们对手机也是更加依赖,刷剧,聊天,购物,白天上班,晚上关灯看手机的人更是不在少数。 其实相关的研究显示,经常看手机不仅伤害眼睛,更伤害大脑,因为看书手机的过程大脑会始终处于兴奋的状态。 有调查报告发现,中国人90%在睡觉前会玩手机,这就会出现熬夜的结果,一旦睡眠不好,夜间出现中风的机会也会大大增加。 2、排便过于用力 现代人饮食大多比较精细,油腻,再加上运动量严重不足,这就很容易导致便秘的出现。 而对于本身具有高血压或者是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而言,长期便秘,导致排便过于用力,会致使腹腔血压上升,心肌收缩力增强,从而诱发心肌缺血症状,导致中风的发生。 3、不按时服用降压药 很多高血压的患者,在服用降压药的过程中并没与遵循医嘱,认为血压控制的很好,就擅自停药或者是减少药量。 其实这是非常危险的,血压的波动跟环境因素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外界条件致使血压猛然升高,此时在增加降压药的用量,这就会严重损伤血管内皮。 如此反复,就会造成血管壁变薄,硬化,随着会引发中风。 预防中风,注意三补充,两戒:
1、补充水分 日常一定要养成主动饮水的良好习惯,不要等身体感觉到渴了以后再喝,适当的补充水分有利于改善血液粘稠情况,预防身体形成血栓,保护血管的健康。 尤其是在早上起床后,可以饮用一杯200ml左右的温水,即可以冲刷胃肠道,还可以避免早上身体因水分缺失造成的血液粘稠,血压升高等情况。 2、补充α-亚麻酸 日常的食物中含有α-亚麻酸的食物并不多,例如深海鱼,核桃油,香苏油,橄榄油中含有,其中含量最高的当属香苏油,高达66.7%以上,是α-亚麻酸的良好来源。 α-亚麻酸是是人体必须脂肪酸,是目前现代人严重缺乏的营养素之一。α-亚麻酸进入体内能分解成EPA(EPA被称为"血液清道夫")经常食用有助于清除血液垃圾,改善血液循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此外,α-亚麻酸进入体内还能降低血清中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量,而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量,从而保持体内血脂的平衡。 3、补充钾元素 ![]() 而美国《中风》杂志发文称:在老年女性人群中,高钾膳食有助于预防中风。 并且我国人均每日钾元素的摄入量严重不达标,尤其是对于有三高问题的慢性病患者,更要注意预防低钾问题。 来源:一个马铃薯黄豆、青豆、香蕉 两戒: 1、戒掉高盐食物 ![]() 咸菜,腊肉等一些含盐量高的食物,日常经常食用,会使3身体中摄入的盐分大量的超标,增加患上高血压的风险。 相关数据显示,高达 9.5% 的心脑血管代谢死亡与盐摄入过多相关。 特别是我们现在的食盐均有钠盐,长期食用会大大增加患上高血压的风险,从而增加中风的发病率。 2、戒酒 ![]() 很多中老人喜欢每顿饭都都喝上二两白酒,认为可以活血化瘀,促进循环,其实不然,酒精其实是导致"脑出血"的头号杀手。 长期酗酒,会导致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升高,增加患上动脉硬化的几率。 并且还会引起多于的脂质残留于血管壁上,导致血管狭窄,引发高血压和血栓,增加发生中风的几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