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第一篇,保呗儿先给大家拜个晚年,希望每一位粉丝朋友都平平安安回到工作岗位上来。 假期尾巴多地的雨雪天气造成高速路上事故频发,无疑是让人唏嘘痛心的。 往者不谏,来者可追。今天就分析各家人身险公司2018年度理赔报告,对我们加强自身保障有很大的意义。 1.为啥要看理赔年报 保呗儿一直觉得各家保险公司的年度理赔报告对消费者来说可读性、趣味性都挺高的。 立足真实的理赔数据,直面风险及概率 丰富的图片、表格、文字表达,让数据具象化 文末“十大赔案”,效果堪比“彩票中奖”,让投保的心、剁手的爪蠢蠢欲动。 既是总结,也是营销。 保险本来就是一种低频弱需求的消费,我们都不希望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但是也不能一点准备也没有。 2.理赔报告的数据分析 (一)体量和理赔服务不一定成正比 从表格来看,知名的保险公司根深叶大,理赔总额和理赔件数相当抢眼。 其中以中国人寿最为瞩目,理赔总额是相当好看了:2017年300亿、2018年400亿,增长了33%。 但是股东心里就苦哈哈了,甚至前几天还传出“中国人寿炒股亏损200亿”的谣言,实际情况是国寿预计的2018年的股东利润会缩水200亿左右哈,如果没有购买分红类险种,跟我们购买保险的消费者是没多大关系的。 而新兴保险公司比不了大保险公司的体量,但是人家的理赔服务不一定不好啊。 打眼一看,敢把理赔时效和获赔比例拎出来秀一秀的基本是我们不太知道的“小”保险公司呢。 所以再以“保险公司大小论服务”、“保险体量倒推保险公司好坏”的小伙伴,保呗儿告诫一句:理智看数据。 (二)身故理赔,疾病>意外 涉及到身故理赔的险种,无非寿险(包括两全寿险、分红/年金类寿险、定期寿险等等)、意外险和涵盖身故责任的重疾险。 我们总以为,占身故理赔大头的应该是动辄100万、200万的意外险。 但实际情况是,多家保险公司数据显示:疾病身故理赔概率更大。 泰康、太平洋和百年分别是76%、66%和69%: 泰康理赔年报截图 太平洋理赔年报截图 百年人寿理赔年报截图 新华保险年报身故理赔前3名中,单单一个癌症身故理赔就是交通意外的2倍: 新华理赔年报截图 意外险是无法取代寿险的。 因此,固然意外险保费低、保额高;寿险保费高、保额低。如果能承受的住一年几千块保费的小伙伴,寿险+意外险是更完备的选择。 (三)理赔件数最多——医疗险,理赔总额最高——重疾险 其中,医疗险的理赔金额往往就几千元/人均,但理赔件数占据绝对大头,基本在90%以上。 医疗险理赔多集中在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及循环系统疾病上。具有小额、高频率的特点。 (四)重疾理赔额,很多人在10万以下。 这也是一个很吓人的数据,毕竟现在很多人可能10多年保费一交都不止10万。 这和10多年前的保险主流形式有莫大关系。 特别是老牌保险公司,5-10年前流行以寿险为主险、附加几万重疾保障的险种,当这些投保人群进入重疾的高发年龄段,重疾理赔额却少的可怜。 泰康理赔年报截图 新兴保险公司稍微好点,像百年人寿是11万/人均。 百年人寿理赔年报截图 但是对于动辄10-50万的重疾医疗保障缺口来说,10万以下的理赔额是远远不够的。 重疾险理赔前三名的治疗费用vs平均理赔金额 这也是近几年百万医疗和重疾险逐渐流行起来的原因。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保险不仅仅是保命,也可以保障健康。正如生命不仅仅意味活着,更是为了生活。 (五)重疾的高发年龄段和性别 ![]() 从数据来看,大多数人在30-55岁之间进入重疾险理赔高发期。 大多数保险公司的理赔数据中,女性的理赔概率往往略高于男性。 (六)有医保,就不用买保险?大误 没到大病临头那一步,很多人都不能体会“因病返贫”的可怕和绝望。 医保的“保而不包”,体现在很多方面。 ![]() 泰康理赔年报截图 ![]() 新华理赔年报截图 可见大部分人的医保报销大概能报50%左右。 而我们无法预知自己会否生大病,大病的种类以及大病的医疗花费是否涵盖在医保范围内,是甲类乙类丙类药或者有更先进的治疗方式。 今天有能力买保险,也许就是明天有钱治病的底气。 3.自取学习 限于篇幅,还有很多细化的数据没有体现,比如高发癌症的男女差别、重疾年轻化、不同年龄层的高发重疾、意外事故的高频因素等等,大家可以自己从各家保险公司年报中挖掘。 想要链接汇总的联系保呗儿发给你(文章无法插入外链接)。 咱明儿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