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药基础知识学习

 千影千幻 2011-07-23

  第一节、农药基础知识

  1、农药定义

  农药,目前世界上统一的英文名为pesticide——即为杀害药剂,但实际上所谓的农药系指用于防治危害农林牧业生产的有害生物(害虫、害螨、线虫、病原菌、杂草及鼠。以后,通过较长期的发展的生产和生活过程,逐渐认识到一些天然具有防治农牧业中有害生物的性能。到17类等)和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品和生物药品。通常把用于卫生及改善有效成分物化性质的各种助剂也包括在内。

  1.1农药的发展史

  农药,目前世界上统一的英文名为pesticide——即为杀害药剂,但实际上所谓的农药系指用于防治危害农林牧业生产的有害生物(害虫、害螨、线虫、病原菌、杂草及鼠。以后,通过较长期的发展的生产和生活过程,逐渐认识到一些天然具有防治农牧业中有害生物的性能。到17类等)和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品和生物药品。通常把用于卫生及改善有效成分物化性质的各种助剂也包括在内。

  农药的使用可追溯到公元前1000多年。在古希腊,已有用硫磺熏蒸害虫及防病的记录,中国也在公元前7~5世纪用莽草,蜃炭灰、牧鞠等灭杀害虫。而作为农药的发展历史,大概可分为两个阶段: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以天然药物及无机化合物农药为主的天然和无机药物时代,从20世纪40年代初期开始进入有机合成农药时代,并从此使植物保护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早期人类常常把包括农牧业病虫草害的严重自然灾害视为天灾。以后,通过长期的生产和生活过程,逐渐认识到一些天然具有防治农牧业中有害生物的性能。到17世纪,陆续发现了一些真正具有实用价值的农用药物。他们把烟草、松脂、除虫菊、鱼藤等杀虫植物加工成制剂作为农药使用。1763年,法国用烟草及石灰粉防治蚜虫,这是世界上首次报导的杀虫剂。1800年,美国人Jimtikoff 发现高加索部族用除虫菊粉灭杀虱、蚤,其于1828年将除虫菊加工成防治卫生害虫的杀虫粉出售。1848年,T.Oxley 制造了鱼藤根粉。在此时期,除虫菊花的贸易维持了中亚一些地区的经济。这类药剂的普遍使用,是早期农药发展史的重大事件,并至今仍在使用。

  自公元900年,中国使用雄黄(三硫化二砷)防治园艺害虫以来,从19世纪70年代~20世纪40年代中期,发展了一批人工制造的无机农药。

  而开发最早的无机农药当数1851年法国M.Grison 用等量的石灰与硫磺加水共煮制取的石硫合剂雏型——Grison 水。到1882年,法国的P.M.A.Millardet 在波尔多地区发现硫酸铜与石灰水混合也有防治葡萄霜霉病的效果,由此出现了波尔多液,并从1885年起作为保护性杀菌剂而广泛应用。目前,无机农药中的波尔多液及石硫合剂仍在广泛应用。

  有机合成杀虫剂的发展,首先从有机有机氯开始,在40年代初出现了滴滴涕、六六六。二次大战后,出现了有机磷类杀虫剂。50年代又发展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这时期的杀虫剂用药量为0.75~3/h(千克/公顷),而上述的三大类农药成了当时杀虫剂的三大支柱。

  在当代,由于高残留农药的环境污染和残留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重视。从70年代开始,许多国家陆续禁用滴滴、六六六等高残留的有机氯农药和有机汞农药,并建立了环境保护机构,以进一步加强对农药的管理。如世界用量和产量最大的美国,与1970年建立了环境保护法,其把农药登记审批工作由农业部划归为环保局管理,并把慢性毒性及对环境影响列于考察的首位。鉴此,不少农药公司将农药开发的目标指向高效、低毒的方向,并十分重视它们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通过努力,开发了一系列高效、低毒、选择性好的农药新品种。

  在杀虫剂方面,仿生农药如拟除虫菊酯类、沙蚕毒类的农药被开发和应用,尤其是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开发,被认为是杀虫剂农药的一个新的突破。另外,在这段时间内还开发了不少包括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的昆虫生长调节剂。有人把此类杀虫剂的开发称之为第三代杀虫剂。其包括噻嗪酮、灭幻脲、杀虫隆、伏虫隆、抑食肼、定虫隆、烯虫酯等产品。最近,又出现了称为第四代杀虫剂的昆虫行为调节剂。其包括信息素、拒食剂等。

  在杀菌方面,抑制麦角菑醇生物合成药剂的开发是此时期的特点,尤其在80年代有了长足的发展。目前杀菌剂产品主要有吗啉类、哌嗪类、咪唑类、三唑类、吡唑类和嘧啶类等,它们均为含氯杂环化合物,主要品种有十三吗啉、嗪胺灵、丁塞特、甲嘧醇、抑霉唑、咪鲜安及三唑酮等。它们均能防治由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半知菌纲引起的作物病害。由于它们能被植物吸收并在体内传导,故兼具保护和治疗的作用。它们的药效比前期的药剂提高了一个数量级,其中尤以三唑类杀菌剂的开发更为重要。

   同时,在此阶段,具有杀菌活性的农用抗生素的开发也十分引人注目。其具有高效、高选择性、易降解等特点,故发展十分迅速。主要产品有多氧霉素、有效霉素等。

  除草剂的发展是各大类农药中最为突出的。这是由于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推动了它们的发展,使之雄踞各类农药之首,有效地解决了农业生产中长期存在的草害问题。这些除草剂具有活性高、选择性强、持效适中及易降解等特点。尤其是磺酰脲类和咪唑啉酮类除草剂的开发,可谓是除草剂领域的一大革命。它们通过阻碍支链氨基酸的合成而挥发作用,用量为2~50g/ha 。较之前期的有机除草剂,提高了两个数量级。它们对多种一年或多年生杂草有效,对人畜安全,芽前、芽后处理均可。此时期主要除草剂品种有绿磺隆、甲磺隆、阔叶净、禾草灵、吡氟乙草灵、丁硫咪唑酮、灭草喹、草甘膦等。同时在此阶段也出现了除草抗生素——双丙氨膦。

  1.2我国农药工业的发展

  我国现代合成农药的研究从1930年开始,1930年在浙江植物病虫防治所建立了药剂研究室,这是最早的农药研究机构。到1935年,中国开始使用农药防治棉花、蔬菜蚜虫,主要是植物性农药,如烟碱(3%烟碱)、鱼藤酮(鱼藤根),现在也用。1943年在四川重庆市江北建立了中国首家农药厂,主要生产含砷无机物——硫化砷和植物性农药。1946年开始小规模生产滴滴涕。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农药工业才得以发展。1950年中国能够生产六六六,并于1951年首次使用飞机喷洒DDT灭蚊,喷洒六六六治蝗。 1957年中国成立了第一家有机磷杀虫剂生产厂——天津农药厂,开始了有机磷农药的生产。对硫磷(1605)、内吸磷(1059)、甲拌磷、敌百虫的生产。在60-70年代主要发展有机氯、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的杀虫剂品种。

  在70年代,我国农药产量已经能够初步满足国内市场需要,年年成灾的蝗虫、粘虫、螟虫等害虫得以有效控制。在解放前和解放初期,正因为农药的开发,对保证人们的生产生活及人们的身体健康起到了重要作用,一些大面积流行的传染病才得以控制。70年代后期我国生产的农药满足国内需求后,1983年停止了高残留有机氯杀虫剂六六六、DDT的生产,虽然现在南极的企鹅体内都有DDT、六六六的残留,但在解放初期还是起到了积极作用。

  2、农药剂型

  2.1 可湿性粉剂 WP(wettable powder)

  指不溶于水或微溶于水的固体或液体原药,表面活性剂(润湿剂、分散性)填料和载体组成,并粉碎至一定细度,遇水能被水润湿并形成相对稳定的悬浊液的一种剂型。

  2.2 可溶性粉剂 SP(soluble powder)

  有效成分能迅速分解而完全溶解于水中的一种剂型。

  统安(90%灭多威);农胜(75%乙酰甲胺磷);90%杀虫单; 90%敌百虫可溶粉;井岗霉素可溶粉

  2.3 乳油 EC (emulsifiable concentrates)

  由农药原药(原油或原粉)按规定比例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再加入一定量的农药专用乳化剂而形成的均相油状液体,加水能形成相对稳定的乳状液,这种油状液体称为乳油。

  2.4 悬浮剂 SC (suspension concentrates)

  不溶于水的固体农药在水中的分散体,该农药剂型是以水为分散介质,将原药、助剂(润湿剂、分散剂、增稠剂、触变剂)经湿法超微细粉碎制得的农药剂型。

  3、农药分类

  农药有很多分类方法,但一般按三种分类方式:

  ○1按来源分类

  ○2按防治对象分类

  ○3按作用方式分类

  3.1 按来源分类

  3.1.1 矿物源农药

  起源于天然矿物原料的无机化合物和石油的农药,统称为矿物源农药。

  如:波尔多液、石硫合剂、柴油乳剂、机油乳剂

  3.1.2 生物源农药

  生物源农药是指利用生物资源开发的农药,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

  ○1植物源农药:烟碱、印楝素、藜芦碱、鱼藤酮

  ○2微生物源农药:

  农用抗生素——井岗霉素、春雷霉素、多抗霉素、土霉素、链霉素

  活体微生物农药——真菌(白僵菌、绿僵菌),细菌(Bt),病毒(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颗粒体病毒、苜蓿银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活体微生物农药是利用有害生物的病原微生物活体作为农药,以工业方法大量繁殖其活体并加工成制剂来应用,而其作用实质是生物防治)

  ○3有机合成农药:现应用最多的还是合成农药。

  3.2 按防治对象分类

  杀虫剂 杀菌剂 杀线虫剂 杀螨剂

  除草剂 杀鼠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

  3.2.1杀虫剂

  ○1有机磷类

  1957年我国合成出对硫磷

  磷酸酯类:DDV、敌百虫

  一硫代: 甲对、对SP、辛、毒、喹

  二硫代:甲拌磷、马拉、乐果

  磷酸胺:甲胺磷、乙酰甲胺磷

  2)氨基甲酸酯类

  灭多威、异丙威、仲丁威、涕灭威、克百威等

  起源:根据毒扁豆碱生物活性与化学结构关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也可以说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也属于生物源农药,1953年美国联合碳化公司合成第一个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甲萘威(西维因)

  3)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特点:高效、亩用量1—2

  缺点:极易产生抗药性,且对鱼类毒性较高。

  根据对光稳定性分为对光不稳定除虫菊酯:丙烯菊酯、胺菊酯及醚菊酯;对光稳定除虫

  菊酯:氯氰、溴氰、甲氰等。

  第一个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是美国道化学公司1947年合成的丙烯菊酯。

  农药发展史上的两个里程碑之一。

  4)特异性昆虫生长调节剂

  起源:20世纪70年代荷兰化学家在合成除草剂时发现这类结构,美国1984年合成氟铃脲。

  含氟特异性昆虫生长调节剂特点:

  a)杀虫力强,毒力高于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略低于除虫菊酯类。

  b)选择性高,对天敌、鱼虾、蜜蜂及水生动物杀伤力小,这种在害虫与天敌、害虫与水生动物之间的高度选择性是其主要特点。

  5)沙蚕毒素类

  起源:沙蚕是海滩上的一种节肢动物,渔民用它做鱼饵,钓鱼岛事件。1965年日本武田株式会社合成第一沙蚕毒素类杀虫剂杀螟丹。

  杀虫单:我国1974年贵州化工研究所研制开发,90%可湿粉

  杀虫双:1975年贵州化工研究所研制开发,18%水剂、5%颗粒剂

  巴丹:50%可湿粉

  缺点:高温时,十字花科药害,不能用铁器装。

  6)杂环类

  吡虫啉:高效、低毒,亩用1~2

  锐劲特:亩用1.5~2.5克。飞虱、蓟马、螟虫、稻象甲、负泥虫、稻瘿蚊都有效,防治稻纵卷叶螟最好的药。

  3.2.2 杀菌剂

  1)杂环类

  多菌灵:水稻稻瘟、蔬菜枯萎、玉米大、小叶斑病

  农利灵:灰霉、菌核、烟草赤星

  速克灵:灰霉、菌核

  异菌脲:灰霉、菌核、早疫病、梨黑星、叶斑病

  安克:霜霉病

  三唑类(杜邦福星、世高、三唑酮、三唑醇、立克秀、烯唑醇)

  2)取代苯类

  甲托:70%WP(中迅托、甲基硫菌灵)

  甲霜灵:水稻立枯病、蔬菜霜霉病

  敌克松:立枯病、根腐病

  五氯硝基苯:大白菜根肿病、枯萎病

  土壤处理剂(或土壤消毒剂):敌克松、福美双、甲霜灵、恶霉灵、甲基立枯磷、五氯硝基苯。

  3)有机磷类

  稻瘟净;异稻瘟净;乙磷铝:苹果轮纹病、蔬菜霜霉病

  4)有机硫类

  代森锰锌 低毒

  代森锌 低毒

  福美双 中毒

  福美锌 低毒

  杀菌剂的复配,一般来讲是内吸性的药剂与保护性的药剂相复配,而且复配的保护性杀菌剂以福美双、代森锰锌为主,内吸性杀菌剂复配的低价位以多菌灵为主。

  5)铜类杀菌剂

  波尔多液:杀菌、杀螨剂,轮纹、斑点落叶、腐烂、炭疽病

  氧化亚铜、氢氧化铜:细菌性角斑病、柑桔溃疡病,即杀真菌又杀细菌。

  6)有机锡有机砷类

  薯瘟锡(三苯基醋酸锡):中毒,甜菜褐斑、水稻稻瘟病、杀螺剂,码头除去浮生植物。

  福美砷:苹果、梨腐烂病,毒性大,有残留。

  7)抗菌素类

  农抗120;多抗霉素(小麦白粉、烟草赤星、水稻立枯); 井岗霉素

  3.2.3植物生长调节剂

  生长素(包括生长抑制剂——多效唑、矮壮素)

  赤霉素

  细胞分裂素

  脱落酸(脱叶剂)

  乙烯类(催熟)

  3.3 按作用方式分类

  3.3.1 胃毒剂

  如:敌百虫(对蝽蟓有触杀作用),不杀蚜虫和螨,在碱性条件下部分分解成DDV后有杀蚜杀螨作用。

  3.3.2 触杀剂

  大部分有机磷、菊酯类通过昆虫表皮进入体内发挥作用使害虫中毒死亡。

  3.3.3 熏蒸剂

  通过昆虫气门或呼吸系统进入昆虫体内发挥作用使虫体中毒死亡。

  3.3.4 内吸剂

  药剂施药后通过叶片或根、茎被植物吸收进入植物体后输导到其他部位。

  如:克百威、吡虫啉、氧乐果

  除草剂按作用方式分

  触杀性除草剂:克无踪(百草枯、对草块)

  内吸性除草剂:草甘磷(镇草宁、农达)、苄嘧磺隆(农得时)

  除草剂按选择性分

  灭生性除草剂:草甘磷、克无踪

  选择性除草剂:禾大壮、农得时、丁草胺、乙草胺

  杀菌剂按作用方式分

  保护作用:在病菌侵染之前喷施在植物体表面均匀周到。

  治疗作用:是指药剂能够在植物体内转移传导,对病菌起到杀灭和铲除作用。

  4、农药基础知识

  4.1 毒性分级

  LD50 ——农药致死中量

  LD50 < 1 mg/kg体重,极毒;毒鼠强……

  1 < <>

  5 < 50,高毒;克百威、灭多威……<>

  50 < 500,中毒;三唑磷、菊酯类……<>

  LD50 > 500,低毒;辛硫磷、敌百虫……

  4.2 毒性&毒力

  毒性是对人、哺乳动物来讲,毒力是对有害生物体来说。

  对农药来说,人们总是希望它的毒性越小越好,毒力越大越好。

  4.3 农药商品名、通用名

  通用名由三部分构成,含量+有效成分+剂型

  商品名由农业部登记,其他厂家不能重复做。

  4.4 农药类别颜色标志带

  杀虫、杀螨剂——红色 杀菌、纱线虫——黑色

  杀鼠剂——蓝色 除草剂——绿色

  植物生长调节剂——黄色

  4.5 农药三证

  《农药登记证》 《生产准产证》 《产品标准证》

  4.6中毒&解毒

  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硫酸阿托品(注射、口服)

  有机氯、有机砷二巯基丙醇

  阿维菌素注射麻黄素、口服吐根糖浆

  病虫害知识

  5.1 虫 害

  鳞翅目棉铃虫、螟虫、粘虫、桃小……

  同翅目棉蚜、黄粉蚜、瘤蚜、叶蝉……

  鞘翅目金龟子、甲虫、象鼻虫、瓢虫……

  直翅目蝗虫、蝼蛄……

  缨翅目蓟马……

  半翅目蝽蟓……

  膜翅目赤眼蜂……

  双翅目果实蝇、斑潜蝇……

  5.2 螨 害

  红蜘蛛;白蜘蛛;黄蜘蛛;锈蜘蛛……

  5.3 病 害

  真菌霜霉、枯萎、灰霉、疫病、白粉、炭疽病……

  细菌黄瓜角斑、柑桔溃疡、番茄疮痂、大白菜软腐病……

  病毒番茄病毒病、水稻条纹矮缩病、玉米粗缩病、玉米鼠耳病

  类菌原体——枣疯病

  线虫&类病毒

  我国农药工业及农药现状:

  我国农药市场每年销售额为240~260亿之间,大约30亿美元,国际贸易方面也是出口大于进口,我国的农药产量居于世界的25%,但我国的农药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技术含量低,产值少,产量占世界折25%产值只有世界销售额的7%

  中国2000多家农药厂,一年的销售额只有先正达或安万特公司的一半。

  中国出口的主要农药品种甲胺磷(2.3万吨)、乐果(1.28万吨)、久效磷(3500)、多菌灵(9700)、百菌清(5000)、草磷(10万吨/)、百草枯(3500/,越南、泰国、巴勒斯坦等国。

  小麦、玉米、水稻、大豆,我国农药生产大吨品种

  杀虫剂:DDV、甲胺磷、杀虫双、敌百虫、辛硫磷、三唑磷、哒螨灵

  杀菌剂:硫酸酮、多菌灵、代森类、甲托、井岗霉素、三唑酮、三唑、百菌清、敌克松、甲霜灵、福美双、稻瘟灵、异稻瘟净、乙磷铝、速克灵、叶枯唑

  除草剂:草甘膦、乙草胺、百草枯、2甲四氯、24D

  2002年销量:湖南、山东、广东、河北、河南、江苏、广西、安徽、浙江、黑龙江;单一作物用药量;水稻、蔬菜、苹果、柑桔

  第二节 农药的剂型

  农药原料合成的液体产物为原油,固体产物为原粉,统称原药。绝大多数农药原药由于其理化性质和有效成分含量很高而不能直接使用,实践当中,需要加工成不同的剂型。

  目前,常用的农药剂型有以下几种:

  1. 乳油(EC)

  乳油主要是由农药原药、溶剂和乳化剂组成,在有些乳油中还加入少量的助溶剂和稳定剂等。溶剂的用途主要是溶解和稀释农药原药,帮助乳化分散、增加乳油流动性等。常用的有二甲苯、苯、甲苯等。

  农药乳油要求外观清晰透明、无颗粒、无絮状物,在正常条件下贮藏不分层、不沉淀,并保持原有的乳化性能和药效。原油加到水中后应有较好的分散性,乳液呈淡蓝色透明或半透明溶液,并有足够的稳定性,即在一定时间内不产生沉淀,不析出油状物。稳定性好的乳液,油球直径一般在0.1~1微米之间。

  目前乳油是使用的主要剂型,但由于乳油使用大量有机溶剂,施用后增加了环境负荷,所以有减少的趋势。

  2. 粉剂(D)

  粉剂是由农药原药和填料混合加工而成。有些粉剂还加入稳定剂。

  填料种类很多,常用的有粘土、高岭土、滑石、硅藻土等。

  对粉剂的质量要求,包括粉粒细度、水分含量、pH值等。粉粒细度指标,一般95% ~ 98% 通过200号筛目,粉粒平均直径为30毫米;通过300号筛目,粉粒平均直径为10~15微米。通过325号筛目(超筛目细度),粉粒平均直径为5~12微米。水分含量一般要求小于1%PH6~8

  粉剂主要用于喷粉、撒粉、拌毒土等,不能加水喷雾。

  3. 可湿性粉剂(WP)

  可湿性粉剂是由农药原药,填料和湿润剂混合加工而成的。

  可湿性粉剂对填料的要求及选择与粉剂相似,但对粉粒细度的要求更高。湿润剂采用纸浆废浆液、皂角、茶枯等,用量为制剂总量的8%~10%;如果采用有机合成湿润剂(例如阴离子型或非离子性)或者混合湿润剂,其用量一般为制剂的2%~3%

  对可湿性粉剂的质量要求应有好的润湿性和较高的悬浮率。悬浮率不良的可湿性粉剂,不但药效差,而且往往易引起作物要害。悬浮率的高低与粉粒细度、湿润剂种类及用量等因素有关。粉粒越细悬浮率越高。粉粒细度指标为98%通过200号筛目,粉粒平均直径为25微米,湿润时间小于15分钟,悬浮率一般在28%~40%范围内;粉粒细度指标为96%以上通过325号筛目,粉粒平均直径小于5微米,湿润时间小于5分钟,悬浮率一般大于50%

  可湿性粉剂经贮藏,悬浮率往往下降,尤其经高温悬浮率下降很快。若在低温下贮藏,悬浮率下降较缓慢。

  可湿性粉剂加水稀释,用于喷雾。

  4. 颗粒剂(G)

  颗粒剂是由农药原药、载体和助剂混合加工而成。

  载体对原药起附着和稀释作用,是形成颗粒的基础(粒基)。因此要求载体不分解农药、具有适宜的硬度、密度、吸附性和遇水解体率等性质。常用做载体的物质如白炭黑、硅藻土、陶土、紫砂岩粉、石煤渣、粘土、红砖、锯末等。常见的助剂有粘结剂(包衣剂)、吸附剂、湿润剂、染色剂等。

  颗粒剂的粒度范围一般在10~80目之间。按粒度大小分为微()粒剂(50~150)、粒剂(10~50)、大粒剂(丸剂,大于10);按其在水中的行为分为解体型和非解体型。

  颗粒剂用于撒施,具有使用方便、操作安全、应用范围广及延长药效等优点。高毒农药颗粒剂一般作土壤处理或拌种沟施。

  5. 水剂(AS)

  水剂主要是由农药原药和水组成,有的还加入小量防腐剂、湿润几剂、染色剂等。该制剂是以水作为溶剂,农药原药在水中有较高的溶解度,有的农药原药以盐的形式存在于水中。水剂加工方便,成本低廉,但有的农药在水中不稳定,长期贮存易分解失效。

  6. 悬浮剂(SC)

  悬浮剂又称胶悬剂,是一种可流动液体状的制剂。它是由农药原药和分散剂等助剂混合加工而成,药粒直径小于微米。悬浮剂使用时对水喷雾,40%多菌灵悬浮剂、20%除虫脲悬浮剂等。

  7. 超低容量喷雾剂(ULV)

  超低容量喷雾剂是一种油状剂,又称为油剂。它是由农药和溶剂混合加工而成,有的还加入少量助溶剂、稳定剂等。这种制剂专供超低量喷雾机使用,或飞机超低容量喷雾,不需稀释而直接喷洒。由于该剂喷出雾粒细,浓度高,单位受药面积上附着量多,因此加工该种制剂的农药必须高效、低毒,要求溶剂挥发性低、密度较大、闪点高、对作物安全等。如25%敌百虫油剂、25%杀螟松油剂、50%敌敌畏油剂等。

  油剂不含乳化剂、不能兑水使用。

  8. 可溶性粉剂(SP)

  可溶性粉剂是由水溶性农药原药和少量水溶性填料混合粉碎而成的水溶性粉剂。有的还加入少量的表面活性剂。细度为90%通过80号筛目。使用时加水溶解即成水溶液,供喷雾使用。如80%敌百虫可溶性粉、50%杀虫环可溶性粉、75%敌克松可溶性粉、64%野燕枯可溶性粉、井冈霉素可溶性粉等。

  9. 微胶囊剂(MC)

  微胶囊剂是用某些高分子化合物将农药液滴包裹起来的微型囊体。微囊粒径一般在25微米左右。它是由农药原药(囊蕊)、助剂、囊皮等制成。囊皮常用人工合成或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如聚酰胺、聚酯、动植物胶(如海藻胶、明胶、阿拉伯叫胶)等,它是一种半透性膜,可控制农药释放速度。该制剂为可流动的悬浮体,使用时对水稀释,微胶囊悬浮于水中,供叶面喷雾或土壤施用。农药从囊壁中逐渐释放出来,达到防治效果。微胶囊剂属于缓释剂类型、具有延长药效、高毒农药低毒化、使用安全等优点。

  10. 烟剂(S)

  烟剂是由农药原药、燃料(如木屑粉)、助燃剂(氧化剂,如硝酸钾)、消燃剂(如陶土)等制成的粉状物。细度通过80号筛目、袋装或罐装、其上配有引火线。烟剂点燃后可以燃烧、但没有火焰、农药有效成分因受热而气化,在空气中受冷又凝聚成固体微粒,沉积在植物上,达到防治病害或虫害目的。在空气中的烟粒也可通过昆虫呼吸系统进入虫体产生毒效。烟剂主要用于防治森林、仓库、温室、卫生等病虫害。

  11. 水乳剂(EW)

  水乳剂为水包油型不透明浓乳状液体农药剂型。水乳剂是由水不溶性液体农药原油、乳化剂、分散剂、稳定剂、防冻剂及水、经均匀化工艺制成。不须用油用油作溶剂或只须用少量。

  水乳剂的特点有:1. 不使用或仅使用少量的有机溶剂;2. 以水为连续相,农药原油为分散相,可抑制农药蒸气的挥发;3. 成本低于乳油;4. 无燃烧、爆炸危险,贮藏较为安全;5. 避免或减少了乳油制剂所用有机溶剂对人畜的毒性和刺激性,减少了对农作物的药害危险;6. 制剂的经皮及口服急性毒性降低,使用较为安全;7. 水乳剂原液可直接喷施,可用于飞机或地面微量喷雾。

  12. 水分散性粒剂(WDG)

  入水后能迅速崩解、分散形成悬浮液的粒状农药剂型。产生与20世纪80年代初,是正在发展中的新剂型。这种剂型兼具可湿性粉剂和浓悬浮剂的悬浮性、分散性、稳定性好的优点,而克服了二者的缺点;与可湿性粉剂相比,它具有流动性好,易于从容器中倒出而无粉尘飞扬等优点;与浓悬浮剂相比,它可克服贮藏期间沉积结块、低温时结冻和运费高的缺点。

  第三节 农药的使用技术

  1. 喷雾

  将农药制剂加水稀释或直接利用农药液体制剂,以喷雾机具喷雾的方法。喷雾的原理是将药液加压,高压药液流经喷头雾化成雾滴的过程。适用于这种施药方法的剂型有可湿性粉剂、乳油、可溶性粉剂、胶悬剂、水剂或油剂等。

  常规喷雾法:指在单位面积上喷施的药液量较大(一般每亩50㎏以上)的喷雾方法。高量喷雾药液浓度较低(0.05~0.5%),雾滴较粗(直径250μm),用液压或气压式喷雾器进行针对性喷雾,是目前最常用的喷雾方法。

  2. 包衣

  是今年来迅速兴起,推广面积逐渐扩大的一种使用技术,一般是集杀虫、杀菌为一体,在种子外包覆一层药膜,使药剂缓慢释放出来,达到治虫、抗病的作用。

  3. 拌种

  用拌种器将药剂与种子混拌均匀,使种子外面包上一层药粉或药膜,再播种,以防治种子带菌和土壤带菌浸染种子及防治地下害虫的施药方法。拌种法分干拌法和湿拌法两种。干拌法可直接利用药粉;湿拌法则需要确定药量后加少量水。拌种药剂量一般为种子重量的0.2~0.5%

  4. 喷粉

  用喷粉器械所产生的风力将药粉吹出分散并沉降于植物体表的使用方法。喷粉法施药比常量喷雾法施药工效高。适合于干旱缺水的地区,但粉尘飘移污染严重。

  5. 撒颗粒

  用手或撒粒机施用颗粒剂的试药方法。水田以这种施药形式最多。撒颗粒剂用法简单,工效高,减少了飘移污染。

  6. 熏蒸

  使用熏蒸剂,使其发挥成为气体状态,以毒气防治病虫害的施药方法。分空间熏蒸和土壤熏蒸两种,空间熏蒸主要用于仓库;土壤熏蒸主要防治地下害虫和土壤杀菌等。

  7. 烟熏

  用烟剂点燃或用器械产生含有效成分的烟雾,该烟雾在空气中飘浮、扩散来防治害虫和病毒的方法。

  8. 灌注

  在土壤表层或耕层,配制一定浓度的药液进行灌注或注入,药剂在土壤中渗透和扩散,以防治土壤病菌、线虫和地下害虫的施药方法。

  9. 毒土

  农药制剂与细土混合后,进行撒施的方法。这种方法简单、适用。

  10. 浸种浸苗

  为预防种子带菌、地下害虫为害及作物苗期病虫害而用药剂进行的种苗出理方法。

  11. 涂抹

  将农药制剂加入固着剂和水调制成糊状物,用毛刷点涂在作物茎、叶等部位,防治病虫害的施药方法。该法施用的药剂必须是内吸剂,因此只涂一点即可经吸收输导传遍整个植株体而发挥药效。如用乐果防治棉蚜即可用点涂法施药。

  12. 沾花

  指在作物的开花受粉前后,用药剂或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成适当浓度的液剂,用毛刷或棉球涂在作物的花蕾上,以达到早熟、促长、抗病之目的。

  第四节 农药的分类

  () 杀虫剂

  用于杀灭害虫的药剂称为杀虫剂,许多杀虫剂兼具杀螨作用,有时也称杀虫杀螨剂。而有的杀螨剂只具有杀螨的作用,不具有杀虫作用,称为杀螨剂。

  按组成成分的分类:

  (1)有机磷类

  有机磷类农药是含磷的有机化合物,主要是磷酸的衍生物。按化学结构,又可分为以下六类:

  1. 磷酸酯:如久效磷、磷胺、二溴磷、敌敌畏等。

  2. 一硫代磷酸酯:如对硫磷、甲基对硫磷、杀螟松、辛硫磷、氧化乐果、内吸磷、水胺硫磷、二嗪农、喹硫磷等。

  3. 二硫代磷酸酯:如马拉硫磷、乐果、乙硫磷、亚胺硫磷、伏杀磷、三硫磷、甲拌磷、稻丰散等。

  4. 磷酸酯:如敌百虫。

  5. 磷酰胺、硫代磷酰胺:如甲胺磷、乙酰甲胺磷等。

  6. 焦磷酸酯、硫代焦磷酸酯:如特普(TEPP)、治螟磷(苏化203)等。

  (2)氨基甲酸酯类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是含有氨基甲酸酯基团的酯类化合物(R-O-CONH2),它是甲酸(HCOOH)的衍生物。按其化学结构,又可分为:

  1.N—甲基氨基甲酸酯,如速灭威、叶蝉散、害扑威、混灭威、仲丁威、呋喃丹、涕灭威等;

  2.二甲基氨基甲酸酯,如抗蚜威等。

  (3)有机氮类

  有机氮杀虫剂系指除氨基甲酸酯及有机磷酸酯之外的其它含氮杀虫剂,目前出现的品种可分为三类:

  1. 脒类:含有脒基[H2NC(:NH)—]杀虫剂,如杀虫脒,目前已禁止生产使用。

  2. 杀蚕毒类:杀蚕毒是一种从海生环节动物异足索蚕(俗称沙蚕)体内分离出来的有毒物质。根据其化学结构合成了多种具有杀虫价值的类似物,例如杀螟丹、杀虫双、杀虫单、杀虫环等。

  3. 脲类、硫脲类:含有脲基(H2NCONH—)杀虫剂有除虫脲、灭幼脲、定虫隆、伏虫隆、杀虫隆;含有硫脲基(H2NCSNH—)的杀虫剂有灭虫隆等。

  (4)拟除虫菊酯类

  拟除虫菊酯类依据天然除虫菊花中的杀虫有效成分除虫菊素的化学结构人工合成的类似物。根据拟除虫菊酯对光的稳定性可分为光不稳定性菊酯和光稳定性菊酯类二大类:

  1. 光不稳定性拟除虫菊酯:如丙烯菊酯、胺菊酯、苄呋菊酯、炔呋菊酯、苯醚菊酯等。它们受光照射后极易分解,不适用于农田防治害虫,主要用于防治室内及卫生害虫。

  2. 光稳定性拟除虫菊酯:如氯氰菊酯、溴氧菊酯、氰戊菊酯、甲氰菊酯、联苯菊酯、功夫菊酯、氟氰菊酯、多来宝。

  (5)有机氯类

  有机氯杀虫剂是一类含氯元素的碳氢化合物。如滴滴涕、六六六、毒杀芬、灭蚁灵、氯丹等。六六六、滴滴涕已在我国禁止使用。

  (6)有机氟

  如氟乙酰胺、氟乙酸钠、硫酰氟等。

  (7)无机杀虫剂

  是以天然矿物质为原料的无机化合物,如砷酸钙、亚砷酸、氟化钠等。

  (8)植物性杀虫剂

  如鱼藤精、烟碱、除虫菊等。

  (9)微生物杀虫剂

  能使害虫致病的真菌、细菌、病毒,通过人工大量培养,作为农药防治害虫。如苏金杆菌、杀螟杆菌、白僵菌等。

  (10)昆虫生长调节剂

  可分为拟保幼激素如ZR—777(Kinoprene);抗保幼激素如早熟素1;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如灭幼脲、噻嗪酮(buprofenin)等。

  (11)昆虫行为调节剂

  可分为信息素和拒食剂。信息素包括性信息素如性诱剂、报警信息素如驱避剂;拒食剂如印楝素,α—桐酸甲酯等。

  () 杀菌剂

  (1)有机磷类

  是指化学结构含有硫元素的有机杀菌剂。常用的品种有四类:

  1.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又可分为乙撑双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又名代森类),如代森锌、代森铵、异丙镍、代森环等;二甲基硫代氨基甲酸盐类(又名福美类),如福美双、福美锌、福镁镍等。

  2. 氨基磺酸类:如敌锈钠和敌克松等。

  3. 硫代磺酸酯类:如抗菌剂401402

  4. 三氯甲硫基类:如灭菌丹和克菌丹。

  (2)有机磷酸酯类

  是一类含有磷元素的有机杀菌剂,如稻瘟净、异稻瘟净、克瘟散、乙膦铝、定菌磷等。

  (3)有机砷类

  是一类含有砷元素的有机化合物,如福美甲胂、福美胂、甲基胂酸锌(稻脚青)、甲基胂酸钙(稻宁)、甲基胂酸铁铵(田安)等。

  (4)有机锡类

  是一类含有锡元素的有机化合物,如薯瘟锡、三苯基氯化锡、毒菌锡、乙蜗锡等。

  (5)苯类

  是一类含有苯环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如六氯苯、五氯硝基苯、托布津、甲基托布津、百菌清、四氯苯肽等。

  (6)杂环类

  是一类含有杂环结构 有机化合物。这类药剂品种多,杀菌谱广,大都具有内吸作用,可分为以下几类:

  1. 苯并咪唑类:如多菌灵、苯来特、苯菌灵等。

  2. 噻英类:如萎锈灵和氧化萎锈灵等。

  3. 嘧啶类:如甲菌定和乙菌定等。

  4. 吡啶类:如吡氯灵、氯甲基吡啶等。

  5. 三唑类:如三唑酮、三环唑、叶锈特等。

  6. 吗啉类:如十三吗啉、十二吗啉、硫酰吗啉等。

  7. 吩嗪类:如叶枯净等。

  8. 吡唑类:如茂叶宁、绿叶宁、果丰定等。

  9. 哌嗪类:如嗪氨灵等。

  10. 喹啉类:如乙氧喹啉、羟基喹啉盐等。

  11. 苯并噻唑类:如稻可丰、苯噻清等。

  12. 呋喃类:如甲呋酰苯胺、二甲呋酰苯胺等。

  (7)无机杀菌剂

  是指以天然矿物为原料的杀菌剂。如硫酸铜、杀菌铜、王铜、波尔多液、升汞、甘汞、硫磺、多硫化钡、石硫合剂等。

  (8)微生物杀菌剂

  是用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作为防治植物病害的药剂,又称抗生素,如井冈霉素、春雷霉素、稻瘟散等。

  () 除草剂

  (1)酰胺类

  在化学结构中含有酰胺基团(CONH—)的除草剂。如敌稗、丁草胺、甲草胺、大惠利、都尔、杀草胺等。

  (2)二硝基苯胺类

  在化学结构中苯胺上含有二个硝基(—NO2)的除草剂,如氟乐灵、地乐胺、锄草通等。

  (3)氨基甲酸酯类

  在化学结构中含有氨基甲酸基团(—OCONH2)的除草剂,如杀草丹、禾大壮、磺草灵、优克稗等。

  (4)脲类

  在化学结构中含脲基(H2NCONH—)的除草剂,如敌草隆、绿麦隆、莎扑隆、利谷隆等。

  (5)酚类

  在化学结构中含有苯酚的除草剂,如五氯酚钠、二硝酚等。

  (6)二苯醚类

  在化学结构中含二苯醚的除草剂,如除草醚、草枯醚、果尔、虎威、杂草焚等。

  (7)三氮苯类

  在化学结构中含三氮苯环的除草剂,如扑草净、西草净、西玛津、威尔柏等。

  (8)苯氧羧酸类

  在化学结构中含有苯氧基的除草剂,如24氯、盖草能、禾草克、稳杀得、禾草灵等。

  (9)有机磷类

  在化学结构中含磷(P)的有机除草剂,如草甘膦、草特磷等。

  (10)杂环类

  在化学结构中含有各种杂环的除草剂,如灭草松、恶草灵、百草枯等。

  (11)硫酰脲类

  在化学结构中含硫酰脲的除草剂。如农得时(苄嘧磺隆)、阔草散、草克星、绿磺隆、甲磺隆等。

  (12)咪唑啉酮类

  在化学结构中含有咪唑啉酮环的除草剂,如咪草烟(普杀特)

  (13)选择性除草剂

  除草剂在植物间有选择性,即能够毒杀某种或某一类杂草,而对作物是安全的,这类除草剂称为选择性除草剂。近几年,我国在稻麦田中已广泛使用选择性除草剂,能够安全有效地防除杂草。如敌稗、24氯、西玛津、苯达松等。

  (14)灭生性除草剂

  除草剂对植物无选择性,植物接触此类药剂都能伤害致死。如草甘膦、百草枯等。灭生性除草剂可用于休闲地、田边等处杀灭杂草,不能在作物出苗后的田间直接喷洒。有些也可通过时差位差或者使用保护机械设备后用于农田除草。

  () 植物生长调节剂

  (1)杂环类

  如哌壮素、助壮素、吲哚乙酸、萘乙酸、萘乙酸胺、萘氧乙酸、抑芽醚、芸苔素内酯、正形素、6—苄氨基嘌呤、吲熟酯、赤霉素等。

  (2)苯类

  如抑芽敏、多效唑、爱多收、特丁滴、防落素、甲苯太氨酸、三碘苯甲酸等。

  (3)有机磷类

  如乙烯利、调节膦、增甘膦、脱叶磷、脱叶亚磷等。

  (4)取代脲类

  如脱叶脲等。

  (5)醇类

  如正癸醇、正十一碳醇、三十烷醇、三环苯嘧醇、羟乙基二十二烷醇以及比久、矮壮素、环烷酸盐、菌多杀、乙二肟、促叶黄、羟基乙肼、托实康、十一碳烯酸、三丁氯苄磷等。

  (6)催熟剂

  具有缩短植物生长期,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如乙烯利、羟基乙肼、羟乙基二十二烷醇等。

  (7)保鲜剂

  具有延缓植物衰老,解除顶端优势的作用,如抑芽丹、抑芽醚、抑芽敏、玉米素、N6—呋喃甲基氨基嘌呤等。

  (8)脱叶剂

  具有促进植物叶片等器官衰老和脱落的作用。如脱落酸、脱叶磷、脱叶亚磷等。

  (9)防落剂

  具有加速植物幼果发育,提高座果率,防止落花落果的作用。如防落素、萘乙酸、萘氧乙酸、助壮素等。

  (10)生长抑制剂

  具有抑制植物细胞伸长而不抑制细胞分裂的作用,能使植物节间缩短、茎杆变粗、矮壮、株行紧凑、增强抗逆、抗倒伏能力、增加分蘖等。如矮壮素、多效唑等。

  (11)生长促进剂

  具有促进植物细胞分裂、根系发育和诱导器官发生的作用,多用于组织培养等。如赤霉素、三十烷醇、爱多收、吲哚乙酸、环烷酸盐等。

  (12)性诱变剂

  具有调节植物性别,有利雌花产生的作用,多用于无性繁殖培育无子果实等。如萘乙酸、促生灵、乙烯利等。

  第六节 农药毒性及农药中毒

  农药一般都是有毒品,其毒性大小,通常用对试验动物的致死中量、致死中浓度和无作用剂量(LD50LC50NOEL)来表示。

  LD50:在给定时间内,使一组实验动物的50%发生死亡的毒物剂量,称半数致死量

  LC50:在给定时间内,使一组实验动物的50%发生死亡的毒物浓度,称半数致死浓度

  致死中量越小,浓度毒性越大,反之,致死中量越大,农药的毒性则越小。

  按我国农药毒性分级标准,农药毒性分为剧毒、高毒、中等毒、低毒四级。

  农药的急性毒性分级

  级别

  经口LD50

  (/) 经皮LD50(/)4小时 吸入LC50(/m3)2小时

  剧毒 ﹤5 20 20

  高毒 550 20200 20200

  中等毒 50500 2002000 2002000

  低毒 ﹥500 2000 2000

  1. 农药中毒

  在使用接触农药的过程中,农药进入人体内超过了正常人的最大受量,使人的正常生理功能受到影响,出现生理失调、病理改变等系列中毒现象,如呼吸障碍、心搏骤停、休克、昏迷、痉挛、激动、不安、疼痛等症状,就是农药中毒现象。

  (1)农药中毒的类型

  以农药中毒引起的人体所受损害程度的不同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中毒。以中毒快慢分为急性中毒、亚急性中毒、慢性中毒。

  急性中毒 农药被人一次口服、吸入或皮肤接触量较大,在24小时内就表现出中毒症状的为急性中毒。

  亚急性中毒 一般是人在48小时内,出现中毒症状,时间较急性中毒为长,症状表现较缓慢。

  慢性中毒 接触农药量小,时间长易产生积累性慢性中毒。农药进入人体后累积到一定量才表现出中毒症状,一般不易被察觉,诊断时往往被认为是其他症状。所以慢性中毒易被人们忽略,一旦发现,为时已晚,在日常生活中食用了农药残留量超标的蔬菜、水果,饮用了农药残留量超标的水,或接触、吸入了卫生杀虫剂等大多会引起累积性的慢性中毒。

  另外,还可分为生产性中毒与非生产性中毒。

  (2)农药中毒的途径

  经皮 农药通过皮肤吸收引起的中毒。不按安全操作规程,如不穿防护服、不戴手套施药,喷雾器在喷药前未检查漏水,药液浸湿了衣裤,迎风喷药药液吹到了操作者身上或眼内均会引起经皮中毒。

  吸入 农药从呼吸道吸入引起的中毒。使用具有熏蒸作用的农药和易挥发成气体的农药,在喷药过程中不戴口罩,贮藏农药的地方不通风或将农药放在人住的房内,都会因吸入了农药而引起吸入中毒。

  经口 通过嘴和消化道吸收引起的中毒。如食用了拌了农药的种子;长期食用农药残留量超标的瓜、果、蔬菜;在喷药时不按操作规程,不洗手就吃东西、喝水、抽烟等都能引起经口中毒。

  农药中毒又可分为生产性中毒,非生产性中毒。

  生产性中毒是农药在生产、运输、销售、保管、使用等过程中不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发生的中毒。

  非生产性中毒是在生活中因接触农药(包括服毒自杀)发生的中毒。

  2.中毒症状

  由于不同农药中毒作用机制不同,所以有不同的中毒症状表现,一般表现为恶心呕吐、呼吸障碍、心搏骤停、休克、昏迷、痉挛、激动、烦躁不安、疼痛、肺水肿、脑水肿等。为了尽量减轻症状和避免死亡,必须尽早、尽快、及时地采取急救措施。

  3.急救措施

  (1)去除农药污染源,防止农药继续进入人体内,是急救中很重要的措施之一。

  经皮引起的中毒者,应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裤,迅速用温水冲洗干净,或用肥皂水冲洗(敌百虫除外,因它遇碱后变为更毒的敌敌畏),或用4%碳酸氢钠溶液冲洗。若眼内溅入农药,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20次以上,然后滴入2%可的松和0.25%氯霉素眼药水,疼痛加剧者,可滴入1~2%普鲁卡因溶液。

  吸入引起中毒者,立即将中毒者带离现场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去,并解开衣领、腰带,保持呼吸畅通,除去假牙,注意保暖,严重者送医院抢救。

  经口引起中毒者,应尽早引吐、洗胃、导泻或对症使用解毒剂。

  A 引吐 是排除毒物很重要的方法:

  ——先给中毒者喝200~400毫升水,然后用干净手指或筷子等刺激咽喉呕吐。

  ——1%硫酸铜液每5分钟1匙,连用三次。

  ——用浓食盐水、肥皂水引吐。

  ——用中药胆矾3克、瓜蒂3克研成细末一次冲服。

  ——砷中毒用鲜羊血引吐。

  注意事项:引吐必须在人的神智清醒时采用,人昏迷时决不能采用,以免因呕吐物进入气管造成危险,呕吐物必须留下以备检查用。

  B 洗胃 引吐后应早、快、彻底地进行洗胃,这是减少毒物在人体内存留的有效措施,洗胃前要去除假牙,根据不同农药选用不同的洗胃液。

  ——若神智尚清醒择,自服洗胃剂;神智不清醒者,应先插上气管导管,以保持呼吸道畅通,要防止胃内物倒流入气管,在呼吸停止时,可进行人工呼吸。

  ——抽搐者应控制抽搐后再进行洗胃。

  ——服用腐蚀性农药的不宜采用洗胃,引吐后,口服蛋清及氢氧化铝、牛奶等以保护胃粘膜。

  ——最严重的患者不能插胃管,只能用手术剖腹造成瘘洗胃,这是在万不得已时采用。

  C 导泻 毒物已进入肠内,只有用导泻的方法消除毒物。导泻剂一般不用油类泻药,尤其是苯作溶剂的农药。导泻可用硫酸钠或硫酸镁30克加水200毫升一次服用,再多饮水加快导泻。有机磷农药重度中毒时,呼吸受到抑制时不能用硫酸镁导泻,避免镁离子大量吸收加重了呼吸抑制。硫化锌中毒也不能用硫酸镁。

  (2)及早排出已吸收的农药极其代谢产物,可采用吸氧、输液、透吸等方法。

  吸氧 气体或蒸气状的农药引起的中毒,吸氧后可促使毒物从呼吸道排除出去。

  输液 在无肺水肿、脑水肿、心力衰竭的情况下,可输入10%5%葡萄糖盐水等促进农药极其代谢物从肾脏排出去。

  透析 采用结肠、腹膜、肾透吸等。

  4.治疗措施

  (1) 及时服用解毒药品

  及时服用解毒药,可使毒物对人体的症状减轻或消除,但还要配合其他疗效措施才行。

  先将几种常用的解毒剂介绍如下:

  胆碱酯醇复能剂 国内使用的复能剂有解磷定、氯磷定、双复磷、双解磷。这种解毒药能迅速复活被有机磷农药抑制的胆碱酯酶,对肌肉震颤、抽搐、呼吸肌麻痹有强有力的控制作用。但它们只有对有机磷农药的急性中毒有效,而对慢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无复能作用,对某些农药反而会增强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如西维因农药,应禁止使用。

  硫酸阿托品 用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的解毒剂药物。

  巯基类络合剂 这类药物对砷制剂,有机氯制剂有效,也可用于有机锡、溴甲烷等中毒,常用的有二巯基丙磺酸钠、二巯基丁二酸钠、二巯基丙醇、巯乙胺等。

  乙酰胺 它可使有机氟农药中毒后的潜伏期延长,症状减轻或制止发病,效果较好。

  (2) 对症治疗

  对呼吸障碍者的治疗 由有机磷农药中毒引起的呼吸困难,呼吸间断或感到呼吸困难时,可用阿托品,胆碱酶复能剂。还可用呼吸兴奋剂洛贝林3毫克肌肉注射,尼可杀米1.5毫升肌肉注射或9毫克加入5%葡萄糖生理盐水100毫升中静脉点滴。应注意的是使用兴奋剂时,必须在通气功能改善,呼吸道阻力减少时才能使用,不然会因增加呼吸功率而增加了氧气的消耗量。

  如果中毒者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输氧,口对口人工呼吸,在进行口对口呼吸时应先解开中毒者的裤带及上衣全部的扣子,清洁中毒者的口、鼻、咽等上呼吸道,保持通畅,开始时吹气压力要大些,频率也要快,10~20次后逐渐减少压力,维持上胸部升起即可。吹气过大会造成肺泡极度扩张,肺泡内气体停留,使功能性残气增加,对气体交换不利,吹气时不宜过长或过短,不然会影响通气效果。

  对心搏骤停者的治疗 此种症状很危险,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是发生在呼吸停止后或农药对心脏直接的毒性作用所致,所以要分秒必争地抢救,其方法是:心前区扣击术,用拳头扣击心前区,连续3~5次用力中等,这时可出现心跳恢复脉搏跳动。如此法也无效,应立即改用胸外心脏按摩,每分钟60~80次,在作外胸按摩时必须同时进行人工呼吸,不然难以复苏或不持久。做外胸按摩时应注意,将中毒者放在硬板上或地上,用力不能过猛,避免发生肋骨骨折和内脏受伤。还可用浓茶做心脏兴奋剂,必要时注射安息香酸钠咖啡因等。

  对休克者的治疗 急性农药中毒或剧烈头疼均可引起休克,症状表现全身急性衰竭,神情呆滞、体软、四肢发凉、脸色苍白、青紫、脉搏快而细、血压下降。急救休克者,应使病人足高头低,注意保暖,必要时进行输血、输氧和人工呼吸。

  对昏迷者的治疗 急救时将患者放平、头略向下垂,输氧,对症治疗。还可采用针刺人中、内关、足三里、百会、涌泉等穴位。要补充水分、营养,给克脑迷、氯酯等苏醒剂与5~10%葡萄糖水静脉点滴。

  对痉挛者的治疗 缺氧引起的痉挛给予吸氧,其他中毒引起的痉挛可用水合氯醛灌汤,肌注苯巴比妥钠或吸入乙醚、氯仿等药物。

  对激动不安者的治疗 用水合氯醛灌汤,服用醚缬草根滴剂可缓解中毒的躁动不安。

  对疼痛者的治疗 对头、肚、关节等疼痛可使用镇痛剂止痛。

  对肺水肿者的治疗 输氧,使用较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利尿剂、钙剂、抗菌剂及小量镇静剂。

  对脑水肿者的治疗 输氧、头部用水袋冷敷,用能量合剂、高渗葡萄糖、脱水剂、皮质激素、多种维生素等药物。

  第二章 植物病虫害

  第一节 植物病害

  植物病害是世界各国都存在的自然灾害,据阿格雷斯报导,世界农作物产量因病害造成的损失率为12%。在局部地区某种病害大流行的年份甚至给当地居民带来巨大的灾,如1845年爱尔兰马铃薯晚疫病大流行而使欧洲以马铃薯为主食的百万人饿死或流亡;1943年孟加拉水稻胡麻斑病大流行造成严重饥馑,导致200于万人死亡。我国1950年小麦条锈病大流行,损失60亿公斤小麦,是3000万人一年的口粮。有些病害不仅在田间危害造成减产,而且在收获后贮藏、加工、运输过程中进一步发展而造成更大危害,如小麦赤霉病的病麦含有毒素,人食用能引起头痛、腹胀呕吐等,耕牛吃了甘薯黑斑病病薯会中毒,发生气喘病,引起死亡。食用混有麦角的黑麦和牧草会导致人畜中毒和流产。病害发生严重时,还影响到一种作物能否在一个地区继续栽培,华北地区曾因红麻疽病而停种红麻。解放前,东北因小麦秆锈病危害而减少小麦种植面积。板栗干腐病进入美国后几乎毁了当地的板栗树。防治病害时大规模滥用农药造成环境污染,残留农药的生物浓缩破坏了自然生态的平衡。

  植物病理学的发展是经过了漫长的历史过程的。虽然我国明朝的《农政全书》中已指出播种期与棉苗病害的关系,1765年御题棉花图就有播种前烫种拌灰的记录,但并不知道植物病害是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农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发现植物病害由一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所致。这一观点一直延续到19世纪中叶。17世纪末,显微镜被发明,并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研究,虽然在有病植物的组织上发现了菌类,但却认为是植物病害后的产物,不是引起病害的原因。铁菜特把小麦腥黑穗病病粒中的黑粉拌在种子上,长出了腥黑穗病株,证明了病害的传染性。巴斯德与1860年证明微生物不是自生的,而是从原先已经存在的生物繁殖而来的,以后又通过狄巴利对黑穗病菌及锈病菌的研究,建立了微生物病原学说。早期的植物病理学实际上只是对真菌和真菌病的研究。1743年尼德汉报导了小麦的寄生性线虫,1878年柏列尔肯定了细菌也能引起植物病害,1886梅耶尔证明了烟草花叶病的传染性,1890年伊凡诺夫斯基更进一步发现这是一种通过细菌过滤器后仍能保持传染性的传染性活液,即病毒。以后,各国都陆续报导了上述病原造成的植物病害,还发现了高等寄生性植物和类菌原体病原物。1878年法国葡萄霜霉病大发生,严重打击了酿酒业,米拉德发现石灰与硫酸铜的混合液洒过的葡萄藤上保持无病绿叶,这就是波尔多液,同时也开创了病害化学防治。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是植物病理学飞速发展的时期,对病原菌的专化性、变异、病害的防治等的研究都有很大进展。

  近代植物病理学发展更为迅速。本世纪60年代范德普朗克提出了水平抗性学说,开辟了垂直抗性范围以外的研究领域。由于其它学科和电子显微镜及电子计算机等先进技术的普遍引进和应用,推动了植物病理学各个方面更为深入的研究,如对抗病机制和抗性遗传的研究已从物理生化走向分子生物水平,对植物病毒的研究手段、检测技术的进展,使对病毒的研究和防治有了很大突破。在植物病害流行学中,应用电子计算机测报病毒病的发生程度;防治上不仅应用高效低毒内吸杀菌剂,也研究了内吸免疫剂;策略上考虑经济效益,又考虑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这些成就促使植物病理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什么是植物病害

  植物在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下生长、发育,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在最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植物的生长发育处于最佳状态。但是这种最适条件的配合一般不能保证经常存在,当环境中条件在一定幅度内发生变化时,植物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和适应的能力,如环境中某一或某些生物或非生物因素对植物生理程序干扰过强,使其功能偏离常态过大,超过了植物的调节适应能力,则引起病态变化。所以植物病害的概念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在一定外界条件的影响下,植物受生物或非生物因子的干扰作用,超越了它能忍受的范围,致使在生理上和形态上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生长发育不正常,表现出一些特有的外部症状及内部病理变化,并因此而降低了对人类的经济价值。这种现象叫植物病害。

  ()植物病害的分类

  植物病害可按病原分为非侵染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两大类。侵染性病害又可根据病原物的种类分为真菌病害、病毒病害、细菌病害、线虫病害及寄生性种子植物病害等。根据病原物分类的最大优点是每一类病原物所引起的病害有许多共同的地方,所以这种分类法最能说明各类病害发生发展的规律和防治上的特点。为了便于诊断,植物病害可根据受害的部位分根病、茎病、叶病及花病、果病等。

  植物病害也可以按寄主植物分为大田作物病害、蔬菜病害、果树病害、花卉病害、药用植物病害等,若分得更细一些可以单一作物为主题,如小麦病害、水稻病害等,这个方法的优点是便于了解一种作物的病害问题。

  植物病害还可以根据病害的传播方式来分,可分为空气传播、土壤传播、种苗传播、机械传播、昆虫传播的病害。因为病害的防治和病害传播方式有密切联系,这种分法便于根据传播方式考虑防治措施。

  一种作物上往往可以发生许多病害,可以根据发生时期分为苗期病害、成株期病害和贮藏期病害等,由于各个时期病害的性质不同,防治重点不同,应根据主要对象来考虑防治措施。

  ()植物病害的症状

  植物发生病害有一定的病理变化程序,即病变过程,无论是非侵染性或侵染性病害都是先在受害部位发生一些外部观察不到的生理活动的变化,产生生理病变。随后细胞和组织也发生病变,最后发展到从外部可以观察的兵变,因此,植物病害表现的症状是植物内部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的结果。

  症状是植物和病原物两者的综合反映。一般把植物本身的病变称为病状,把病原物在植物发病部位所形成的有一定特点的结构称为病症。所以,一般所说的症状包括了这两者。

  植物病害的症状可分为许多类型。根据植物发生的病理变化,在病状方面,大致可分为下列五种类型:

  (1)变色 植物受害后局部或全株失去正常的绿色称为变色。如叶绿素的形成受到抑制,造成叶绿素减少而出现褪绿,叶绿素减少到一定程度时叶片发黄,表现为黄化。花青素过盛时叶片发红或呈红色。另一种形式是叶片不是均匀地变色,而是深绿或黄色部分相间,则称为花叶。

  (2)坏死 植物的细胞和组织死亡而造成坏死,坏死是在叶片上表现为叶斑和叶枯。叶斑形状、大小和颜色不同,但轮廓都比较清楚。叶斑的坏死组织有时可以脱落而形成穿孔叶斑症状,有的叶或果上的病斑圆形或有纶纹或呈角形,可按斑的形状称为圆斑、纶纹斑、角斑等。较大面积的枯死,便造成叶枯、芽枯、茎枯等症状。

  (3)腐烂 是植物组织较大面积的分解和破坏。植物的根、茎、花、果都可以发生腐烂,幼嫩或多肉的组织则更容易发生。腐烂有时与坏死很难区别,一般讲,腐烂是整个组织和细胞受到病原物的破坏和分解,而坏死则多少还保持原有组织和细胞的轮廓。腐烂可分干腐、湿腐和软腐等,根据腐烂的部位又可分根腐、茎腐、基腐、花腐、果腐等,幼苗的根或茎腐烂,幼苗直立死亡称为立枯,幼苗倒伏,称为猝倒。

  (4)萎蔫 是指植物失水而发生凋萎。萎蔫有各种原因,典型的萎蔫症状是植物的茎或根的维管束受病原物侵害,菌体堵塞导管或产生毒素,阻碍或影响水分的输送。这种萎蔫是不能恢复的。此外根或茎的进一步坏死和腐烂或土壤缺水也可使植株萎蔫。

  (5)畸形 畸形的种类很多,增生性的畸形有枝条不正常地增加、产生丛枝、局部细胞增生形成肿瘤、根的过度增多形成发根等,抑制性的畸形有叶变小、叶缺、植株矮小、节间缩短等。病部组织发育不均衡时出现扭曲、皱缩、卷叶等。

  以上所举均为植物发生的病理变化,而事实上许多病害在植物上可以突出地看到病原物的种种结构,也就是说有明显的病症,病症可以有下列几种:

  (1)霉状物 是真菌在病部产生的各种颜色的霉层,如黑霉、白霉等,它们主要是由半知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孢子、鞭毛菌的孢囊梗和游动孢子等组成的。

  (2)粉状物 是真菌早病部产生的各种颜色的粉状物,如黑粉、白粉、锈色粉等,由一些真菌的厚垣孢子、分生孢子或锈菌的孢子堆等组成。

  (3)粒状物 真菌在病部产生的黑色或黑褐色颗粒状物,为了囊菌的子囊果或半知菌的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盘,很小,有时肉眼很难看清,往往要借助放大镜观察。至于有些米粒大小或鼠类大小的黑色颗粒,则是真菌的菌核。

  (4)丝状物 真菌在病部长出的菌丝体,有时其中夹有真菌的繁殖器官。

  (5)脓状物 许多细菌性病害在病部表面有菌脓或菌液层,其中有大量菌性,干后成为菌胶粒或菌膜。

  症状对植物病害的诊断有很大意义,尤其是有病症存在时,说明病部有病原物,可以说是植物侵染性病害的标志,但要注意是否植物组织死亡后上去的腐生菌。有些病害根据症状就可以诊断,如麦角病、黑粉病、白粉病、锈病和霜霉病等,有些病害或因环境条件影响,或因寄主品种与生育期不同而产生的症状不同,而有些不同病原物又能产生相同的症状。对大多数病害来讲,症状可作为初步诊断的根据,但必须进一步鉴定它的病原物,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第二节 植物病害的病原物

  引起植物发病的病原物有多种,其中与农作物有关和比较重要的有六大类,即真菌、细菌、类菌原体、病毒、线虫和寄生性种子植物。

  ()植物病原真菌

  真菌在自然界中分布极广,淡水、海水和土壤以及地面的各种物体上都发现有真菌。目前已有记载的约有10万种以上,大部分是腐生的,少数可引起植物及人、畜病害。

  在植物病害中,真菌性病害的数量最多,据估计有80%以上的病害是由真菌引起的。几乎每种作物都有几种至几十种真菌病害。有不少真菌性危害相当严重,如作物上常见的黑粉病、锈病、白粉病和霜霉病等,都是由真菌引起的,发生相当普遍。因此,植物病害病原物中,真菌最为重要。

  真菌是一类不同于动物和植物的微生物,其主要特征:营养体很简单,常常是分枝繁茂的丝状体,没有根、茎、叶的分化,也没有维管束组织,但细胞内已经有固定的细胞核,具有几丁质或纤维素或二者兼有的细胞壁,属真核生物;没有叶绿素或其它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色素,属异养生物,主要是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少数靠吞食其它微生物或有机质。典型的繁殖方式是产生各种类型的孢子。

  真菌是多型性的生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表现出多种形态特征。一般分两类:一为功能上没有分工的菌丝,即维持生存的营养体;二为形态多样的各式孢子,即传宗接代的繁殖体。

  1. 真菌的营养体

  (1)菌丝及丝体 真菌营养生长阶段的结构,用来吸收水分和养料,进行营养增殖的菌体称为营养体。真菌的营养体除少数为单细胞(如酵母菌)外,大多数都是极为细小的丝状体。每一根丝状体称为菌丝,组成真菌菌丝的一团菌丝称为菌丝体。极低等的真菌,没有丝状的菌丝体,它的营养体只不过是没有细胞壁的原质团(变形体)

  菌丝通常是圆管状,分枝,不同真菌的菌丝粗细不同,一般粗细为(0.5—)5—6(—100)μm。幼龄菌丝一般无透明,老龄菌丝常呈现各种色泽,如褐色、棕色、紫色等。菌丝外部为细胞壁,内部为含有原生质、细胞核、液泡和油滴等内含物。细胞核很小,在营养生长阶段不很清楚,但在生殖阶段时,特别是一些较高等的真菌,细胞核就变得大而明显。

  低真菌的菌丝一般没有隔膜,管状,内含许多细胞核,全体犹如一个多核的细胞,这种菌丝称为无隔菌丝或管状菌丝。高等真菌的菌丝,有很多隔膜,分为若干菌丝细胞,每个细胞内含有一至多个核,细胞之间有孔道相通,这种菌丝称为有隔菌丝或细胞状菌丝。

  一条管状菌丝或菌丝体的片段为大多数真菌的营养体单位,它在基物上或基物内向各方分枝延伸吸取养料。菌丝一般由孢子萌发后延长形成,或由一段菌丝细胞增长而成。菌丝为顶端生长。但其各部分均有潜在的生长能力,任何一段微小碎片或片段都能产生一个新的生长点,并发展成新的个体。菌丝生长是无限的。

  (2)菌丝的状态 菌丝在长期适应不同外界环境条件的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类型的变态,最常见的是吸器和厚垣()孢子。

  吸器:寄生真菌的菌丝在寄生细胞间隙生长,从菌丝生出旁枝,伸入寄生细胞内吸收养料,称为吸器。吸器有各种形状,如丝状、指状、球状等。

  厚垣()孢子:在不良的环境条件下,菌丝的顶端或中间的某些细胞膨大,原生质浓缩,细胞壁增厚,形成椭圆性或球形的结构,这种结构贮藏了大量养分,既可抵抗不良环境条件,又可分散传播,作用与孢子相同,所以称为厚垣()孢子。当条件适宜时,就可萌发产生菌丝体。

  真菌菌丝的变态除吸器和厚垣()孢子外,还有匍匐枝、假根、附着胞、附着枝等。

  (3)菌丝的组织体: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为了适应一定的环境条件或抵御不良的环境条件,菌丝体变成稀松的组织或紧密的拟薄组织,形成特殊的组织体。常见的组织体有菌核和子座。

  菌核:是由拟薄组织和疏松组织组成的一种休眠体,形状、大小、颜色不一,有的似绿豆形,有的似鼠粪或呈不规则形,颜色较深,往往是褐色或黑色。真菌组织坚硬,其中贮藏较多的养分,对高温、低温和干燥的抵抗力都很强,是某些真菌用以度过不良环境的休眠器官。当条件适宜时,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体或子实体,一般不直接产生孢子。

  子座:子座是有拟薄组织和疏松组织组成的或由菌丝体与部分寄主组织结合形成的一种垫状营养结构。子座有垫状、壳状和其他各种形状,它一般紧密地附于基物上,子实体常常形成于其上或其中。子座有产生繁殖和度过不良环境的作用。

  2. 真菌的繁殖体

  真菌的营养体生长到一定时期后开始形成繁殖体,产生各种类型的孢子。真菌的繁殖方式分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1)无性繁殖 真菌的无性繁殖指不经过细胞生成性器官的结合,直接由营养菌丝分化形成孢子的繁殖方式。通过无性繁殖组成的孢子称为无性孢子。常见的无性繁殖有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

  游动孢子:鞭毛菌的无性孢子。由菌丝顶端或由菌丝分化形成的孢囊梗的顶端膨大产生游动孢子囊,在游动孢子囊内形成没有细胞壁、有1~2根鞭毛、能在水中游动的孢子,称为游动孢子。

  孢囊孢子:结合菌的无性孢子。由菌丝分化形成的孢囊梗的顶端膨大形成孢子囊,在孢子囊内形成有细胞壁而没有鞭毛的孢子,称为孢囊孢子。

  分生孢子:子囊菌和担子菌的无性孢子。产生于由菌丝分化而形成的形态与菌丝有明显区别的孢子梗上的孢子称为分生孢子。产生分生孢子的孢子梗称为分生孢子梗。

  孢囊梗和分生孢子梗常三五成束从寄主的气孔伸出体外,对孢子的飞散传播十分有利。有些真菌的分生孢子就直接产生在上述简单的分生孢子梗上。另外一些真菌则在寄主表面或组织中形成瓶状、球状或拟球状的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产生在分生孢子器内的分生孢子梗上或直接从分生孢子器的内细胞壁中产生。分生孢子器顶端有一孔口,孢子成熟后由孔口散出。还有一些真菌在寄主表皮下形成垫状的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梗短而密生在分生孢子盘上,梗上着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顶破表皮露出体表。

  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器或分生孢子盘都是形成孢子的结构,通常把真菌形成孢子的结构,无论形成有性孢子或无性孢子,结构简单的或复杂的,统称为子实体。

  (2)有性繁殖 真菌的有性繁殖是指由两个交配的性细胞或性器官结合形成孢子的繁殖方式。通过有性繁殖形成的孢子称为有性孢子。

  真菌的有性繁殖方式有多种,低等真菌两个单细胞的营养体或两根菌丝就可结合,多数真菌是在菌丝体上分化出性器官进行交配。真菌的性器官称为配子囊,配子囊内的性细胞称配子。两种不同性别的配子囊或配子,大小、形状相同者,称为同型配子囊或同型配子,大小、形状不同者,则称为异型配子囊或异型配子,经过有性繁殖,不同真菌可分别形成不同的有性孢子。

  卵孢子:鞭毛菌中卵菌的有性孢子。由两个异型配子囊(小型配子囊棍棒状,称为雄器,大型配子囊球形,内含一个至多个卵球,称为藏卵器)结合,在藏卵器中形成的厚壁休眠孢子称为卵孢子。

  结合孢子:结合菌的有性孢子。由两个同型但性别不同的配子囊经过结合而形成的厚壁休眠孢子称为结合孢子。

  子囊孢子:子囊菌的有性孢子。由两个异型配子囊(较小的雄器和较大的造囊器)相结合,形成袋状子囊,在子囊内形成的内生孢子称为子囊孢子。

  担孢子:担子菌的有性孢子。由性别不同的菌丝相结合形成双核菌丝,双核菌丝的顶端细胞膨大,形成棒状的担子。在担子上产生的外生孢子称为担孢子。

  真菌的有性孢子一般是休眠孢子,一年往往只发生一代,产生数量也较少,但对环境的抵抗力较强,有度过不良环境的作用。

  真菌从一种孢子萌发开始,经过生长和发育,最后产生同一种孢子的全过程称为生活史,亦称为个体发育史。真菌典型的生活史一般包括无性阶段和有性阶段,即营养菌丝在适宜的条件下产生无性孢子,无性孢子萌发形成芽管,并继续生长形成新的菌丝体,这是无性阶段,在一个生长季节常循环多次。至生长后期进入有性阶段,菌丝体上开始形成两性交配细胞,两性细胞经过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后,产生有性孢子,有性孢子萌发再产生菌丝体。

  大部分真菌在其整个生活史中只产生一种无性孢子和一种有性孢子,也有少数真菌在其生活史中可产生多种类型的孢子,产生多种类型孢子的现象称为真菌的多型性,如锈菌典型的生活史可产生五种类型的孢子,即冬孢子、夏孢子、锈孢子、担孢子及性孢子。如果各种类型的孢子在同一寄主上就可完成其生活史的称为单主寄生;需要在两种不同的寄主上才能完成其生活史的称为转主寄生。

  有些真菌不产生有性孢子,只以无性生殖完成其生活史,如许多半知菌。而有的真菌在其生活史中几乎没有无性繁殖,如黑粉菌和锈菌。

  在细胞生物的五界系统中,真菌作为一界与动物界、原生界和原核界鼎足而立。真菌界下分粘菌门和真菌门,真菌门下分鞭毛菌、结合菌、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五个亚门。各亚门真菌的主要区别见表。

  真菌门五个亚门的主要形态区别

  亚 门 营 养 体 无性繁殖 有性繁殖

  鞭毛菌亚门 单细胞或无隔多核菌丝 孢子囊产生具有鞭毛的游动孢子 同型配子配合产生休眠孢子或异型配子囊配合产生卵孢子

  结合菌亚门 无隔多核菌丝 孢子囊产生无鞭毛的孢囊孢子。 同型配子囊接触配合产生接合孢子

  子囊菌亚门 单细胞(少数)或发达的有隔菌丝

  分生孢子 异型配子囊配合或精子配合产生内生的子囊孢子

  担子菌亚门 发达的有隔菌丝 很少产生无性孢子 菌丝联合或精子配合产生外生的担孢子

  半知菌亚门 发达的有隔菌丝 分生孢子 缺有性生殖

  1. 鞭毛菌亚门

  菌丝体多核、无隔膜,但在产生繁殖体或性器官时或菌丝受到损伤时,可以产生隔膜。菌丝体不形成菌组织,也不产生菌核等变态机构。细胞壁由纤维素组成。无性繁殖产生游动孢子囊,内生游动孢子在一端或腰部形成一或二根鞭毛,以适应其在水中游动。高等鞭毛菌可以产生分生孢子性状的孢子囊,直接以芽管萌发而产生游动孢子。有性繁殖中小型的雄器和大型的藏卵器相结合,产生卵孢子。重要的属有:

  (1)腐霉属(Pythium) 营养体为发达、无隔、有分枝的菌丝体,呈白色絮状。无性繁殖产生球形、柠檬形、姜瓣形的孢子囊,成熟后一般不从孢子梗上脱落。孢子囊萌发时产生排孢管,顶端膨大成泡囊。孢子囊的内含物从排孢管进入泡囊内形成游动孢子。游动孢肾形,具有两根鞭毛,能在水中游动。藏卵器圆形,单卵球,每一个藏器内只形成一个卵孢子。重要的病原菌有蔬菜幼苗猝倒病病菌(Pythium aphanidermatum)

  (2)抑霉属(Phytophthora) 营养体为无隔菌丝体,蔓延于寄主的细胞间隙,部分寄主性较强的真菌,产生吸器从寄主细胞内吸收养分。孢囊梗分化不明显或与菌丝有明显区别,不分枝或分枝,孢子囊柠檬形或卵形,顶端有乳头状突起,萌发时产生游动孢子或直接萌发产生芽管。孢子囊成熟后脱落。游动孢子肾形,有两根鞭毛,可在水中游动。藏卵器圆形,单卵球,形成一个卵孢子。主要病原菌有马铃薯晚疫病(Phytophthora infestans),黄瓜疫病菌(P?melonis),茄子绵疫病菌(P?melongenae)等。

  (3)假双霉属(Pseudoperonospora) 以无隔菌丝蔓延于寄生主细胞间隙,产生吸器伸入寄主细胞吸收营养。无性繁殖产生孢子囊,孢囊梗从气孔伸出,单生或丛生,分枝不对称,顶端尖锐。孢子囊椭圆形,褐色,顶端有乳头状突起,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有两根鞭毛。孢子囊亦可直接萌发产生芽管。有性繁殖产生卵孢子。卵孢子球形,黄褐色,表面光滑或有突起。重要的病原菌有黄瓜霜霉病菌(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

  此外,霜霉属(Peronospora)、直梗霉属(Plasmopara)、直梗霉属(Sclerospora)、盘梗霉属(Bremia)等霜霉菌都是专性寄生菌,可引起多种植物霜霉病,如十字花科植物霜霉病菌(Peronospora parsitica),葡萄霜霉病菌(Plasmopara viticoia),谷子白发病菌(Sclerospora graminicola),莴苣霜霉病菌(Bremia lactuca)

  2. 接合菌亚门

  营养体为无隔菌丝体,无性繁殖在孢子囊内形成孢囊孢子,不能游动,有性生殖由两个同型配子囊配合形成接合孢子。全部陆生,大部分为腐生菌,仅一小部分是非专性寄生的弱寄生菌。重要病原菌有南瓜软腐病菌(Phizopus nigricans)

  3. 子囊菌亚门

  本亚门真菌营养体除酵母菌是单细胞外,其它均为有隔、分枝的菌丝体,有的菌丝体聚集成菌核、麦角等变态结构。无性繁殖非常发达,形成各种形态的分生孢子。有性生殖产生囊孢子,子囊孢子产生于子囊内。子囊少数裸生,大多数形成于各种形态的子囊果内(球状、瓶状、头状、盘状等),子囊果有孔口的称为子囊壳,无孔口的称为笔囊壳,盘状的称为子囊盘。

  子囊菌均为陆生,除白粉菌为专性寄生菌外,其它均为非专性寄生菌,有些能营腐生生活。主要有;

  (1)单丝壳属(Sphaerotheca) 菌丝体表生,以吸器伸入寄主表皮细胞内吸收营养。无性繁殖产生椭圆形单细胞无色、串生的分生孢子。子囊产于近球形的闭囊壳内,含一个子囊,子囊内含8(偶而4)卵形单胞无色的子囊孢子。囊壳上的附属丝为丝状,不分枝或稍有分枝。重要的病原菌有瓜类白粉病(Sphaerothca fuliginea)

  (2)白粉菌属(Erysiphe) 菌丝表生,以吸器伸入寄主的表皮细胞内吸取营养。无性繁殖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椭圆形,单胞,无色,串生。有性繁殖产生子囊孢子,着生于子囊内,子囊则产生于深褐色、球形或稍扁平的闭囊壳内,囊壳上的附属丝菌丝状,不分枝或稍有分枝。每个闭囊壳内含有内含多个子囊,每个子囊内有2~8个椭圆形、单胞、无色的子囊孢子。重要的病原菌有小麦白粉病(Erysiphe graminis)等。

  (3)球腔菌属(Mycosphaerella) 子囊壳黑色,球状或瓶状,有短乳头状孔口。无性阶段较复杂,可能分属于许多半知菌,如茎点霉属(Phona)、叶点霉属(Phyllosticta)、壳针孢属(Septoria)、壳二孢属(Ascochyta)、尾孢属(Cercospra)、梨孢霉属(Piricularia);而有性阶段均为球腔菌属。子囊圆柱形或倒棍棒形,初期束生于子囊壳内壁基部子囊孢子椭圆形,双胞大小相等。主要病原菌有瓜类蔓枯病菌(Mycosphaerella citullina)

  (4)黑腐皮壳属(Valsa) 菌丝体初无色,后呈橄榄色。无性繁殖形成长颈,孔口外露的分生孢子器,也可以几个相通的腔室共用一个孔口。内壁上的分生孢子梗可以在顶端连续产生香蕉形、单胞、无色的分生孢子。有性繁殖形成球形或近球形的子囊壳,其长颈露在树皮外,内生棒形或长椭圆形的子囊,子囊内含8个不规则排列形成两列的香蕉形、单胞、无色的子囊孢子。主要病原菌有苹果腐烂病菌(Valsa mali)

  (5)赤毒霉(Gibberella) 赤毒霉的的分生孢子阶段属于镰刀菌属,可产生具有3~5个隔膜的镰刀形的大型孢子和椭圆形或卵形、单胞的小型孢子。有性繁殖形成球形或圆锥形,有孔口的子囊壳,壳壁蓝色或紫色,单生或群生于瘤状或垫状的子座上或其四周。子囊倒棍棒形,内含8个排列成单行或双行的子囊孢子。子囊孢子纺锤形,无色,有2~4个隔膜。主要病原菌有玉蜀集黍赤霉属病菌(Gibberella zeae)。本菌寄主范围较广,可侵染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玉米、水稻、甜菜、番茄、甘薯及多种禾本科杂草。

  (6)黑星菌属(Venturia) 分生孢子梗无隔或有1~2个隔膜,顶端着生有单细胞或少数双胞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纺锤形或瓜子形,初无色,后呈青褐色或红褐至褐色。子囊腔球形或近球形,青褐色、褐色至黑色,有呈乳头状突起的孔口,孔口四周有刚毛。内生长棍棒形或圆筒形的子囊。内含8个排列成两行的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双胞卵圆形,可上面的细胞较大,稍尖。重要的病原菌有苹果黑星病菌(Venturia inaequalis)

  (7)核盘菌属(Sclerotinia) 营养体为有隔多分枝的菌丝体,也可形成菌核。无性繁殖一般不产生孢子。偶而在养分不足条件下产生小型孢子,但在侵染循环中不起作用。在田间靠菌丝体传播蔓延。有性繁殖在菌核上产生子囊盘,子囊盘初为杯状,展开后呈盘状,基部有柄,形如喇叭。子囊盘表面由子囊及侧丝结成子实层。子囊棍棒形,内含8个排列成一行,椭圆形、单胞、无色的子囊孢子。本菌寄主范围很广,可侵染160多种植物,如使字花科植物、大豆、向日葵、四季豆、黄瓜、马铃薯、胡萝卜、番茄、辣椒、甜菜、菠菜、芹菜、葱头、大麻等,但不侵染禾本科植物。

  4. 担子菌亚门

  担子菌是最高等的一类真菌,但与农作物有关的却是担子菌中较低等的,如黑粉菌和锈菌。担子菌的营养体是有隔菌丝体。菌丝体有两种类型,单核的初生菌丝和双核的次生菌丝。无性繁殖除黑粉菌芽生小孢子,锈菌产生双核的夏孢子起着分生孢子的作用外,一般不产生分生孢子。有性繁殖产生担子和担孢子。担子菌除锈菌外,一般没有特殊分化的性细胞或性器官,细胞结合方式大体上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双核化的菌丝顶端细胞膨大形成棍棒状的担子,在其中进行核配和减数分裂,生成担孢子。锈菌和黑粉菌属于后一种类型。担子菌中与农作物关系密切的有以上几属:

  (1)黑粉菌属(Ustilago) 这是一个较大的属,近300个种。冬孢子分散,萌发时形成先菌丝和担孢子,其中也有少数不形成担孢子。全部黑粉菌都是植物寄生菌。据侵染部位一般分为幼苗侵染、花器侵染和植株侵染。多数禾本科黑粉菌是幼苗侵染,侵入寄主后,以菌丝体随着寄主的生长点发展。当菌丝体发展到一定的发展的发病部位或器官(如穗部)后,即大量分枝,隔膜增多,细胞膨大,胞壁变厚,最后断裂变圆,形成大量黑粉,即病菌的冬孢子。

  有的黑粉菌,如玉米瘤黑粉病菌,侵染时菌丝体在寄主体内限于局部位,最后在侵染部位发病,产生冬孢子。黑粉菌中除玉米黑粉菌外,均无再侵染。

  黑粉菌的冬孢子一般为圆形,单胞,深褐色或褐色,表面光滑或有细刺、突起或网状花纹。冬孢子萌发成四个细胞的先菌丝,每个细胞着生一个担孢子。四个担孢子两“+”“-” “+”“-”两个担孢子或由它们的先菌丝交配后,产生双核菌丝侵入寄主。

  (2)单胞锈菌属(Uromyces) 冬孢子堆产生于寄主表皮下,成熟后突或不突破表皮。冬孢子有柄,单胞,顶壁较厚,表面光滑,萌发时从冬孢子顶端形成先菌丝(担子)及小孢子(担孢子)。担孢子经过单主寄主后在寄主的上表皮下形成性孢子器,在下表皮下形成锈子腔,成熟后突破表皮散出球形、单胞的锈孢子。锈孢子侵入寄主后,在寄主上形成椭圆形或圆形、有柄、单胞、表面有细刺的夏孢子。重要病原菌有菜豆锈病菌(Uromyces appendiculatus)等。

  (3)柄锈菌属(Puccinia) 冬孢子堆产生行寄主表皮下,成熟后突破表皮。冬孢子双胞,有柄、厚壁,深褐色,萌发时产生担子,在担子上产生四个担孢子。夏孢子初生于寄主表皮下,成熟后突破表皮而散出,夏孢子单生,单胞,圆形或椭圆形,表现有细刺。性孢子器球形,生于寄主右转主寄生。重要病原菌有小麦秆锈病菌(Puccinia granginis)

  5、半知菌亚门

  真菌分类主要是根据有性阶段的形态特征进行的,而有一大群真菌没有有性阶段右有性阶段尚未被发现,暂时将它们归为一类,称为半知菌。一旦发现半知菌的有性阶段仍可按真菌分类原则归到适当的亚门中去。

  半知菌都是非专性寄生菌。营养体为发达的菌丝体。无性繁殖产生各种类型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梗子。分生孢子有的裸生于寄主表面,有的生于球形的分生孢子器内,有的生于盘状的分生孢子盘上,有的只有菌丝而不产生孢子。根据无性繁殖的形态特征,大致分为四个类群,即丛梗孢菌、黑盘孢菌、球壳孢菌和无孢菌。半知菌每一类群中重要的有:

  (1)尾孢属(Cercospora) 分生孢子梗丛生于寄主表面,黑褐色,不分枝,顶端着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成熟后脱落,梗可继续生长,顶端又形成新的分生孢子,因此分生孢子梗常呈曲膝状。分生孢子多胞,线状,直或稍弯,无色或深色。重要病原菌有甜菜褐斑病菌(Cercospora beticola)

  (2)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 分生孢子盘盘状或垫状,初埋生于寄主表皮下,成熟后突破表皮。分生孢子盘上有黑褐色刚毛。分生孢子梗短而不分枝,顶端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卵圆形或椭圆形,单胞无色,有的稍弯。重要病原菌有瓜类炭疽病菌(Colletorichum lagenarium)等。

  (3)茎点霉属(Phoma) 分生孢子器球形或扁形,或有乳头状突起,有孔口,埋生于寄主组织内,部分自组织内突出或以短啄穿出表皮。分生孢子梗生于分生孢子器的内壁上,极短,单生不分枝。分生孢子很小,单胞无色,卵圆形或椭圆形。重要病原菌有甜菜蛇眼病菌(Rhoma betae)

  (4)丝核菌属(Rhizoctonia) 菌核褐色或黑色,形状不一,较小,疏松,着生在菌丝体中,与菌丝体相连。菌丝褐色,近分枝处形成分隔,呈缢缩状。菌丝多呈直角分枝。重要病原菌有蔬菜幼苗立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

  ()植物病原细菌

  植物细菌性病害是有细菌引起的传染性病害。细菌作为植物病害的病原,其重要性仅次于真菌和病毒,居第三位。许多植物细菌性病害已经成为生产上的重要的问题。如水稻白叶枯病和条斑病、马铃薯环腐病、茄科和其它作物的青枯病、十字花科蔬菜的软腐病等。此外,黑龙江省发生的水稻褐斑病、大豆细菌性斑点病、马铃薯黑胫病、黄瓜角斑病等都是危害较大的细菌性病害。

  在细胞生物的五界分类系统中,细菌属原核界,是一类原核单细胞生物,结构简单。少数为自养生物,多数为异养生物。在异养细菌中,多数营腐生生活,少数寄生生活。

  细菌体形很小,一般光学显微镜必须用高倍或油镜方能观察到其外形。一般长度为1~3μm,宽为0.5~0.8μm

  细菌的菌体为单细胞,有细胞壁和细胞膜,没有真正的细胞核,只有分散于细胞质中的核质。菌体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植物病原菌全是杆状。有的细菌在细胞壁外还有一层厚厚的荚膜,具有抵抗干燥的作用。菌体的一端、两端或四周具有鞭毛。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多数细菌能在水中运动。鞭毛数目从一根到多根,着生方式有单生、两极生和四周生等。鞭毛的数目和着生方式是细菌分类的重要依据。

  细菌以二裂方式进行繁殖,即一分为二,这种方式称为裂殖。当细菌生长到一定限度时,菌体稍微伸长,细胞质膜中部向内延伸,细胞内物质重新分配,同时形成新的细胞壁,最后母细胞从中间分裂为两个细胞。细菌繁殖很快,其速度是惊人的,在适宜的条件下每20分钟就可繁殖一代。一个细胞经一昼夜后便可繁殖到数亿个。这也是细胞病害发展快,危害严重的原因之一。

  植物病原细菌的特征有:

  1. 寄生性

  细菌不含叶绿素,不能自制养料,依靠寄生和腐生生存,因而是异养生物。所有的植物病原细菌都是非专性寄生菌,虽然寄生性强弱有所不同,但都可以在人工培养基础上生长繁殖。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多为白色、黄色或灰色,在液体培养基中可以形成菌膜。一般说来,寄生性强的植物病原细菌在普通培养基中生长较慢,而且不能很好生长,但它们可以侵染植物的绿色部分。腐生性强的植物病原细菌在普通培养基中生长较快,它们大都侵染植物的贮藏器官或抵抗力较弱的部位。

  2. 革兰氏染色反应

  染色反应在细菌的一个重要性状,革兰氏染色反应已成为细菌鉴别和分类的重要依据,细菌涂片后用结晶紫或龙胆紫染色,以碘液固定,所染颜色不能为酒精或丙酮洗脱,菌体呈蓝黑色的革兰氏阳性菌。洗后如褪色,加蕃红液复染。菌体被染成红色即为革兰氏阴性菌。在植物病原细菌中,除棒杆菌属为革兰氏阳性菌外,其余都是革兰氏阴性菌。这可以同大多数伴生的腐生菌区别开来。

  3. 好气性和耐低温

  绝大多数植物病原细菌是好气性的,只有少数兼厌气性。人工培养时,以中性或略带碱性的培养基较为适宜。植物病原细菌能耐低温,生长所需最适温度一般为26~30℃左右。除少数喜高温外,一般在33~40℃时就停止生长。50℃下处理10min,多数细菌便死亡。

  4. 其它生理生化反应

  各种细菌都含有不同的酶,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多各种化学成分或培养基产生不同的生化反应(但也有相同的),这种生化反应试验可以作为区分或鉴定不同细菌的一种根据,常规测定包括:

  对石蕊牛乳的反应。

  明胶液化能力。

  水解淀粉能力。

  还原硝酸盐能力。

  在蛋白胨培养液中测定其代谢产物,如氨、硫化氢和吲哚等。

  分解脂肪能力。

  能否利用各种糖、醇、甙。使之分解产酸或产酸兼产气。

  对细菌的分类,现在一般采用伯杰氏(D.H.Bergey)《细菌坚定手册》中的分类系统。植物病原细菌在分类系统中的分布很集中,主要包括在五个属内,这五个属的划分是根据鞭毛的性状、菌落的色泽和形状、革兰氏染色反应和生理生化反应等进行的。

  1. 棒杆菌属(Corynebacterium)

  菌体是直或稍弯曲的杆状,有时呈棒状,大小差别较大。一般没有鞭毛,有的有简单根极生鞭毛,没有荚膜;革兰氏染色反应阳性。严格好气性。营养要求高,生长较慢。寄生在植物上的棒杆菌属细菌多半引起植物萎蔫,也可引起其它症状。在我国发生和危害较严重的有马铃薯环腐病和小麦蜜穗病。

  2. 假单胞杆菌属(Pseudomonas)

  菌体单生,杆状,有一根至数根鞭毛,着生于菌体的一端或两端,没有夹膜。革兰氏染色反应阴性。严格好气性。营养要求不高,供给简单的有机碳素化合物和其它无机盐一般都能生长。培养基上形成白色菌落,有的能产生荧光性色素或其它色素。假单胞杆菌属是一个很大的属,目前已发现的植物细菌病害中,约有1/2是由这个属的细菌引起的,主要引起叶斑和叶枯,也有一些引起萎蔫、腐烂和瘤肿。在我国发生和危害较重的有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水稻细菌褐条病、茄科植物青枯病等。

  3. 黄单胞杆菌属(Xanthomonas)

  菌体单生,杆状,有一极生鞭毛,没有荚膜。革兰氏染色反应阴性。严格好气性,营养要求不高,供给有机碳素化合物和无机盐一般都能生长。能产生非水溶性的黄色素,在培养基上形成黄色粘质状菌落。该属大多数是植物病原菌,主要引起叶斑和叶枯,少数可引起萎蔫和腐烂。在我国发生和危害较重的有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棉花角斑病、柑桔溃疡病、豆类的细菌疫病等。

  4. 野杆菌属(Agrobacterium)

  菌体杆状,有1~4根周生鞭毛,只有一根鞭毛的多半是侧生,没有荚膜,但菌体外胶质较多,革兰氏染色反应阴性。严格好气性。对营养要求不高,但有的需要供给氨基酸和生长素,在培养基上形成粘性的灰白色菌落。野杆菌属细菌大多数是植物病原菌,侵染植物的根和茎基部,引起瘤肿或其它过度生长的畸形症状。我国发生危害较重的有核果类果树的根癌病和发根病。

  5. 欧氏杆菌属(Erwinia)

  菌体单生,短杆状,除一个种没有鞭毛外,其余有多根周生鞭毛,没有荚膜。革兰氏染色反应期阴性,好气性或兼厌气性。营养要求有的需要特殊的生长物质,供给有机氮化合物,一般生长较好,在培养基上形成灰白色的菌落。欧氏杆菌属细菌寄生于植物的类型,有的引起植物组织解离,表现为软腐症状,有的引起植物萎蔫或枯枝。我国发生危害较重的有十字花科作物软腐病、马铃薯黑胫病等。

  细菌病害的症状类型有:被害植物的主要症状有腐烂、坏死、瘤肿、畸形和萎蔫,其中以坏死和腐烂最为常见,如水稻白叶枯病、棉花角斑病、白菜细菌性软腐病。番茄和茄子的青枯病则是典型的萎蔫症状。

  被细菌危害的植物除表现上述症状外,病害来势凶猛,发展蔓延迅速,植物受害后损失严重。

  植物病原细菌侵入寄主植物主要有两种途径:

  (1)自然孔口侵入 叶斑类细菌通常有气孔侵入,如棉花角斑病等。水稻白叶枯病、十字花科黑腐病常从水孔侵入。马铃薯黑胫病还能从皮孔侵入。

  (2)伤口侵入 多数细菌都能从植物体表面的各种伤口侵入,从伤口侵入的植物病原细菌一般寄生性较弱,多引起腐烂、萎蔫或肿瘤等症状。白菜细菌性软腐病、番茄和茄子的青枯病等都是从伤口侵入的。

  细菌本身虽然具有运动器官(鞭毛),在水中也能运动,但这种力量是非常有限的。病害的发展蔓延主要靠外力传播。田间病害的近距离传扩展主要通过雨水、流水、灌溉水等传播,如水稻白叶枯病。有些从伤口侵入的细菌,如白菜软腐病菌,昆虫传播也非常重要。细菌病害的远距离传播主要通过人为的各种途径,如商业贸易、科学交流、引种、标本采集等。此外,细菌还可随包装材料传播,如用有白叶枯病的稻草作包装袋或绳子都可将细菌传到远方去。

  ()类菌原体

  类菌原体是70年代末发现的一类病原物。过去这类病原物引起的病害都列在病毒病害中。1967年,日本学者研究桑树萎缩病,证实了病原不是病毒,它与某些动物疾病的菌原体极类似,故称为类菌原体(MLO),并把它从病毒病中独立出来。类菌原体的主要特征有:

  类菌原体是比病毒大比细菌小的一类原核生物,也是目前已知能够进行 代谢的最小的细胞生物。结构简单,单细胞,表面有膜结构,但没有细胞壁。这个膜是软的,因而菌体的形状不固定,通常为圆形、卵形、纺锤形、线形等,大小为80~800nm

  类菌原体寄生于寄主细胞的筛管细胞内,离开寄主细胞后可进行人工培养。

  繁殖方式有出芽和裂殖。在固定培养基上形成荷包蛋状的小菌落。

  类菌原体都是由叶蝉、木虱、飞虱等媒介昆虫传播的。

  防治类菌原体病害,施用四环素类药物后对病害病状有抑制作用,但不能根除。目前,还要从培养无病苗木、治虫、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植物耐病力入手。

  类菌原体病害的症状特点 现在研究知道,许多黄化型、丛枝型的病害都是由类菌原体引起的,其症状特征为枝芽丛生,叶芽层出;花部变叶,叶小、黄化或变红;植株矮化、畸形和发育不良或不育性等。黄化型为整株发黄,如中国枣疯病、泡桐丛枝病、甘薯丛枝病、番茄黄化病、水稻黄萎病、玉米矮化病等,我国已报导的类菌原体病害约有10多种。

  ()植物病原病毒

  植物病毒病害是植物重要的病害之一,其危害性在植物病害中居第二位。目前已知的植物病毒约700种,很多栽培作物和野生植物上都有病毒的危害,如水稻矮缩病,油菜花叶病,番茄病毒病,豆科、葫芦科植物的花叶病等等。

  病毒是一类比细菌还小的非细胞形体的、专性寄生的超显微生物。完整的病毒个体称为病毒粒体。病毒粒体很小,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放大到数万倍到十多万倍才能看到。不同病毒的粒体形状、大小和结构可有很大差别,但从外形看主要有三种,即球状、杆状和线状。

  病毒是一个原始生物类群,它的主要成分为核蛋白,是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的。核酸是芯子,外面包围着蛋白质衣壳。

  植物病毒的核酸大多数是核糖核酸(RNA),只有少数是脱氧核糖核酸(DNA)。大部分是单链的,偶而也有双炼的。核酸具有传染性,并携带着病毒的遗传信息。植物病毒的蛋白质绝大多数由19中氨基酸组成,少数由20种氨基酸组成。不同病毒其氨基酸组成不同,而不同病毒氨基酸组成只是相似。蛋白质包围在核酸外面而形成一层衣壳,对核酸起保护作用,没有传染性。核酸和蛋白质分别在寄主细胞内形成,再组成完整的病毒粒体。

  病毒虽然是核蛋白的结晶,但和其它病原物一样具有增殖能力和传染性。病毒本身没有直接传播能力,主要靠媒介进行传播。

  (1)虫媒传播 主要是靠刺吸式口器昆虫的传播,如蚜虫传播大豆花叶病、叶蝉传播水稻矮缩病。

  (2)汁液接触传播 如烟草花叶病毒,可通过烟草田间管理中使用的农具和摘心、打杈时人的手进行传播。

  (3)嫁接传播 如苹果锈病可通过接穗和砧木来传播。

  此外,少数植物病毒还可以通过寄主植物的种子、花粉传播。菟丝子、线虫和土壤中的某些微生物也能传播一些病毒。

  病毒能够在它的寄主体内增殖。由于病毒没有自己独立的代谢系统,所以它的增殖方式不同于一般细胞生物的繁殖。病毒粒体的增殖方式与遗传学上DNA的复制过程非常相似,首先是病毒粒体的蛋白质与核酸脱离,由植物细胞提供物质原料和能量,复制新的核酸链,然后按照病毒本身的特性要求,组成相应的蛋白质亚基,最后装配成新的病毒粒体。

  病毒只能在一定的寄主植物活细胞内进行寄生生活,一旦离开了寄主,病毒就停止生活活动。但病毒又与其它专性寄生菌(如白粉菌、锈菌)不同,病毒寄生性很强,但不专化。例如,烟草花叶病毒可侵害36236个种的植物,水道矮缩病毒还能在叶蝉体内寄生和增殖。

  病毒对外界条件的影响有一定的稳定性。不同的病毒对外界条件影响稳定性不同,这种特性可作为鉴定病毒的依据之一。

  (1)钝化温度(或称致死温度) 病状汁液加温处理10分钟即失去侵染力的最低温度。烟草花叶病毒的钝化温度为90~93℃,黄瓜花叶病毒的钝化温度为55~56℃

  (2)稀释终点 病株汁液经稀释后仍具侵染力的最高稀释度。烟草花叶病毒稀释终点为1107,黄瓜花叶病毒的稀释终点为1104-5

  (3)体外保毒期 病株汁液在室温(20~22℃)下保持其侵染力的最长时间。烟草花叶病毒的体外保毒期为一年以上,黄瓜花叶病毒为一周左右。

  (4)对一般化学物质的反应 病毒对一般杀菌剂,如升汞、酒精、硫酸铜及甲醛等的抵抗力较真菌、细菌稍强,在一定浓度下,经过处理仍保持一部分侵染力。各种病毒对酸碱度的反应亦不一致,有的在酸性溶液中较稳定,有的则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但肥皂等除垢剂则很容易使病毒失去活力。

  病毒是一种核复朊,在朊的表面带有抗原结构,把这种物质注射到动物体内后会产生一种相应的抗体,含有抗体的血清称为抗血清。抗体和抗原有专化性,相应的抗原和抗体在动物体外也能引起反应,表现为凝聚或沉淀。这种反应称为血清反应。

  由于病毒具有很强的抗原特性,因而目前血清反应不仅用于病毒病的诊断上,在良种选育及植物检疫中也十分重要。

  病毒分类不象其它生物那样分为纲、目、可、属等单元,而是将有一定关系的病毒归入不同的组群,许多不能归为组群的病毒则根据研究的进展再作适当的调整。病毒的不同于其他生物的作出恰当的定义。病毒的是由株系组成的群体,这些株系的已知性状非常相似,没有必要给以另一个名称。病毒的一个群包括有许多共同性状的病毒。由此可见,病毒的群和有些象正规分类系统中的,但它们都不是正式的分类单元。习惯上所说的一种病毒,这个种是一般用语,并不表示生物学上物种的种。

  关于病毒的种、组群和株系划分的标准,有时不是很明确的,一般情况下,当分离到的病毒毒株或者与一种病毒进行比较时,如果以下这四对(8)性状相同,就属于同一组群病毒:核酸种类/核酸链数量、核酸分子量/核酸含量、粒体形态/核酸衣壳形态、寄主种类/介体种类。在此基础上,如果其他已知性状也相同,包括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如寄主症状、交叉保护、汁液抗性等),血清学特性和物理化学特性(如电泳等电点、沉淀系数等),则属于同种病毒。

  植物病毒的侵染:

  (1)侵入 病毒不能穿透寄主植物表面的细胞壁,也不能从自然孔口侵入植物体内,它只有通过有机械或传毒介体造成的伤口才能侵入植物,但必须是不造成细胞死亡的轻微伤口,使病毒可以直接与植物的活细胞接触,才能完成有效的侵入,即侵入植物细胞内的病毒,必须很快合成新的病毒粒体,才能引起对植物的侵染。

  (2)病毒在植物体内的移动 病毒在植物体内的移动完全是被动的,在细胞内,病毒随细胞质的流动和扩散而移动,然后通过胞间移动的速度缓慢,据测定,24小时移动的距离不超过1mm。但是,当病毒进入到维管束组织以后,随着维管束内植物液流的输导作用,病毒移动的速度便大大加快。植物病毒大多数通过韧皮部运转,少数通过木质部运转。

  植物病毒的侵染有局部性的和全株性的,局部侵染的病毒,局限于侵染点附近,多表现过敏性反应,形成局部枯斑。全株性侵染的病毒,可扩散到植株的各个部位,表现全株性的症状。植物病毒多数是全株性侵染的,但一般都不能进入生长点顶端,也很少进入到种子内部。因此,可采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法获得无毒种苗,作为防治某些病毒病害的一种有效措施。

  植物病毒的症状:

  病毒侵入植物以后,在植物体内增殖、扩散,经过一定时间后,受侵染的植物便表现出一定的症状。植物病毒病害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变色、坏死和畸形三种类型,有少数可表现腐烂或全株性萎蔫。但是,植物病毒病的症状常因毒源种类、寄主植物和环境条件的影响发生较大的变化。

  (1)症状类型

  变色:由于病毒侵染可破坏或抑制叶绿素的形成或使其色素不正常地形成,从而引起植物的变色或退色。其中以花叶和黄化最为常见,最普通的是叶片变色,表现花叶、斑驳、明脉、网纹等症状。此外,叶鞘、穗、果实、种子等部位也可以发生变色,如大豆花叶病毒可使豆粒产生褐斑,谷子红叶病使紫秆品种的叶、叶鞘、穗变红。

  坏死:对病毒具有过敏性反应的植物被病毒侵染后,细胞很快死亡产生坏死斑,坏死斑可以由局部侵染引起,也可以由系统侵染引起,叶片,茎杆、果实等器官都可能发生坏死斑,如枯斑、坏死条斑、坏死环斑等。

  畸形:病毒侵染后,植物因生长受抑制而造成的畸形有矮缩、矮化、小实、小叶、缩根等。病毒侵染后,因植物生长受到刺激而造成的畸形有丛枝、癌肿、丛簇、束生、耳突等。

  (2)症状的变化

  病毒因素:同一种病毒的不同株系侵染同一种植物时可表现不同的症状,如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番茄时引起花叶症或轻微斑驳症,但若受同一种病毒的番茄条斑株系侵染时,则产生坏死条斑。植物如受到两种病毒或一种病毒两个不同的株系同时侵染时,由于两种病毒或两个株系的干扰作用,也可影响症状的变化,如番茄植株受烟草花叶病毒弱株系侵染后再接种致病力强的株系时,不再表现强株系引起的那种严重的症状,这种现象称为交互保护作用。

  寄主因素:不同种类的植物受同一种病毒侵染时,可表现完全不同的病状,如烟草花叶病毒侵染普通烟草时,表现全株性的花叶症状,而侵染心叶烟草时则表现局部的坏死或斑点。有些植物受病毒侵染后可长期不表现症状,但病毒仍可在寄主体内正常地增殖和扩散。这种现象称为潜伏侵染。植物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受病毒侵染而表现的症状也可能一样,但一般先期得症状要严重。

  环境因素:植物病毒病害的症状可因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其中以温度和光照的影响较明显,一些由病毒侵染引起的花叶病,常常在高温影响下症状暂时消失,称为隐症现象,但病毒并未死亡,待温度回复正常情况时,症状又重新显现。

  ()类病毒

  类病毒是寄生在高等植物细胞内的一类最小的病原物,它有与病毒相似的性状,如滤性的非细胞形态,在植物细胞内寄生的专一性,在寄主细胞内能以自我复制的方式增殖,以及对寄主植物的致病性等。但是与病毒不同是,类病毒只有核糖核酸,没有蛋白质衣壳。类病毒最早是由迪纳(Diener)等人于1967~1971年研究马铃薯纺锤块茎病时发现的一类新的病原物,以后又由一些人在其他植物病害中相继发现类病毒病原。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发现四种类病毒病。

  类病毒病侵染植物后表现的症状与病毒病很相似,病株生长受到抑制,有的矮化、细叶、叶片褪绿斑驳,有的表现枝条丛生,果实白化、变形等畸形症状。

  类病毒是专性寄生物,和病毒相似,同一种类病毒也有不同的株系。类病毒的寄主范围较广,如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可寄生于11个科128个种的植物上。

  类病毒多数可以通过汁液和机械接触传染,嫁接和菟丝子也可以传染类病毒病,有的则可以由介体昆虫传染,还有的可以种传。

  至于类病毒如何在植物体内复制,以及如何引起植物病害,目前尚不清楚。

  防治类病毒病,目前尚未有有效的办法,主要是减少初侵染病,使用无病种苗,此外就是注意减少田间传染,加强栽培管理,增强寄主的抗性。

  ()植物病原线虫

  线虫是一类低等动物,属无脊椎动物中的线形动物门、线虫纲。它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种类繁多,据估计全世界约有50多万种,仅次于昆虫,居动物界的第二位。线虫分布也十分广泛。土壤、江、河、湖、海、高山上都能找到线虫。多数线虫靠腐败的有机质营腐生活,少数可在人体、动物和植物上营寄生生活,引起动植物的各种线虫病。

  几乎所有的栽培植物都可被线虫寄生,其中尤其以禾本科、豆科、茄科、葫芦科、十字花科等作物以及柑桔葡萄等果树的线虫病较普遍和严重。农作物被线虫寄生后,不但产量降低、品质变劣,而且有些线虫还可以传播某些植物病原物,或与之造成复合症,加重对作物的危害。一些土壤中生活的捕食性线虫,以捕捉真菌的孢子和细胞菌体为食科,可作为某些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因素而加以利用。

  植物线虫通常为雌雄异体,体形细长,为光滑、透明或半透明的管状体,两端稍尖细,体长一般不超过1~2mm,少数如小麦粒线虫的雌虫可达3~5mm,体宽15~35μm。少数线虫为雌雄异形,雌成虫为梨形或柠檬形。线虫虫体可分头部、体躯部和尾部三段。

  虫体由体壁和体腔组成,体壁最外面有一层透明、不透水的角质层,里面是下皮层和肌肉层。体内有消化系统、生殖系统和神经系统等。植物寄生线虫的口腔内有一针状口器,是穿刺植物和吸食的器官。线虫利用口刺入植物组织内并分泌消化酶,消化植物细胞中的物质,然后在吸入食道内。

  植物线虫的生活史比较简单,包括卵,幼虫和成虫三阶段。除个别可进行孤雌生殖外,多数是雌雄交配后,雌虫产卵,雄虫便死去。卵孵化为幼虫,一龄幼虫留在卵内,二龄幼虫破卵而出。幼虫有4个龄期,每蜕皮一次便增长一龄。从卵孵化到成雌虫经发育成熟再产卵为一代。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一般2~4周完成一代,长的则9个月左右才完成一代。多数线虫在一个生长季可发生几代,也有只发生一代的,如小麦粒线虫。

  植物寄生线虫卵的抗逆性较强,尤其是有些种的线虫的卵有胞囊保护,存活期很长,是线虫越冬的主要器官。线虫在田间的传播主要靠土壤耕作、风雨和灌溉流水等媒介,植物的种苗等繁殖材料带有线虫,则往往是线虫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

  植物线虫多数是专性寄生的,其寄生方式可分为内寄生和外寄生两种类型。凡线虫虫体全部钻入植物组织内,刺吸植物汁液的称为内寄生,如根结线虫。凡线虫仅以口镇刺入组织内吸取汁液,而虫体其余部分不进入植物体内的称为外寄生,如剑线虫。但有的线虫在其生活史的某个时期营外寄生,而在另一个时期则营内寄生,如小麦粒线虫。

  不同种类的线虫其寄主范围有所不同,寄生部位也因种类不同而异,根线虫主要寄生与根部,小麦粒线虫在植株幼苗期于生长点部位营外寄生,穗分化时便进入子房营内寄生。

  线虫经锋利的口针刺穿寄主的表皮和组织,进而吸食植物的汁液,可给植物造成一定的损害。但随线虫刺吸植物由其食道分泌各种酶和有毒物质也随之注入植物体内,往往对植物具有更大的损害作用。这些化学物质有的可以帮助消化植物的营养,利于线虫吸食,有的则可以破环生理机能,干扰新陈代谢,刺激右抑制寄主细胞和组织的生长发育,因此植物线虫病症状常表现为地上部的顶芽、花芽坏死,茎叶卷曲右组织坏死,地下部产生根瘤右丛根根组织的坏死腐烂等。由于植物的根部受害,使地上部的生长受抑制,常表现为植株矮小,色泽失常,发育停滞,似严重缺肥缺水状。有的线虫危害植物后可在花器和茎叶等部位形成虫瘿,如小麦粒线虫使使麦粒变虫瘿。

  ()寄生性种子植物

  绝大多数种子植物都是自养的,但其中有少数由于缺乏叶绿素或因某些器官的退化失去自养能力而变为寄生。寄生性种子植物都是双子叶植物,约有2500多个种,分属12个科。最重要的是桑寄生科、菟丝子科、列当科。

  寄生性种子植物有的主要寄生在植物的地上部分,称为茎寄生,如桑寄生、菟丝子等。有的主要寄生在植物的地下部分,称为根寄,如列当。

  根据对寄生植物的营养依赖程度,可以把寄生性种子植物分为半寄生和全寄生两大类。

  1. 半寄生

  全寄生种子植物以称非绿色的寄生植物,它们的营养器官内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通过吸器使自身的导管和寄主植物的导管相连,从寄主体内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类,如桑寄生和槲寄生。

  2. 全寄生

  全寄生种子植物以称非绿色的寄生植物,体内此不能或仅能极有限地进行光合作用,因而必须是从寄主植物体内吸收全部或大部分的营养和水分,所以它的吸器除与寄主植物的导管相连外,筛管也相连,如菟丝子和列当。

  菟丝子属菟丝子科菟丝子属,寄主以豆科植物为主,特别是大豆、花生、马铃薯受害最重。菟丝子为一年生攀缘寄生草本植物,没有根,时退化呈鳞片状,无叶绿素,茎为黄白色细丝,呈旋卷状。秋季开花,花很小,淡黄色,头状花序。果为蒴果,扁圆形,有2~4粒种子。种子很小,卵圆形稍扁,黄褐至黑褐色。

  菟丝子的种子和寄主植物的种子差不多同时成熟落入土壤中,或随作物收获脱粒时混在作物种子中。第二年随着作物的播种,菟丝子的种子也开始萌芽形成丝状细茎,幼茎出土后在空中来回旋转,碰到寄主植物就缠绕上去,幼茎的下部便逐渐萎缩与土壤脱离。在幼茎与寄主接触处形成吸器侵入寄主,侵入后吸器内分化出导管和筛管分别和寄主的导管和筛管相连,以便从寄主体内吸收养分和水分。细茎不断伸长向寄主茎的上部伸延继续长出新的吸器,还可以蔓延到其他邻近植株上,使被害株连成一大片。生长后期便开花结果,产生大量种子。

  寄主植物被菟丝子寄生后,生长发育不良,甚至萎黄枯死。

  防治菟丝子的要点:

  作物播种前汰除混在其中的菟丝子种子。

  避免连作,可与禾本科作物轮作。

  进行深耕,将菟丝子的种子埋入深土中。结合整地,播种前在土壤中施拉索或五氯酚钠等药剂可杀灭菟丝子的种子。

  田间发现菟丝子后立即彻底割除。

  列当科植物约有14个属130多个种,寄主范围多达9个科20多种植物。列当主要寄生在植物的根部,是一年生寄生植物,没有叶绿素,也没有真正的根,所以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质营养,而是以短发状的吸器寄生在植物根部吸收植物的营养和水分。茎直立,单生右分枝,一般高30~40cm,呈黄褐至紫褐色,越近地面颜色越深。叶片退化为短而尖的鳞片状,小而无柄,互生,螺旋状排列在茎上。花两性,左右对称,排列成紧密的穗状花序,长16~37cm。花冠合瓣,紫色。雄蕊四枚,雌蕊一枚。蒴果球状,成熟时二纵裂散出种子。种子极小,成熟后呈深褐色,生活力很强,在不适于发芽的条件下可存活几年。

  列当种子成熟后可落入土壤中右借风、雨、人、畜和农具传播,也可以随收获混在寄主植物的种子里。第二年作物生长季开始后,遇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便萌发,形成吸器侵入寄主根部,并向上长出茎。寄主植物被列当寄生后,由于养分水分被大量掠夺,表现为生长不良,产量大减。

  防治列当的措施:

  严格执行植物检疫,防止病区扩大。

  与甜菜、大豆、葱、蒜等非寄主植物轮作。

  在严重发生地区,在列当尚未开花结实前行铲除、深埋。

  可用0.2%的二硝基磷甲苯酚或1 : 100~200倍的24—D喷洒。

  槲寄生是槲寄生属植物的总称,具有叶片和叶绿素,为地上部半寄生植物。多分布在北方,寄主多为木本植物。槲寄生具有革质对生叶片,或叶片退化,小茎作叉状分枝。花极小,单生或丛生,雌雄异花。果实是浆果。浆果陆续成熟,由于果肉丰富,鸟类喜欢啄食。被鸟类吐出或随粪便排出的种子粘着在寄主树皮上。种子吸水萌发产生吸器,侵入幼嫩的树皮,再深入扩展形成假根及次生吸器直达寄主的发育形成短枝和叶片,并通过不定芽在寄主植物上形成丛生状。

  防治槲寄生主要是结合果要修剪清除树上的寄生物,并注意铲除树上的有为器才能收到清除的效果。

  第三节水稻病害

  我国水稻产区主要有三大病害,黑龙江省主要是受其中的稻瘟病的威胁最大,每年都有发生,有的年份造成一定损失,由于大多数稻区注意采用抗病性品种及田间及时防治,能较好地控制住病情。水稻白叶枯病为黑龙江省的检疫性病害,只在局部地区小面积发生。发现后都能及时销毁,杜绝了蔓延的可能性。水稻纹枯病近年有发展趋势,发生面积和病情都有所上升,应当引起注意。除以上三大病害外,过去在大面积直播田中,常在普遍注意种子质量,又采用插秧,改善了环境条件,基本上已极少发生了。80年肛后期,恶苗病曾一度普遍危害而成为水稻上病害的防治重点之一。病毒病中近10年来以条纹枯病和东格鲁病在浙江、福建一带发生面积最大,危害也最大,危害也最重,嘉宾去铃铛次流行的黑条矮缩病和暂黄病已极少发生,甚至绝迹。

  一 稻瘟病

  稻瘟病为世界性水稻流行病害。我国南北稻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一直是我国水稻上的重点防治对象。在生长前期若叶瘟严重发生,稻株在孕穗前枯死,则田间呈火烧状,抽穗期发生穗颈瘟则造成大量瘪穗。在黑龙江省造成危害的主要是穗颈瘟。

  ()症状

  由于危害时期和部位不同,可分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

  1. 苗瘟

  多由种子带菌引起,在三叶期前发病,病苗基部变黄褐色或或灰褐色,叶片卷缩枯死,潮湿时疫苗基部有灰色霉层,为病菌的分生孢子。

  2. 叶瘟

  因气候条件的影响和品种抗性的差异在叶片上产生不同的病斑,可分四种类型:

  (1)普通型(慢性型)病斑 为常见的典型病斑,由最初的褐色或暗绿色小点,逐渐扩大成梭形病斑,两端常有向叶脉延伸的坏死线,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其外常有淡黄色晕圈,病斑背面有灰白色霉层。

  (2)急性型病斑 病斑暗绿色,水渍状,一般椭圆形,也有不规则形的,病斑上密生色霉层,有时正反面都有。这种病斑发生在气候条件适合及稻株抗性减弱时。

  (3)白点型病班 感病品种的嫩叶感病后产生,为白色斑点,不产生孢子。如果气候条件有利于病害的发展,则可迅速扩展成型。

  (4)褐点型病斑 多发生在抗病品种和老叶上。病部仅产生针头大小的褐点,局限于叶脉间,不产生孢子。

  叶耳、叶舌、叶枕也可发病,称为叶节瘟。

  3. 节瘟

  发生在稻节上,初为褐色小点,后扩大蔓延至整个节部变黑色,向内凹陷,易折断倒伏。

  4. 穗颈瘟

  在穗颈或穗轴上开始为褐色小点,扩展后穗颈成段变褐。发病早的可造成白穗,发病晚的则秕谷增加。

  5. 谷粒瘟

  稻粒颖壳处和护颖上有不规则形的褐色病斑。

  ()病原

  瘟病的病原菌为稻梨孢菌(Piricularia oryzae),属半知菌亚门梨形孢属,分生孢子洋梨形,无色,有1~3个隔,分隔处有缢缩,分生孢子梗丛生,不分枝,有孢子脱落的疤痕。自然条件下不产生有性繁殖体。

  稻瘟病菌有生理分化现象,存在许多生理小种。黑龙江省多来自35个县()470个单胞菌株的鉴定结果为715个生理小种,其中以ZFZEZAZD四群为优势菌群。

  菌丝发育温度范围为8~37℃,最适温度为27~28℃。分生孢子萌芽的温度范围为10~35℃,最适在25~28℃。分生孢子和附着胞的形成以饱和温度为最适宜,相对湿度降至80%,则不能形成。分生孢子必需在水膜或水滴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萌发。

  病菌对低温和干热有较强的抵抗力,但对湿热的抵抗力弱。在54℃52℃10min可以分别杀死谷粒和护颖内的菌丝。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50℃10min

  ()侵染循环

  稻瘟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稻草和种子上越冬。在干燥的情况下,分生孢子可存活一年左右,菌丝在兵组织内可存活一年以上,在潮湿的情况下,经2~3个月便死亡。露天堆放的稻草是主要侵染来源,第二年天气转暖后遇雨即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到田间水稻上。带菌的种子播种后,引起秧苗发病,北方稻区由于育秧期间气温低,苗稻瘟发生不多,但在保温育秧及薄膜育秧时能遇到。

  ()影响发病和流行的条件

  1. 主栽品种的抗性与小种的组成

  水道品种间对稻瘟病的抗性差异很大,目前生产上所用的抗病品多属垂直抗性品种,其抗性因病菌生理小种的变化而只能保持一定时期。黑龙江省生理小种组成复杂、种类多,每年种植的品种也有变化,有时品种种植面积增减幅度较大,均影响生理小种的消长变化。黑龙江曾种植过的普选10号于1978年失去抗性,是由于ZE小种上升为优势种。滨旭、合江20等突然失去抗性就和ZA菌群的迅速增长有关。

  2. 寄主感病生育期和有利于病菌的气候条件相遇

  水稻同一品种的不同生育期抗性也不同,分蘖盛期最易感叶瘟,始穗期易感染穗颈瘟,若遇湿度大,稻株上保持水膜的时间较长,就容易流行。

  3. 气候条件

  影响最大的是温湿度,其次是光照和风。阴雨、低温和光照不足,导致植株抗病力减弱,同时高湿有利于病菌的萌发和侵入。在这种气候条件下常导致稻瘟病大发生。在黑龙江省稻瘟病大流行年都不是高温年。抽穗期降雨、低温、光照不足往往引致穗颈瘟流行。

  4. 栽培管理

  栽培管理直接影响水稻的抗病性,也因关系到田间小气候而影响病菌的生长繁殖,栽培管理中以肥水关系最大。偏施氮肥,游离氮和酰氨氮增加,使水稻体内C/N降低,硅化作用减少,导致水稻贪青徒长,植株柔嫩,抗病性降低。另外,会使叶片下垂,色泽农绿,分蘖期延长,增加无效分蘖,使株间郁闭,保持高湿度而促进病菌的生长繁殖,并有利于病菌的侵入。黑龙江省水稻施肥特点是有机肥用量逐年减少,氮素化肥逐年增加,由含氮量低的碳铵、硫铵、硝铵转到含氮量高的尿素。五常、宁安等多数稻区施尿素高达375/ha。另外,同一施氮量的情况下,施肥时期不同发病情况也不同。

  浅水灌溉及晒田可控制土壤中氮肥的供应。

  ()防治

  1. 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

  各地应根据当地小种的组成选用抗病品种。黑龙江省就大部分稻区来讲,较抗病品种有东农415416417、牡2123,京引127,通系112等。但要注意小种的变化。

  2. 加强栽培管理

  应注意氮磷钾的配合使用、有机肥和化肥的配合使用。施足底肥、早施追肥,促进稻株生长健壮而不贪青晚熟。灌溉以分蘖期浅灌勤灌、分蘖末期晒田和后期湿润灌溉为好,一方面控制土壤中氮肥的供应,另一方面增加土壤通气性,促进根系发育,促进稻株健壮生长,增强抗病力。山区利用冷泉水灌溉的地方应修蓄水池以提高水温。

  3. 消灭菌源

  (1)种子处理 50%多菌灵、40%克瘟散乳剂、50%乙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等浸种均有良好效果。

  (2)处理病草 不要病草还田,堆肥要充分腐熟,田间不用病草编织的草帘。

  4. 药剂防治

  防治苗瘟或叶瘟要及时调查,发现中心病株即拔除,喷药保护,防止蔓延;发现急性型病斑陆续出现,应立即喷药,防治穗温应着重保护抽穗期,如孕穗末期叶瘟发展或叶耳、叶舌发病变褐,应在孕穗末期和齐穗期个喷药一次。目前认为,三环唑可湿性粉剂加水稀释500~1000倍防治效果最佳。残效期可持续三周左右。40%稻瘟灵乳油、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及0.4%春雷霉素粉剂均能有效防治稻瘟病。

  二 水稻白叶枯病

  水道白叶枯病是水稻上的重要病害之一,过去主要发生在我国南部稻区,由于南北引种频繁,已传入北方稻区,几乎全国各稻区均发生过。黑龙江省于1976年初发现于牡丹江地区农科所,以后在阿城、五常、宾县、海林、东宁、勃力等县也陆续发生过。

  ()症状

  一般在水稻生育中后期发生,症状从叶尖或叶缘开始,产生黄绿色或暗绿色短条斑,以后沿叶缘或叶脉向两端蔓延,形成长条状病斑,可达叶片基部和整个叶片。病健组织交界明显,分界处呈波纹状,最后病组织呈枯白色。环境条件适宜或致病力很强的菌株侵染感病品种时可出现急性型病斑,几天内可使全叶呈青灰色或灰绿色。田间湿度大时,病部表面有蜜黄色露珠状菌脓溢出,干后成鱼子状小颗粒。

  除上述叶枯病症状外,还有一种凋萎症状,在黑龙江省不常见。

  ()病原

  病原细菌是黄单胞杆菌属的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菌体短杆状,两端钝圆,具有一根鞭毛,革兰氏阴性。在琼脂培养基上蜡黄色菌落,有光泽。最适生长温度为26~30℃

  白叶枯病菌有不同菌系,其致病力强弱不同。

  ()侵染循环

  1. 侵染来源

  主要是稻草,病菌在干燥处堆放的稻草中可以存活六七个月以上,第二年春耕时,保湿后产生的细菌流胶,接种仍能侵染稻株。用病稻草在催芽时盖种子及捆秧等均可引起种秧苗发病,稻草上的病菌第二年入夏以后急剧减少。种子上的病菌也是重要初侵染来源之一。播种带菌的种子可引起秧苗发病。稻种带菌又与调运种子有关,对新区病害引入的作用更为重要。因此,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老病区稻草是主要侵染源主要是稻种。

  2. 侵染及传播过程

  种子及稻草上的病菌到第二年春天遇水分就开始运动。种子上的病菌可以直接传染秧苗。稻草上的病菌则通过催芽时盖种、秧田覆盖、扎秧把、堵水口等传给秧苗,水稻的根系分泌物能够吸引周围的病原细菌向根际聚集,并使生长停滞的病原细菌活化增殖。

  白叶枯病菌主要是从水孔侵入,因此病斑也多从叶尖和叶缘开始。侵入途径中其次是伤口。病菌侵入水稻后,只能在维束管中蔓延繁殖,所以从水孔侵入的病菌最能有效地建立寄生关系。水稻生长后期,伤口侵入的可能性逐渐增加,伤口侵入的病菌,有时只能在侵入点建形成局部的条斑。秧苗在维束管未受侵染前,不表现症状,只有当细菌重新分泌出来,再从水孔进入植物体时,才能表现症状。所以水稻幼苗可以成为隐症带菌者。

  水稻白叶枯病的田间传播是短距离的,但在水流传动和供水淹灌、串灌的条件下能十分有效地传播。

  ()发病条件

  1. 品种抗病性

  不同类型的水稻抗病性差异很大。一般是籼稻抗性弱, 抗性强。在同类型品种中,抗性也有强弱之分,一般是窄叶品种和耐肥品种较抗病。水稻不同生育期抗性也不同,苗期至分蘖期比较抗病,分蘖末期抗性逐渐降低,孕穗、抽穗期最易感病。

  2. 气候条件

  气温主要影响潜育期的长短,22℃下潜育期为13天,24℃下为8天,26~30℃下为3天。连续阴雨有利于发病,暴风雨和水淹时病害发展很快而且严重。高温干旱,病害受到抑制。黑龙江省最早发病期是718日。病害发生程度与6月份高温来临的迟早有关。

  3. 栽培管理

  肥、水与白叶枯病的发生关系最大,氮肥施用过多或过迟,造成稻株生长过旺,叶片柔软嫩绿,均有利于病害发生。深水灌溉、串灌或稻用淹涝都易造成严重发病。稻田淹水3天,人工接种特别容易发病。土壤酸度高的地区为病害常发地带。

  ()检验方法

  水稻白叶枯病为黑龙江省的检疫性病害,因此一旦发生应通过检验方法确切诊断后,立即采取措施。

  1. 田间检验

  白叶枯病在水稻生育中后期比较明显,此时要注意生理性叶枯相区分,进一步则作细菌溢脓检验。

  (1)肉眼检查 切取包括病健部的组织一小块,放在载玻片上,用锋利刀片在中间作一整齐切口,加一滴水,轻轻加盖片,除去气泡,静置一定时间后,对光可看到病斑切口处有云雾状菌脓溢出。

  (2)显微镜检查 按上法制切片,在低倍显微镜下检查,能更清楚看到病部有菌脓溢出,而健部则没有。检查时应注意将显微镜光度调暗,否则不易看清楚。

  (3)保湿培养检查 将病叶剪去两端,保留长约7cm的一段,下端浸在盛有清水的小试管中,试管口以棉塞保湿,放置过夜,上端切口叶脉上有黄色小珠形成。

  2. 分离接种鉴定

  为了确定是否检疫对象,可进一步作分离接种。白叶枯病病原细菌要求培养基中的酸度较低,其适宜PH5.5~6.5之间,最好不用葡萄糖做碳源。接种可采用喷雾或多针穿刺接种,也可将幼苗去根,淹浸在细菌液中2~3min或更长时间。多针接种表现症状最快。接种植株要在肥水管理上促其成为感病状态。接种前后都应保持很高的湿度才容易发病。

  3. 噬菌体鉴定

  为了快速鉴定分离到的细菌,种子检验及对灌溉水中含菌量的测定以预测病害,都可用噬菌体方法。但白叶枯菌有菌系分化问题,在作噬菌体鉴定工作前,需对菌系的分化事前进行研究。具体做法是将待测的菌种与琼脂培养基混合制成平面,然后用相应的噬菌体在上面划线。培养后如发生溶菌现象,表示待测菌种为白叶枯病菌与该噬菌体相应的菌系。噬菌体存在的数量往往与病菌存在数量成正相关。因此可以应用白叶枯病菌去测定稻种中存在噬菌体,以确定稻种中病菌的有无和数量的多少。

  ()防治方法

  1. 加强检疫

  白叶枯病新病区的出现确与带菌稻种的调运有关,因此加强稻种检疫是防止病区扩大的有效措施。一旦在无病区出现疫情,应采取紧急措施封锁或彻底消灭。

  2. 杜绝病原

  (1)处理病稻草 不用有病稻草催芽、育苗、扎秧把、堵水口等。稻草消毒可用1000倍抗菌剂4015%硫酸铜浸泡48h1%石灰水浸泡一星期。

  (2)选用无病种子和种子消毒 种子消毒可用抗菌剂(401)500~1000倍液,10%叶枯净200倍液,50%代森铵500倍液,任选一种浸24~48h。对白叶枯病种子消毒虽有一定的效果,但都不完全彻底,因此只能应用于病区的防治,不能用作无病区获得绝对无菌的种子。

  3. 栽培管理

  最重要的是肥、水管理。肥料方面除增施农家肥,配合施用磷、钾肥外,氮素化肥要坚持重施大头肥、后期灵活补肥的原则。水的管理要根据水稻各生育期的要求,结合天气、土质、苗情科学进行。应适时排水晒田。

  4. 药剂防治

  根据预测对将要发病的秧田以及发病始期的田块进行防治550%叶枯青500~1000倍液。50%代森铵1000倍液,10%叶枯净300~500倍液或25%敌枯霜1500~2500倍液连续喯2~3次。

  三 水稻纹枯病

  水道纹枯病发生极为普遍,尤其是南方稻区密植多肥的情况往往发生严重。

  ()症状

  苗期至穗期均可发生,以分蘖盛期至抽穗期危害最重。主要危害叶鞘和叶片,也危害穗部。叶鞘发病先在近水面处产生暗绿色水渍状小斑点,逐渐扩大呈椭圆形,互相融合成云纹状大斑,由下向上蔓延到上部叶鞘。空气干燥时,病斑中央为灰白色或草黄色,边缘呈暗褐色,潮湿时,病斑中部为灰绿色,边缘湿润状,病部可见到白色蛛丝状菌丝体,后期菌丝体集结成菌核,借小量菌丝附着在病斑表面,易脱落。天气特别潮湿时,能产生一层白色粉状霉层。即病菌的担孢子。叶片上的病斑与叶鞘上的相似,发展快时呈污绿色枯死。颈基部受害可造成软腐而倒伏。穗部受害则影响谷粒饱满,甚至形成白穗。

  ()病原

  病原菌为佐佐木薄膜革菌(Pellicularia sasakii),属担子菌亚门薄膜革菌属。其无性世代为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属半知菌亚门丝核菌属。菌丝初无色,老熟时呈浅褐色。菌丝的分枝与主枝成直角。分枝处缢缩。离分枝不远处有分隔。菌核扇球形或不规则形,初为白色,后变成暗褐色,表面粗糙,内外颜色一致。

  担孢子在传病上作用不大。担子无色,倒棍棒形,担孢子无色,卵圆形。菌丝生长以30℃左右最适宜,侵染寄主的温度范围为23~35℃及相对湿度95%以上,1~2天内即可萌发,6~10天又可形成新菌核。日光能抑制菌丝的生长,促使菌核形成。

  我国台湾省报导:根据病菌对16个水稻品种致病性的差异,将300个菌株分为7个培养型和6个生理小种。江苏农科院根据培养型和致病力强弱的关系,把47个菌株分成3个培养型,没有正式划分为生理小种的报导。至于黑龙江省的病菌分化情况尚不清楚。

  该病菌的寄主范围极广,可侵染43个科263个种的植物,除水稻外还可侵染玉米、大麦、小麦、大豆、花生、甘薯等作物几多种杂草。

  ()侵染环境

  病菌主要以菌核在田间越冬,也能以菌丝和菌核在病稻草和田边杂草上越冬。水稻收割时落入土中大量菌核,为次年的主要初侵染源。菌核的生活力极强,湖南农科院测定第二年菌核存活率为96%以上。东北经冬季酷寒后也仍有大部分菌核存活,插秧后菌核附在稻株基部叶鞘上,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从叶鞘内侧表皮的气孔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温湿度适宜时,1~2天即可形成病斑。其后病部由下位叶鞘向上蔓延扩展,2~5天即可上升一个叶位。抽穗前后10天为高峰期,形成的菌核脱落后,随水飘到稻株基部,萌发菌丝进行再侵染。

  ()发病和流行条件

  1. 菌核基数

  年轻病田、打捞菌核彻底的田或新开垦田,一般发病轻,反之,历年重病区,上年重病田,越冬菌核残留量多则发病重。但病情的继续发展,受稻丛小气候及水稻抗性的影响更大。

  2. 气候条件

  纹枯病属高温高湿病害。气温达20℃以上,田间湿度达90%开始发病,气温上升到28~32℃,相对湿度达97%时,最有利于病害的发展和流行。因此,夏秋高温高湿时间持续较长的年份,纹枯病发生一般较重。北方单季稻区7月下旬至8月下旬高温多雨有利于病害发生。

  3. 水肥管理

  长期深水灌溉,会降低水稻抗性,发病重,据调查,晒田期间的株间相对湿度为80%~90%,不晒田的则在92%~96%之间。株间湿度达90%以上,就有利于纹枯病的发生。因此,合理灌溉、适时晒填可以减轻发病。肥料对纹枯病的影响与稻瘟病相似。

  4. 品种抗性

  至今没有发现免疫品种,但感病程度有差异。一般矮杆阔叶型比高杆窄叶型感病,粳稻比籼稻感病,生育期较短的品种比生育期长的品种发病重。

  ()防治

  1. 消灭菌源

  重病田灌水耙平时,用布网或细密的簸箕在田边打捞被风吹集在一起的浪渣,并将这种打捞出的浪渣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铲除田边杂草寄主,减少菌源。

  2. 科学用水,适时晒田,合理施肥

  这是防治水稻纹枯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3. 药剂防治

  参考南方稻区的防治指标是分蘖末期发病率达5%,拔节到孕穗期达10%,孕穗期达15%~20%为防治适期。

  井冈霉素和素克灵被认为是防治纹枯病最有效的药剂,井冈霉素每公顷用1500~1875g,加水900~1125㎏喷洒,残效期可达20天。江阴农药厂生产的20%担菌灵100~200倍液喷雾防效高达90%以上,多菌灵、托布津防纹枯病效果亦很好。湖南报导,用异稻瘟净防治已有抗性菌株产生,故应注意田间防效有无变化。

  四 水稻恶苗病

  恶苗病在全国稻区都有发生,以广西、广东、湖南、江西、黑龙江、辽宁等省发生较多。推广种子消毒措施后,病害大为减轻。80年代,由于有些品种感病,农户消毒不彻底,有明显回升现象,致使按比例播种的秧田,选不出足够的无病秧苗供插秧用。

  ()症状

  稻恶苗病症状有徒长、矮缩和不显著三种类型,其中以徒长型最常见,矮缩型只在病害发生特别严重和高温时出现。

  徒长型稻恶苗病的苗期症状,从长出第二叶时开始出现,病苗茎叶纤弱吸长,叶黄绿色,常比健苗高1/3左右,根系发育不良。部分稻苗枯死,在近地处有淡红色或白色粉状霉,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本田发病与之相似,但病株分蘖少或不分蘖,节间长,节上倒生不定根,以后茎秆逐渐腐烂,表面产生白色或粉红色霉层。后期病部散生或群生黑色小粒,即病菌的子囊壳。病株多数早病,少数能抽穗,但穗小,籽粒不饱满。

  ()病原

  稻恶苗病由藤仓赤霉菌(Gibberella fujikuroi)引起,属子囊菌亚门赤霉属。无性世代为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e),属半知菌亚门镰刀菌属。分生孢子有大小两种。小型分生孢子单胞,无色,长椭圆形或倒卵形;大型分生孢子多胞,略弯曲,呈镰刀形,有1~6个隔膜,无色,但群集时呈淡红色。子囊壳球形,黑色。子囊孢子双胞,椭圆形,无色。

  病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5~30℃,但侵染寄主以30℃最易诱致病株徒长。

  病菌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根据不同条件,产生赤霉素和镰刀菌酸、去氧镰刀菌酸、赤霉酸等物质。赤霉素或赤霉酸引起水稻徒长,并能抑制叶绿素的形成;而镰刀菌酸和去氧镰刀菌酸则有抑制稻苗生长的作用。

  ()侵染循环

  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在种子表面或以菌丝体在种子内越冬。带菌种子是第二年发病的主要侵染来源。病稻草作秧田的覆盖屋也可能成为侵染来源。育秧时,病菌可从芽鞘或伤口侵入,引起幼苗发病,严重时病株枯死,枯死植株表面产生的分生孢子可传到健苗,从茎部伤口侵入,引起再侵染。

  带菌秧苗移到本田后,陆续出现症状。发病后期,下部叶鞘和茎部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水稻开花时,分生孢子被传播到花器上进行再侵染,从内外颖壳部位侵入颖片组织和胚乳内。

  ()影响发病的因素

  1. 温度

  此病发生与土温关系较大。土温在30~35℃时病苗出现最多,在20℃以下,即使感染也不表现症状,但可分离到病原菌。

  2. 品种

  粳稻较籼稻抗病,粳稻之间抗性也有差异,但无免疫品种。。

  3. 栽培管理

  脱粒时受伤的种子和移植时受伤的秧苗都易感病。浸种时间过长、中午插的秧和插隔夜秧发病也较多。

  ()防治

  1. 建立无病留种田,催芽前种子消毒

  这是防治水稻恶苗病的根本措施。

  2. 种子处理

  同稻瘟病。吉林稻区用769农抗浸种2~3天,10℃左右浸种4~5天对防治恶苗病很有效。五常县用恶苗灵200ml加水60公斤,浸种5天,或用600倍溴硝醇充分搅拌均匀,然后浸种,种子和药液之比为11.2,在室温下浸种5~7天,可有效防治恶苗病。

  3. 改进管理技术

  不在中午高温下插秧,不插隔夜秧。

  秧田或本田中发现个别病株时及时拔除烧毁。

  收获后的病田稻草尽快作燃料烧掉,不用病田稻草盖秧和作催芽时的覆盖物。

  五 水稻其他细菌性病害

  ()细菌性褐斑病

  水稻细菌性褐斑病主要发生在东北稻区。

  1. 症状

  在水稻的叶、叶鞘、茎、穗及小枝梗上都产生症状。病斑呈褐色。叶上的病斑赤褐色水浸状小点,后扩大呈长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条斑,周围有黄色晕纹,后期病斑中心的组织坏死,呈灰褐色,并常融合而成一个大条斑。病斑常发生于包穗的叶鞘上,初为赤褐色水浸状短条斑,多数融合呈不正形大斑,中央组织坏死后呈灰褐色。穗部为污褐色近圆形小斑。

  2. 病原

  为丁香假单胞杆菌水稻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 Oryzicola)。杆状,两端钝圆,时有弯曲,大部分单生或双链,革兰氏染色阴性,有1~3根极生鞭毛。在稻田的水中能活20~30天。病菌寄主范围很广,能侵染小麦、谷子及禾本科杂草20多种。

  3. 侵染循环

  病原细菌能在受病的水稻、陆稻及杂草寄主的组织和种子上越冬,为第二年发病的侵染来源。水田的灌溉水中如有病菌存在,也可使水稻得病。

  4. 发病规律

  东北稻区从5月下旬幼苗期即开始发病,至7月中旬在叶片上大量发生,8月上旬叶部病势渐减,抽穗前后危害穗及剑叶叶鞘。

  5. 防治

  无病田留种。

  清除杂草,减少病菌来源。

  严防灌溉水从病田流入。

  必要时可用链霉素和土霉素喷洒。

  ()细菌性褐条病

  细菌性褐条病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湖南、湖北等省,一般发病10%~20%,严重地块达50%

  1. 症状

  苗期到穗期均可发生。苗期发病多在叶脉上,尤其是主脉上出现褐色小点,以后向上下扩展成褐色条斑,斑的长度可与叶片相等。发病重的秧苗不久即枯死,四叶期后病情逐渐减缓。成株期则在叶片的基部中脉开始,上下延伸成为长形褐条,最后全叶枯黄纵卷而死,叶鞘为不规则形斑,剑叶亦可发病。

  病斑表面常有乳白色菌脓。

  2. 病原

  为一种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paniei)。杆状,革兰氏染色阴性,有1~3根极生鞭毛。病菌除危害水稻外,还可侵害大麦、燕麦、稗、谷子等。

  3. 侵染循环

  种子带菌可成为初侵染源,种子萌发的第一片真叶即显现症状。

  4. 发病条件

  (1)气候 种苗三叶期遇春暖多雨或本田期低温多雨都导致发病重。

  (2)洪涝 洪涝使秧苗受淹则病害重,且淹漫时间越长、次数愈多,则发病愈重。孕穗前后遇洪水则剑叶及穗部发病重。水淹而气温偏低易发病。

  (3)品种 一般矮杆品种发病重,中、高秆品种发病轻。

  5. 防治

  搞好农田基本建设,建立排灌系统,避免洪水淹没稻田,淹水的秧田或本田应尽可能立即排水,增施追肥,促进新根生长,加速分蘖,以减少损失。

  第四节 麦类病害

  我国麦类病害以真菌性病害最多,细菌及线虫病的种类较少,病毒病近年有新发展,种类虽不算多,但危害不轻,80年代以来我国对麦类的病毒开展了一些研究。锈病曾在东北麦区造成极大危害,1956年后由于推广抗锈良种控制了锈病的发生。育种部门一直把抗锈作为育种目标之一,因此,锈病现在在生产上问题已基本解决。黑穗病在50年代趋于灭绝,但七八十年代又有所回升,至今仍有局部地区严重发生。

  一 小麦锈病

  小麦锈病是世界上记载最早的病害,有条锈病、秆锈病、叶锈病三种,是我国小麦上发生最广、危害最大的一类病害。1950年和1964年锈病在全国大流行,损失小麦分别为60亿公斤和30亿公斤。三种锈病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以小麦条锈病发生最为普遍和严重。小麦条锈病主要发生在西北、西南、华北和淮北等地的冬麦区和西北的春麦区;小麦秆锈病主要发生在东北、内蒙古、西北、西南的春麦区以及江淮和东南沿海的冬麦区;小麦叶锈病过去主要发生在西南,近年来,在华北、西北、东北各地也渐趋严重。

  小麦发生锈病后,植株体内的养分被大量掠夺,叶绿素受到破坏,光合作用面积减小,大量孢子堆突破麦叶、麦秆表皮,使蒸腾量增加,失水严重,影响灌浆,因而籽粒秕瘦,蛋白质含量减少,产量降低,品质变劣。

  如锈病发生得早,对麦根、麦叶的正常生长都有极大影响,条锈能减产73%~85%,叶锈为49%~67%,秆锈为74%~84%。产量损失除与发生迟早,轻重有关外,还因品种抗性、气候和栽培等条件而异。

  ()症状

  由于三种锈病症状的共同特点是被害处产生铁锈色疱状夏孢子堆而病名,后期病部还产生黑色的冬孢子堆。三种锈病可根据其夏孢子堆和冬孢子堆的大小、形状、颜色、排列和表皮开列情况不同来区分。

  1. 小麦条锈病

  夏孢子堆最小,长椭圆形,鲜黄色,在成株上沿叶脉纵向排列成行,呈虚线状。在幼苗叶片上不成行,呈多层轮状排列,冬孢子堆短线状,扁平,常数个聚合,埋伏在表皮内,成熟时不开裂。

  2. 小麦秆锈病

  夏孢子堆在三种中最大,深褐色,不规则散生,成熟后表皮大片开裂并向外翻,散出夏孢子,后期在夏孢子堆附近形成黑色的冬孢子堆,成熟后表皮破裂,散出黑色冬孢子。

  3. 小麦叶锈病

  夏孢子堆近圆形,不规则散生,很少愈合,多数不穿透叶片,成熟后表皮开裂一圈散出夏孢子。 后期在叶鞘或叶背上可产生圆形至长椭圆形、扁平的冬孢子堆,成熟时表皮不开裂。

  三种锈病症状特点的比较见表。

  小麦三种锈病的症状区别

  区别点 条锈病 叶锈病 秆锈病

  危害部位 叶片为主,也危害叶鞘、茎秆和穗部 夏孢子堆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叶鞘和茎秆上很少见,冬孢子堆主要产生于叶背面及叶鞘上 茎秆、叶鞘、叶片为主,也危害穗部

  夏孢子堆 相对大小 最小 居中 最大

  形 状 狭小到长椭圆形 圆形至长椭圆形 长椭圆形只至长方形

  颜 色 鲜黄 枯黄 褐色

  排 列 成株上排列成行,虚线状,幼苗叶片上不成行,而以侵入点为中心呈多重轮状排列

  散乱无规则

  散乱无规则

  表皮开裂程 度 表皮开裂不明显 表皮开裂一圈 表皮大片开裂,常呈窗户状向两侧翻卷

  冬孢子堆 相对大小 小 小 较大

  形 状 狭长形 圆形至长椭圆形 长椭圆形至狭长形

  颜 色 黑 黑 黑

  排 列 基本成行 散生、叶鞘上略成行 散乱无规则

  表 皮 开裂 情 况 不破裂 不破裂 破裂、表皮卷起

  小麦三种锈病的症状特点是进行田间诊断的主要依据,但在田间苗期发病严重时,小麦叶锈病和条锈病的症状有时容易混淆,难以区别。此时可将夏孢子堆带回室内,滴加一滴浓盐酸,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夏孢子的原生质收缩成数个小团的是条锈病,原生质在孢子中央收缩成一大团的是叶锈病。

  ()病原菌

  小麦条锈病的病原菌为条形柄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小麦秆锈病的病原菌为禾柄锈菌小麦变种(Puccinia graminis var. tritici),小麦叶锈病的病原菌为隐匿柄锈菌小麦变种(Puccinia recondite var. tritici),都属于担子菌亚门柄锈菌属。病菌可产生五种孢子,并且是转主寄生的。五种孢子是性孢子、锈孢子、夏孢子、冬孢子和担孢子,其中担孢子只能侵染转主寄主,并在其上产生性孢子和锈孢子,锈孢子侵染小麦,我国的转主寄主在锈病流行中不起什么作用。三种锈菌的夏孢子和冬孢子的特点见表。

  三种锈菌的夏孢子和冬孢子的特点

  比较性状 冬锈菌 叶锈菌 秆锈菌

  夏孢子 形状 球形 球形 椭圆形

  颜色 鲜黄 红褐 深褐

  发芽孔 6~16个,散生 7~10个,散生 4个,围绕赤道

  浓盐酸处理反应 数个小团,大小不一 在孢子中形成一个大团

  冬孢子 形状 顶端扁平 顶端扁平 顶端原形或较尖,壁厚

  柄的长短 中等长短 极短 最长

  小麦锈菌均为专性寄生菌,同一锈菌中,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生理小种,它们在形态上无差别,但对某些品种的致病力有显著不同。各地区锈菌的生理小种组成可能不同,并且可随着品种和年代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侵染循环

  植物病害中的侵染循环与病菌的生活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又有联系。小麦锈菌是转主寄生菌,需经过两种不同的寄主方能完成其生活史。在我国,三种锈病的侵染循环实际上都是由锈菌夏孢子连续侵染小麦来完成的。

  由于三种锈病菌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差异很大,我国各地区的气候地理差异悬殊,三种锈菌的越冬越夏较复杂。

  1. 条锈菌

  病菌较耐低温,可以在冬小麦上越冬,翌春在进行扩大侵染,但病菌不耐较高温度,旬平均气温超过22~23℃时,病菌基本不能越夏,只有那些被风传到高寒麦区的夏孢子才能在该地继续逐代传染,度过夏季。我国小麦条锈菌的主要越夏地区是甘肃的陇南、陇东,青海东部,四川西北,云南中部,华北北部及新疆的部分地区,尤以前两者最为重要。

  2. 叶锈菌

  在冬小麦地上部分不冻死的地区,叶锈菌都可以菌丝越冬,夏孢子极少部分也可以越冬。东北和内蒙古冬季田间没有小麦,叶锈菌夏孢子在田间自然条件下全部冻死,翌年发病依靠外地菌源。但经证明,当地的冰草、碱草和无芒雀麦上的叶锈菌可以侵染小麦,并能以夏孢子在冰草上越冬,作为翌年小麦叶锈病发生的菌源之一。

  叶锈病在华北、西北、西南、中南等地小麦苗上都有发生,越夏后成为当地秋苗感病的主要病菌来源。

  3. 秆锈病

  秆锈病能耐较高温度,但不耐低温,不能在北方春麦区越冬。福建、广东沿海地区和云南1月份平均最低气温在6℃以上,最高在14℃以上,小麦可持续生长,秆锈菌也能逐代侵染。东北和内蒙古春麦区没有当地越冬菌源,都是外来菌源,所以都在后期才发病。

  ()影响发病和流行的因素

  1. 孢子萌发、侵入的条件

  三种小麦锈菌夏孢子的萌发和侵入都要求有水滴或水膜存在。如无水滴或水膜,即使相对湿度达到90%~100%,也很少萌发或不萌发。因此,结露、多雾、蒙蒙细雨的情况下,锈病容易发生。三种锈菌夏孢子萌发侵入、发展的温湿度条件如下:条锈菌夏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5~12℃;低至0℃仍能萌发,侵入最适温度为9~12℃,叶锈菌发展最快的温度是15~20℃;秆锈菌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18℃,潜育的最适温度为20℃。锈菌夏孢子萌发阶段不需要光照,而侵入后需要,弱光条件下潜育期比强光条件可延长一倍。

  2. 影响流行的因素

  (1)寄主品种 长期、大面积种植单一品种容易引起正理小种变化而使抗病品种丧失抗性。

  (2)病菌的生理小种 长期、大面积使用单一品种或抗原相同的品种往往通过这个品种的选择和繁殖,使某个生理小种的菌量逐年成为优势小种而导致病害流行。

  (3)气象条件 它可以影响锈菌的存活量,生长发育和繁殖速度,又可影响品种抗锈性的正常表现,影响侵染过程和大区流行。在感病寄主和病原经常具备的情况下,气象条件就成为小麦锈病流行的主要因素。

  ()防治

  1. 引入、选育和合理推广抗锈、耐锈品种

  广泛引用世界各国的小麦种质资源非常重要。许多国外品种,除供杂交亲本外,有些可直接利用。如南大2419、阿勃、阿夫、洛夫林10号等曾在一些麦区普遍推广种植,发挥了很大作用。多数从国外引入的品种是通过和其它品种或品系杂交育成新抗锈品种来抗病的。

  2. 搞好品种的合理布局

  (1)搭配种植含有不同抗原的品种,防止品种单一化。

  (3) 抗锈品种不足时,优先把它们安排在易发病地带。

  二 麦类病毒病

  麦类作物上作物的病毒病有57种,在我国小麦上主要有小麦黄矮病、丛矮病、土传病毒病、红矮病、线条花叶病等,前两者分布较广,而且在大麦上危害也相当严重。小麦丛矮病在内蒙古的呼伦贝尔盟发生普遍,曾因该病致使麦田毁种和改种。在黑龙江省的大田生产中,该病也有扩大和上升的趋势,各科研育种单位的试验田发生更为普遍。下面着重介绍小麦丛矮病。

  ()症状

  小麦丛矮病在小麦的全生育期均可发病,但得病愈早减产愈重。三叶期的症状是从叶基部开始出现一至两条黄白色条纹,逐渐向叶尖扩展,植株严重矮缩,分蘖增多,而且多数未抽穗即死亡,分蘖期感病的多数能抽穗,拔节期感病的植株矮化不明显,上部新生叶片有黄白色条纹,有的高度正常,只在心叶及其下2~3片叶上有断续的细条纹。虽然正常抽穗,但粒数减少,籽粒秕。孕穗期感病的植株症状不明显。拔节期感病症状表现轻微的病株,随着植株后期生长及温度升高(一般在6月末7月初,白天温度超过30℃)常常出现隐症现象。田间分蘖增生情况和播种密度相关,早高密度种植条件下分蘖期后感染的小麦植株分蘖增生现象不明显。

  ()病原

  小麦丛矮病的病原是一种借灰飞虱传播的病毒——北方禾谷花叶病毒(Northern cereal mosaic virus)。病毒粒两端钝圆形呈弹状,在病组织里的粒体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内,在细胞核的周围也有,成熟病叶的细胞核中也可发现大量粒体。

  北方禾谷花叶病毒的寄主范围较广,能浸染62中禾本科植物和杂草,主要有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糜子、谷子、野燕麦、雀麦、早熟禾、狗尾草、马唐、野稗等,它们也是灰飞虱的寄主。该病毒不能侵染玉米、高粱和水稻。

  北方禾谷花叶病毒与灰飞虱有一种持久性关系。病毒进入灰飞虱的胃肠后,通过血淋巴到脂肪层,进行一定的增殖后才能传毒,也就是说需在虫体内有一个循回期。循回期的长短随温度而变化。20℃时最短为11天,最长为22天。1~2龄若虫特别容易获毒,但传毒力最强的是成虫。灰飞虱一旦获毒,可终生带毒。但不能通过卵传给后代。

  灰飞虱成虫、若虫传毒力比较

  虫 态 接种株数 发病率 传毒方式

  成 虫 50 96 单虫单苗

  100 89 群体传毒

  若 虫 50 84 单虫单苗

  100 71 群体传毒

  ()侵染循环

  北方禾谷华叶病毒可在灰飞虱若虫体内越冬,翌年春天先传到杂草或自生麦苗上,待播种的小麦出土后,在通过介体传到麦苗上。小麦收获后,灰飞虱又将该病毒传播并保存在杂草和大秋作物上。

  ()影响流行的因素

  1. 越冬灰飞虱若虫数量及自然带毒率

  越冬灰飞虱若虫数量及自然带毒率是小麦丛矮病能否流行的重要因素。根据冬麦区河北省植保所的资料,灰飞虱自然带毒率在35%以上可造成丛矮病特大流行;20%~30%时大流行;10%~20%时中度流行,在10%以下时轻度流行。

  2. 耕作制度

  麦田间作套种容易使杂草丛生,如雀麦、早熟禾、狗尾草、野稗等既为北方禾谷花叶病毒提供了寄主,又为灰飞虱栖息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既积累了大量毒源,又繁殖了传毒介体。

  3. 气候条件

  春夏之际多雨则杂草繁茂对灰飞虱繁殖有利,而不利于除草整地;冬季温暖,有利于灰飞虱越冬;倒春寒会降低小麦抗性;春季气温回升快,则灰飞虱活动及传毒提早,病株潜育期短,发病高峰提早,造成丛矮病大流行而损失严重。秋翻灭草则灰飞虱大部分被消灭,可减少越冬虫口。

  4. 小麦的生育期

  灰飞虱成虫活动高峰在小麦易感病的三叶期前,则发病重,易大流行。

  ()防治

  采取农业防治为主、药剂治虫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可收到良好效果。

  1. 适期播种

  内蒙古自治区海拉尔农牧场管理局朱芝珍报导,春小麦早播病轻,198243日播种的发病率为11%517日播种的为28%,其原因是灰飞虱迁入麦田时,小麦已过易感病阶段三叶期,生长后期虽仍能感病,但症状不明显,被害程度较轻。

  2. 清除杂草,加强田间管理

  使昆虫缺少栖息与繁殖的场所。

  3. 秋季灭虫,减少越冬若虫

  秋季灭虫,减少越冬若虫,从而减少了越冬毒源。

  三 麦类赤霉病

  赤霉病是小麦、大麦、黑麦上的重要病害之一,普遍分布于全国各地,淮河以南及长江中下游一带发生最为严重。黑龙江省春麦区也常严重发生,1959~1988年间就有6次大流行,小麦平均减产20%以上,其中仅1982年损失的粮食就达5亿公斤余。病粒出粉率低,面粉质量差,色泽灰暗,面筋含量减少,商品粮价值降低。病菌的代谢产物中含有致呕毒素及类雌性激素等,人畜食后回引起头昏、呕吐和腹泻等症状。病粒率超过4.7%不能加工食用面粉。

  ()症状

  赤霉病从幼苗到抽穗阶段的小麦均可发生,可引起苗枯、基腐和穗腐等症状,其中以穗腐发生最为普遍和严重。麦收后病害亦可继续扩大危害,使堆在田间的麦垛和晾晒的麦粒霉烂。

  1. 苗腐

  苗腐是由种子带菌或土壤内的病残体带菌引起的,病菌从芽鞘或根鞘侵入,其后根冠随之腐烂。幼苗在出土前就可受害,挖出后可见到种子上有粉红色的菌丝体,芽鞘和初生根变为褐色。

  2. 基腐

  基腐又称脚腐,自幼苗出土至成熟阶段均可发生。发病初期茎基部变褐色,后期变软、腐烂,拔病株时易从腐烂处折断,断口处呈褐色,带有粘性腐烂组织,其上沾有菌丝和泥土。

  3. 穗腐

  穗腐是病菌在扬花期侵入引起的,初期在颖片基部出现水浸状淡褐色病斑,以后整个小穗变成黄褐色。田间湿度大时,在颖壳合缝处出现一层粉红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及菌丝体,空气干燥时,不产生红色霉层,水浸状病斑逐渐变为干枯状。直接受害的小穗常不能结粒或籽粒秕瘦,麦穗成熟后期,病部出现紫黑色小颗粒,即病菌的子囊壳。

  ()病原

  赤霉病为真菌病害,有性世代为玉米赤霉菌(Gibberella zeae),属子囊菌亚门赤霉菌属。子囊壳卵圆形,深紫色,顶部孔口处呈溜状突起,子囊孢子纺锤形,多为三个隔膜。其无性阶段为镰刀菌。黑龙江省小麦赤霉病的致病菌种主要是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其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3~5个隔膜,一般不产生小型分生孢子。此病原菌为弱寄生菌,其寄主范围很广,能在49科的134种植物残体上腐生并产生子囊壳。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4~32℃,子囊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4~35℃。子囊壳的形成需要光照,病残体在土壤内和土表背光处均不能形成子囊壳。

  ()侵染循环

  病菌在小麦和其它植物残体上越冬,尤以小麦颖壳、麦秆节部的病菌为主。在开花期侵染小麦穗部。病菌也可以菌丝状态在种子内越冬,第二年引起苗枯和茎基腐,当田间湿度大时,病穗上可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多次才侵染。

  ()影响病害流行的因素

  赤霉病的流行强度及其年度间的变化与地区的差异,主要取决于菌源量、气候条件和寄主生育期的配合。

  1. 植株生育期

  小麦不同生育期的感病性有显著差异,抽穗扬花期最感病,尤其在30%~50%的小穗已开花时。田间穗枯一般都发生在开花以后,病害盛发期多在花后10~15天,说明病菌侵入时期受到寄主生育期的严格限制。

  2. 菌量

  赤霉病的流行和初侵染的菌量有一定的关系,长江流域麦区的菌源量对当年赤霉病流行强度影响明显,而东北麦区则赤霉病的流行与越冬菌源量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3. 气候条件

  温度、湿度、降雨量和雨日直接影响病菌孢子的萌发与侵染、病害潜育期以及寄主小麦开花时间,从而影响赤霉病的流行。黑龙江省的初侵染源是带菌植物残体,该地区小麦抽穗扬花期在6月中下旬到7月上旬。此期间降雨量80mm、雨日15天以上、相对湿度85%左右、日照时数少。出现持续性的阴雨或多雾多露天气,赤霉病发生严重;灌浆乳熟期多雨,穗部病情加重,病穗率也有所上升;收获期多雨时,病菌腐生危害严重,不仅造成田间麦穗腐烂,籽粒也常因带菌量大和过于潮湿,在晒场上大批霉烂,损失更为严重。干旱年份分生孢子量少,则病害轻。

  4. 栽培条件

  麦田地势低洼、土质粘重、排水不良等均有利于赤霉病的发生,氮肥过多,施得过晚,造成小麦贪青徒长,甚至倒伏,也有利于赤霉病的发生。

  () 防治

  小麦赤霉病的流行具有爆发性和间歇性的特点。从长远看,选育抗病品种是根本措施。目前的重点是搞好栽培管理,压低菌源量,并结合病情测报及时喷药。

  1. 栽培管理

  小麦收割后应及时翻耕,促使病残体腐烂和防止子囊壳形成,减少侵染源,低湿麦田要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合理施肥,清除杂草,收获后及时脱粒晾晒,防止麦垛发热腐烂,避免收获后损失。

  2. 根据预测预报及时施药

  针对赤霉病的侵染主要在花期这一特点,药剂防治的重点应是阻止花期侵染。如果预报花期多雨高湿,则应在齐穗期用药。喷药次数根据当年流行程度而顶,但关键是第一次用药。50%的多菌灵和50%的甲基托布津均有效。

  3. 选用抗病品种

  目前虽无高抗品种,但品种间仍存在一定的抗病性差异。一般地讲,抽穗开花整齐、花期短、残留花药少、耐湿性强的品种较抗病,各地可因地制宜选用抗性较强的品种,花麦12号在合江牡丹江地区表现抗赤霉病,龙麦13号适用于三江平原低洼易涝地防赤霉病。

  四 麦类黑穗病

  麦类黑穗病曾经是麦类作物的一类重要病害。现在由于推广种子处理和抗病品种,已大为减轻,但近十年来,由于忽视了防治工作而有回升,黑龙江省个别县份该病甚至相当严重。

  ()大、小麦散黑穗病

  1. 症状

  病穗抽穗早,最初小穗外部包有一层灰色的薄膜,成熟后破裂,散出黑粉(即病菌的冬孢子)被风吹散后,仅留一条弯曲的穗轴。有时同一穗的上部小穗保持健全而下半部的小穗被破坏成黑粉。

  植株发生散黑穗病时,分蘖一般也都发生散黑穗病,但在一些抗病品种上有分蘖不发病的现象。

  2. 病原

  小麦黑粉菌(Ustilago tritiei)和大麦黑粉菌(U.mnda)属担子菌亚门黑粉菌属。冬孢子单细胞,褐色,近球形,表面有明显的微刺,在形态上大、小黑粉菌没有差异。冬孢子萌发产生四个先菌丝细胞,分别长出单核的菌丝。有亲和力的菌丝融合而产生双核菌丝。我国已鉴定出7个生理小种。

  3. 侵染循环

  小麦播种后,当带菌种子萌发时,潜伏在种胚内的菌丝也萌发,很快进入小麦的生长点,随小麦的生长发育而向上扩展,最后进入穗原基。到小麦孕穗期间,菌丝体在小穗内部迅速发展,破坏花器,形成冬孢子,使麦穗变成黑粉。冬孢子成熟时,正植小麦扬花期,冬孢子随风落在健穗上,萌发后产生侵染丝直接穿透子房,成为休眠菌丝潜伏于种子内越冬。所以,小麦散黑穗病当年表现的症状,是一年小麦散黑穗病菌花器侵入的结果。

  4. 影响发病的因素

  病菌从萌发到侵入,必须在小麦开花后7~10天内完成,以开花后1~3天内侵入的发病率最高。小麦开花期的气候条件是影响发病害发生的重要因素。开花期温暖多湿、多露或经常有小雨利于病菌侵入,当年的种子带菌率高,翌年发病就重。

  5. 防治

  由于小麦散黑粉病菌潜伏在种子内,带菌种子又是唯一的初侵染来源,所以防治的关键在于减少种子带菌和消灭种子内的病菌。

  (1)种子处理 目前采用内吸性杀菌剂拌种防治这种病害,还能兼治其他种子带菌的病害。黑龙江省近年来用得较多的是拌种双和多菌灵,吉林省用禾穗胺拌种防效达93%,也可用粉锈宁,羟锈宁。古老的温汤浸种对防治小麦黑穗病是有效方法,但因其处理过程烦琐,且处理种子量受到限制,现基本上已不采用,但个别农场及农户仍用它。具体方法是将麦种在44~46℃温水中浸泡3小时然后取出冷却晾干即可。

  (2)建立无病留种田 留种田的种子必须经过处理,并要隔离种植。

  (3)选用抗病良种。

  ()小麦腥黑穗病

  1. 症状

  主要危害穗部,病株一般较健株稍矮。小麦接近成熟时,病穗颖片仍保持绿色,病穗颖片张开,病粒稍微露出,病粒比健粒短而胖,初为暗绿色,最后变成灰白色,外面包一层灰褐色薄膜,里面充满黑粉,为病菌的冬孢子,病菌孢子内含有带鱼腥味的三甲胺,故名腥黑穗病。

  2. 病原

  小麦腥黑穗病的病原菌有两种:一种是小麦网腥黑粉菌,学名Tilletia caries,另一种是小麦光腥黑粉菌,学名Tilletia foetida,均属担子菌亚门腥黑粉菌属。冬孢子球形,褐色,网腥黑粉菌的冬孢子表面有网状纹,光腥黑粉菌的冬孢子表面光滑。冬孢子萌发产生不分隔的管状先菌丝,其两端产生成束的长柱形担孢子8~16个,不同性别的担孢子呈H状结合,然后萌发为较细的双核侵染丝。有时从侵染丝上可再生肾形的次生担孢子。

  冬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很广,1~29℃,最适为18~20℃,低温有利于萌发。冬孢子存活力强,保存在实验室的冬孢子可存活18~25年,通过牲畜的肠胃后,仍有萌芽力和侵染力。

  3. 侵染循环

  冬孢子附着在种子表面或落入土壤和粪肥中越冬而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春天小麦发芽时,越冬的冬孢子也随着萌发。病菌的双核侵染丝由胚芽鞘侵入幼芽,达到生长点,随小麦生长而扩展。到小麦孕穗期,病菌侵入幼穗,破坏花器,形成黑粉。

  4. 影响发病的因素

  (1)菌量 一种病害的发生,常需要一定数量的病原物,称为致病菌量,种子或土壤中菌量高时,一般发病较重。

  (2)土壤温度 土壤太干,由于水分不足,限制了孢子萌发;土壤太湿,则氧气不足,也不利于孢子萌发。一般土壤温度40%以下对孢子萌发有利,在10%~24%范围内发生侵染。

  (3)播种时间和播种深度 病菌只能在幼苗出土前侵染,一旦幼苗出土,则需经伤口才能侵入,春麦早播或播种过深则土温偏低,出土迟缓,延长了幼芽受侵染的时期,发病较重。

  5. 防治

  (1)种子处理 用内吸杀菌剂拌种,目前效果好的有粉锈宁、羟锈宁、拌种双等。

  (2)建立无病留种田

  (3)栽培措施 春麦适当晚播,播种勿过深,促使小麦早出苗。

  (4)采用优良抗病品种 小麦品种间对小麦腥黑穗病有一定抗性差异,尤其在土壤传病地区是一项十分有效的防治措施,如吉林扶余曾推广合作一号控制了当时土壤传病的问题。

  第五节 杂谷类病害

  一 玉米大、小斑病

  玉米大、小斑病是世界上玉米产区分布较广,危害较重要病害。大斑病主要分布于世界各地较冷凉的地区,我国则以北方春玉米和南方山区玉米发病较重。吉林省1947年在美国推广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造成T小种大流行,产量损失165亿公斤,从而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我国主要在华北、华中、华南发生,黄河以北、长城以南一带往往大、小斑病混合发生。

  () 症状

  玉米大、小斑病主要危害叶片,有时也发生在叶梢和苞叶上。

  大斑病的病斑长度自几厘米到30厘米以上。往往由中下部叶片先发生,逐渐向上蔓延。病斑长梭形,很快干枯,在雨后或温度大时病斑上形成黑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株由于早枯,失去对果穗的支撑能力,常出现果穗倒挂现象。

  小斑病的病斑小而多,一般不超过1厘米,宽度限于两个叶脉之间,近椭圆形,边缘明显,有时有2~3圈同心纹。病斑上也可出现灰黑色霉层。

  () 病原

  玉米大斑病菌为Exserohilum turcicum,即原来的Helminthosporium turcjcum,属半知菌亚门,自然条件下没有发现有性世代。玉米小斑菌病为Bipolaris maydis,即原来的Helminthosporium maydis,有性世代为Cochliololus hetetrosrtophus,属子囊菌亚门旋胞腔菌属。

  玉米大斑病菌的分生孢子长梭形,直或稍弯,青褐色,多隔膜,分生孢子梗从气孔伸出,单生或2~3根丛生。子囊果黑色,近球形,子囊长筒形,内有4个线形的子带孢子,螺旋状缠绕在一起。

  玉米大、小斑病病菌均有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大斑病菌分玉米专化型、高梁专化型等。玉米专化型中以分三个生理小种,我国以1号小种为主,2号小种仅发现于辽宁省。美国提出玉米小斑病菌分为OT两个小种,T小种对具有T型细胞质的雄性不育玉米有明显的专化性。罗畔池等认为,我国小斑病菌群体里除T小种和O小种外,可能还有其他小种存在。他用8个鉴定,发现有12个生理小种。

  () 侵染循环

  玉米大斑病菌和小斑病菌都以菌丝和分生孢子越冬,主要靠菌丝体在温湿度适合时产生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萌发后侵入寄主,形成的病斑上又杨产生分生孢子重复侵染,一个生长季节可重复多次。玉米小斑病菌的子囊孢子在病害的侵染循环中基本上不起作用。

  ()影响发病与流行的因素

  1、品种

  生产上种植的农家品种,由于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具有一定的抗病能力,60年代开始大量选育杂交种时没注意到病性,大面积种植感病杂交种,遇上适宜的条件,便使病害流行。

  2、气候条件

  整个玉米生育期内温度条件能满足大斑病菌的要求,所以病害的发展,主要取决于雨季到来的早晚。黑龙江省玉米大斑病的始发期为6月中旬至7月上旬,盛发期为7月中旬至8月下旬。玉米小斑病要求温度高,气温达25℃以上的月份有利于病害流行。此条件下只要雨水多、湿度大,发病就严重。

  3、栽培条件

  各地调查和试验资料一致表明:秋翻地病轻,原茬地病重;轮作病轻,连作病重;肥地病轻,薄地病重。适是时早播、与矮秆作物间作均能减轻病害。

  ()防治

  应采用以选育抗病、耐病品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1、选用语抗病品种

  东北各地示范鉴定出的抗大斑病品种有丹玉6号、丹玉13号、合玉11号、龙单3号、吉713等。

  2、消灭菌源

  秋收后及时翻地,将遗留在田间的病残体翻入土中,促使其分解。

  3、栽培管理

  大面积三年轮作,施足基肥,注意追肥,增施磷肥。降低田间湿度,通风透光,适期早播。

  二 玉米、高梁丝黑穗病

  玉米、高梁的丝黑穗病在西北、华北、东北较严重,为杂谷类粮食的重要病害。由于病害往往使雌穗全病率虽仅为7.5%,却损失粮食3.5亿公斤。

  () 症状

  两种作物上的丝黑穗病都是苗期侵入的系统性病害,症状主要表现在雄穗和雌穗上。受害雌穗成为一团黑粉,苞叶一般不易破裂,苞时开裂后散出黑粉,里面混有许多丝状物,为寄主的维管束组织。一般情况下雄穗发病,而有时雌穗发病,雄穗却正常。

  苗期的症状不十分明显,一般到6~7个叶片时才明显。根据陕西省植保所的资料,玉米丝黑穗病的早期症状有笋状型、矮缩丛生型、黄条型、畸形茎扭、叶片异常型、顶时扭卷型六种。

  () 病原

  丝黑穗病的病原菌为丝轴黑粉菌(Sphacelotheca reiliana)的两个变种,属担子菌亚门轴黑粉菌属。冬孢子近球形,暗褐色,表面有细刺。孢子群中混有不孕细胞。冬孢子萌发产生分隔的担子,担子侧生担孢子,担孢子可芽殖产生次生担孢子。担孢子无色,单细胞,椭圆形。冬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17~32℃,适温为27~30℃

  () 侵染循环

  散落在土中的病菌冬孢子是主要的初侵染来源,其次为附着在种子表面和混入粪肥中的冬孢子。病菌在寄主幼芽期侵入,随植株生长至穗期形成大量黑粉(即冬孢子)

  () 影响发病的因素

  1、栽培管理

  播种过早,由于地温偏低,延缓了出苗时间,拉长了感病阶段,轮作地能减轻病害。播种时土壤湿度低、覆土过深均可加重病害。

  2、品种

  目前没有发现免疫品种,但抗性有明显差异。

  3、病菌的致病力

  不同地区的高梁丝黑穗病菌致病力有明显差异,而且高梁丝黑穗病可侵染玉米,侵染率变化幅度大。因此,虽然玉米丝黑穗病菌的致病力在地区间无明显差异,但加入高梁丝黑穗病菌也可侵染玉米这一因素,就较复杂。

  () 防治

  1、轮作

  3年轮作效果很好,轮作1~2年发病率亦显著下降。

  2、抢墒适期早播

  适时早播可躲过病菌侵染的高峰期。

  3、早期拔除病株

  应在苗期或病菌孢子没有散发前拔除病株,并带出地外埋掉。陕西、甘肃等省农技推广部门把早期拔除病苗(事先培训农民识别各类型的病苗)和病株作为综合防治的一项内容,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4、药剂防治

  重病区用药剂处土壤,可用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或五氯硝基苯作成0.1%药土(50克药粉加50公斤细土拌匀),播种时每穴用100克药盖在种子上。

  5、选用当地适宜的抗病品种

  选用当地的抗病品种,可减轻病害。

  第六节 马铃薯病害

  马铃薯上的主要病害有各种病毒病、晚疫病、早疫病、环腐病、黑胫病等,其中以病毒病和晚疫病最为重要。马铃薯的品种能否在生产上得到迅速和充分的推广和利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它对病毒现的抗性程度如何,病毒病对产量的影响有多大。晚疫病是历史上有名的老病害,虽然育种工作一直把抗晚疫病列为重点,但利用垂直抗性育成的品种种植几年后就可能因小种变化而表现感病,在潮湿多雨的年份,往往造成毁灭性的危害。早疫病过去发生的时间很短,可以说基本上不造成成危害,现在有些实生苗在苗床上发病就很严重,甚至枯死。黑胫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60年代初在黑龙江发生普遍,近二三十年很少发生。纸癌肿病是真菌Synchytrium endobiotieum引起的,块茎上产生癌肿,为我国的检疫性病害,据报导,四川省已经发现过,在引种时应注意。

  一 马铃薯病毒病

  马铃薯病毒病包括了许多病毒单独或复合感染引起的各种病害。过去所谓的种性退化实际上就是通过块茎逐年累积病毒,使产量逐年下降。我国已报导的马铃薯病原病毒已有十几种,综合介绍如下:

  ()症状

  大多数病毒病在得病当年症状不明显,但在温度较高的地区,症状一年比一年严重,块茎小,结薯少。主要的几种病毒病和类病毒病症状如下:

  1. 马铃薯轻花叶病

  马铃薯轻华叶病主要由马铃薯X病毒(PVX)等单独侵染引起。植株生长发育较正常,仅中上部叶片表现轻微花叶。

  2. 马铃薯条斑花叶病

  马铃薯条斑花叶病是由马铃薯Y病毒(PVY)引起的。在不同品种上症状也有所不同,大多数品种上表现重花叶,有小枯死斑点或叶脉坏死,叶柄和茎上也有黑褐色坏第条斑。生长发育后期植株下部叶片干枯,但不脱落,呈垂叶坏死状。

  3. 马铃薯皱缩花叶病

  马铃薯皱缩花叶病由X病毒和Y病毒复合侵染引起。病株的叶片严重皱缩,小叶尖向下弯曲,显著矮化、紧缩,病株早期枯死或严重落蕾,不开花。

  4. 马铃薯卷叶病

  马铃薯卷叶病由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引起,病株叶片边缘以主脉为中心向上卷曲,严重的卷成圆筒状,病叶呈革质,块茎小而密生,其内维管束变为黑褐色或发生网腐症状。

  5. 马铃薯纺锤块茎病

  马铃薯纺锤块茎病由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STV)引起。叶和茎成锐角向上束起,叶片变小,常卷曲,半闭半合,全植株失去润泽的绿色,块茎由圆变长纺锤形或圆筒形,芽眼突出,有时有纵裂纹。

  在田间很难根据症状类型确定病毒种类,因为不同品种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症状有很大差异,而且田间复合侵染较多,症状的变化也很大。

  ()病原

  马铃薯上最主要的病毒和类病毒性状特点列于表。

  侵染马铃薯的几种病毒的性状

  病原病毒 形态 大小 致死温度 稀释终点 体外存活期 传播方式 主要鉴别寄主

  马铃薯X病毒(PVX)

  线状粒体

  512×12nm 68~75℃ 10-5~10-6

  60~90天 块茎、汁液、实生种子() 千日红、蔓陀罗及苋色藜局部坏死斑

  马铃薯Y病毒(PVY)

  线状粒体

  730×10.5nm 52~55℃ 10-4~10-5 2~3天 块茎、汁液|蚜虫 洋酸浆、枸杞、苋色藜局部坏死斑

  马铃薯卷叶病毒(PLRY) 球形粒体 直径23nm 70~80℃ 10-5 3~5天 块茎、蚜虫 洋酸浆矮化

  马铃薯纺锤块茎病毒(PSTV) 短链分子 0.05nm 60~65℃ 10-3~10-4 3~5天 块茎、汁液、蚜虫,实生种子 中国莨菪产生枯斑

  ()侵染循环

  马铃薯病毒病主要靠块茎一代代传下去,实生种子带毒率很低,但也可成为初侵染来源。病害在田间的传播方式则因病毒种类不同而有差异,如PVX在田间是通过汁液接触传播的,如叶子相互摩擦,切刀、农机具等均可传播。PVY则通过蚜虫非持久性传播,蚜虫的传毒率很高。PLRV是以蚜虫持久性传毒,在虫体内经一定的潜育期后,即可传毒,可保持传毒力两周。

  当年感染的植株往往只有一部分块茎带毒,对已形成的块茎,病毒可能已来不及入内。

  ()影响发病和流行的因素

  1. 温度

  温度对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影响很大。在马铃薯生长季节,尤其在结薯期遇上高温,会加重马铃薯的病毒病。因为马铃薯适于在冷凉地区和昼夜差大的环境下生长,温度过高会抑制植株生长和降低其抗病能力。另一方面。高温有利于植株体内病毒的增殖,而且高温有利于病毒的介体蚜虫的生长和繁殖。已含病毒的植株种植在高山凉爽地区,对病毒有抑制作用,减轻症状,甚至呈潜隐型。但这种外表的复壮不等于脱毒。

  2. 蚜虫

  在田间有带毒植株的情况下,蚜虫发生的迟早和数量与病毒病发生及流行的轻重呈正相关,尤其是田间有翅蚜的数量和迁飞直接影响病毒在田间的传播。

  3. 品种的抗毒性

  品种间抗病性差异很大,不同品种对不同病毒抗性差异也显著,一般很少有兼抗各种病毒的品种,如克新号品种较抗花叶型病害,东农303较抗束顶型病害。

  ()防治

  1. 生产无毒或低毒种薯,健全良种繁殖体系

  优良品种已感染某中病毒时,可采用茎尖培养脱毒。马铃薯茎的尖端约0.1mm的分生组织内绝大多数不含病毒,用无菌操作切取茎间部分进行培养,使之长成无毒试管苗,所结小薯播到防虫温室内扩大繁殖,无毒小薯再由良种场选择山区,在适当时期,避开蚜虫活动高峰,结合药剂防治,拔除病株,经过一级、二级,三级种薯田繁殖,供农场或农户种植。

  由于茎尖培育的幼苗可能还有部分带有病毒,要经过严格的病毒检测后,才能进一步培育繁殖。在扩大繁殖的过程中,也有可能被病毒感染,因此,每级种薯田都应检测种薯带毒率,在国家标准规定的控制带毒率以下,才能发放下去。

  病毒的检验必须采用血清学方法才能可靠, 许多带病毒的种薯或植株外表症状很不明显,很南用肉眼区别,我国已制成数种马铃薯病毒的抗血清,但在无毒种薯的扩大繁殖过程中应用还不普遍。技术培训及繁殖体系的健全亦需要加强与完善。

  2. 选用抗病毒良种

  虽然马铃薯病毒种类很多,难以育成兼抗各种病毒的品种,但有针对性地选用抗当地一两个主要病毒的品种还是可能的,如克新号品种较抗花叶型病毒病,东农303抗纺织锤块茎类病毒。其它如乌盟684,春薯1号,疫不加等均可根据当地情况选用。

  3. 夏播留种

  将正常春播推迟到7月上、中旬,使种薯形成期在较低温季节,可控制病毒的增殖速度。

  二 马铃薯晚疫病

  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1845年爱尔兰由马铃薯晚疫病大流行,曾使以马铃薯为主食的地区饿死100万人,还有200万人逃亡海外。这件事震动了全世界,也因此迫使人们去研究它,并打下了植物病理学的基础。我国各马铃薯产区普遍发生晚疫病,造成严重损失,黑龙江省由于推广了抗病品种,已大大减轻了危害,但遇流行年份,尤其是夏播留种,仍然是个严重问题。四川、云南山区晚疫病对马铃薯生产始终是很大的威胁。

  ()症状

  晚疫病在叶、茎及块茎上均表现出症状。在叶上往往先发生于叶尖和叶缘,开始为一水浸状斑点,天气潮湿时迅速扩大,病斑与健部无明显界限,在病斑边缘有白色稀疏的霉状物,叶背更为明显。严重时病斑扩展到叶柄和茎上,产生褐色条状斑,使叶片萎蔫干枯下垂,最后整个植株变为焦黑,呈湿腐状。薯块受病时形成淡褐色坏死或灰紫色不规则形病斑,稍微下陷,病斑下面的薯肉呈不同深度的褐色坏死。初期病部教硬,后期因其它菌类感染而成软腐。有时收获时发病很轻,不易发现,入窑后大量腐烂。

  ()病菌

  马铃薯晚疫病由真菌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引起,该病菌属鞭毛菌亚门,疫霉属。菌丝无色,无隔膜。孢囊梗从寄生的气孔伸出有分枝,分枝顶端产生孢子囊,孢子囊无色,单细胞,卵圆形,气温高时(15℃以上)孢子囊可直接萌发产生芽管侵入寄主,气温较低(6~15℃)、湿度较高时,孢子囊萌发产生4~6个肾形的游动孢子,游动孢子有两根鞭毛,在水中游动片刻后即停止,收回鞭毛,萌发产生芽管。

  病菌的有性繁殖是产生卵包子,一般很少见,只有在马铃薯原产地墨西哥一带,在自然条件下病叶可发现大量卵孢子。

  病菌的寄生性很强,只有特殊的人工培养基上才可以培养。病菌的寄主范围很窄,栽培植物中只能侵染马铃薯和番茄。

  病菌有明显的生理分化,可以分成许多生理小种,我国北部各省只发现了七个生理小种,其中以小种4最常见,其次为14小种和134小种,还有三个小种都只发现了一次。

  ()侵染循环

  我国的马铃薯产区,均以带菌钟暑为主要初侵染来源。一般病薯多在出窑时或播种后出苗前腐烂,只有极少数感病轻微的病苗,可以成长,病苗当时扩展很慢,逐渐由茎部不明显的茎斑在潮湿环境下产生孢子囊,传到植株的下部叶片,成为中心病株,黑龙江省一般在7月中旬以后出现中心病株。田间湿度大时,病叶上可产生大量孢子囊,经风雨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田间发病后,病株上的孢子囊落到地面,可随雨水或灌溉水进入土中,萌发侵染块茎,收获时抖动植株上的孢子囊,落在块茎上萌发也可感染。

  双季作地区,前一季遗留的带菌块茎、病株残叶等均可产生孢子囊,引起下一季马铃薯在田间发病。

  ()影响发病的因素

  1. 气候条件

  晚疫病的发生要求高湿凉爽的气候,病菌的孢子囊形成要求相对湿度在90%以上,以饱和湿度为最适宜。因此孢子囊常大量形成于晚间。叶面必须有水膜,孢子囊才能萌发侵入,产生游动孢子只需3~5小时即可侵入,而温度高于15 ℃时,孢子囊直接萌发产生芽管则需5~10小时。

  病菌侵入寄主主体内后,以20~30℃时在植株内蔓延最快,潜育期最短。一个侵染点在条件适宜时可在3天内变成一个大斑,而气候冷凉时则需6~7天。

  2. 寄主的抗病性

  目前的马铃薯品种大多数仍由培育垂直抗性而得的,因此品种抗病性对不同的生理小种十分明显。马铃薯不同生育期抗性变化,以芽期最感病,以后抗腐力逐渐加强直到现蕾期抗病力开始下降,到开花期又最感病,因此,田间病害流行多从花期开始。无论在芽期、幼苗期、花前和花后,对能侵染该品种的小种,全生育期都可感病,对不能侵染的小种,全生育期都抵抗。所以在做抗病性鉴定时,用苗期鉴定可以反应株期的抗性。

  ()防治

  1. 选育和使用抗病品种

  几十年来,育种工作者主要用的是垂直抗性的品种控制晚疫病的发生,在生产上也收到了显著效果,但因病菌的变异,很容易产生新的小种,因此种植一定年限后即失去抗性,对繁殖系数较低的马铃薯来讲更是个大问题,吸收教训的结果是逐渐重视水平抗性的培育,我国冀北的里外黄、四川武隆的滑石板具有较高的水平抗性,对控制晚疫病病情,保住产量方面作用十分明显。黄河等(1983)的实验结构认为,克疫和滑石板水平抗性抗性高,但薯块不够理想,内蒙古的里外黄、蔚里外黄、福山红眼圈等为中度水平抗性的品种,直接推广应用起到了防病增产的作用,也可用作抗病亲本。东北和内蒙古适用的抗晚疫病品种有克新123号、春薯12号,疫不加,乌盟601684,虎头,晋薯5号等。

  2. 在加强测报的基础上进行化学防治

  对马铃薯晚疫病的测报,曾有过许多报导,我国采用根据中心病株的出现预测流行的方法,在马铃薯生长期连续48h内湿度不低于75%,温度不低于10℃时,检查病圃或大田的中心病株,发现中心病株后,普查大田,消灭中心病株并准备喷洒农药。这种预报方法需要较多的人力和时间,检查要十分细致。美国用电子计算机根据1.日最高最低温度;2.相对湿度≧90%的时数;3.相对温度≧90%时间内的最高最低温度;4. 24h中的雨量测报。测报员处理后即可得出结果,比较准确。但我国尚未建立起这样的测报系统。

  化学防治用托布津、多菌灵、百菌清等均有效,尤其是400~500倍瑞毒霉防效90%以上,培土期根施1.875~3.750/ha,防效98%以上,重病期[喷洒1~2次也可达到基本除病的目的。目前生产田很少用药剂防治,但原种要求薯块发病率低于0.1%,良种繁殖田等应注意及时喷药。

  3. 加强栽培管理

  竞选种薯、淘汰带菌块茎,可有效地减少甚至消灭田间的中心病株。马铃薯生长后期培土可减少游动孢子侵染薯块的机会。病害流行年份提前割蔓暴晒,一周后再选晴天收薯块。种薯入窑前一定要晾干。

  三 马铃薯环腐病

  马铃薯环腐病首先发现于黑龙江,随着种薯的调运,病区逐渐扩大,1970年后已遍及全国各地马铃薯产区。根据内蒙古22个县的普查结果,田间发病率为20%,减产10%~20%,造成烂窑。在黑龙江省症状不重,但病薯在南方可造成严重危害。

  ()症状

  唤腐病是一种细菌性的维管束病害,严重的可引起死苗。一般病株生长缓慢,矮小,发黄。从下部叶片开始萎蔫,初期晚间可恢复。病害在雨季发展很慢,干旱时枯死较快。病害也可出现枯斑型症状,下部叶的尖端或叶缘呈褐色,叶脉间呈黄绿色。病害由下向上蔓延,最后遍及全株而枯死。病株基部茎的切面上,可看到维束管部分变为黑褐色。

  薯块上症状不明显,只是皮色发暗,芽眼变黑枯死,剖开薯块可看到从基部开始维束管部分变成黄色或褐色,重的连成一圈,严重时皮层和髓部可以脱离。新鲜病薯用刀切开后,用手挤压薯块,可看到从维束管部分挤出乳白色或黄色溢脓。

  ()病原

  马铃薯环腐病病原菌为Corynebacterium sepedonicum,属棒状杆菌属。菌体棒状,有时呈球形,无鞭毛,不形成荚膜和芽孢。革兰氏染色阳性。生长适温为20~23℃,生长缓慢,在培养基上不能长期生存。培养基干燥后即失去生存能力。在自然情况下只危害马铃薯。

  ()侵染循环

  带菌种薯为初侵染来源,通过切刀传播。切一个病薯可传24~28个健薯。其他灌溉水和昆虫可以造成重复侵染,但作用都不大。

  ()影响发病的因素

  发病主要与温度有关,气候干热的年份,病株显症较快;气候冷凉时,甚至可以不表现症状。土温低于 16℃时植株症状减轻。土温超过13℃,病害的发展受到抑制。此病发生的最适土温为19~23℃

  各种品种的病薯率高低差异很大,为6.3%~43%,较抗病的品种病薯率低。

  ()防治

  只要种薯不带菌、切刀不传染即可达到防治目的。

  1. 严格实行检疫制度

  调种时应进行产地检查、种薯检验,证明确实不带菌方可调运。

  2. 提倡整薯播种

  选小薯整薯播种,避免切刀传染。据内蒙古调查,整薯播种的发病率为2.5%时,切薯播的为1.3%。必须切薯应准备消毒液消毒切刀,用两把刀轮换使用,切到病薯后立即将切刀浸泡在消毒液中。常用的消毒液有5%来苏儿、1%高锰酸钾、5%的福尔马林等。

  3. 催芽晒种,淘汰病薯

  播前在较高温度下催芽,使病薯出现明显的症状而淘汰。

  4. 采用抗病品种

  抗环腐病的品种有克新1号,东农303,乌盟601,跃进,春薯2号,虎头,长薯4号、5号,克疫等。

  第七节 其他作物病害

  一 大豆、油菜及向日葵菌核病

  大豆菌核病又称白腐病。黑龙江省北部及内蒙古呼盟地区发生较重。重病地发病率高达60%~100%,造成大豆菌核病绝产。内蒙古随着向日葵种植面积的扩大,大豆菌核病日趋严重,呼盟1986年发病率为27.3%,减产3000余万公斤,经济损失2700余万元。近年大力压缩向日葵面积,大豆菌核病的危害也明显减轻。

  油菜和向日葵均属油料作物,东北三省及内蒙古种植面积较大。菌核病在这两种作物上危害都很重,是威胁生产的重要病害。1984年呼盟向日葵发病率达59.8%,减产5600多公斤。黑龙江北部农场,油菜菌核发病重的,减产30%以上。菌核病不仅影响油菜和向日葵的产量,还因形成大量菌核,散落田间,加重了对大豆的危害。

  ()症状

  大豆菌核病危害植株的地上部,从苗期至成熟期均可发生,而以花期危害最重。可产生苗枯、叶腐、荚腐等症状,最后导致全株腐烂枯死。严重影响产量。

  病害多从植株主茎中下部分枝处开始发病。病斑水浸状,褐色,后变浅褐色或近白色。病斑不规则形,可扩展而环绕茎部并向上蔓延。病部以上往往枯死,也可造成茎秆折断。潮湿时病部生絮状白色菌丝,其中杂有黑色鼠粪状菌核。病茎内部髓变空,被菌核充塞其中。后期干燥时茎部皮层纵向撕裂,维束管外露呈乱麻状。病重时全株枯死,颗粒无收,病轻时部分枯死,种子不饱满。叶被害后呈暗青色水渍状,叶片腐烂,也可有絮状菌丝。

  向日葵受病主要引起基腐及盘腐。茎从基部开始变褐,病部环绕茎杆,可高达40~50厘米,病部略凹陷。潮湿时茎部产生大量菌丝和菌核,后期病部干枯,呈灰白色,边缘褐色,表皮碎裂如乱麻状,病株叶片萎蔫下垂,干枯而死。病株茎杆内充满菌核。盘腐可为害整个或部分花盘。初为褐色斑块,迅速扩大引起腐烂。后期花盘、花柄、花托全部腐烂,仅剩破碎的纤维状组织,花盘内肉座全部被菌核替代,最后形成网状大菌核块。

  油菜菌核病可危害茎、叶、花、角果及种子等各部分。其症状与大豆相似。

  ()病原

  病原为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n),属子囊菌亚门核盘菌属。病菌不形成无性孢子。菌核集结成黑色粒状菌核,内部为浅红色。菌核萌发形成子囊盘柄,顶部膨大成子囊盘。子囊盘浅褐色,内有平行排列的子囊。子囊棒状、无色,内有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无色,椭圆形,单胞。侧丝无色,丝状,杂生子囊尖,一个菌核可陆续形成1~30个子囊盘。

  菌丝的生长温度范围为5~30℃,适温为20~25℃。菌核萌发温度范围为5~25℃,适温为20℃。菌核萌发不需要光照,但子囊盘柄必须有足够的散射光才能膨大形成子囊盘。

  病菌的寄主范围很广,能侵染64225383种植物,而以豆科、十字花科、锦葵科、茄科为最严重。寄主中在生产上受害最大的有大豆、向日葵、油菜、胡萝卜等。

  ()侵染环境

  以菌核在土壤和病残体内越接冬,成为主要的初侵染来源。混杂在种子中的菌核可远距离传播病害,也可引起初侵染。气候适宜,土壤表层的菌核陆续萌发产生子囊盘。子囊成熟后弹射出大量子囊孢子,弹射高度可达80cm,孢子漂浮在空气中随气流或雨水传播。子囊孢子外有粘液,可粘附在寄主组织上,条件适合时萌发。孢子在田间一般可存活12天。病菌主要通过伤口或角质层侵入寄主,偶尔也可经气孔侵入。衰老的叶片和瘦弱的茎及凋萎的花最易被侵染。菌丝在细胞间扩展蔓延,并分泌果胶酶、纤维素酶和毒素,使病部软化腐烂。

  ()影响流行的因素

  (1)耕作制度 田间残留大量菌核是病害流行的先决条件。病株内外的菌核无论是否散落田间都可成为初侵染来源。大豆连作或与向日葵的大豆地,每平方米含菌核可达6.18克。气候条件相同时,连作大豆地发病率达76%,而轮作两年的地发病率低于20%。近年来,大豆、向日葵和油菜的面积迅速扩大,使大豆连作或与向日葵、油菜轮作的地块增加,使田间菌核残留量逐年增大。这是许多地区大豆菌核病发生渐趋严重的重要原因。

  (2)气候条件 地表温、湿度直接影响菌核的萌发和子囊盘的形成和成熟。空气湿度则影响子囊孢子的萌发和侵入。降雨量、相对湿度、寄主生长发育期及田间郁闭程度均制约田间小气候田间菌源充足时,大豆花期以后气温适于病害发生,流行关键在于湿度。据在呼盟的调查,旬降雨量小于17mm,旬相对湿度低于83%,则子囊盘干枯萎缩菌丝停止增残,病害不能流行。

  (3)栽培条件 深翻可将表土层的菌核深埋土中,阻止萌芽菌核形成子囊盘。埋入土表3厘米以下的菌核一般不能形成子囊盘。中耕培土也能破坏和阻止子囊盘的形成,耕种方式影响土中菌核的的垂直分布(见表)。连作地垄沟播种扣种,菌核大多在土表下11~15厘米深土层中,能萌发形成子囊盘的比例很小。迎茬扣种和原垄台耕种台铲趟的地,大部分菌核在0~5厘米的土层中,其中的大多数在气候适宜时可萌发引起侵染。

  重、迎茬对土中菌核垂直分布的影响

  重茬口种 迎茬口种 耕种

  0~5 0.52 55.56 75.03

  6~10 2.56 26.27 18.44

  11~15 96.92 18.17 6.54

  排水良好的发病轻,积水和低洼地病重。合理密植,通风透光好,相对湿度低的地块病轻。偏施过量氮肥、植株徒长或田间郁闭早的地块发病重。

  ()防治措施

  此病主要由初侵染引起危害,再次侵染蔓延影响不大。因此在防治上应采取以消除初侵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1)耕作制度 病区必须避免大豆连作与向日葵、油菜轮作。大豆与向日葵邻作或前作都能引起严重发病。控制向日葵面积可有效地减轻大豆菌核病,轮作三年以上效果好,与禾本科作物轮作一年也有明显的效果。

  (2)栽培管理 病害常发区病田收获后应深翻,清除或烧毁残茬。大豆封垄前及时中耕培土,防止菌核萌芽出土或形成子囊盘。注意排淤治涝,平整土地,开沟排水,防止积水和流水传播。

  (3)选用无病种子 从无病田留种或用过筛清除菌核的种子播种。

  (4)药剂防治 可于菌核萌发出土后至子囊盘形成盛期,于土表喷洒速克灵、多菌灵、纹枯利等药剂。发病后植株表面喷药效果较差。

  (5)抗病品种 大豆品种对菌核病的抗性有并异,但至今未发现高抗和免疫品种。

  二 甜菜褐斑病

  甜菜褐斑病是甜菜的重要病害,我国各甜菜产区发病普遍,危害严重。主产区黑龙江省(中部、南部)、吉林、内蒙古、辽宁省区一般可使块根产量降低10%~20%,含糖降低1~2度,茎叶损失40%~70%。山东、江苏、河北因气温、雨量适宜发病,危害尤其严重。春甜菜可减产30%~50%,含糖降低2~4度,是发展甜菜生产的主要威胁。

  ()症状

  植株的叶、茎及种株的花序都能被害,但以叶片为主,叶片上病斑最初为紫红色小点,逐渐扩大为直径为2~4mm的圆形病斑,有褐色或深紫红色边缘,中央褪为灰色。天气潮湿时,病斑上产生灰白色霉状物。病重时,数个病斑连成片,致使叶片枯死。叶柄上病斑呈卵圆形或棱形。

  自然条件下,病害先在外层老叶上发生,以后渐次侵染中层叶片,受害老叶陆续枯死脱落,再发新叶,由于叶片不继续受害又连续抽出,所以根头不断向上延伸,青头肿大,呈长而尖削粗糙的菠萝状。

  采种株除叶片外,花序也常受侵染而使种球带菌。

  ()病原

  甜菜褐斑病病原为甜菜尾孢(Cercospora beticola),属半知菌亚门尾孢属,菌丝暗色,在寄主表皮下集成垫状的菌丝团,上面丛生褐色的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梗从气孔伸出,一般不分枝,呈屈膝状。分生孢子生于分生孢子梗前端。孢子无色,鞭状,顶端尖狭,基部较粗,有6~11个分隔。

  此菌发育适温为27~30℃37℃以上或5℃以下时停止发育。分生孢子在低温低湿条件下存活8个月到1年,而在温度潮湿时很快萌发死亡。附着在种球表面和在堆肥中的分生孢子只能生存1~2个月。由于分生孢子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很弱,所以不是越冬的主要形式。而菌丝团的生活力强,在自然条件可在病组织中存活2年之久,但在堆肥中或深翻入土中20厘米以下,菌丝团4~5个月后即死亡。

  本菌除侵害糖甜菜、食用甜菜、饲料甜菜外可以侵染酸模、蒲公英、车前草、龙葵、滨藜等1226种植物。

  ()侵染循环

  甜菜褐斑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是带有菌丝团的病残体、母根根头和种球,以及带菌的野生寄主。翌年春,当温度达到10℃以上,并连续降雨湿度大时,越冬的菌丝团便形成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落在寄主上,在水滴中萌发产生芽管。芽管从气孔侵入寄主组织,发展成为菌丝。菌丝在寄主细胞间扩展蔓延,经过几天的潜伏期后,寄主病部产生病斑,病斑上又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又借风雨传播,进行在侵染,使病害得以扩展蔓延以致流行。在东北中南部,再侵染一年可达7~9次,而在黄河发病严重地区则次数更多。

  一般采种株比原料甜菜早10~15天,采种田的病原为原料甜菜发病提供了菌源,所以距采种田近的原料生产田褐斑病重。

  ()影响发病的因素

  甜菜褐斑病的发生和流行受寄主的抗病性、菌源数量和气象条件等综合因素所制约,其中气象条件是影响褐斑病流行的主要因素,而以温度和降雨量这两个因子特别重要。

  1. 温湿度和降雨量

  温度主要影响潜育期的长短,而降雨往往是甜菜繁茂期发生褐斑病必要和不可缺少的前导。因为降雨量增加了田间相对湿度,所形成的雨滴有助于孢子的形成和侵入。据研究,春播甜菜褐斑病发生迟早和流行取决于6~8日的降雨量和气温,当旬平均气温在19~25℃,最低平均气温在13℃以上,每旬至少降雨1~2次,每次降雨在20mm左右的情况下,病势进展迅速,因此具有这种条件的日数愈多则发病愈严重。

  2. 耕作栽培条件

  耕作栽培条件与本病的发生也有较密切的关系。重茬、迎茬地因土壤中已遗留大量病菌,或靠去年的甜菜地或当年的采种地,病菌来源多,发病较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和土质粘重的地块,或过度密植,通风不良或灌水过频,以及偏施氮肥的地块发病较重。在同一地区,一般春播甜菜发病重。

  3. 品种抗病性

  不同品种抗病性有差异。

  ()防治

  甜菜褐斑病在防治上必须贯彻以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实行大面积轮作为基础辅之以喷药保护的综合措施。

  1. 合理轮作消除侵染源

  因为甜菜褐斑病的病原菌主要在病残体上越冬,来年侵染甜菜,所以要避免甜菜连作和迎茬,一般应实行四年以上轮作。此外,原料甜菜要离采种区或去年甜菜500~1000米。甜菜收获后要及时清理田间植株残余物,然后进行秋季深翻,以减少侵染来源。

  2. 加强栽培管理

  在不影响甜菜产量和质量的前提下,适当晚播可推迟发病时期和减轻损失。合理密植、及时中耕松土、多施厩肥,增施磷钾肥,可提高植株抗病力,减轻病害的发生。

  3. 种植抗病品种

  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甜菜褐斑病的根本措施。目前各地已选育出的较抗病品种有:甜研三号、四号,双丰8号,范育一号、二号等。较耐病的品种有新田一号、二号、天山28等。

  4. 药剂防治

  药剂防治是我国防治甜菜褐斑病的重要手段。目前常用的有效杀菌剂多为并咪唑类型。

  (1)药剂拌种 褐斑病可借种子带菌,药剂拌种能杀死种球表面的菌,又能抑制土壤残存的菌,同时又能防治立枯病。目前生产中采用的拌种剂有福美双、敌克松、拌种灵、拌种双等,其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7%~0.8%

  (2)叶面喷药 目前广泛应用的药剂种类及配置浓度如下:

  ①70%甲基托布津375g/ha,兑水450~600kg;

  ②40%灭病威975g/ha,兑水450~600kg;

  ③20%多菌灵1500g/ha,或1875g/ha,兑水450~600kg;

  ④40%醋苯锡975g/ha,或1500g/ha,兑水450~600kg;

  ⑤17%毒菌锡975g/ha,或1500g/ha,兑水450~600kg;

  采取早治,连续治,雨前喷药防,特别是大雨过后立即喷药效果明显。重病区或地块,可喷三次,轻病区或地块可喷二次。喷药时间一般在7月中下旬开始(南方要早些)。为避免连续单一使用一种药剂对褐斑病菌产生抗药性(特别是苯并咪唑类),可与其它药剂交替转换使用,延长药剂使用寿命和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三 烟草赤星病

  赤星病在世界各烟草区普遍发生,主要是大田后期危害。60年代以来在亚洲逐渐严重起来,1963年突然在我国河南省烟区大流行。1964年在山东烟区大流行,其他烟区此病也日益严重,对烟草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

  ()症状

  此病主要在 叶片成熟时发生,特别是打顶后更易感病。此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在叶脉、花梗、蒴果上引起深褐色或黑色斑点。近收获时,茎部可产生圆形或深褐色凹陷病斑。

  病斑一般先从下部叶片发生,后逐渐向上部叶片发展,最初在叶片上出现黄褐色圆形小斑点,扩大后变成褐色,但在薄叶上颜色较淡。病斑直径为1~2.5cm,有明显的同心轮纹,边缘明显,外围有窄的淡黄色晕环。在潮湿情况下,病斑上产生深褐色或黑色的霉层(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天旱时病斑易破裂。病害严重时,病斑常驻相互连接并合,叶片枯焦脱落。

  ()病原

  此病的病原为链格孢子菌(Alternaria alternata),属半知菌亚门链格孢属。菌丝无色透明,有分隔。分生孢子梗顶端屈曲,不规则,褐色,有1~7个隔膜,聚集成堆。褐色的分生孢子在分生孢子梗上成链状,接近分生孢子梗的孢子较大,倒棒锤形或长圆筒形,有3~7横隔,1~3纵隔,有时弯曲,嘴胞长短不一。在孢子链末端分生孢子较小,椭圆形或豆形,只有1分隔。

  此病菌在马铃薯琼脂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初为白色,后渐变褐色至暗绿色。培养适温为25~30℃,最低5℃,最高38℃,最适pH5.5,最低pH10.2。病叶上的分生孢子在5℃15℃25℃的干燥条件下可保持生活力370天。幼菌丝的致死温度在湿度条件下为53℃5min,在干培养基上的分生孢子及在烟株残佘、玉米皮和杂草茎中的菌丝体均可存活两年。在叶片表面水膜中的分生孢子,如温度适宜,1h内即可萌发,产生睛至数根芽管侵入。最容易侵入的部位是叶毛基部细胞、叶缘和虫伤口,也可通过气孔侵入。一般在18℃8h就可完成侵入。在适宜温度下通常经过48h后即出现症状,如遇低温,则需5~8天才出现明显症状。

  ()侵染循环

  此病菌以菌丝体随病株残体遗落在土壤及肥料中越冬,次年春季当温湿度适宜时,即产生分生孢子并借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首先侵染烟株下部叶片,发病后病斑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又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引起芽、叶、茎及蒴果等发病,并侵染周围的烟株。据日本报导,烟株为此病主要的越冬场所,在屋檐下可存活3年,但埋在土中第二年春季即死亡。

  () 影响病害发生的因素

  烟草赤星病发生的先决条件的烟株叶片是否进入感病阶段(即叶片生长中后期)。幼苗期抗病性强,随着叶片的成长搞病性逐渐下降。其次温湿度也有很大影响。

  在东北地区,赤星病发生与七八月份的温湿度有密切的关系。发病的最适温度为28℃,潜育期3~4天。20℃以下很少发病。温度太高也不易发病。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下旬受害。如果在此阶段温度偏高,则潜育期缩短,可增加再侵染的次数,导致病害加重。而此病的流行强度常决定于感病阶段的雨量,即降雨次数多,雨量大,田间湿度大,叶面的水膜保持时间长,有利于孢子的产生和侵染,导致病害加重。

  在栽培条件中,移栽期和适时采收是重要时期。凡是薄膜育苗提早移栽的,虽种植感病品种,发病也轻。及时采收,5天或7天采收一次,可使初生病斑在田间不能产生孢子,就是正在产生孢子的病斑,也不能将全部孢子释放到烟田中,因此,及时采收,可较大幅度地减少田间再侵染来源,从而有效地控制烟田后期病情的发展。土壤中缺钾磷肥常导致烟株感病。此外,凡是能造成烟叶晚熟的因素,如追肥过晚,氮肥过多或移栽后缺乏管理等,都能使赤星病加重。打顶的烟株比不打顶的烟株感病。

  () 防治

  应以种植耐病品种和栽培防治为主,辅以药剂防治。

  1、种植抗耐病品种

  不同品种对赤星病的抗病力差异很大,而且不同烟区都有适合本地区特点的抗耐病品种,要注意合理使用。

  2、轮作及田间卫生

  实行两年以上的轮作,处理病残体,避免用烟秸做园田板障、搭架、沤粪,更不宜做苗床风障;烤房距离苗床、烟田不要太近,以减少初侵染菌源,减轻危害。

  3、改进栽培技术

  实行合理密植,适当扩大行距,保证通风透光,隐藏低田间湿度,对防病有显著效果,壁免施氮肥过多、过晚,增施磷钾肥,促使烟叶及时落黄,提早成熟。移栽后加强管理,大雨后及时中耕松土,促进烟株生长发育,增强抗病力。此外,及时采收,可有效地控制烟田后期病情的发展。

  4、药剂防治

  药剂防治应抓住烟株下部叶片零星发病时(即底脚叶成熟时)这一有效时期,及时喷药。

  速保利、速成克灵2000倍液,每公顷750~1125克,喷一次即可。用50%多菌灵500~1000倍液,每毫升200单位的多抗霉素(1496)也有卫定效果。

  四 苹果黑星病

  苹果黑星病又称疮痂病,在我国分布并不普遍,主要发生在东北三省,可南、新疆、四川、去南等省区仅在局部地区发现。在黑龙江省一般果园的发病率在30%左右,严重的果园几乎达100%

  ()症状

  黑星病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也能危害新梢、芽和花。叶片上的病斑初为淡黄绿色,圆形或放射状,逐渐呈黑色。在湿度较大时,病斑产生黑色的霉状物。幼果爱受病后,往往不能长大而落果;较大果实受害时,因病部木质化停止而形成畸形果;较大的果实发病后,初期也形成长圆形病斑,后期病部裂时呈星状,并在上面产生黑色的霉状物。新梢发病后,初期也形成长圆形病斑,后期病部皮层裂开而呈粗皮状的疮痂。花序受害后,花萼和梗基部都可呈现黑色霉斑,接着叶簇基部也可发病,致使花序和叶簇萎蔫枯死。

  ()病原

  苹果黑星病菌(Venturia inaequalis)属子囊菌亚门黑星菌属。子囊壳生于枯落的病叶上,生于基质内,近球形,孔口稍突起呈乳头状,周缘长有刚毛。子囊无色,长棍棒状。具有短柄,内有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卵圆形双细胞。无性时期为半知菌亚门的仁果环黑星霉(Spiocaea pimi)。分生孢子梗丛生,短而不分枝,深褐色,屈膝状。分生孢子梭形或卵形,基部较平,深褐色,深褐色,一般为单胞,少数为双胞。病菌具有生理分化现象。

  ()侵染循环

  病菌主要在落叶上形成子囊壳越冬。子囊孢子一般在5月初开始成熟和放射,以5月下旬和6月上旬放射最多。子囊孢子靠气流传播而引起初侵染。在生长季节,病斑上形成分生孢子,一般在6~7月份最多,靠气流传播进行多次在侵染。

  ()影响发病的因素

  1. 品种

  苹果不同品种间抗病性有明显差异。抗病品种有大秋、铃铛果、扁海棠,山荆子、黄魁、金红、双秋、祝红、龙光等。感病品种有五香果、黄太平、黄海棠、花红、曙光、红海棠等。

  2. 气候条件

  一般早春冷凉多湿,有利于孢子的传播和侵染。雨后是子囊孢子散步的高峰,也是孢子萌发的良好时机。所以,在苹果花蕾开放与花瓣脱落期间,连续阴雨有利于病菌的侵染。黑龙江省苹果黑星病的发生程度可以根据56月份的降雨量进行预测(见表)

  降雨量与黑星病发生程度的关系

  56月总降雨量 发病始期 发病率 严重度 发病类型

  140mm以上 5月末~6月初 90%~100% 50以上 大发生

  80~140mm 6月上旬~中旬 20%~90% 10~50 中发生

  80mm以下 6月末~7月初 20%以下 20%以下小发生

  ()防治

  1. 加强检疫

  苹果黑星病在我国仅在局部地区发生,故应加强检疫工作,严防带菌的草木、接穗、病叶及病果传入无病区。

  2. 果园卫生

  在晚落叶后或早春的4月份,清除果园内的落叶、病枝、病果、并及时烧毁。清理果园后,及时翻地,促进病残体腐解。

  3. 药剂防治

  喷药一定要根据气候条件和发病程度,掌握好时期和次数。一般来讲,大发生年,525日左右第一次喷药,以后每隔15天喷一次,共喷4;中发生年。见到第一个病叶后喷第一次药,共喷3~4;小发生年,见到第一片病叶后喷第一次药,发病率为1%时,再喷第二次药。常用的药剂有12200波尔多液。50%甲基托布津500~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DT杀菌剂300倍液。

  五 苹果树腐烂病

  苹果树腐烂病俗称烂皮病,臭皮病。在我国北部地区均有发生,东北三省尤为严重,可引起树体腐烂,甚至死亡。

  ()症状

  腐烂病主要危害结果树的枝干,幼苗和苗木也可受害,但很少。发病初期表现为溃疡,就是在枝干上出现一些呈红褐色的长棱形病斑,表皮略隆起,组织松软,用手指按立即下陷。病部常流出黄褐色汁液,湿腐状,表皮极易剥离,有酒糟味。在发病后期,病部失水,变成黑褐色,下陷,呈干腐状,并在病斑上产生黑色小颗粒。在多雨和潮湿条件下,分生孢子器吸水,使内含的胶体物质膨胀,从孔口涌出的黄色分生孢子堆,干燥后呈卷须状,称为分生孢子角。

  枝枯型症状多发生在衰弱树的小枝上。病斑扩展迅速,围绕枝条形成病斑,枝条逐渐枯死。后期在病部也出现黑色颗粒状物。

  ()病原

  苹果树腐烂菌(Valsa mali),属子囊菌亚门黑腐皮壳属。无性阶段为半知菌亚门壳蕉属的苹果树腐烂可蕉孢菌(Cytospora mandshurica)。菌丝无色,在5~38℃条件下均可生长,最适温度为28~29℃。在皮层中扩展的菌丝体集结成灰白色菌丝层后,在其上散生青色颗粒体,逐渐长大呈圆锥形,穿越表皮成为黑色溜状物,即外子座。子座内含有一个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器扁平,成熟时里面形成几个腔室,互相连通,有一个共同的孔口。腔室内壁密生分生孢子梗,其上不断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无色,分枝或不分枝。分生孢子单胞,无色,香肠形或腊肠形。秋季在外子座的下面或旁边形成内子座。内子座中形成4~10个子囊壳。子囊壳呈烧瓶形,具长颈,顶端有孔口,内壁上产生子囊壳。子囊多呈纺锤形,内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无色,单胞,呈香肠形,比分生孢子稍大。

  ()侵染循环

  苹果树腐烂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和子囊壳在树皮上越冬。子囊孢子在春季3~5月份放射量最多,而分生孢子角在3~10月份均有出现,人工接种试验的结果证明,用分生孢子接种,发病率高,潜育期短,而用子囊孢子接种,发病率低,潜育期长。因此,分生孢子对病害发生的作用有可能比子囊孢子大。病菌主要靠雨水传播,昆虫也可传播。

  腐烂病菌是一种弱寄生菌,它只能从苹果树的伤口及分杈处侵入。病菌在树体内的扩展致病,受寄主抗病性的限制和抵抗。当树势衰弱、抗病能力下降时,症状才能出现,而当寄主抗病性超过病菌的致病能力时,寄主就不会发病,这种侵染现象称为潜伏侵染。由于苹果树腐烂病具有潜伏侵染的特点,苹果树又是多年生植物,树皮上的侵染点逐年积累,使外观无症的苹果树皮普遍带有潜伏病菌。在腐烂病菌的侵染致病过程中,从病菌方面是侵入容易,扩展难;而苹果树则是抗扩展能力强,抗侵入能力弱。病菌的扩几乎完全受阻。

  ()影响发病因素

  1、树龄

  幼树比结果树抗病。通常苹果树进入结果期后腐烂病开始发生。随着树龄的增加和产量的不断提高,腐烂病会逐年增加。不疏果的树在糖、氮、碳的总量均比疏果的树低。因此,结果量大的树体贮存的营养减少,抗病能力降低,发病较重。

  2、树势

  树势弱会加重腐烂病的发生。在苹果树的结果期,产量逐渐提高、营养物质大量消耗的情况下,如果不能及时追施肥料,特别是磷钾肥,就会降低树势,树体易遭受冻害,抗病能力降低。这是影响苹果树腐烂病发生的主要因素。

  3、伤口

  腐烂病菌主要通过伤口侵入,所以昆虫伤口多或整枝和修剪后未能及时处理伤口,都会加重腐烂病的发生。

  4、冻害及日灼

  苹果树腐烂病的发生与冻害和日灼有密切关系。东北地区历史上几次腐烂病的大发生都是由于冬季发生严重冻害。山区和沙地果园的向阳面枝干容易发生日灼,随之发生腐烂病。冻害和日灼削弱了树势,增加了树皮上的坏死组织,为病菌侵入和扩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防治

  1、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

  苹果树腐烂病的发生具有潜伏侵染的特点。也就是说,病菌侵入后,是否进一步扩展致病,则决定于树体的抗病能力。所以,在苹果树进入结果期后,加强水肥管理,及时补充因结果而消耗的营养,增强树势,提高树体的抗病能力,是防治苹果树腐烂病的关键措施。

  2、重刮皮

  重刮皮也叫老皮更新。就是将衰老树皮刮掉,露出新嫩的皮,铲除多年积累的病变组织和侵染点,刺激树体形成愈伤组织。

  3、刮除病斑

  刮除病斑时,最好呈纺锤形,将病斑和周围的健全组织刮除一部分,然后涂上保护剂或治疗剂。

  4、药剂防治

  先用刀在病斑周围深划一长椭圆形圈,在病斑中部交叉深划数刀,深度达健康组织,视病斑大小,涂250ppm5%菌毒清10~50ml

  5、搞好果园卫生

  结合果树修剪,清除枯死树、病枝干、残桩等,集中烧毁,尽量减少病菌来源。

  第八节 植物虫害

  农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甚至在收获后农产品贮藏期间,往往遭受多种有害动物的侵害,减少产量,降低品质。在有害动物中,绝大部分是昆虫。昆虫分弹尾目、螳螂目、直翅目、半翅目、脉翅目、毛翅目、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缨翅目、晴蜒目。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开始对农业害虫进行不懈的斗争,他们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如应用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一些农业害虫,很早就有这方面记载,远在公元304年广东地区的果农就利用黄蚁防治柑桔害虫;公元528~529年就开始结合播种、收获、选用抗虫品种防治害虫。古代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一书中,总结了群众的治虫经验,提出选用抗虫品种、粮食热进仓、伐木的合适时间和处理方法以防止害虫的发生。明代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在总结群众治蝗经验的基础上,对蝗虫的孳生地点和蔓延地区,蝗虫的习性和生活规律以及防治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随着历史的发展,我国劳动人民对一些主要害虫生活规律的认识和防治方法也逐步提高。

  一 地下害虫

  地下害虫是指在土中生活的害虫。它们为害农作物的地下部分(种子、根、茎)和地上部分靠近地面的嫩茎以及果树和苗木的地下茎、幼根。地下害虫种类很多,食性杂,分布广、为害重。由于其潜伏为害,不易及是发现,为害期也比较长,因而增加了防治上的困难,是许多国家和地区农、林业生产上的严重障碍,从而引起各国的普遍重视。

  我国地下害虫主要有蝼蛄、蛴螬、金针虫、地老虎、根蛆、根蚜、象虫、跳甲、拟地甲、蟋蟀和珠绵蚧等十多类,共60佘种,隶属613科。尤以蛴螬、蝼蛄、地老虎、金针虫和根蛆等最为重要。

  蛴螬在我国早田间地区普遍发生。黄河流域及北方地区为害较重,常使玉米、高梁、小麦、花生、大豆等作物严重受害。非洲蝼蛄全国除新疆、西藏外均有分布,但以南方各;省发生较重。华北蝼蛄分布在北纬32℃以北地区,主要以华北、内蒙古、新疆及辽宁、吉林的西部发生较重。地老虎在我国普遍发生,常造成严重为害。沟金针虫在华北、西北局部地区为害严重。根蛆主要在华北、东北发生。

  随着我国耕作制的改变,地下害虫的发生也不断的变动。当前就全国范围来说,金针虫和蝼蛄的为害有下降趋势,而蛴螬和小地老虎的为害则有明显的上升。

  一、蛴螬类

  为害农林业的蛴螬种类很多,在我国约有50佘种,遍布全国各地,最重要的种类有:大黑鳃金龟、暗黑鳃金龟、黑皱鳃金龟、云斑鳃金龟、黄褐丽金龟、异色丽金龟、蛴螬是鞘翅目,金龟子科幼虫的总称。

  金龟子完成一个世代,所需时间因种类和所处气候条件不同而异,最长的是6年完成一个世代,如大栗鳃金龟,也有四、五年完成1个世代的如云斑鳃金龟;多数种类是两年或一年完成1世代;少数种类是一年完成2个世代,如马烘马粪金龟。多数金龟子是昼伏夜出,尤以晚8~11时活动最盛,占整个夜间活动总虫量的90%以上。多数种类成虫有趋光性,但不同种及雌雄间差异很大。成虫有伪死性。牲畜粪、腐烂的有机物有招引成虫产卵的作用。成虫产卵除大豆、花生、甘薯田着卵量较大外,还多选择土壤比较湿润疏松、背风向阳的地方。绝大多数种类的卵是散产,但常是5~7粒或10多粒相互靠近,在田间呈核心型分布。

  二、金针虫类

  我国常见的金针虫有以下几种:沟金针虫、细胸金针虫、宽背金针虫、褐纹金针虫,金针虫是鞘翅目叩头科幼虫的总称。

  金针虫是一类重要的地下害虫,在我国从南到北分布很广,为害的种类也比较多,其中分布较广、为害性较大者为上列诸种。

  沟金针虫的主要为害区南达长江流域沿岸,北至东北地区南部、内蒙古、西至陕西、甘肃、青海等省()。又以旱作区域中有机质较为缺乏、土质较为疏松的粉砂土壤和粉砂粘壤土地带发生较重。细胸金针虫的分布很广,南达淮河流域,北至东北地区的北部,以及西北地区都有为害,但以水浇地、较湿的低洼过水地、黄河沿岸的淤地、有机质较多的粘土地带为害较重。宽背金针虫西达新疆,北至内蒙古、黑龙江以及宁夏等省都有分布为害,以沿河流开放草原流域、退化黑钙土、栗钙土地带发生较重。褐纹金针虫在华北地区常与细胸金针虫混合发生,其分布特性相似,以水浇地发生较多,如山西汾河沿岸的灌溉地区等。

  金针虫的食性很杂,其成虫叩头虫在地上部分活动的时间较长,只能吃一些禾谷类和豆类等作物的嫩叶,并无严重的为害。而幼虫长期生活于土壤中,主要为害麦类、玉米、高粱、谷子、马铃薯、甘薯、甜菜、豆类、棉花及各种蔬菜和林木幼苗等。幼虫能咬食刚播下的种子,食害胚乳使不能发芽,如已出苗可为害须根、主根或茎的地下部分,使幼苗枯死。受害之苗很少主根被咬断,被害部不整齐,能蛀入块茎或块根,并有利于病原菌的侵入而引起腐烂。在南方又可为害甘蔗幼苗的嫩茎和根部,使发育不良或枯死。河南个别地区小麦的受害率可达50%以上。新开垦的荒地在种植作物的头年常遭金针虫的严重为害。

  三、地老虎类

  地老虎是为害农作物大害虫之一,已知种类在国内约有10余种,主要有下列五种:小地老虎、黄地老虎、白边地老虎、警纹地老虎、大地老虎。地老虎别名:切根虫、夜盗虫、属鳞翅目,夜蛾科。

  地老虎是多食性害虫。如小地老虎可为害棉花、玉米、高粱、甘薯、芝麻、向日葵、烟草、豆类、麻类、谷子、糜子、麦类、苜蓿、马铃薯、瓜类、番茄、辣椒及甘蓝、白菜、甜菜、萝卜等蔬菜;野生寄主有小蓟(刺菜)、苍耳、小旋花、蓼、灰菜、竹节草、野苋、蓬蒿、芥菜、狗尾草、草木樨、地肤、马兰、蔓陀萝、矢车菊等杂草。地老虎各地均以第1代幼虫为害春播作物的幼苗,严重造成缺苗断垄,甚至毁种重播。在不同地区,秋播后还为害秋苗,一般蔬菜产地,春秋两季均有为害,但以春季发生较多,为害重。在果园苗圃内,小地老虎也为害苗木。

  第九节 水稻害虫

  一 水稻负泥虫

  属鞘翅目,叶甲科。水稻负泥虫分布很广,主要分两大发生区,其一是我国东北三省,即东北的东部和黑龙江省佳木斯、吉林省延边,辽宁省清原、抚顺等山区水稻,其二是我国中南部的西南山区。其东部不超过杭州湾,西部北界不超过秦岭,西界四川、贵州、南迄广东、广西。以山区水稻发生较重,平原地区很少发生。

  成虫、幼虫均取食叶片上的叶肉,,留下透明的表皮,形成白色条纹,严重时全叶发白,焦枯或整株死亡,一般受害植株还表现为生育迟缓,植株低矮,分蘖减少,一般情况下可减产5~10%,严重时可达20%

  无论在何发生地,每年只发生一代,以成虫潜伏于背风向阳的稻田附近山边杂草根下越冬,越冬时常有群集性,数十头集居在一起,水沟堤坝或地势稍高的荒地散生的粟、拂子茅根下,亦有少数个体越冬,而在水田池梗上几乎看不见越冬个体,平原水稻区很少发生负泥虫,可能与此虫越冬习性有关。

  越冬成虫每年活动时期和当年各虫态的出现,常因各地气候的差异而不同,在南方稻区,一般在3~4月开始恢复活动,4~5月间产卵在早稻秧田和本田,5月中、下旬幼虫盛发,为害早稻本田,5月底6月初开始化蛹,6月上旬新虫可为害稻叶,但绝不交尾,入秋后即迁向越冬场所。

  在东北成虫活动时期较迟,6月初才恢复活动,最初是在水沟的越冬杂草上活动,待水稻长至3~4叶时,越冬成虫转移至秧田上产卵繁殖为害,插秧后又扩大到本田/各虫态历期:卵7~8;幼虫期约15~20;前蛹期2~4;蛹期8~12;成虫寿命长达340天或更长。

  成虫在晴朗暖和的天气比较活跃,在稻苗上交尾产卵,卵产于叶面,3~5粒或十余粒成堆。成虫可多次产卵,一生可产卵50余粒,产卵期平均为18天。由于成虫寿命长,生活史很不齐一,至新一代成虫出现时,还可见到田间前一代成虫。

  初孵出幼虫常在心叶内取食为害,稍大后则上升至叶体,幼虫怕干燥,多于早晨或傍晚上升至叶部,至午间炎热时则又转移至心叶。老熟幼虫在叶尖上作成白茧,在茧内化蛹。

  二 水稻螟虫

  水稻螟虫一般称钻心虫,幼虫钻入稻株的叶鞘和茎秆中取食稻的组织,水稻受害后,主要表现枯心和白穗。我国稻区钻蛀性水稻螟虫有:三化螟,褐边螟、二化螟、台湾稻螟、大螟,十多种稻螟,除大螟属夜蛾科外,其余均属螟蛾科昆虫。其中我国稻区发生最普遍危害水稻严重的螟虫是三化螟、二化螟、大螟和稻纵卷叶螟四种。其他种类,局部发生,一般为害较轻。

  三化螟是亚洲热带至温带南部的重要水稻害虫。国外分布于南亚次大陆,东南亚和日本南部。国内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主要稻区,特别是沿海、沿江平原地区为害严重。三化螟向北分布续省扩展,近年已达北纬38°,即山东砚台附近。以幼虫钻蛀稻株,取食叶鞘组织,穗包和稻茎内壁,形成多种为害状,其中最明显和最重要的是枯心苗和白穗。食性专一,仅为害水稻,别无其他寄主,在广东惠阳地区,曾有报道三化螟亦能食野生稻,并能在普遍野生稻过冬。在广大稻区,三化螟以水稻作为唯一的食料和以稻桩作为唯一能完成越冬的场所,是它最突出的一项生态特点。

  二化螟的分布特点,是丘陵山区发生较多。不同稻区之间的分布也有差异,一般混栽稻区、单季稻区和间作稻区,发生比较严重,平原双季连作稻区,发生比较轻。食性比较杂,寄主植物有水稻、茭白、野茭白、甘蔗、高粱、玉米、小麦、粟、稗、慈姑、蚕豆、油菜、游草等。以幼虫为害水稻,初孵幼虫群集叶鞘内为害,造成枯鞘,2龄以后幼虫蛀入稻株内为害,水稻分蘖期造成枯心苗,孕穗期造成死孕穗,抽穗期造成白穗,成熟期造成虫伤株。

  第十节 棉花害虫

  棉铃虫,属鳞翅目,夜蛾科。棉铃虫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各棉区也普遍发生。北方棉区的黄河流域和新疆、云南、辽宁等棉区常年发生,发生最大,受害重。其他棉区每年发生程度轻重不同,在环境条件适宜的年份也常暴发。

  棉铃虫的寄主植物很多,已知有200多种,在农作物中有棉花、玉米、小麦、高粱、豌豆、蚕豆、苕子、苜蓿、芝麻、胡麻、青麻、番茄、辣椒和向日葵等。还有野苋菜、马鞭草。成虫对大葱、洋葱、萝卜、茼蒿、蛇目菊和胡萝卜等的花卉比较喜好。

  棉铃虫的近缘种烟草夜蛾与棉铃虫的形态极相似,但它们的寄主并不相同。据报道,在棉花、玉米、番茄、蚕豆、马铃薯上者主要是棉铃虫,在甜椒上的都是烟夜蛾,据复旦大学生物系室内饲养观察,棉铃虫在辣椒上可正常发育,但死亡率很高,不在其上产卵。在烟草和蔓陀萝上两种可以混生,但大部分是烟夜蛾。

  棉铃虫以幼虫食害棉花的嫩叶,但主要是为害棉花的蕾和棉铃,嫩叶被吃成孔洞或缺刻,幼蕾被蛀食后苞叶张开变黄,2~3天后随即脱落,青铃被害后常易诱致病菌侵害,造成污染烂铃。每一幼虫能为害10多个蕾铃。根据报道类3米长棉行内有幼虫两头,就要减产1~2成。发生严重地块,如防治失时蕾铃脱落率可达50%以上。此外,还为害玉米、小麦等多种农作物。

  棉铃虫有的年份大发生,其原因是在同一年顺次各代发蛾量的急剧增长,是下一代为害严重的因素之一。

  第十一节 蔬菜害虫

  一 菜蛾

  菜蛾属鳞翅目,菜蛾科,别名:小菜蛾。菜蛾分布于世界各地,是世界性蔬菜重要害虫。国内各省蔬菜栽培区均有发生。该虫主要为害十字花科蔬菜,十字花科寄主达40种之多。在我国北方各地主要为害结球甘蓝、球茎甘蓝和花椰菜、白菜、芥菜、芜菁、油菜也可受害,此外,尚可偶而为害马铃薯、葱洋葱、姜、番茄和一些温室植物,还可为害药用植物板兰根。

  菜蛾以幼虫为害十字花科蔬菜的叶片,尤以厚叶片的甘蓝类受害最重。初龄幼虫剥食寄主叶片后留下一层表皮,成透明薄膜。成长幼虫则将叶片咬成小型孔洞。在苗期尤其喜在心叶间为害,受害最重,常使后期不能包心结球,甚至使植株不能生长或造成畸形。在留种株上还能啃食种荚。

  近年来菜蛾为害有不断加重的趋势,特别在南方,往往防治不及时,造成蔬菜严重减产,甚至毁种。

  二 甘蓝夜蛾

  甘蓝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别名:甘蓝夜盗虫。广泛分布于亚、非、欧及北美洲。在我国的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各省(市、区)均有发生。宁夏、甘肃、新疆、西藏也有分布。

  主要以幼虫取食蔬菜叶片、嫩果及嫩荚,严重时可将叶片食尽,仅留叶脉及叶柄。且可蛀入甘蓝及白菜叶球中,排泄大量粪便,严重影响蔬菜的品质和产量,并引起腐烂病。为害马铃薯时,还可传播病毒病。甜菜被害后,可使产量降低10~20%,糖度下降0.8~1.0度。

  该虫为多食性,根据文献记载,寄主有30120种植物,包括多种蔬菜,大田作物,果树,杂草,花卉等。但其中最重要的有甘蓝、白菜、萝卜、油菜、烟草、苜蓿、菠菜、胡萝卜、甜菜及豆类(豌豆及蚕豆等)。一般秋季以十字花科蔬菜、荞麦、胡萝卜为主,春季主要为害菠菜、豌豆、蚕豆、甘蓝、油菜、紫云英等。在东北、内蒙、新疆等我国主要甜菜生产基地,为害甜菜甚烈。

  甘蓝夜蛾在大部分地区是一种间歇性大发生害虫,往往形成局部大发生,短期内造成严重损失。内蒙等地在甘蓝、甜菜上则年年严重为害。因此,必须加强测报,以免猖獗成灾。

  三 菜粉蛾

  菜粉蛾,属鳞翅目,粉蝶科。别名:菜青虫。

  为害十字花科蔬菜的粉蝶,在我国主要有5种:菜粉蝶、东方粉蝶、大菜粉蝶、褐脉粉蝶、斑粉蝶。其中以菜粉蝶分布最广,为害最重。国外遍及全世界。

  菜粉蝶以幼虫取食寄主叶片,咬成孔洞和缺刻,还常因其为害引起软腐病的侵入和发生。一年以春秋两季为害最重。发生期间结球甘蓝和球茎甘蓝不及时防治,叶片有时几乎全被吃光,只残留较粗的叶脉和叶柄。苗期受害严重时重则整株死亡,轻则影响包心。甘蓝如在包心前未注意防治,幼虫如钻进叶球里,不但在叶球暴食菜心,同时由于腐烂和粪便污染菜心,严重影响包心菜的品质和产量。

  主要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而且偏嗜厚叶片的球茎甘蓝和结球甘蓝。根据1959年北京郊区调查,菜粉蝶在几种常见的十字花科蔬菜上发生量依次为结球甘蓝、球茎甘蓝、小白菜、小萝卜和小油菜。但在缺乏十字花科寄主时,也可为害其他植物,已知寄主有十字花科、白花菜科、百合科、金莲花科等935种植物。

  四 斜纹夜蛾

  斜纹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国外分布在地中海区、东半球热带及亚热带区。国内遍及全国,北起长城,南至广东、西至新疆、四川、云南均有发生。主要为害区在长江流域的江西、湖北、湖南、浙江、江苏、安徽及黄河流域的河南、河北、山东诸省。淮河以北呈间歇性大发生,在淮河以南则经常密度较大。

  该虫食性广,以幼虫为害植物叶部,也为害花及果实。12龄幼虫啃食下表皮及叶肉,仅留下上表皮及叶脉成窗纱状;4龄以后咬食叶片,仅留主脉,大发生时幼虫密度大,可能全田吃成光杆并能转移为害,以致毁产。

  寄主甚多,已知可能为害的植物达99290多种,其中喜食的在90种以上,在蔬菜中主要为害甘蓝、白菜、藕、芋、蕹菜、苋菜、马铃薯、茄子、辣椒、番茄、豆类、瓜类以及葱韭等,但以十字花科蔬菜和水生蔬菜受害为最重。大田作物主要受害的是棉花、甘薯、花生、黄豆、芝麻、烟草,其次为甜菜、玉米、高粱、稻田绿肥等。斜纹夜蛾在同一地区一年中不同时期,为害对象常常不同。

  为害甘蓝和白菜时,常蛀入心球,将内部吃空,造成腐烂和污染,失去食用价值。

  蔬菜病虫害防治手册

  一、病害部分

  由于受栽培条件、施肥方法及气候因素等影响,在生产黄瓜、菜豆、番茄、辣椒、白菜、葱、韭等蔬菜的过程中,经常会受到一些病害的侵染,如果防治不及时,将会成片蔓延,影响蔬菜品质,甚至不能食用,造成减产、减收。在这些蔬菜病害中,以霜霉病、炭疽病、白粉病、锈病、(早、晚)疫病、枯萎病、猝倒病、灰霉病、菌核病、叶斑病(白斑、褐斑、黑斑)、软腐病、黑腐病、青枯病、病毒病最为常见,为害也最严重。因此,应该对它们进行重点防治,现对不同蔬菜种类的病害分述如下:

  () 瓜豆类蔬菜

  瓜类主要包括:黄瓜、冬()瓜,苦瓜、丝瓜、南瓜、西葫芦等传统蔬菜及西瓜、甜瓜等传统水果;豆类蔬菜则有菜豆、豇豆、扁豆、蚕豆、菜用大豆等;这两类蔬菜从育苗到成株均很相似,成株期除蚕豆、菜用大豆外均要有支架便于其枝蔓攀缘、结瓜挂豆;另一方面从其整个生长过程中所发生的病虫害来看也比较相似,如苗期均易发生猝倒病、立枯病和沤根,或被地下害虫咬成缺苗断垄,而株期则易发生枯萎病、病毒病、炭疽病和白粉虱、美洲斑潜蝇、蚜虫、钻心虫(瓜绢螟、豆荚螟)为害。因此本册将这两类蔬菜的病害一同介绍,当然在进行防治时也应根据两类蔬菜的不同之处区别对待,如瓜类对敌敌畏均较敏感,幼苗期、高温、用量大时均易发生药害,而豆类则不受此限。瓜类蔬菜较常见的病害有:霜霉病、灰霉病、枯萎病、猝倒病、蔓枯病、炭疽病、白粉病、菌核病、细菌性角斑蝇、病毒病等病害。豆类蔬菜常见的病害有:菜豆炭疽病、豇豆锈病、豌豆白粉病等。

  1.霜霉病(跑马干)

  (1)为害作物

  除主要为害瓜类外,还常为害叶菜、甘蓝、萝卜、葱,较少为害豆类、茄果类等其它蔬菜。

  (2)为害症状

  叶缘或叶背产生水渍状黄色斑点,早晨尤为明显,以后扩展成褐色多角形斑,受叶脉限制,叶背面除黄瓜霜霉病为灰黑色霉层,后期斑潜蝇破裂、叶缘干枯,严重的田间一片枯黄。

  (3)发病规律

  主要为害叶片,苗期及成株期均可发病,以结瓜期发病较重。在气温较低、雨水较多情况下易发生;连作、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施氮肥过多,往往发病重。

  (4)防治要点

  A、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培养无病苗。

  B、预防为主,于发病前叶面喷施保护性药剂,如:科能600~800倍液,75%百菌清600~800倍液,灭菌宝800~1000倍液,锌而浦500~600倍液,或在发病初期及时喷治疗性药剂,如:霜力克800~1000倍液,施疫安800~1000倍液,富米多600~800倍液,霜速净600~800倍液轮换防治,可取得极佳防效。发病严重的田块可用以上药剂中的一种与安克或金雷多米尔800~1000倍液混用,每隔51次,连喷3次。夺霉600~800倍液,康护600~800倍液。

  2.炭疽病

  (1)为害作物

  除为还瓜类蔬菜中的黄瓜、冬()瓜、西瓜、甜瓜、丝瓜、瓜及豆类蔬菜中的菜豆、豇豆外还为害葱、茄果类、叶菜类蔬菜。

  (2)为害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茎、果实。叶片受害之初呈苍白色或褪绿水渍状小斑点,发病后期病斑灰白色,半透明,易穿孔,茎和果实病斑中间凹陷龟裂,病斑与健部交界明显。发病重时,病斑互相愈合形成大而不规则的斑块,导致叶片变黄枯死。

  (3)发病规律

  病菌分生孢子通过雨水或灌溉水传播,低温高湿(小于30℃,相对湿度大于60%)多雨多露天气、通风不良、氮肥过多、连作、植株衰弱等条件下发病较重。

  (4)防治要点

  防治炭疽病除了进行田间清洁、轮作等田间管理措施外,还应采取以下措施:

  A、播种前用药剂拌种消毒,杀灭携带的病菌,或选用抗病品种;

  B、在苗期就要喷药,可选用:施先可1000~1200倍液,中迅托600~800倍液,扑菌特1000~1200倍液,施菌可600~800倍液,科能600~800倍液,锌而浦500~600倍液,施力科1500~2000倍液,菌逝600~800倍液。

  3.白粉病

  (1)为害作物

  除为害黄瓜、南瓜、苦瓜、西葫芦等瓜类和豌豆、豇豆、蚕豆等豆类外,还为害叶菜中的莴苣()、白菜和茄果类蔬菜。

  (2)为害症状

  此病也叫白毛,主要侵染叶片,也可为害茎()、荚,初期为淡黄色小点,后扩大成白色粉斑,以致布满全叶,很像叶片撒了一层白粉。严重的叶片发黄变脆,失去光合作用,引起大量落叶。

  (3)发病规律

  苗期即可受害,但以中后期发病重,分生孢子通过气流或雨水传播,瓜类白粉病流行与否取决于湿度和寄主长势,田间湿度大或高温干旱与高温高湿交替出现,又有大量白粉菌原时易流行,而豆类白粉病原在干旱及昼夜温差大叶面易结露时发病重。

  (4)防治方法

  A、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科学灌水,通风透光,增强植株抗病力。

  B、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选择内外双重保护的药剂 ,如:去粉佳800~1000倍液,粉尽800~1200倍液、富力脱1000~1200倍液,施力科1000~2000倍液,科能600~800倍液,锌而浦500~600倍液,施菌克600~800倍液,菌逝600~800倍液。

  4. 枯萎病

  (1)为害作物

  除为害瓜豆类蔬菜外,还常为害茄果类蔬菜。

  (2)为害症状

  典型症状是叶片萎蔫,一般在开花结果后陆续发生。初期病株表现为叶片从下向上逐渐萎蔫,似缺水状,早晚尚能恢复,数日后整株叶片枯萎下垂,不能恢复,全株枯死。潮湿时病部表面常产生白色或粉红色霉层,茎基部常纵裂,病根变褐腐烂,易拔起,切开后可看到维管束变褐色,这是本病重要特征。

  (3)发病规律

  病菌在土壤内及病株残体中越冬,也有附着在种子上越冬的。次年条件适宜时,一般从瓜苗根部侵入繁殖,借雨水、灌溉水、种子及未腐熟的的农家肥传播,重复侵染为害。高温多雨、田间积水、有利于本病发生,在久雨后猛晴、高温及晴后连日阴雨的情况下发病更为严重。

  (4)防治要点

  A、与非瓜豆类蔬菜实行3年以上轮作,选用抗病品种。

  B、进行种子苗床消毒,加强肥水管理。

  C、发病初期使用:救腐愈枯800~1000倍液,枯腐宁800~1000倍液,扑菌特800~1200倍液,施菌克600~800倍液,中迅托800~1200倍液,科能800~1000倍液,75%百菌清600~800倍液,菌逝600~800倍液。

  5.猝倒病

  (1)为海作物

  此病为蔬菜三大苗期病害(猝倒病、立枯病、沤根)之一,除为害瓜豆类外,还常为害茄果类、叶菜类蔬菜。

  (2)为害症状

  苗期露出土表的胚茎基部或中部呈水浸状,后变成褐色干枯萎缩为线状,往往子叶尚未稠萎,幼苗即突然猝倒,致幼苗出土胚轴和子叶已普遍腐烂,变褐枯死(即烂种与死苗,它们与猝倒构成猝倒三大症状)。湿度大时,病株附近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这有别于立枯病。另外,该菌侵染果实引起绵腐病。

  (3)发病规律

  该病主要在幼苗长出1~2片真叶期发生,3片真叶后,发病较少。育苗期出现低温、高温条件(雨雪连阴天或寒流侵染)使幼苗光合作用弱、呼吸强、消耗大,有利于病菌乘机而入,引发此病。另外,结果期阴雨连绵,果实易染此病(绵腐病)

  (4)防治方法

  A、加强育苗时的苗床管理;选用抗病品种,进行床土消毒,阴雨天避免浇水、合理施肥提高抗病力。

  B、出苗后发病初期可喷淋:救腐愈枯600~800倍液,霜力克800~1000倍液,枯腐宁800~1000倍液,扑菌特800~1200倍液。

  6.锈病

  (1)为害作物

  常为害豆类及葱韭蒜类蔬菜。

  (2)为害症状

  锈病主要侵害叶片,严重时茎、蔓、叶柄及荚均可受害。初发病时,在叶背出现稍隆起的淡黄色小斑点,发病后期,病斑逐渐形成圆形棕色粉疮。后期叶片上可生出紫黑色疮斑,也就是所称锈状物。受害叶片早枯、脱落。

  (3)发病规律

  叶面结露及叶面上的水滴是锈病孢子萌发和侵入的先决条件,菜豆进入开花结荚期,气温20℃左右,高温昼夜温差大及结露时间长此病易流行。苗期不发病,秋播菜豆及连作发病重,南方一些地区春植较球植发病重。

  (4)防治方法

  A、选用抗病良种,避免连作,加强栽培管理,注意通风排湿。

  B、发病初期喷洒:去粉佳800~1000倍液,粉尽800~1200倍液,富力脱1000~1200倍液,科能600~800倍液,施力科1500~2000倍液,施菌克600~800倍液,菌逝600~800倍液。

  7.病毒病

  (1)为害作物

  可为害多种作物,但以瓜豆类、茄果类蔬菜受害最重。

  (2)为害症状

  常为害叶片、果实、植株,引起花叶、蕨叶、畸形、坏死、矮化、丛生等症状。

  (3)发病规律

  引发病毒病的病毒有10多种,不同的病毒传播途径略有些不同,但大部分都通过各种蚜虫传播,因此凡是蚜虫发生最大时病毒病均可发生严重。

  (4)防治方法

  A、及时防治蚜虫,在苗期根据蚜虫发生规律及时喷药防治。

  B、植株长势教弱,可在喷药时加入翠康生力液或其它叶面肥以提高作物抗病能力。

  C、发病前或初期及时正确用药,防效较好的药剂有:斗毒700~1000倍液,霜力克800~1200倍液,病毒立克600~800倍液;上述药剂可与防治蚜虫的药剂混用,如:万能、农天力、25%吡虫啉、打蚜蓟、抛佳等。

  ()茄果类蔬菜

  这类蔬菜主要包括:番茄、茄子、()辣椒三种蔬菜,它们在苗期均易发生猝倒病、立枯病和沤根,而果实及植株均易发生()疫病、灰霉病、炭疽病、菌核病、白粉病、绵腐病,枯萎病、黄萎病、青枯病、病毒病。现针对这类蔬菜的几种常见病害作如下介绍:

  1. 立枯病

  (1)为害作物

  除为害茄果类蔬菜的幼苗及大苗处,常为害瓜豆类及叶菜类蔬菜(白菜、油菜、甘蓝等)的幼苗。

  (2)为害症状

  刚出土的幼苗及大苗均可发病,病苗茎基变褐,后病部收缩细缢,茎叶萎蔫枯死,稍大幼苗白天萎蔫,夜间恢复,当病斑绕茎一周时,幼苗逐渐枯死,但不呈猝倒状。病部初生椭圆形暗褐色斑,具同心轮纹及淡褐色蛛丝状霉,这是与猝倒区别的重要特征。

  (3)发病规律

  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壤中越冬,菌丝能直接侵入寄主,通过水流、农具传播。播种过密,间苗不及时,温度过高易诱发此病。

  (4)防治方法

  A、用拌种双、五氯硝基苯、福美双等药剂拌种和苗床处理,苗期合理施肥增强抗病力,苗床避免出现高温高湿条件。

  B、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淋:救腐愈枯600~800倍液,扑菌特800~1000倍液,枯腐宁800~1000倍液,施菌克600~800倍液,菌逝600~800倍液。

  2. 番茄早疫病

  (1)为害作物

  早疫病在茄子、()辣椒的叶片上也可发生,但以番茄早疫病为害最普遍,也最严重。

  (2)为害症状

  番茄苗期、成株期均可染病,侵染叶、茎、花、果出现(同心)圆形或椭圆轮纹病斑,病斑表面产生毛刺状不平坦物或黑色霉状物。

  (3)发病规律

  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或种子上越冬,通过气流、雨水重复侵染。湿度的变化影响番茄早疫病的扩散,另外,由于该菌属腐生,基肥不足也会导致发病重。

  (4)防治方法

  保护地除重在生态防治外,也可用百菌清、速克灵烟剂进行化学防治;露地栽培除要施足肥料增强抗病外,重在发病前喷药保护和发病初期防止扩散,可用:科能600~800倍液,75%百菌清600~800倍液,富米多600~800倍液,霜力克800~1000倍液,施疫安800~1000倍液,灭菌宝800~100倍液,锌而浦500~600倍液,夺霉600~800倍液。发病严重的田块可用以上药剂中的一种与安克或金雷多米尔800~1000倍液混用。

  3. 茄子黄萎病

  (1)为害作物

  主要为害茄子,有时也为害番茄生长中后期,较少为害()辣椒。

  (2)为害症状

  茄子座果后叶片自下而上或以一边向全株发展变黄,早期病叶晴天高温事呈萎蔫状,早晚尚可恢复,后期病叶由黄变褐,终至萎蔫脱落,严重事全株光杆。维管束横切面变褐但挤压时无米水状混液渗出。

  (3)发病规律

  病菌随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借风、雨、水、人畜或农具传播。从定植到开花,日均温低于15℃,持续时间长,发病早而重;地势低洼,施用未腐熟有机肥,灌水不良及连作地发病重。

  (4)防治方法

  除采用选用抗病品种、药剂浸种、土壤消毒、轮作等措施外,重在发病前喷药保护和发病初期防止扩散,可选用:中迅托600~800倍液,扑菌特800~1200倍液,菌逝600~800倍液,枯腐宁600~800倍液或施菌克600~800倍液,再加50%琥胶肥酸铜(DT)300~400倍液。每株浇灌药液500克,隔7天连喷2次。

  4. 辣椒青枯病

  (1)为害作物

  青枯病不仅是茄果类蔬菜的常见病害,还是瓜豆类蔬菜的重要细菌性病害。

  (2)为害症状

  ()辣椒青枯病发病初期仅个别枝条的叶片萎蔫,后扩展至整株。地上部叶色变淡,后期叶片变褐枯焦。病茎外表症状不明显,纵剖维管束变为褐色,横切面挤压或保湿可见乳白色粘液溢出,别于枯萎病。

  (3)发病规律

  病菌随病残体遗留在土壤中越冬,通过雨水、灌溉水及昆虫传播,从寄主的根或茎基部皮孔、伤口侵入。大雨或连阴雨后骤晴,气温急剧升高、湿气、热气蒸腾量大,易促该病流行,此外,连作、缺钾肥、酸性土及排水不良的低洼地均利于此病发生。

  (4)防治方法

  实行与十字花科或禾本科作物4年以上轮作,选用抗病种,整地时亩施草木灰或石灰等碱性肥料100~150公斤使其呈微碱性等措施外,在发病前期或初期进行化学防治,可选用:扑菌净400~600+72%农用链霉素3000倍,或扑菌净400~600+77%可杀得400~600倍,5%丙烯酸香芹酚水剂400~600倍液+72%农用链霉素3000倍液,青枯清400~700倍轮换使用。每株浇灌药液300~500克,隔10天连灌2~3次。

  ()叶菜类蔬菜

  这里所说的叶菜类蔬菜,不仅包括白菜、甘蓝等十字花科蔬菜,还包括菠菜、芹菜、莴笋()、蕹菜、苋菜、茼蒿、落葵等绿叶蔬菜和葱韭类蔬菜。这类蔬菜叶、茎较易受到病害侵染,直接影响其商品价值,以至不能食用,因此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此类蔬菜常见的病害有霜霉病、灰霉病、菌核病、白锈病、叶斑病(黑斑、褐斑、白斑、轮斑)、病毒病、软腐病。现对以下几种病害作重点介绍:

  1. 白菜软腐病

  (1)为害作物

  主要为害菜心、白菜、甘蓝、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有时也为害芹菜。

  (2)为害症状

  叶柄茎或根茎促织水浸状溃烂,流出灰褐色粘稠状物,呈软化腐烂状,腐烂处产出臭鸡蛋味,成为本病重要特征,别于黑腐病。

  (3)发病规律

  该病是由细菌引起,从菜株的伤口侵入。其发生与田间害虫和人为或自然造成伤口多少及黑腐病等有关;此外,白邦系统,连作地或低洼地及播种早的发病重。

  (4) 防治方法

  避免与十字花科、瓜茄科作物连作,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注意防治跳甲等传播害虫,适时喷药防治,可选用;扑菌净400~600倍液+72%农用链霉素3000倍液或5%丙烯酸香芹酚水剂400~600倍液+72%农用链霉素3000倍液。隔10天连续2~3次。

  2. 莴苣()菌核病

  (1)为害作物

  菌核病除为害大部分叶菜外,还为害瓜豆、茄果类蔬菜。

  (2)症状

  茎基部染病后多呈褐色水渍状腐烂,湿度大时,病部表面密生棉絮状白色菌丝体,后形成鼠粪状黑色菌核,染病株叶片凋萎,终致全株死亡。

  (3)发病规律

  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借气流传播。温度20℃,相对湿度高于85%时发病重;此外,密度过大,通风透光条件差,或排水不良的低洼地块,或偏施肥,连作地发病重。

  (4)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培育壮龄苗,合理施肥增强抗病力,发病初期可喷施:中迅托600~1000倍液,锌而浦500~800倍液,施疫安800~1500倍液,灰霉尽600~800倍液,扑菌特800~1200倍液,也可将上述药剂与50%素克灵或农利灵、40%菌核净轮用或混用,间隔7天喷一次,连续3次。

  3. 蕹菜白锈病

  (1)为害作物

  蕹菜、菠菜、苋菜、白菜、萝卜均可感染此病,但以蕹菜(通心菜)白锈病较为常见。

  (2)为害症状

  叶正面初现淡黄至黄色斑点,后渐变褐,病斑较大,叶背生白色隆起状疮斑,后期疮斑破裂散出白色孢子囊,严重时病斑密集,病叶畸形,叶片脱落。茎被害肿胀畸形(直径增粗1~2),内含大量卵孢子。

  (3)发病规律

  以卵孢随病残体在土壤或种子越冬,借气流、雨水传播,病害发生与湿度关系密切,寄主表面有水膜,病菌易侵入。

  (4)防治方法

  选用无病种子或进行种子消毒,合理轮作,注意田间排水通风,发病初期可施用防治霜霉病的药剂:霜力克800~1000倍液,锌而浦500~800倍液,科能600~800倍液,施疫安800~1500倍液,富米多800~1200倍液,夺霉800~1200倍液,也可将上述药剂与金雷多米尔、杀毒矾混用或轮用。

  4. 芹菜叶斑病

  (1)为害作物

  叶菜类蔬菜叶片常出现各种形状不一,颜色各异的斑点(黑斑、褐斑、白斑),菜农把它统称为叶斑病。常见的有莴笋黑斑病和褐斑病,白菜白斑病,芹菜叶斑病(分细菌性及真菌性,这里指真菌性)

  (2)为害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叶上初呈黄绿色水渍状斑,后发展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灰褐色病斑,严重时病斑扩大成斑块,终致叶片枯死。茎或叶柄上病斑椭圆形、灰褐色,稍凹陷,发病严重的全株倒伏。高湿时,病部均长出灰白色霉层。

  (3)发病规律

  病原是一种尾孢,属半知亚门,以菌丝体在种子或病残体上越冬,借雨水、气流、农事传播,由气孔或表皮侵入。高温多雨或高温干旱夜间结露重持续时间长,易发病,尤其缺水、缺肥、灌水过多或植株生长不良发病重。

  (4)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种子并进行种子消毒,加强田间管理,发病初期喷施:施力科1000~1500倍液,富力脱800~1200倍液,科能600~800倍液,75%百菌清600~800液,扑菌特800~1200倍液,施力科1500~2000倍液。

  5. 韭菜灰霉病

  (1)为害作物

  灰霉病不仅为害韭菜等葱蒜类蔬菜,还常为害瓜豆类、茄果类及叶菜类蔬菜。

  (2)为害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分为白点型、干尖型和湿腐型。白点型和干尖型初在叶片正面或背面生白色或浅褐色小斑点,后由叶尖向下呈“V”字形扩散,致半叶或全叶枯焦;枯叶表面密生灰绿色绒毛状霉,伴有霉味,不产生白点。

  (3)发病规律

  借病叶上的灰霉传播蔓延,菌丝适宜生长温度为15~21℃,温度升高产生菌核,27℃时产生最多,并以此菌核越夏,秋末冬初条件适合时,只要与菌源,病情就会加重。

  (4)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清洁菜园,适时通风降湿是防治该病的关键,发病初期可喷施:灰霉尽600~800倍液,百霉威600~800倍液,扑菌特800~1200倍液,施疫安1000~1500倍液,也可将上述药剂与50%速克灵或40%喷灰嘉轮用或混用,间隔7天喷一次,连续喷3次。

  二 虫害部分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当今蔬菜害虫的种类至少有200种以上,比较重要的有30~40种,其中十字花科蔬菜害虫主要有小菜蛾、甜菜蛾、蚜虫、黄曲条跳甲、菜青虫,它们大都集中在叶片或心叶上为害,有些还传播细菌、病毒病;葫芦科(瓜类)蔬菜害虫有黄守瓜、瓜实蝇、蓟马、瓜蚜、美洲斑潜蝇、白粉虱;豆科蔬菜害虫有豆荚螟、豆野螟、豆蚜、银纹夜蛾、叶螨、棉铃虫、美洲斑潜蝇、白粉虱;茄科蔬菜害虫有:茶黄螨、棉铃虫、烟青虫,美洲斑潜蝇、白粉虱、蓟马;百合科蔬菜害虫有葱蝇()、葱蓟马、韭蛆、甜菜蛾等。此外地下害虫中的蝼蛄、地老虎、蛴螬及地蛆均可为害多种蔬菜。在温室及保护地栽培上则以红蜘蛛及温室白粉虱为害最严重。近几年由国外传入的美洲斑潜蝇为害特别猖獗,由于蔬菜栽培比较集中,生产周期短,复种指数高,而且蔬菜的抗逆能力较弱,常常出现多种蔬菜害虫混合发生,集中为害现象,如不及时有效地进行防治,极易造成严重损失。使用药剂防治是当今防治蔬菜害虫的主要手段,怎样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及时有效地防治蔬菜害虫,是生产优质高产蔬菜的重要前提,也是蔬菜生产者时时都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手册正是按照害虫在蔬菜上的为害特点及习性来给蔬菜生产者提供针对性很强的高效药剂的,请农民朋友按照所述的使用方法正确使用。

  1. 小菜蛾(吊丝虫)

  (1)危害范围

  小菜蛾在我国各省蔬菜产区均有发生,主要为害菜心、白菜、甘蓝、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有时也为害马铃薯、姜、葱、番茄和一些温室植物,还可为害药材板兰根。

  (2)危害特点

  主要以幼虫为害,低龄幼虫在叶背啃食叶肉,留下上表皮呈小天窗状3龄后食叶成孔洞、缺刻,严重时呈网状。幼虫活泼,受惊后激烈扭动,并吐丝下垂,故称吊丝虫

  (3)发生规律

  小菜蛾抗逆能力强,易产生抗药性,其发育适温为20~30℃,南方周年可发生,每年的4~6月份、9~11月呈两个发生高峰,秋季重于春季。

  (4)防治要点

  A、重在化学防治,为延缓小菜蛾抗性的产生,请注意轮换用药。

  B、喷雾时要周到均匀并注意对心叶及菜株周围土壤缝隙的喷雾。

  C、小菜蛾对目前常用的有机磷、菊酯类药剂已产生抗性。经大量实践证明以下药剂对小菜蛾防效好:决除1500倍液,蛾特杀1000~1500倍液,2%阿维菌素1500~3000倍液,蛾决除1000~1500倍液,降蛾风1000~1500倍液,农胜1000~1500倍液,斗虫1000~1500倍液+迅凯1500倍液,天地扫1000倍液+除尽1500倍液,雷公1000~1500倍液,电母1000~1500倍液,超高阿维毒死蜱1000~1500倍液。

  2. 甜菜夜蛾(大青虫)

  (1)为害范围

  我国各省均有分布,但以南方地区的广东、湖南较为严重;该虫为杂食性害虫,对粮食、烟草、棉麻、药材及杂草均可为害,对菜心、白菜、甘蓝、辣椒、茄子、苋菜、葱、苦瓜等蔬菜为害特别严重。

  (2)危害特点

  初孵幼虫群集叶背,吐丝结网,在其内取食叶肉,留下表皮,成透明的小孔,3龄后取食叶片成缺刻,多发生时,叶被吃光后仅留叶脉,以至钻蛀青椒、番茄果实或大葱管内,造成落果、烂果、断苗。因其体色多变,昼伏夜出,故不易察觉。又因其体表光滑无毛,质皮较厚,难以防治,用药频繁故抗性大,易暴发成灾。

  (3)发生规律

  因其各虫态耐高温能力强而抗寒力弱,除在闽、粤、琼等热带地区可周年繁殖为害外,其余地区一年只发生4~5代。甜菜夜蛾是一种间歇性大发生的害虫,不同年份地区发生量差异很大,华北地区以7~8月为害较重,而广东等热带区严重为害期则在5~10月份。

  (4)防治要点

  A、结合翻地、除草消灭越冬蛹和初龄幼虫;

  B、人工采卵、捕捉幼虫和诱杀成虫可减少为害;

  C、在清晨或傍晚于低龄幼虫进行群集为害时用药剂防治,可选用:决除1500倍液,迅歼1000~1500倍液,降蛾风1500倍液,太宝1000~1500倍液,统安1000~1500倍液+迅凯1500倍液,农胜750~1500倍液+决除1500倍液,雷公1000~1500倍液,电母1000~1500倍液,甜蛾净1000~1500倍液。

  注意将以上药剂轮换使用或混用,抗性严重或高龄幼虫期可将上述药剂与除尽1000~1500倍,米满1500~2000倍,1%甲胺基阿维乳油3000~4000倍混用,喷雾时务必均匀周到,以便让药叶喷到幼虫成虫藏身的暗处。

  3. 斜纹夜蛾(黑头虫)

  (1)为害范围

  该虫为害遍及全国各地;食性广,可为害棉花、甘薯、花生、芝麻、烟草、高粱、玉米和蔬菜290多种植物,在蔬菜中主要为害菜心、甘蓝、白菜、藕、芋、蕹菜、苋菜、马铃薯、茄子、辣椒、番茄、豆类、瓜类以及葱韭等,但以十字花科和水生蔬菜受害最重。

  (2)危害特点

  暴食性害虫,除啃食叶片外,还取食花蕾和果实,大发生时可将作物连片吃光,并转移为害。

  (3)发生规律

  在云南、广东、福建、台湾地区周年均可发生,1年发生8~9代,世代重叠。斜纹夜蛾一年多代,无滞育现象。幼虫工6~8龄,初孵幼虫聚集在卵块附近活动,3龄幼虫分散,5龄幼虫进入暴食期。该虫喜温暖,长江流域多在7~8月大发生,黄河流域多在8~9月大发生,南方地区则8~10月均大发生。

  (4)防治要点

  A、选择幼虫早晚活动期用药。

  B、该虫3龄后分散为害,最好在3龄前用药。

  C、正确选择速效性、全方位杀虫的防治剂,如:2%阿维菌素1500倍液,太宝1000~1500倍液,蛾决灭1000~1500倍液,决除1500倍液,统安1000~1500倍液,迅凯1500倍液,农胜1000~1500倍液,蛾特杀1000~1500倍液,斗虫1000~1500倍液,降蛾风1000~1500倍液,迅歼1000~1500倍液,雷公1000~1500倍液,电母1000~1500倍液,甜蛾净1000~1500倍液。发生严重的地区可参考甜菜夜蛾的防治药剂。

  4. 菜青虫

  (1)为害范围

  菜青虫为菜粉蝶的幼虫,全国各省均有分布,除广东、台湾发生较轻外,其余各省均较严重,主要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特被偏嗜厚叶的十字花科蔬菜,以甘蓝、花椰菜受害最重。

  (2)危害特点

  以幼虫危害,低龄幼虫咬食叶肉,残留表皮,3龄后吃成缺刻、孔洞,仅留叶脉。粪便污染叶片,降低商品价值,传播软腐病。

  (3)发生规律

  菜青虫是一年多代的害虫,春秋两季为害最重。我国各地发生代数由北向南,逐渐增加,长江以北3~5代,长江以南6~9代,但长沙以南代数又趋减少,这可能是由于长期天气炎热不利其生长发育。

  (4)防治要点

  A、菜青虫属暴食性害虫,应抓住低龄幼虫期、抵抗力最弱时及时用药。

  B、由于菜青虫全身布满绒毛,易粘住药液,较易击倒,可选用触杀性强、安全无公害的药剂进行防治,如:(蔬菜)天地扫750~1500倍液,太宝1000~1500倍液,蛾决灭1000~1500倍液,决除1500倍液,统安1000~1500倍液,迅凯1500倍液,农胜1000~1500倍液,蛾特杀1000~1500倍液,斗虫1000~1500倍液,实际上,也可在防治小菜蛾、甜菜蛾、斜纹夜蛾、跳甲、斑潜蝇、蚜虫时兼治此虫。

  5. 棉铃虫、烟青虫

  (1)为害范围

  棉铃虫及其近缘种烟青虫(烟草夜蛾)的形态极相似(烟青虫体表小刺较短),均为多食性害虫,全国各棉麻区、烟草区及蔬菜产区均有分布,但它们的寄主并不相同,棉铃虫主要在棉花、番茄、玉米、蚕豆、瓜、马铃薯上为害,而烟青虫则主要在烟草、()辣椒上为害,棉铃虫在辣椒上可正常发育,但死亡率高,不在其上产卵,所以较少为害。

  (2)危害特点

  两种害虫常混合发生,以幼虫蛀食植株、花蕾、花及果为主,造成烂果以至落花落果。

  (3)发生规律

  棉铃虫属喜温喜湿性害虫,在长江以北发生3~4代,华南地区发生5~6代,全年以7月为为害盛期,高龄幼虫有假死性及自残性。烟青虫发生规律与棉铃虫相似,但发生较迟。

  (4)防治要点

  A、用黑光灯或杨、柳、椿等树枝可诱杀大量成虫,减少虫口基数。

  B、在棉铃虫、烟草虫的卵孵盛期,或茄果蔬菜的现蕾与初花期施药保护。用太宝1500~2000倍液,迅凯1000~1500倍液,棉胜1000~1500倍液,统安1500~2000倍液,甜蛾净1000~1500倍液,钻蛀虫清1000~1500倍液,建军歼1000~1500倍液,决除1500倍液,农胜1000~1500倍液,雷公1000~1500倍液,电母1000~1500倍液,甜蛾净1000~1500倍液。防治时应轮换用药,避免产生抗性。

  6、豆荚螟、玉米螟(钻心虫)

  (1)为害范围

  这里所说的钻心虫,主要指钻蛀蔬菜——花、茎、果实的各类螟虫,如豆荚螟,豆野螟(中后期主要钻蛀表面少毛的豆科植物)、瓜绢螟、玉米螟,它们分别是大豆、豇豆(最重)、菜豆、遍豆、等豆类,苦瓜(最重)、丝瓜等瓜类及玉米的重要害虫,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2)危害特点

  以幼虫卷叶或钻蛀入花、茎、果(荚、瓜、棒子)取食为害,开始蛀孔内外堆满虫粪,后导致落花、落果、烂果、烂瓜。

  (3)发生规律

  钻心虫喜温喜湿,在7~9月为害最重。

  (4)防治要点

  A、避免连作,收获后翻耕土壤可有效压低虫口基数。

  B、每天于清晨开花前(上午9点以前),钻心虫尚未钻入花、果前喷药。

  C、使用强熏蒸触杀及高渗透作用的无公害药剂,如钻蛀虫清1000~1500倍,抑宝1500~2000倍液+斗虫1000~1500倍,斗虫1500~2000倍液+2%阿维菌素2000~3000倍液,蛾特杀2000~2500倍液+迅歼1500~2000倍液+迅歼1500~2000倍液,螟脱尽1500~2000倍液,蚧星1000~1500倍液,也可将以上药剂与爱卡土(25%喹硫磷EC)混用,杀死刚蛀入为害的钻心虫。

  7、黄曲条跳甲(狗虱仔)

  (1)为害范围

  黄曲条跳甲是鞘翅目中危害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虫,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以萝卜、白菜、菜心功期危害最重,有时也为害茄果类、瓜类、豆类蔬菜。

  (2)危害特点

  成虫食叶成密而小的孔眼,危害重时,叶残缺不全。幼虫食菜根,造成菜株枯死。

  (3)发生规律

  成虫喜温湿,由北向南年发生代数逐增,华北发生4-5代,广东、福建等华南地区可全年发生(7-8),无越冬现象,田间世代重叠严重。每年出现春季、秋季两个明显的高峰期,秋季重于春季。因其成虫善跳跃,中午前后活动最盛。

  (4)防治要点

  A、跳甲是传播时菜软腐病的主要害虫,应该及时压低其虫口基数。

  B、由于跳甲卵产于湿润土隙中,幼虫在表土层啃食根皮,所以应选择在土壤中活性高、稳定,而在作物上易分解的无公害杀虫剂。跳甲群集为害,逃逸快,所选的药剂应具有强烈触杀、熏蒸作用。如:跳甲劲杀800~1500倍液,施地乐1500~2000倍液,新跳甲斜蛾一次净800~1500倍液,以上药剂对黄守瓜、菜青虫、斜文夜蛾也有良好兼治作用。

  C、由四周向中央包围式喷雾,以防逃逸。。

  D、虫口密宽很大时,建议加入适量强熏蒸的敌敌畏及触杀的高氯。

  8、美洲斑潜蝇(鬼画符)

  (1)为害范围

  该虫于1994年由南美从海南传入。现已扩散到全国各地,成为继小菜蛾、跳甲之后的重大蔬菜害虫,该虫可为害瓜、茄、豆、棉、麻、油、白菜等22110多种作物,在蔬菜上主要为害瓜类、豆类、茄果类、葱蒜类蔬菜,有时也为害折白菜等蔬菜。

  (2)危害特点

  雌成虫可把植物叶片刺伤,进行取食和产卵,幼虫潜入时片和叶柄取食为害,产生不规则的由细渐宽蛇形白色虫道,破坏光合作用,爱害重的叶片脱落,影响植株生长。

  (3)发生规律

  世代短,繁殖力强,在华南地区世代重叠严重,无明显越冬现象,一年可发生两个明显的高峰期,即6-7月和9-10月前后,成虫白天活动,有趋黄性。

  (4)A、重点防治作物苗期和开花前,作物叶片初现为害隧道立即用药。

  B、药液中加入适量的甘薯汁或白糖,增强诱杀成虫的效果。

  C、选择强渗透,高熏蒸作用的药剂,如:斑潜特杀2000~2500倍液,抑宝或蛾决灭1000~1500倍液,天地扫1000~1500倍液,决除1500倍液,迅凯1500倍液,无潜道3000倍液,超高阿维毒死蜱1500~2000倍液。

  9、蚜虫

  (1)、为害范围

  蚜虫种类繁多,是全国各地各种作物的重要害虫,几乎在所有作物上均造成为害。常见的蔬菜蚜虫有瓜蚜、菜溢管蚜(萝卜蚜)、甘蓝蚜、桃蚜。瓜蚜主要为害瓜豆茄葱等蔬菜,而萝卜蚜、甘蓝蚜则主要为害十字花科中的萝卜、白菜、甘蓝、花菜,桃蚜却是食性很广的害虫,寄主多达350种以上,为害多种蔬菜。

  (2)危害特点

  成虫和若虫刺吸嫩叶、嫩梢、花梗和幼果的汁液,被害处变硬缩小、畸形,植株生长缓慢,节间缩短,且易传播毒病,带来更大的危害。

  (3)发生规律

  蚜虫喜少雨干旱天气,北方年发生10余代,南方则达数十余代,繁殖能力特强。桃蚜、甘蓝蚜以春秋两季为害严重,瓜蚜及萝卜蚜则以秋季为害最严重。

  (4)防治要点

  A、蚜虫喜躲藏在心叶、叶背等阴暗处,应注意对嫩叶、嫩茎及生长等重要部位喷药。

  B、瓜豆类作物对多种农药敏感,应选择高效、安全的防治剂:农天力1500~3000部液,速克极1000~1500倍液,万能1000~1500倍液,粉虱净1500~2500倍液,焚虱清1500~2000部液,25%吡虫啉WP3000~4000倍液,高好3000~4000倍液,欧蚜1500~3000倍液,割类蚜1000~1500倍液,打蚜蓟7500~10000倍液。

  10、白粉虱、蓟马

  (1)为害范围

  白粉虱是北方温室保护地和南方露地瓜豆茄类蔬菜的一种主要害虫,而蓟马则主要为害南方的节瓜、葱及茄子等蔬菜。

  (2)危害特点

  成虫,若虫均喜群集在幼嫩组织吸取汁液,使嫩叶卷缩黄萎,芽、幼果畸形、脱落,还能传播黄瓜病毒病、煤污病。

  (3)发生规律

  白粉虱喜温不耐低温,世代重叠严重,以7-8月虫口密度增长较快,8-9月为害最严重,成虫有翅,通随风漂移而转移为害,活动最适温度为28~30℃,具群集性,趋黄性;蓟马若虫怕光,早、晚或阴天取食强,可全年发生为害,以69月发生较严重,干旱少雨有利于发生。

  (4)防治要点

  A、选择若虫始发期、虫口基数不大时载始施药。

  B、喷雾时要注意对植株中上部及叶背喷雾。如需长时间控制危害,则需每隔3-5天喷一次,连喷2次,周围杂草也需统一防治。喷药时间宜选择晴天少风的傍晚。

  C、最好选择内吸性强的杀虫剂,如:粉虱1500~2000倍淮,粉虱绝2000~2500倍液,焚虱清1500~2500倍液,万能100~1500倍液,虱蓟速克极1500~2000倍液,农天力2500~3500倍液,抗性大的地区用高好3000~4000倍淮,欧蚜3000~4000倍液,打蚜蓟5000~6000倍液。

  11、茶黄螨(嫩叶螨)

  (1)、为害范围

  茶黄螨又称侧多食跗线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以华北、江南受害重。它原是茶叶的一种主要螨类,也为害黄瓜、番茄、茄子、青椒、豇豆、菜豆、马铃薯等多种蔬菜。

  (2)、危害特点

  以成螨和幼螨集中在幼嫩部分刺吸为害,使叶缘下卷,嫩枝扭十枯,果皮无光木栓化,以至落叶、落花、落果,受害部大都为黄褐色,这是茶黄螨为害的重要特征。由于螨体极小,肉眼难以识别,常被误认为是生理病害或病毒病。。

  (3)发生规律

  成螨极活跃,有强烈趋嫩性,卵多产于叶片背面和果实凹隙处,因此这些部位最先受害且受害最重,茶黄螨喜温暖多湿,在热带或温暖条件可周年发生,每年大棚以6-9月和露地7-9月为害最重。

  (4)防治要点

  A、抓住成若螨初发盛期用药,选用既杀螨又杀杀卵的速效型杀螨剂,如:夏螨杀2000~3000倍液,卵螨尽1500~2500倍液,三唑锡2000~3000倍液,螨快克1500~2000倍液,摧螨散1000~1500倍液,螨覆1500~2000倍液,这些药剂对为害瓜茄类的红蜘蛛(叶螨)具有优良兼治作用。

  12、地下害虫

  (1)为害范围

  蔬菜地下害虫常见的有蝼蛄、地老虎、金针虫、蛴螬、种蝇,这些害虫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主要为害各类蔬菜的种子、根部及幼苗。

  (2)为害特点

  除蝼蛄以成虫、若虫咬食种子、幼蚜或幼苗外,地老虎、金针虫(叩头虫的幼虫)、种蝇(其幼虫为各种地蛆)均以幼虫咬食种子、幼芽、幼苗或幼苗的根部,使菜苗枯死,以致缺苗断垄。

  (3)发生规律

  地下害虫大都具有趋甜性,并且昼伏夜出,喜温暖潮湿的疏松土壤或少壤土,其发生与温湿度有很大关系,只要条件适合(土温10-19℃)它们就会在地下或地表为害。

  (4)防治要点

  A、结合深耕翻地,利用它们的各种趋性进行诱杀,降低地下虫口基数。

  B、可选用以下药剂进行防治:超高阿维毒死蜱1500~2000倍液,用施地东500~800倍液或敌百虫300~400倍液灌根处理,用施地乐、迅歼或钻蛀虫清1000~2000倍淮于傍晚进行喷雾,用地而乐处理土壤,亩用2-5公斤,均匀地撒在地表,也可深耙20厘米撒在栽植沟及定植穴内,浅覆土后再定植,可有效防治各种地下害虫(含线虫),持效期30~60天。

  北方果树病虫害防治手册

  一、病害部分

  北方果园在生产苹果、梨、桃、葡萄、枣等水果的过程中,除了需要高技术的栽培管理之外,还要及时地对各种病虫害进行防治,所有有效的防治都必须首先识别病和虫的种类,然后根据各种病害的发生条件及虫害的生活习性,在最有利的时间采用不同的防治措施,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为优质高产作保障。在北方果树病害中,以苹果、梨的轮纹病、黑腥病炭疽病、斑点落叶病及腐烂病,葡萄的霜霉病、炭疽病、白腐病、黑痘病,桃穿孔病,枣疯病最为常见。因此,应该对它们进行重点防治,现分述如下:

  ()苹果

  1、轮纹病(子囊菌亚门)

  (1)感病果树

  轮纹病又称粗皮病、轮纹褐腐病,俗称水烂病、烂果病。在中国主要苹果产区均有发生,除主要为害苹果外,还为害梨、桃、杏、枣等果树。

  (2)症状

  轮纹病为害枝干和果实,也可为害叶片。

  A、枝干:枝干上以皮孔为中心产生圆形或扇圆形红褐色病斑,病健交界开列,老病斑表面生小黑点。在主干和主枝上瘤状病斑发生严重时,病部树皮粗糙,呈粗皮状,故有粗皮病之称。

  B、果实:幼果期不发病,果实进入成熟期和贮藏期陆续发病。果实上产生圆形褐色轮纹斑,很快腐烂,变为黑色僵果。

  (3)发病规律

  温暖多雨或晴雨相同时期长的年份发病重,富士、青香蕉、金冠、红星、玉林、玉霰受害最重,其次元帅、果光、印度、祝光也易感病,红玉最轻。

  (4)防治方法及防治药剂

  发芽前在清好园的基础上应喷上一次铲除性药剂,如封园宝500~600倍液,生长期按以下时期适时喷药保果:第一次:5月上中旬;第二次:6月上旬;第三次:6月下旬;第四次:7月下旬至8月上旬。使用药剂为:扑菌特800~1000倍,施菌克800~1000倍,惠宁600~800倍,灭菌宝800~1000倍,扑菌净500~800倍,施疫安1000~1500倍,菌逝800~1000倍液,5%丙烯酸香芹酚水剂500~800倍液。

  2、炭疽病

  (1)感病果树

  炭疽病又称苦腐病、晚疫病,在我国苹果产区均有发生。除为害苹果外,还侵害梨、葡萄等果木。

  (2)症状

  主要为害果实。6~9月均可发生,以7~8月为盛发期,近成熟的果实受害重。果实上产生褐色水渍状圆形病斑,中央凹陷,后期病斑中央产生轮纹状排列的小黑点。

  (3)发病规律

  A78月果实开始成熟时遇雨后高温(28~32℃)、高湿(80%以上湿度)即进入发病高峰。

  B、红姣、红玉、祥玉、鸡冠发病早且重,金冠、柳玉、绯之衣、青香蕉较抗病。

  (4)防治方法及防治药剂

  A、清除越冬菌源,结合春季修剪,用封园宝(园如丰)500~600倍喷雾;对重病果园,在果树发芽前,喷施一次封园宝500~600倍液杀死越冬病菌,这是重要防治措施。

  B、生长期药剂防治:由于炭疽病发生侵染期早,危害气长和在侵染频繁,因此化学药剂防治相当重要,而防治的关键是喷药时期和质量。在5月中旬(谢花后半月的幼果期)病菌开始侵染时,喷施第一次药剂以后,每隔15~20天,交替或混用以下药剂防治:扑菌特800~1000倍,施菌克1000~1200倍,白菌清1000~1200倍,扑菌净500~800倍,施保克1000~2000倍液浸果或喷雾,施先可1000~2000倍液,菌逝1000~1200倍液。

  3、黑星病

  (1)感病果树

  苹果黑星病又称疮痂病,它是世界各苹果产区的重要病害。

  (2)症状

  黑星病主要为害叶片和果实。

  A、叶片:病斑先从叶正面发生,也可在叶背面先发生。叶片上病斑近圆形,青褐色至墨绿色,病斑边缘多呈羽纹状,上生黑褐色霉层;叶柄上病斑长条形,褐色。

  B、果实:果实从幼果至成熟果均可受侵害。果实上病斑圆形,淡黄绿色,病果畸形开裂,表面生褐色霉层。

  (3)发病规律

  A、早春冷凉多湿的天气最易受害。

  B、小苹果品种黄太平最易感病,其次为印度、红星、金冠、祝光、旭、黄魁等高抗病。

  (4)防治方法及防治药剂

  A、搞好清园工作:秋季清扫果园后用封园宝500~600倍喷施果园。

  B、药剂防治:于发病前7~10天喷施以下药剂:富力脱1000~1500倍,施力科1500~2000倍,扑菌特800~1000倍,锌而浦600~800倍,施菌克800~1000倍数,灭菌宝800~1000倍,菌逝800~1000倍液,康护800~1000倍液,如果发病严重,请将以上药剂与福星、世高混用。

  4、斑点落叶病

  (1)感病果树

  苹果斑点落叶病在国内各苹果产区均有发生。在渤海湾、黄河古道及豫西果区发生严重。

  (2)症状

  主要为害嫩叶,也为害嫩叶及果实。叶斑圆形或不规则形,红褐色后变灰色,上面散生小黑点。幼嫩叶片受侵染后,叶片皱缩、畸形。果实受害多在近成熟期,果面产生褐色斑点。

  (3)发病规律

  红星、红元帅、印度、玫瑰红、青香蕉以感病;富士系、金帅系、乔纳金、鸡冠、祝光发病较轻。

  (4)防治方法及防治药剂

  用以下药剂在春稍生长期施药一次。施疫安1000~1500倍,百菌清800~1000倍,灭菌宝800~1000倍,康护1000~1200倍液,富米多1000~1200倍,扑菌特800~1000倍,菌逝600~800倍液,施菌克600~800倍,扑菌净400~500倍,5%丙烯酸香芹酚400~500倍液。黄河古道5月上旬—6月上旬—7月上旬喷三次药;华北、东北7月上旬—8月上旬喷3~4次即可。

  5、腐烂病(卵菌纲腐霉科)

  (1)感病果树

  苹果腐烂病俗称烂皮病,是对苹果生产威胁很大的毁灭性病害。是东北、华北、西北地区苹果树的重要病害。该病除为害苹果外,还可侵染沙果、海棠等。

  (2)症状

  腐烂病主要为害结果树的枝干。树干阴面及分枝处发病较多,染病树皮变红褐色,组织软腐,呈水渍状,腐皮容易剥落,表面密生小疣状突起。

  (3)发病规律

  树势衰弱,愈伤力低,是引起腐烂病发生流行的主要原因。凡大冻害之年,就是腐烂病大发生或开始大发生之年。

  (4)防治方法及防治药剂

  A、扑菌净400~500倍液,霜力克600~800倍液,施菌克600~800倍,枯腐宁600~800倍,丙烯酸香芹酚水剂400~500倍液,喷雾枝干。

  B、灭菌宝、百菌清、扑菌特、康护800~1000倍喷施或枝干包泥。

  ()

  1、黑星病

  (1)感病果树

  梨黑星病又称疮痂病、雾病,是梨树主要病害。是我国北方梨区发生和为害最重的病害之一

  (2)症状

  梨黑星病主要侵害叶片和果实。叶背沿支脉或中脉产生原型或不定形淡黄色病斑,表面有羽纹状黑褐色霉层;叶柄和叶脉形成长条形黑褐色霉斑,叶片可卷缩畸形。果实早期即可受害,病斑圆形,黄色,病部木栓化,果肉变硬,表面龟裂,病果畸形,果面老病疤呈黑灰色。

  (3)发病规律

  在北方梨区,低温高湿是病害流行的有利条件。洋梨系品种普遍抗病,其余品种都不同程度感病,其中白梨系中的鸭梨高度感病。

  (4)防治方法及防治药剂

  及时喷药防治,剪除病芽梢上及时喷药保护是目前控制黑星病流行的最有效方法。结合降雨情况,从病芽梢形成开始,每隔10~15天喷施一次,防治药剂有:灭菌宝800~1000倍,富力脱1000~1500倍,特菌多600~800倍,康护1000~1200倍液,烯唑醇12.5EC1500倍或世高、福星等药剂。

  2、锈病

  (1)感病果树

  梨锈病又名赤星病,是梨树重要病害之一。梨锈病除为害梨树外,还能为害木瓜、山楂、棠梨、羊毛钉和海棠等。

  (2)症状

  梨锈病主要为害叶片和新梢。侵染叶片后,在叶片正面表现为橙色,近圆形病斑,病斑略凹陷,斑上密生黄色针头状小点。叶背面病斑略突起,后期长出黄褐色毛状物。果实和果柄上的症状与叶背状相似,幼果发病能造成果实畸形和早落。

  (3)发病规律

  A、病菌只在春季侵染梨树1次,是典型的单病程病害。

  B、桧柏类植物的多少和远近是影响梨锈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C、最适温度为17~20℃,低于5℃或高于30℃该病不易发生。春季多雨潮湿,该病发生较重。

  (4)防治方法及防治药剂

  喷药保护梨树。在重病区,于梨树展叶期和落花后各喷1次杀菌剂,来防止担孢子的侵染。药剂有12200倍波尔多液,灭菌宝800~1000倍液,特菌多600~800倍液,富力脱1000~1500倍液,康护1000~1200倍液。

  4、褐斑病

  (1)感病果树

  梨褐斑病又称斑枯病、白星病。全国各梨区和所有梨树品种均有发生,以南方梨区发生较重。

  (2)症状

  只在叶片上发生,其斑点初期为圆形,褐色,边缘明显;后期病斑中心灰白色,密生黑色小粒点。边缘褐色,最外层黑色。病斑中部可发展成为白色故又称白星病菌。有的病斑可脱落而穿孔;多数病斑合并时,可形成褐色斑。

  (3)发病规律

  A、雨水早,多雨发病重,施肥不足,树势弱时发病也重。

  B、白雪系雪花梨发病最重。

  (4)防治方法及防治药剂

  适时喷药保护:一般在雨季来临之前,结合轮纹病和黑星病的防治开始喷药,一般2~3次就可以收到好效果,可使用广谱性杀菌剂:扑菌特800~1000倍,灭菌宝1000~1200倍,施菌克800~1000倍,施疫安1000~1500倍,康护1000~1200倍液。

  ()

  1、细菌性穿孔病

  (1)感病果树

  在我国个桃产区普遍发生,尤其是在沿海滨湖地区、排水不良、盐碱程度较高的果园及多雨年份危害较重。除为害桃、油桃,还为害李、杏、梅、樱桃等。

  (2)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也侵害枝梢和果实。叶斑水渍状,透光,圆形或不规则,红褐色至褐色,周围有黄绿色晕圈,病斑脱落后形成穿孔,幼果、枝梢溃疡。

  (3)发病规律

  A、在降雨频繁、多雾和温暖阴湿的天气下病害严重。

  B、虫害严重如红蜘蛛为害猖獗时,发病严重。

  (4)防治方法及防治药剂

  药剂防治:芽膨大前喷布石硫合剂或11100倍波尔多液,杀灭越冬病菌;展叶后至发病前喷布扑菌净、青枯清500倍液或硫酸锌石灰液(硫酸锌0.5千克、消石灰2千克、水120千克)1~2次,施菌克、扑菌特800~10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菌逝800~1000倍液。

  2、疮痂病

  (1)感病果树

  桃疮痂病又名黑星病,在我国各地普遍发生,尤以高温多湿的江浙一带发病最重。除为害桃外,还能侵害李、梅、杏、樱桃等果树

  (2)症状

  主要为害果实,也能为害枝梢和叶片。果实初发病时出现绿色水渍状小圆斑点,后渐呈暗绿色。本病状与细菌性穿孔病很相似,但病斑带绿色,严重时一个果上可有数十个病斑。病菌的侵染只限于表皮,病部木栓化,停止生长,随果实膨大,形成龟裂。病斑多出现于果肩部。

  (3)发病规律

  A、一般情况下,早熟品种发病轻,中晚熟品种发生较重。

  B、病菌发育最适温度20~27℃,多雨潮湿天气的果园容易发病。

  (4)防治方法及防治药剂

  药剂防治:芽膨大前期喷施石硫合剂加80%五氯酚钠200~300倍液,铲除越冬病原;落花后依天每半月喷一次以下药剂:扑菌特800~1200倍,灭菌宝800~1000倍,施菌克800~1000倍,菌多杀500~600倍,福星8000~10000倍,康护1000~1200倍液,菌逝800~1000倍液,最好不要重复使用单一药品,要交替使用。

  3、炭疽病

  (1)感病果树

  桃炭疽病是桃树的主要病害之一,分布于全国各地桃产区,尤以江苏、浙江、上海及长江流域、东部沿海地区发病较重。也可以为害李、杏。

  (2)症状

  炭疽病主要为害果实,也可为害叶片和新梢。果实上病斑圆形,赤褐色,凹陷,上生轮纹壮排列的粉红色粘质小点,果肉变暗褐色,病果软化腐败,并干缩成僵果,叶斑、枝梢溃疡。

  (3)发病规律

  该病在逃整个生育期都可侵染。高温是本病发生与流行的主导诱因。花期低温多雨有利于发病,果实成熟温暖、多雨的桃园发病严重。

  (4)防治方法及防治药剂

  药剂防治:萌芽前喷施封园宝加80%的五氯酚钠200~300倍液,铲除病原。花前喷施施菌克800倍液,或扑菌特1000倍液,百菌清800倍液,施先可1000~2000倍液,药剂最好交替使用。

  4、矮缩病

  (1)感病果树

  桃矮缩病在我国近16年才被发现,近几年有蔓延的趋势。除为害桃外,还为害李、樱桃、梅等果树。

  (2)症状

  桃矮缩病的症状具有多型性,不同植株矮缩程度不同,同一植株不同部位的枝条矮缩程度也不同。春季表现最明显的矮缩,后期根据气候条件还能有所缓解。叶片矮小,质硬不舒展,有的叶片变灰绿色或墨绿色,轻度时叶片变短变宽,当植株大量感病后,很少有收获。

  (3)发病规律

  桃矮缩病毒靠花粉和种子自然繁殖,在自然状态下有10%的胚带有病毒。嫁接、修剪也是传播媒介,采用带病毒的品种进行育苗和高接使传播范围扩大。

  (4)防治方法及防治药剂

  药剂消毒防治,可采用斗毒800~1000倍,霜力克600~800倍或硫()酸铜1~2%,病毒立克600~800倍液喷施预防。

  ()葡萄

  1、霜霉病

  (1)感病果树

  葡萄霜霉病是葡萄三大病害之一,在我国个葡萄产地均有发生。尤其沿海和南方多雨地区为害十分严重。

  (2)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常造成大量叶片干枯脱落,引起枝条枯死。叶片发病:初期出现有透明感油渍状不规则形病斑(摘下叶片向阳光透视清楚可见),数日后病部发黄、形状不规则、边缘界限不清、病斑背面着生白色幼嫩毛绒霜状霉菌层,故而得名霜霉病。新蔓被害处生水渍状病斑、病部变黄乃至黄褐色,枝表形成灰白色霉菌层。国力幼嫩的果粒极易染病,白绿色品种果粒病部变灰绿色,红色品种病粒变粉红色,一般不生霜霉菌层。一般病粒近成熟时易脱落。

  (3)发病规律

  A、低温、多雨、多雾的条件有利此病的发生和流行,北方病发高峰期为8~9月,华东为6~7月和9月二次,广东为7月。

  B、容易感病的品种,如新玫瑰香、玫瑰香、金玫瑰等比较抗病的品种,如巨峰、黑奥林、先峰、早生高墨、希来特等。

  (4)防治方法及药剂

  A、清除病源,可用封园宝400~600倍液。

  B、喷药防治:抓发病初、高峰期每年喷2~3次霜力克800~1000倍,霜速净600~800倍,富米多1000~1200倍,灭菌宝800~1000倍,葡病安800~1000倍,夺霉1000~1200倍液,康护1000~1200倍液,以上药剂交替使用。

  2、黑痘病

  葡萄黑痘病在我国发生比较普遍,春季多雨潮湿的地区发病严重。

  (1)症状

  黑痘病为害葡萄果粒、叶、蔓、穗柄、果柄、叶柄、卷须等幼嫩绿色部分。果实上病斑圆形,赤褐色,中央灰白色,稍凹陷,边缘紫褐色,病斑浅,似鸟眼状,故有些地区又叫鸟眼病。叶片病斑小圆形,中央灰白色,边缘紫褐色,后期形成穿孔。叶脉、叶柄病斑长条形或棱形,凹陷,密集时使叶片皱缩焦枯。蔓和新梢上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央淡褐色或灰白色,边缘深褐色,常凹陷或开裂,呈疮痂状。

  (2)发病规律

  A、葡萄抽蔓、展叶或幼果期连续降雨,或潮湿的南方为害较严重。

  B、一般在开花前后发病,幼果期为害较重。

  (3)防治方法及防治药剂

  A、清除病源,可用封园宝400~600倍液。

  B、化学防治:防寒前可喷1500倍封园宝,春季出土后发芽前喷15Be石硫合剂,之后结合防治葡萄三大病害,交换半月喷1次以下药剂:扑菌特800~1000倍,施菌克1000~1200倍,百菌清600~800倍,葡病安800~1000倍,菌逝1000~1200倍液。

  3、白腐病

  葡萄白腐病是葡萄三大病害之一,俗称白烂、水烂或腐烂等。在我国北方各葡萄产区为害较重。

  (1)症状

  主要为害果穗果粒,也为害枝条和叶片。穗轴最易受害,发病初期产生褐色水渍状病斑,后蔓延至果穗,由黄色变为褐色,最后变深褐色,上面布满白色疣状小粒点,果梗干枯,病果干缩成僵果。叶片叶缘处发病,病斑呈水渍状浅褐色近圆形病斑。

  (2)发病规律

  A、高湿、高温并且雨日较多是此病大流行的条件。

  B、玫瑰香、龙眼绯红、加利酿等品种感病,巨峰、黑奥林、红提抗病。

  (3)防治方法及防治药剂

  喷药保护:白腐病发生比炭疽病稍早,应于6月下旬开始喷药,直至收前15天停止,可喷施扑菌特800~1000倍,富米多1000~1200倍,施菌克800~1000倍,百菌清600~800倍,霜速净600~800倍,葡病安800~1000倍,灭菌宝800~1000倍液,菌逝800~1000倍液,康护1000~1200倍液,每半个月一次,交换使用以上药剂。

  4、炭疽病

  葡萄炭疽病是葡萄三大病害之一。在沿海各地区及多雨地区常造成严重为害。栽培面积较大的巨峰,玫瑰香受害比较严重。

  (1)症状

  主要为害近成熟期果实。果实病斑产生褐色病变,病斑凹陷,侵染处果肉软烂水渍状病斑扩及全果乃至全穗,病斑处失水干缩,最后变成僵果,悬挂架上,有些脱落在地面。果农称之为黑烂

  (2)发病规律

  A、大量发病期在7~8月份,高温高湿多雨年份尤以严重。

  B、玫瑰香、龙眼、雷司令、白玫瑰、巨峰均易感病。

  C、在沿海、南方潮湿地区为害均比较严重。

  (3)防治方法及防治药剂

  喷药防治:结合多种病害防治,自6月下旬至采收,在白腐、炭疽、霜霉三大病害严重的地区每月喷1次杀菌。可喷施扑菌特800~1000倍,施菌克1000~1200倍,葡病安800~1000倍,富米多1000~1500倍,灭菌宝800~1000倍,炭疽福镁500~600倍,施先可1000~1200倍液,康护1000~1200倍液,多种杀菌剂交叉使用。

  5、酸腐病

  葡萄酸腐病是近几年在法国已成为重要病害之一,如果防治不利,可造成50~70%的损失,葡萄酸腐病可能成为我国葡萄的重大病害。

  (1)症状

  果穗松散;受害果粒腐烂、果皮开裂,可以见到白色的小蛆(醋蝇:属果蝇类)病果粒,滴流果汁,形成酸腐有醋酸味。

  (2)发病规律

  机械伤或病害造成的伤口,导致果穗周围高湿度引起病害发生。

  (3)防治方法及防治药剂

  以防病为住,病虫兼治。必备是目前最优秀的防治药剂(封穗期必备400倍,转色期必备400倍与歼灭3000倍混合使用;成熟期再用一次必备400),也可用斑潜特杀、斑潜皇、无潜稻、抑宝、迅歼、蛾特杀等药剂1000~1500倍液防治效果蝇并结合青枯清、5%丙烯酸香芹酚水剂、扑菌净400~600倍,扑菌特、灭菌宝、康护、百菌清800~1000倍防治病原菌。

  ()其它果树

  1、柿炭疽病

  柿炭疽病在我国南北均有发生,造成枝条折断枯死,果实提早脱落。

  (1)症状

  炭疽病主要为害果实及新梢,叶部较少发生。果实上产生圆形黑褐色病斑,稍凹陷,中间密生黑色小点和粉红色粘质小点。病果提早脱落。新梢染病,初期产生黑色小圆斑,扩大后呈长椭圆形,中部凹陷褐色纵裂,并产生黑色小粒点。

  (2)发病规律

  炭疽病喜高温(25℃)高湿,雨后气温升高,出现发病高峰。夏季多雨年份,该病为害严重。

  (3)防治方法及防治药剂

  喷药保护:柿树发芽前喷5波镁度石硫合剂,6月中旬喷15400波尔多液一次,7月中旬及8月上旬各喷一次13300波尔多液,也可喷用施保克1000~1500倍液,扑菌特、施菌克、灭菌宝、菌逝、百菌清800~1000倍液,5%丙烯酸香芹酚、扑菌净500~800倍液,施先可1000~2000倍液。

  2、枣疯病

  枣疯病是中国枣树上一种严重的病害。发病树很少结果,所以病树很少结果,所以病树又称公枣树。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等省发病最重。

  (1)症状

  枣疯病主要是侵害枣树和酸枣树。一般于开花前后出现明显症状。主要表现为花变叶和主芽的不正常萌发。叶片黄化、枝条丛生和花器叶片化。

  (2)发病规律

  金丝枣、小枣、圆红枣高度感病,藤县红枣、长红枣、马芽枣、长铃枣、灰铃枣、酸铃枣比较抗病,交城醋枣免疫。

  (3)防治方法及防治药剂

  A、药物治疗。对发病轻的枣树,用四环素族(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氯霉素)的药物和斗毒、霜力克治疗,有一定效果。具体方法是:1年施药2次,第一次于早春树液流动前,对病株主干50~80厘米处,沿周围钻孔3排,深达木质部,塞入棉捻,并敷上浸有斗毒600~800倍,霜力克500~600倍,400~500毫升的药棉,用塑料布包严,同时修除病枝。第二次于秋季在树液回流根部前(10月份)以同样方法再施药1次,对轻病树疗效显著。

  B 、防治传毒媒介。6月前或在6月下旬喷天地扫、速克极、万能、必歼1000~1500倍液喷3次,或打蚜蓟500~600倍液以防治虫媒。

  3、石榴黑斑病

  石榴黑斑病,又称角斑病,国内以南方分布较普遍。

  (1)症状

  主要为害果实。病斑圆形至多角形,灰褐色,深红褐色至近黑色,有时边缘色深。

  (2)发病规律

  黑斑病为害期一般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9~10月,由于叶上病斑数量增多,病叶率增加,叶片早落现象明显,对花芽分化不利,是来年生理落果严重的原因之一。

  (3)防治方法及防治药剂

  5月下旬至7月中旬,降水日多,病害传播快,应抓晴朗日及化学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为封园宝、菌多杀、特菌多400~600倍液,施菌克、菌逝、扑菌特800~1000倍喷液喷雾,不易被雨水冲洗,保护效果良好。中后期由康护、灭菌宝800~1000倍液喷雾保护,效果亦然。

  二、虫害部分

  在苹果、梨、桃、葡萄、枣、山楂等北方水果的生产过程中,果树的花、果实、枝叶、树干以至树根均会受到不同种类的虫螨为害,影响树势,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这些虫螨主要包括:()鳞翅目的各种卷()叶蛾、食心虫、桃蛀螟等一些食叶、蛀果害虫;()同翅目的苹果棉蚜、黄蚜、瘤蚜、梨哦叉蚜、桃蚜、梨木虱、梨园蚧、桃球坚蚧等为害嫩梢和枝干的害虫;()为害花器、嫩果、嫩叶、枝干的金龟子、叶甲等鞘翅目害虫;()为害果实、花叶的茶翅蝽、梨网蝽等半翅目害虫;()为害果实的东方果实蝇,为害叶片的叶瘿蚊等双翅目害虫;()为害枝叶、果实的螨类:苹果全瓜螨、山楂叶螨、二斑叶螨、各种瘿螨。现就它们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分述如下:

  1、桃小食心虫

  (1)学名及别名

  属鳞翅目,蛀果蛾科。又名桃蛀虫、桃小食蛾,这类害虫还有梨大食心虫、桃蛀螟。

  (2)分布与为害

  桃小食心虫在中国广泛分布于北方果区。寄主植物有苹果、海棠、梨、山楂、桃、李、杏、枣等,为害苹果、梨、枣较严重。以幼虫蛀害果实。为害苹果等仁果幼虫多由果实胴部蛀入,蛀孔流出眼珠状果胶,俗称豆沙馅。没有充分膨大的幼果多呈畸形,俗称猴头果

  (3)防治方法及防治药剂

  药剂处理土壤:用施地乐800~1000倍喷雾式撒毒土。

  树上药剂:卵果率达1~2%时施药。常用药剂有:桃小必歼、斗虫、抑宝、灭幼脲、蛾特杀、速克极、万能、天地扫、割类蚜1000~1500倍液喷雾。

  2、苹果小卷叶蛾

  (1)学名及别名

  属鳞翅目,卷蛾科。又名苹卷蛾、棉卷蛾、远东褐带卷蛾等。这类害虫还有:梨小食心虫、苹白小卷叶蛾(食心虫)、苹小食心虫。

  (2)分布与为害

  可为害苹果、梨、山楂、杏、柑桔等,以苹果和桃为害最重。幼虫为害果树的花、芽、叶和果实。小幼虫常将嫩叶的边缘卷曲,以后叶丝缀合嫩叶;大幼虫常将2~3张叶片平贴,将叶片食成孔洞或缺刻,或将叶片贴果实上,将果实啃成许多不规则的红色小坑洼。

  (3)防治方法及防治药剂

  药剂防治:越冬幼虫出蛰盛期及第一代卵孵化盛期后是施药的关键日期,可用万能、速克极、天地扫、蛾特杀、蛾决灭、灭幼脲、桃小必歼、抑宝1000~1500倍药剂。

  3、金纹吸蛾

  (1)学名及别名

  属鳞翅目,细蛾科。又名苹果细蛾,俗称潜叶蛾。

  (2)分布与为害

  国内北方果区均有分布。主要为害苹果,也可为害梨、桃、李、樱桃等。幼虫潜入叶背面表皮下啃食叶肉,造成下表皮与叶肉分离,叶背面形成一皱褶,叶正面虫斑呈透明网眼状。

  (3)防治方法与防治药剂

  优良药剂有灭幼脲、抑宝、蛾决灭、蛾特杀、桃小必歼、斑潜特杀1000~1500倍,万能、速克极800~1000倍。

  4、旋纹潜叶蛾

  (1)学名及别名

  属鳞翅目、浅蛾科。又名苹果潜叶蛾、旋纹潜蛾。

  (2)分布与为害

  东北、华北、华东、西南、西北等地均有分布。主要为害苹果、梨、山楂、沙果、海棠等。幼虫潜叶为害,幼虫在叶内作螺旋状虫斑。严重时,一个叶片有虫斑10多个,造成早期落叶。

  (3)防治方法与防治药剂

  药剂防治:越冬幼虫出蛰盛期及第一代卵腐化盛期后是施药的关键日期,可用万能、速克极、天地扫、蛾特杀、灭幼脲、桃小必歼、抑宝1000~1500倍等药剂。

  5、苹果绵蚜

  (1)学名及别名

  属同翅目,瘿绵蚜科。又名赤蚜、血色蚜。俗称腻虫、油汗。这类害虫还有苹果瘤蚜(苹果卷叶蚜)、苹果黄蚜、梨蚜等。

  (2)分布与为害

  在中国分布于各省国产区。主要为害苹果、沙果、海棠、梨、桃、李、山楂等。树干、枝条和根系受害处逐渐形成瘤状突起,被覆许多白色,绵毛状物。

  (3)防治方法及防治药剂

  喷洒药液、越冬卵孵化后及为害期,喷天地扫、万能、割类蚜1000~1500倍,粉虱净1500~2000倍,打蚜蓟5000~6000倍液,高好3000~5000倍,速蚧杀1000~1500倍兼治蚧壳虫。

  6、梨黄粉蚜

  (1)学名及别名

  属同翅目,根瘤蚜科。又名梨黄粉虫,俗称膏药顶。

  (2)分布与为害

  我国各主要梨产区均有分布。专门为害梨8植物。该虫喜群集果实萼洼处为害,随着虫量的增加逐渐蔓延至整个果面。果实表面似有一堆堆黄粉。周围有黄褐色晕圈,受害果实皮表面初期呈黄色稍凹陷的小斑,以后渐变黑色,故称膏药顶

  (3)防治方法及防治药剂

  在7~8月为害梨果期,喷施果期,喷施天地扫、万能、割类蚜1000~1500倍,粉虱净1500~2000倍,打蚜蓟5000~6000倍液,高好3000~5000倍,速蚧杀1000~1500倍兼治蚧壳虫。

  7、梨木虱

  (1)学名及别名

  属同翅目,木虱科。

  (2)分布与为害

  以东北、华北、西北等北方梨区发生措施。春季若、成虫多集中于新梢、叶柄为害,夏秋季则多在叶面吸食为害。叶片受害出现褐斑,严重时全叶变褐早落。排泄密露诱敌煤病发生,污染果面,影响品质。

  (3)防治方法与防治药剂

  梨木虱越冬成虫出蛰盛期末大量产卵前进行药剂防治。主要为常用的有机磷、菊酯类药剂以及多种复配剂:天地扫1000~1200倍,梨虱必歼1000~1500倍,白螨虱尽1500~2000倍,高好3000~5000倍,超高阿维菌素2000~3000倍,超高阿维毒死蜱2000~3000倍液,粉虱清1500~2000倍。加入雷力牌消抗液50毫升搅匀后喷雾,防效明显提高。

  8、梨园蚧

  (1)学名及别名

  属同翅目,盾蚧科。又名梨枝圆盾蚧、梨笠圆盾蚧、轮心蚧壳虫、梨丸蚧壳虫。

  (2)分布与为害

  为害区偏于北方。主要为害苹果、梨、李、葡萄、枣、柿等307种植物。雌成虫、若虫刺吸枝干、叶、果实的汁液,轻则树势消弱,重则枯死。

  (3)防治方法及防治药剂

  可用药剂:速蚧杀1000~1500倍,诛八蚧1500~2000倍,粉虱净1000~1500倍,迅歼1500~2000倍,高好3000~4000倍。

  9、铜绿丽金龟

  (1)学名及别名

  属鞘翅目,丽金龟科。铜绿金龟子、青金龟子、淡绿金龟子,又称铜克郎。

  (2)分布与为害

  东北、华北、西北等地都有发生。为害苹果、梨、桃、李、杏、樱桃、葡萄、草莓和豆类等。以成虫群集为害叶片,成虫食芽、叶成不规则的缺刻或孔洞,严重的仅留叶柄和粗麦;幼虫生活方式在土中,为害根系。

  (3)防治方法及防治药剂

  1、地面施药,控制潜土成虫。稀释施地乐500~600倍液均匀喷于地面。2、树上施药,于果树接近开花前,结合防治其它害虫喷洒万能、速克极、甲虫金龟一次净、斗虫、桃小必歼1000~1500倍,迅歼1500~2000倍。

  10、山楂叶螨

  (1)学名及别名

  属蜱螨目,叶螨科。山楂红蜘蛛、樱桃红蜘蛛。这类害虫还有苹果全爪螨(苹果红蜘蛛)等。

  (2)分布与为害

  在国内北方果区普遍发生。主要为害苹果、梨、桃、杏、李等。幼、若、成螨刺吸芽、叶和果的汁液,野受害初呈现很多失绿小斑点渐扩大连片。严重时全叶苍白枯焦早落,常造成二次发芽开花。消弱树势,不仅当年果实不能成熟,还影响花芽形成和下年的产量。

  (3)防治方法及防治药剂

  花前是进行药剂防治叶螨和多种害虫的最佳时期。早期:红蛛龙、摧螨散、太螨克1000~1500倍,中后期:夏螨杀、白螨虱尽、卵螨尽1500~2500倍,抗螨特、螨罗网2000~3000倍。

  11、二斑野螨

  (1)学名及别名

  属蜱螨目,叶螨科。俗称白蜘蛛

  (2)分布与为害

  是世界性重要害虫。主要为害苹果、梨、桃、杏、李、棉花等。在寄主叶背面取食和繁殖。幼、若、成螨刺吸芽、叶、果的汁液,叶受害初呈现很多失绿小斑点,逐渐扩大连片。严重时全叶苍白枯焦早落。

  (3)防治方法及防治药剂

  早期:天地扫、红蛛龙、摧螨散、太螨克1000~1500倍,中后期:超阿维菌素、螨快克、夏螨尽、白螨虱尽1500~2000倍,抗螨特、螨罗网、卵螨尽2000~3000倍。

  四. 介绍几种杀虫剂新品种

  1. 吡虫啉

  吡虫啉是由德国拜耳公司1991年开发的全新化学结构的杀虫剂,属氯烟酰胍类烟碱化合物。它的出现开创了人类害虫的新纪元,被称为第四代杀虫剂的第一个品种。

  毒 性:吡虫啉属低毒杀虫剂。原药大白鼠急性经口LD501260/㎏,大白鼠急性经皮LD501000/㎏。对蚯蚓等有益动物和天敌无害,对环境安全。

  作用特点:吡虫啉是一种高效内吸性广谱杀虫剂,具有喂毒、触杀和内吸作用,持效期长(喷雾数周、灌根或涂干数月),对刺吸式口器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吡虫啉是一种全新的化合物,在昆虫体内的作用点是昆虫烟酸乙酰胆碱酶受体,从而干扰害虫运动神经系统,这与传统的杀虫剂作用机制完全不同,因此无交互抗性。

  防治对象:适用水稻、棉花、果树、蔬菜、大豆、马铃薯等农作物,防治飞虱、叶蝉、木虱、蓟马、潜叶蛾、象甲、叶甲等害虫。

  应用技术:

  稻 飞 虱: 10%吡虫啉WP 10~20克兑水喷雾。

  烟 蚜: 10%吡虫啉WP 20~30克兑水喷雾。

  棉 蚜: 10%吡虫啉WP 10~15克兑水喷雾。

  柑橘潜叶蛾:10%吡虫啉WP 1000~2000倍液喷雾。

  制 剂:70%拌种剂,60%种子处理悬浮剂(高巧,拜耳公司)20%浓可溶剂(康复多,拜耳公司)10%可湿性粉剂(大功臣、蚜虱净、一遍净、大丰收)

  2. 定虫脒

  由日本曹达株式会社开发的一种新型杀虫剂,属吡啶类化合物。

  毒 性:属中等毒杀虫剂,大白鼠急性经口LD50146~217/㎏。

  作用特点:具有触杀和胃杀作用,有较强的渗透作用。高效,持效期长,可达20天左右。对人畜低毒,对天敌杀伤力小,对鱼毒性低。

  防治对象:适用于防治果树、蔬菜上的半翅目蚜虫、叶蝉等,据报道对水稻二化螟有效。

  制 剂:3%乳油(莫比朗,日本曹达株会社,常州制药厂、浙江海正集团、浙江温州农药厂、江苏吴县市农药厂、江苏红太阳集团、江苏化工集团等)20%可溶性粉剂。

  应用技术:

  桔蚜、苹果蚜、茶蚜 10~15ppm3%乳油2000~3000倍液,兑水喷雾。

  蔬菜小菜蛾、菜青虫、跳甲、蓟马 3%乳油2000~2500倍液喷雾。

  3. 锐劲特(氟虫腈)

  由法国罗纳——普朗克公司1987年发现,1999年开发成功的苯基吡唑类杀虫剂。

  毒 性:属中等毒杀虫剂。原药大白鼠急性经口LD5097/㎏,急性经皮LD502000/㎏。5%悬浮剂大白鼠急性经口LD501932/㎏。对鱼、虾、蟹、蜜蜂高毒,对家蚕毒性较低。

  作用特点:杀虫机制在于阻碍昆虫Y—氨基丁酸控制的氯化物代谢。杀虫谱广,以胃毒作用为主,兼有触杀和一定内吸作用。可进行叶面喷雾,也可施土壤中防治地下害虫。

  防治对象:水稻、蔬菜、棉花、烟草、茶叶、果树、玉米等作物上的多种害虫、及卫生害虫和贮藏害虫。对半翅目、鳞翅目、缨翅目、鞘翅目害虫以及环戊乙烯类、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已产生抗药的害虫极敏感。可以一药多治,是目前防治水稻二化螟、三化螟的王牌药剂。

  应用技术:

  小菜蛾 5%悬浮剂18~30ml/亩,兑水喷雾。

  水稻二化螟、蓟马、稻黑蝽、稻蓟马、稻飞虱、稻象甲,5%悬浮剂,亩用30~40ml;三化螟亩用40~60ml;稻纵卷叶螟亩用30~50ml,兑水喷雾。

  马铃薯甲虫 5%悬浮剂,亩用18~35ml,兑水喷雾。

  4. 除尽(虫螨腈)

  由美国氰胺公司开发的一种芳基取代吡咯化合物,具有杀虫特的作用机制。

  毒 性:属低毒杀虫剂。原药大白鼠急性经口LD50626/㎏。制剂大白鼠急性经口LD505359/㎏,经皮LD502000/㎏。

  作用特点:作用机制独特,它作用于昆虫体内细胞的线粒体,抑制ADPATP转化。以胃毒和触杀作用为主,渗透性强,有一定的内吸作用。可以控制对氨基甲酸酯类、有机磷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抗性的昆虫和某些螨类。

  制 剂:10%乳油,美国氰胺公司登记商品名为除尽

  防治对象:棉花、蔬菜上的多种害虫,如棉铃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小菜蛾等。

  应用技术:

  小菜蛾、甜菜夜蛾 10%乳油,亩用30~50ml,兑水喷雾。

  蔬菜蓟马、茶蟥螨 10%乳油,亩用50ml,兑水喷雾。

  5. 米螨

  由美国罗门哈斯公司开发的促进鳞翅目幼虫蜕皮的新型仿生杀虫剂。

  毒 性:属低毒杀虫剂。原药大白鼠急性经口LD505000/㎏,急性经皮LD505000/㎏。

  作用特点:促进鳞翅目幼虫蜕皮。幼虫取食米螨后,在不该蜕皮时产生蜕皮反应,由于不能完全蜕皮而导致幼虫脱水、饥渴而死亡,与抑太保等抑制蜕皮的杀虫剂的作用机理相反,杀虫机理独特。适用于害虫抗性综合治理。米螨对高龄和低龄的幼虫蜕均有效。以胃毒作用为主,幼虫取食米螨后仅6~8个小时就停止取食,不再为害作物,比蜕皮抑制剂的作用更迅速。无药害,对作物安全。

  制 剂:24%悬浮剂,美国氰胺公司登记商品名为米螨

  防治对象:蔬菜、果树及森林上的甜菜夜蛾、甘蓝夜蛾、菜青虫、粘虫、玉米螟、尺蠖、苹果卷叶蛾、松毛虫、美国白蛾、天幕毛虫、舞毒蛾等。

  应用技术:

  甜菜蛾 亩用24%米螨悬浮剂40ml,加水10~15㎏喷雾。

  苹果卷叶蛾 24%米螨悬浮剂1500~2500倍液喷雾。

  松毛虫 24%米螨悬浮剂1500~2500倍喷雾。

  6. 阿维菌素(害极灭、虫螨克、齐螨素)

  由美国默沙东(Meck)公司开发的新型抗生素杀虫杀螨剂。主要是阿氟曼链霉菌Streptomyce avermitilis 经液体发酵产生的一组新型十六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效成分为Avermectin B1

  毒 性:属高毒农药。原药大白鼠急性经口LD5010/㎏,制剂大白鼠急性经口LD50650/㎏,对水生生物、蜜蜂高度,对鸟类低毒。

  作用特点:作用机制与一般杀虫剂不同,它干扰害虫的神经生理活动,通过刺激害虫释放γ—氨基丁酸,从而阻断运动神经信号的传递。害虫害螨接触后立即出现麻痹症状,不食不动,2~4天后死亡。胃毒和触杀作用,渗透性强,阿维菌素在土壤中易被吸附不会移动,可被微生物分解,在环境中无积累作用,对作物安全。

  制 剂:1.8%乳油,1%乳油。美国默沙东公司注册商品名为害极灭,浙江海正集团为灭虫灵,桂林集琦药业为虫克螨,北京农大为齐螨素,华北制药集团为阿维虫清

  防治对象:蔬菜、柑桔、棉花等作物上害螨、小菜蛾、棉铃虫、菜青虫、美洲斑潜蝇、烟草夜蛾等。

  应用技术:

  红蜘蛛、锈螨 1.8%乳油5000~10000倍液喷雾。

  小菜蛾、菜青虫、美洲斑潜蝇 亩用1.8%乳油10~20ml兑水喷雾。

  棉铃虫 亩用1.8%乳油40~80ml兑水喷雾。

  此外,还可以防除牲畜虱螨。

  7. 多杀菌素(催杀、菜喜)

  由美国陶氏公司开发的新型抗生素,是从放线菌代谢物中提纯出来的生物源杀虫剂。

  毒 性:属低毒杀虫剂。原药大白鼠急性经口LD505000/(),﹥3783/()。对鸟类、水生动物及蝗蚯蚓低毒。

  作用特点:杀虫速度快,喷药当天见效,可与化学农药媲美,非一般生物杀虫剂可比。毒性低,中国和美国农业部门登记的安全采收期都只有1天,最适合无公害蔬菜生产应用。活性高,一般亩用量有效成分1克左右。

  制 剂:48%悬浮剂,2.5%悬浮剂,美国陶氏公司登记商品名分别为催杀菜喜

  防治对象:棉花、蔬菜等作物上的棉铃虫、烟青虫、小菜蛾、甜菜夜蛾、蓟马等。

  应用技术:

  棉铃虫、烟青虫 亩用48%催杀悬浮剂4.2~5.6ml,兑水20~50公斤喷雾。

  小菜蛾 于低龄幼虫期,亩用2.5%菜喜悬浮剂30~50ml,兑水20~50公斤喷雾。

  甜菜夜蛾 于低龄幼虫期,亩用2.5%菜喜悬浮剂50~100ml傍晚时喷施。

  蓟马 亩用2.5%菜喜悬浮剂30~50ml,喷施作物的花、幼果、顶尖及嫩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