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波黑 | 曾经的冬奥会举办地,景美价廉还免签

 彩色沙漠Maggie 2019-02-14


如果你厌倦了巴黎、伦敦等热门城市的喧哗,想要探索小众的欧洲,景美价廉的波黑,或许是你值得考虑的旅行目的地。

两年前的12月,桓桓来到巴尔干半岛旅行,对我这样爱好自驾的人来说,巴尔干半岛之行,自驾是最好的选择。


在上一篇讲到的斯洛文尼亚提车后,逆时针方针自驾先到达克罗地亚,中途还以杜布罗夫尼克为据点,开车去不远处的黑山一日游,桓桓到达的第四站即是曾经的东欧隐秘花园——波黑。


波黑的全称是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Bosnia and Herzegovina),位于原南斯拉夫中部,与塞尔维亚、黑山共和国、克罗地亚三国接壤。



波黑最有名的城市是首都萨拉热窝(Sarajevo),这里以「一战导火索」发生地而闻名遐迩。而年纪大一些的朋友,可能对曾经在中国风靡一时的老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更有共鸣。


 

我一大早就从杜布罗夫尼克出发,驱车前往萨拉热窝。波黑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多雪,是欧洲物美价廉的滑雪胜地。一路上,至少有四个小时都是在冰雪覆盖的蜿蜒山路中行驶。


 

奔驰于冰雪王国中,虽然雪地易打滑、驾驶需要格外小心,但在盘旋无数个急弯后突然遇见的雪景,还是让我兴奋不已,一次次惊呼,一次次按下快门。



波黑境内山路险要,却有着鬼斧神工的自然风光,冬季的雪让原本萧条的时节变得浪漫。在这里,分分钟都上演着媲美北海道的唯美大片。


沿途树木繁多,树上挂满了冰溜,宛如冰清女子,将冰雪之美体现得淋漓尽致,精致绚烂,不可方物。



皑皑白雪覆盖住成排小木屋,一派人间乐土的景象,随手一拍就是一幅绝佳摄影作品。




进入萨拉热窝城区时是中午1点左右,居然遇到比深圳还严重的大堵车。



被堵在路上动弹不得,我索性打量起新城区的街景、以及街上等电车的波黑人民。据说,萨拉热窝是欧洲首个拥有全天有轨电车的城市,也曾在1984年成功举办过冬奥会。




这座昔日经济排在欧洲前列的城市,因为1992-1995年期间的波黑战争而输掉了大量无辜平民的生命,以及经年累积的财富,从此经济一落千丈,在世界舞台上的存在感也越来越弱。 



不得不说,萨拉热窝的市容市貌相对于克罗地亚来说,的确落后不少。




径直开到市中心后停好车,走几步便来到了人气爆棚的土耳其老城区。




萨拉热窝城实际不大,并没有哪处是需要特别“打卡”的景点,这里的每一街每一巷都散发出独特的魅力,用脚去丈量再合适不过。



??

老城区

△图片来自网络

建于16世纪的巴什察尔希亚(Bascarsija)老城区,是萨拉热窝的历史文化中心,仍然保留着500年前的样貌。大量土耳其时代的老建筑鲜活于眼前,石块铺路,街巷纵横。




数不清的宣礼塔刺向天空,虽说处处都散发出浓浓的奥斯曼土耳其风情, 却又不难找到东正教教堂、天主教教堂,以及曾经的犹太会堂,神奇的萨拉热窝展现出了混搭的异国风情,因此也有「欧洲耶路撒冷」的称号。 




此时恰好临近中午,漫步于老城区中,空气中到处都弥漫着烤肉的香味,路边的餐厅里贩卖的几乎都是传统的穆斯林烤馕与土耳其烤肉。在这样充满烟火气息的街边,你可以边逛、边吃点当地小吃满足味蕾。



走在带有历史痕迹的狭窄石板路上,两边的店铺鳞次栉比,各种各样的旅游纪念品、精美的手工工艺品琳琅满目。这里没有大城市的急躁,一切都那么安详而闲适,你只要随便走走看看,都会发现小惊喜。



如果逛累了,你可以随意走进街边一家咖啡店,坐下来喝杯波斯尼亚咖啡,度过一段世外桃源般的悠闲时光是再好不过了。




??

塞比利温泉



萨拉热窝的代表性地标是一个亭形外观的塞比利(Sebilj)喷泉,位于巴什察尔希亚广场中心,在这里拍照留影的游客最多。



这是一个奥斯曼风格的新摩尔式木式建筑,出自设计师亚历山大·维特克(Alexander Wittek)之手。曾经,在萨拉热窝的城市里散落着许多亭形公共喷泉,主要是为了供伊斯兰信徒净身和饮用,现如今只保存下来这一个。



广场上停着许多鸽子,一点都不怕人,会在你脚边悠闲地来回踱步。一想到近代百年以来,萨拉热窝一直笼罩在战火之中的悲惨历史,便会生出几分感慨和联想,眼前这些鸽子也仿佛化身为和平鸽,正在向人们播着热爱和平的信念。



??

铜匠街

 


老城区中,我尤其偏爱这条著名的铜匠街(Kazandziliuk)。一走进这迷宫似的古老小巷子,就听见两边的店铺里传出来的叮叮当当的金属敲打声音,实在太迷人了。

 

店铺一般是前店后厂的模式,即店铺外面摆满了铜制咖啡壶、咖啡杯和铜盘,店里面就是工作坊。



老铜匠正在敲敲打打制作铜器,你可以在一旁静静观摩,精湛的手工铜制品雕刻工艺尽显无余。若要追根溯源,据说最早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将铜器的制作工艺带到了萨拉热窝。





??

拉丁桥

 


萨拉热窝的城市布局傍水铺陈,米里雅茨河(Miljacka River)穿城而过,分隔了老城区与新城区,数座不同时期的桥梁横跨河上,沟通着两岸的居民,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建于18世纪的拉丁桥(Latin Bridge)。


熟悉历史的人一定记得:1914年6月28日,在距离拉丁桥几步之遥的路口,19岁的塞族青年普林西普用手枪刺杀了奥匈帝国王位继承人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夫妇,这次事件导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从而成为了引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若是你对世界近现代史感兴趣,千万不要错过参观拉丁桥,就位于老城巷子的尽头。我在积雪路滑的石板路上小心翼翼地小步慢行,生怕会摔跤,猛然抬头,眼前便出现了这座小巧隽秀的石桥——拉丁桥,桥墩上积了厚厚的雪。



我伸出手轻抚桥上的积雪,百年前的时光仿佛触手可及。走到桥上后,你可以一直走到对岸,再沿着米里雅茨河的潺潺细流漫步。在这冰雪世界中,你只听得到自己踩在积雪上沙沙的声音,时光仿佛倒流,你正在与历史进行一番无声的交流。




遗憾的是,我在萨拉热窝停留的时间,只有下午的几个钟头。也许来时没有抱太高的期望,临别时发现自己还挺喜欢这座小城。


波黑旅行小贴士

  • 签证:继塞尔维亚之后,波黑是第二个对中国免签的欧洲国家。

  • 航班:目前中国还没有直飞波黑的航班,需在多哈、迪拜、维也纳等地进行中转,性价比比较高的选择就是在俄罗斯的莫斯科进行转机。

  • 旅行季节:夏天漂流,冬天滑雪,波黑一年四季都有吸引你的景色。

  • 消费水平:波黑是《孤独星球》评选出的2016最物有所值目的地第一名,物价低廉,尤其是滑雪,被评价为欧洲价格最低。

  • 特色体验:想要了解这里厚重的历史,推荐大家参加一个叫 The Time of Misfortune 的半日团,走访城市中遗留的战争痕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