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子兵法》中的治气之道: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

 自石湾泿花飞舞 2019-02-14

古代战争中,想要取胜是需要考虑多方因素的,但是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有很多情况是说不准的。所以,但凡是想取得胜利的军队,除了军队本身的实力之外,还需要对战场形式有一个灵活的变通。除此之外,一定要关注军队的“气”,也就是要给军队“治气”。这儿的气并非单单指的是士气,它也指战场上对待敌人时所考虑的多方因素。就比如说,去打仗,敌人逃跑要不要追,如果是不惜一切代价去追,那么遇到伏兵怎么办?又或者,不去追,但是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战机,本来是可以将其消灭的,但是就因为你的不追才使得敌人有从头再来的机会。凡此种种,都需要去做一个合理的考量。

这些问题都是战场上实际存在的,如果不加以考虑的话,那么军队的战斗力就上不去,那就谈不上什么胜利了。那么,战场上都有哪些“治气之道”呢?

《孙子兵法》中的治气之道: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

孙子像

孙子在其著作《孙子兵法》中这样说道:

“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第一条:归师勿遏

所谓“归师勿遏”,实际上就是指退回本国的军队,不应该去遏制他,换句话说,如果敌军打败了要回家了,这个时候你就不应该去阻止他。但是孙子说过,敌人撤退时,一定要“击其惰归”,如此一来两者不是互相矛盾了吗?实际上一点也不矛盾,因为两者的方向不同,所以自然意思也不一样。“击其惰归”说的是敌军想回家,这个时候你从后面追着打,敌军此时想的是赶紧回家,并不想跟你打,所以这个时候你就占据优势,所以自然能胜,这才是“击其惰归”。但是“归师勿遏”,说的是你在他回家的路上阻止他,挡住他回家的路,那么他就会和你拼命,这个时候你就很难取胜了。

所以这儿方向的不同,所取得的结果也就不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曹操出征张绣。曹操率大军来征讨张绣,但是出师不利,准备撤退,这时候刘表发兵来助张绣,切断了曹操的粮草,这下子,曹操腹背受敌,于是便在晚上的时候,悄悄运过了辎重,并设下伏兵,等待张绣来追。第二天的时候,张绣果然追来,便遭到了曹操伏兵的打击,张绣兵败。战后,曹操对荀彧说:“贼遏吾归师,而与吾死地,吾所以知胜矣。”

所以,当敌军撤退回家的时候,你要击其惰归,而不应该阻挡,因为“归师勿遏”。你要是阻挡他们的去路,那么就会引得他们拼力死战,这时候,敌军的气势就很强盛了,反而你的士气会受到影响。但如果你击其惰归的话,那么你的士气还会增加,因为你是追着敌人打,一路胜利,士气自然也就提升上来了。

《孙子兵法》中的治气之道: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

陈建斌饰演的“曹操”——剧照

第二条:围师必阙

所谓“围师必阙”,实际上很好理解,就是在包围敌军的时候,要留出一个口子,这儿的“阙”和“缺”意思差不多。但是为什么要故意留出一个口子让敌人逃走呢?实际上这也是计策之一。包围敌人的目的是为了消灭敌人,从而取得战争的胜利。但是俗话说“狗急跳墙”,真的到了走投无路的时候,你很难保证这些被围的士兵会不会“置之死地而后生”,人人死战。这个时候,你想取得胜利,那么所花费的代价也就相应增加了。所以,在包围敌人的时候,留出一个口子,一来可以让敌人知道有路可逃,失去顽强抵抗的意志,二来你可以在敌军的归路上多设伏兵,一口一口的吃掉敌人,多吃几口也自然就消化完了。这样做还能使得你降低战争成本。

如果我们拿曹操征讨张绣的战例来说,张绣和刘表应该要如何用兵呢?

首先,刘表和张绣将曹操包围之后,不能将其“团团围住”,而是要给他们留下一个缺口,让他们逃跑。如果他们将曹操的军队围得个水泄不通,那么曹操的军队就会人人死战,这时候刘表和张绣就更加抵挡不住。当然了,他们也没有能力完全吃掉曹操,因为我们说过,想要全面实施包围,那么就必须拥有十倍于敌的兵力,显然张绣和刘表没有。

所以,在没有十倍于敌的兵力下就选择全面包围敌军,那么就会使得敌军置之死地而后生,这时候,敌军的气势一下子就高涨起来了,但是你的气势仍旧不变,或者在敌人气势高涨的时候,你的士气还被压下了去,这时候再战,所花的代价就很大了。但是你要是给他们留出一个缺口,在他们回去的路上安排伏兵,这样一来的话,局面就完全不同了。

《孙子兵法》中的治气之道: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

围师必阙

第三条:穷寇勿迫

所谓“困兽犹斗”,“狗急跳墙”,当敌人已经到了绝境的时候,不要急于迫近,不要将敌人逼得走投无路,否则他很可能会跟你死战,如此一来还会造成自己不必要的损失。所以,当敌人进入绝境的时候,你可以不逼迫他,但是千万不能不追,所谓击其惰归,就是要在敌军撤退的时候,追在他后面打。如此才能获得更大的胜算。

所以,千万不能把“穷寇勿迫”与现在影视剧中出现的“穷寇莫追”相等同,两者的意思完全不同,孙子也没有说过什么“穷寇莫追”的话,相反,一定要追。那句经典的诗:“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也正是这个道理。所以,只要追,才会胜利,相反,你要是逼迫敌人太紧,那么反而会将敌人的斗志给激起来,这样一来,胜败就很难说了。

《孙子兵法》中的治气之道: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

古代战争——攻城战

所以我们最终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孙子兵法》中的“治气之道”,实际上就是衡量敌我双方的意志力,并且较量意志力。在治气的时候,还需要注意以上这三条,千万不能想当然的去胡乱运用,以为只要将敌军围困或者逼入绝境就可以取胜,一定要注意双方意志力的对比。如果忽略了以上几点,那么离失败也就不远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