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清朝武士的腰刀,要反过来佩戴?其中的讲究居然这么多

 xdd响当当 2019-02-14

清朝是满族人建立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我们都知道满族人是游牧民族,他们当初能够入主中原,靠得就是骑兵。后期清朝实力衰微,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清朝八旗的骑兵没有战斗力了。不过在清朝有一个很特殊的情况,那就是清朝的侍卫腰间的刀都是反过来佩戴的。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其实这种情况也并不是存在于整个清朝,在乾隆前期之前,清朝侍卫佩刀,仍然是以刀柄在前,刀身在后的方式。不过到了乾隆的中后期,这种情况就发生了改变,但是也要根据兵种的情况来划分。当时确实有一部分人是反过来佩刀的。

  

  不过这些人的兵种就是骑兵,之所以骑兵反过来佩刀,是因为前人在战斗中总结出了很多的经验。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骑兵腰间的佩刀是正面佩戴的,拔出佩刀的时候需要向上举起,很可能会伤到战马,不仅如此,骑兵在奔袭的途中,刀柄朝前很容易从刀鞘中掉出来。

  但是如果反过来佩戴,效果就不一样了,大多数骑兵都在腰身的左侧佩戴,反过来佩戴腰刀,刀会被搁置在马背上,想要抽刀的时候把手往后一伸就可以够到,而且不会伤及战马。这样的佩刀方式能够大大提升骑兵的战斗能力,所以才会有这样奇怪的佩刀方式。

  

  不过这也仅限于骑兵,通常情况下步兵和侍卫,还是会使用正常的佩刀方式。除此之外这样的佩刀方式还有另一层含义。有人说当时的八旗实力已经大大减弱,乾隆看到这种情况十分担忧,于是才有了这种佩刀方式。这样佩刀是为了让八旗的骑兵们记住,清朝的天下是骑兵打下来的。

  尚武的传统不能丢,就算是和平年代,也必须时刻改进作战方法,不得不说乾隆的这个想法是非常好的,只可惜八旗入关之后待遇太好,爵位官位都能够世袭,后来的八旗子弟兵,根本就是一帮酒囊饭袋。他们反过来佩戴刀,只是为了迎合乾隆的意思,并没有深层次地去理解这样做的理由。

  

  还有一种说法是,乾隆年间天下太平,佩刀更多地变成了一种礼仪,把刀柄朝后会使刀很难拔出来,这是为了表达自身对和平的愿望。因此这样的佩刀也被称之为太平腰刀,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反过来佩刀的原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