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专利也好,商标也罢,期限管理对于企业IPR来讲都是很基础的工作,但这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十分头疼的事儿。 通常会有哪些期限: 我这里还是重点以专利来说说期限。据不完全统计,在专利的全生命周期内涉及的期限已经多达上百个。比如,什么时间该缴纳申请费、什么时间该提交PCT申请、什么时间该答复审查意见通知书、什么时间该办理授权登记、什么时间该专利仍有效、什么时间在侵权诉讼的有效期内······ 没有做好期限管理会带来哪些后果: 比如专利,未按时缴纳年费,超过1个月需要缴纳滞纳金,超过6个月专利失效,前者仅仅是需要额外支出一笔费用,后者则直接导致专利权的丧失。 未在12个月内提交巴黎公约或是PCT申请,错过优先权期限,从而丧失优先权。 商标也有很多的期限,比如未及时办理商标的续展导致商标失效,在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 总而言之,不按时响应国知局,做出规定的动作,多少都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企业IPR管理期限的现状及难点: 有时候也并非IPR不努力,比如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答复审查意见,需要研发人员配合,而研发人员可能由于忙忙忙,一直拖延,正常都会拖到不能再拖了才会提交。 作为中小企业的IPR,初级阶段申请专利本就一直在花钱,如果因为自己的失误而造成企业额外的成本支出或是专利权丧失,都是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期限管理就像时刻悬在每个IPR头上的达利摩斯之剑,时刻都有落下的风险,需要IPR时刻关注。 期限管理的应对方法: 有些人说,这么多期限我搞不定,外包吧。虽然无可厚非,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儿,同时也撇清了责任,但是一方面是增加了企业的开销,另一方面,如果都外包了你存在的价值在哪儿?再有就是在我前篇文章里所说的,把自己的性命交到别人的手中是对自己的极度不负责任。 这时候,期限管理确实需要一个专业的软件或者工具来帮助你,这么多的期限,单纯靠Excel表来维护及提醒真得非常困难。目前,市面上有些工具是可以提供期限的管理及提醒,可以根据你的需要进行灵活的配置,比如提醒的内容、提醒的触发条件、提醒的频次、提醒的对象······它们或通过流程驱动实现提醒、或通过内嵌的规则实现提醒,都能极大地帮助企业IPR去维护企业自身的知识产权资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