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果桑

 healguo 2019-02-14

果桑菌核病防治方法

发病规律

果桑菌核病发生原因和防治方法:由真菌引起的一种在果桑上的病害,病原菌菌核子囊盘产生孢子,会随风传播,感染其他的桑葚,感染的桑葚变成灰白色或者乳白色,有臭味,桑葚整个就坏了。感染病害的桑葚落地后,不及时烧掉,会埋入地下,在土壤中越冬,春天菌核会产生孢子,随风传播,导致病害发生。

防治方法

温度和湿度:下雨积水,土壤湿度大,桑园通风性相差,菌核容易生长产生孢子,感染病害,需要及时排水,南方雨水较多的地方挖好排水沟,起垄种植。

栽种密度:桑园种植过密,需要加重修剪过多杂乱挡光枝条,打通光照,不容易发病。合理的种植密度,注重修剪,使桑园保持良好的光照、通风条件,**大程度的减少病原菌。

土地深耕:在果桑开花以前进行深耕,耕地的深度在15厘米左右,将土地表面的菌核孢子深埋在土里,子囊盘就不会伸出地面产生孢子,极大降低了发病率。

果桑良种选择:种植一些抗病性强的果桑品种。

消灭病原:病原菌菌核在冬季潜伏,如果有病果及时摘除。秋冬的时候,彻底清理桑园,把枯枝落叶集中烧掉,上冻前地面和果桑树喷洒石硫合剂,春天发芽前地面和果桑树再喷洒一遍石硫合剂,树干涂白。

覆盖地膜: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覆盖黑地膜,或者表面覆盖一层稻草秸秆,既可以防治子囊盘伸出地面,又可以部分防止杂草生长。

合理施肥:使用发酵猪牛羊粪、腐熟鸡粪等有机肥为主,配合微量元素肥、氮磷钾肥一起使用,土壤肥沃,果桑树强壮,抗病能力也会加强。

药物防治时间和次数:一般一年喷施3~5次药物,经常使用的有甲基托布津和多菌灵可湿形粉剂,可以几中药物交替使用。在果桑芽刚开始萌动时喷洒****遍,隔一天喷一次,连续喷四次,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次数,采果前20天停止喷药。

菌核病以预防为主,合理的种植密度,良好的通风透光,冬天和春天石硫合剂的杀菌使用,杀菌剂的合理使用喷洒,有机肥料的使用,会很好的轻松预防病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