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秋时期东周王朝首任帝周平王

 庶民临风 2019-02-14
  姬宜臼,中国诸侯争霸时代、春秋时期东周王朝的第一任王,其祖父是西周王朝第十一任周宣王姬静,其父是西周王朝第十二任周幽王姬宫涅,其母是周幽王的王后申氏。

   周幽王元年(庚申,公元前781年),姬宜臼出生在西周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

   周幽王九年(戊辰,公元前773年),姬宫涅因受爱妃褒姒挑拨,将时为太子的姬宜臼贬至其外公申侯处。

   周幽王十一年(庚午,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再次听信褒姒谗言,命申侯将姬宜臼处死。申侯因不忍杀害自己年幼的外孙,遂与犬戎联合攻打都城镐京,并将周幽王和褒姒杀死。然而,经过犬戎侵袭的都城己是破败不堪,申、许、鲁等诸侯遂在申(今河南南阳北)扶姬宜即位,是为东周平王。就在姬宜臼即位同时,诸侯虢公郭翰拥立周幽王另一儿子余臣为天子,称为‘周携王’,东周遂出现两周并列局面,直至二十年后,支持姬宜的晋文侯姬仇攻杀周携王后,才使得周王朝重新统一。姬宜臼在位期间,因外祖父申侯拥立有功,遂赐予申侯封地,并派自己畿(管辖)内的百姓去戍守,致使百姓离乡背井。

   东周平王元年(辛未,公元前770年),姬宜臼即位元年,中国历史标志进入春秋时期也是从这一年。初登王位的姬宜臼将都城从镐京东迁至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依仗着晋、郑、虢等诸侯力量才勉强支持残局。然而,此时周室衰微,周天子己失去天下共主地位,不听管控的诸侯各国兼并发展迅速,仅鲁国编年史《春秋》记载:从姬宜臼即位开始到公元前476年,这二百九十余年里,烽烟四起、战火连天,军事行动就有480余次;司马迁也曾记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姬宜东迁时,因秦襄公嬴开护送有功,被擢升为诸侯。秦襄公告辞回国时,姬宜臼对他许诺:“戎人攻占的镐京和岐山地区(今陕西凤翔县一带),交由你去攻打!攻下哪里,那里就归秦所有。”秦襄公稽首受命而归,不及三年,杀得犬戎七零八落,戎主也逃遁西荒,于是岐山以西地区被秦攻占,秦国开始发展壮大。周王朝因大片故土丧失,仅拥有今河南西北部一隅之地,东不过荥阳,西不跨潼关,南不越汝水,北只到沁水南岸,方圆只有六百余里,与方圆数千里的大诸侯国相比,相当于一个中等诸侯国而已。自此,大大衰落的周王朝,再无号令天下的威力。

   周平王十五年(乙酉,公元前756年),秦襄公嬴开卒,其儿子嬴?嗣位,是为秦文公。这时的秦国日益强大,秦文公违背祖训,越过东周王室直接在鄜邑(今陕西富县)祭祀天地五帝。这在当时可是大逆不道之罪,因为只有天子才有权力祭拜上天。鲁惠公闻知此事后,于是派遣自己的太宰前往周王室请示,也想在自己国都祭祀天神,结果遭到拒绝。鲁惠公生气道:“我先祖对周王室有那么大的贡献,这些礼乐祭典还是我的祖先编制,作为他们子孙的我用用又有何妨;况且周天子不能禁止秦,又有何能禁止鲁?”于是,自作主张也在其国都城南效举办了祭祀天神典礼。姬宜臼知道此事后,也没敢过问。自此,王室日益卑弱,郑、晋、齐,鲁、燕、宋、楚等大国为争夺土地、人口和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相互间不断进行兼并争战,形成了诸侯争霸的纷乱局面,致使我国历史进入一个大变革的动荡时期。

  周平王二十七年(丁酉,公元前744年),姬宜臼曾一度委任郑庄公姬寤生为朝廷卿士,后因郑国实力雄厚,姬宜臼对郑庄公开始有戒心,不愿朝政被其操纵,遂乘郑国多事,郑庄公没来上任之机,想撤其职务。郑庄公闻知马上赶至洛阳,并对姬宜臼施加压力。姬宜臼再三赔礼,郑庄公都不依,万般无奈之下,姬宜臼只好提出让自己的儿子--太子姬狐去郑国为人质。后因此事太损天子体面,群臣提出相互交换人质,也让郑庄公的儿子姬忽来洛邑为人质,史称‘周郑交质’。从这一史实可知,姬宜臼东迁后,周王室已势力衰微,周王名为天子,实际上要看大诸侯的脸色行事。就连后世史官评论此事,也认为‘君臣之分,至此尽废!’
   周平王五十一年(辛酉,公元前720年),在位51年的周平王姬宜臼薨,因太子姬狐此时己卒,遂改立周平王的孙子姬林继位,是为周桓王。

春秋时期东周王朝首任帝周平王---姬宜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