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越冬番茄想高产,这些技术特别“靠谱”!

 海底丛林 2019-02-14

直播倒计时

9月29日(周四)晚7:30,“卖得好”视频直播第3期就要和大家见面了,您可以直接关注《中国蔬菜》官方微信zgsc9550,点击“视频直播”菜单(直播当天开启)收看,或者电脑登陆“蔬菜中国网”http://www./收看。一个多小时,带您直击全国夏秋蔬菜价格走势,精彩不容错过!

编者按

2014年本刊报道北京市大兴区礼贤镇东段家务村栽培日光温室越冬番茄,每亩产量超过5万斤,引起读者极大兴趣,有一辽宁农户为了学技术,来北京为菜农打了半年工。近两年该技术已推广到北京周边及河北等地,并且,技术推广人员对该技术做了进一步的整合、修正。

一、应用新技术新设备促番茄高产

1、应用新型棚膜和保温被双层覆盖

日光温室越冬长季节生产对棚膜和覆盖物要求很高,使用近年来大兴区推广的日本PO膜,具备透光性好、增温性好、升温快等突出优点。同时采用双层保温棉覆盖,保证了低温季节棚内最低温度在8~10℃左右,确保番茄因冷害影响生长。

2、应用秸秆反应堆技术提高地温

秸秆反应堆技术近年在大兴区冬季温室生产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地温3~4℃,同时也增加了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保证了温室越冬蔬菜能在冬季能够进行正常生长。将秸秆铺设于开好的定植沟内再覆土进行行上种植,每亩需要玉米秸秆4000kg、秸秆生物发酵沟专用菌曲8~10kg(北京市京圃园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产品)。

3、应用“XG-40”型悬吊式LED植物灯补光技术

冬季的雾霾天气严重影响越冬蔬菜的正常生长,因此必须为蔬菜进行补光。2015年越冬蔬菜生产中大兴区成功应用了“XG-40”型悬吊式LED植物灯应对了连阴雾霾天气,光源采用蓝红光,蓝色有利于营养生长,红色促进生殖生长,调查结果显示:LED补光灯下的植株不仅长势要明显好于没有补光灯照射的区域,提高了坐果率和单果重,增产10%以上。

3DFC-600 型温室电除雾防病促生机

4、应用温室电除雾促生设备

应用温室电除雾促生设备可净化温室空气并有效去除雾气,降低棚室湿度,该设备通过空间电场作用达到促生防病的作用,同时有效预防气体病害,抑制根系周围土传病害,并可提高蔬菜耐受连阴天的能力,减少农药使用量。

5、应用熊蜂授粉技术

熊蜂授粉是自然授粉,不受植株高度、时间和日期的限制,节省劳动成本,减少人工授粉工作量和劳动强度。更为重要的是可以避免激素处理带来的化学污染问题,能够改善果实品质,有利于安全蔬菜的生产。

二、主要栽培技术

1、应用番茄嫁接技术

番茄嫁接是采用野生番茄作砧木,将番茄苗嫁接在砧木上的一项技术,嫁接后的番茄根系发达,具有抗逆性强、生长势强等优点,可有效防止根结线虫等土传病害的发生,据生产技术人员实地调查嫁接后的番茄对近年发生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有一定的抗性,产量可提高20%以上,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1)选用番茄嫁接砧木品种 “果砧1号”

目前番茄嫁接采用的砧木品种表现比较好的是“果砧1号”,该品种是北京市农林科院蔬菜研究中心培育的番茄、茄子砧木品种,具有抗枯萎病、根结线虫等复合抗性,根系发达,生长势强,与接穗亲和力好。


迪安娜

(2)选用优良抗病接穗品种“迪安娜”和“粉妮娜”

“迪安娜”是由以色列引进的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早熟粉果番茄,无限生长,生长势强,果实硬,耐储运,萼片平展、美观,连续坐果能力强,平均单果重220—260g,抗病能力强,适合秋延、越冬栽培。


粉妮娜

“粉妮娜”是由荷兰引进杂交一代大粉果番茄,无限生长型,中早熟,植株生长势强,不早衰,连续坐果能力强。果实为圆球形,果面光滑,着色一致,大小均匀,幼果无绿果肩,成熟果粉红色,单果重280克左右,产量高,商品性佳。皮硬肉厚,果坚,不裂果,货架期长,耐储运。适应性强,耐热、耐寒、耐弱光。高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病毒),番茄花叶病毒病,抗叶霉病和枯萎病。

(3)适期嫁接

砧木与接穗同时播种,当砧木、接穗5~6片真叶时达到了嫁接的最佳时期,嫁接方法采用目前大兴区应用最多的“贴接法”。该方法操作技术简单,嫁接速度快,比其它嫁接方法成活率高,伤口愈合面大,有利于缓苗,嫁接成活率可达95%左右。

2、重施底肥,适时定植

(1)整地作畦,施足底肥   

施足底肥是确保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定植前必须对棚室进行彻底消毒,减轻和避免棚室蔬菜病害的发生,棚室消毒后进行底肥的施用,每亩施用35方腐熟稻壳粪、50公斤氮磷钾含量为16-14-20的复合肥、60公斤微生物菌剂。进行旋耕2遍,深翻30cm。定植前整地做畦,做成小高畦采用膜下滴灌的节水灌溉方式。大行距80cm,小行距60cm,垄高20cm。

(2)适时定植

当嫁接番茄苗龄达到4叶1心,要及时进行定植,每亩种植密度为2800—3000株 。

3、田间水肥管理

番茄整个生长期使用膜下滴灌新型节水技术进行浇水追肥,可定时、定量浸润番茄根系发育区,供根系吸收,具有节水节肥、降低棚内湿度的优点。生长期间追肥原则是一穗果一次肥,追肥以速效性的钾肥为主,主要是氮磷钾含量为20-20-20的圣诞树和氮磷钾含量为9-12-40的开心果,进行交替使用,每次用量5-10kg。

冬季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比较低,为加强光和作用在11月份至翌年的4月份采用二氧化碳施肥技术,增施CO2肥后植株的光合速率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大而提高,有利于提高产量,增产效果明显。采用吊袋式方法,每次每亩使用20袋。吊袋放在棚的中间位置,离植株生长点的高度50cm,每30天更换一次。番茄中后期进行叶面追肥,可选用0.3%磷酸二氢钾追施叶面肥,喷施要注意在上午进行。1月初至2月中温度较低,这一段时间尽可能少浇水以免降低地温和棚室温度。

4、通风和温度管理

适合番茄生长的日平均温度为18~20℃,其中白天温度25~30℃,夜间最低温度不低于8~10℃。进入冬季白天维持25~30℃的时间越长越好,清早根据外界情况适当放风20~30分钟,随后将风口关闭,早晨放风风口不宜过大。在32℃以上再逐渐通风,当温度下降到30℃时关闭风口,下午温室内温度下降到20℃时盖上保温被,使夜间温度维持在15℃左右,并保证温室早晨最低温度在8℃以上。

5、病虫害防治

定植后应用物理防虫技术,及时将风口处覆盖防虫网,并在棚内悬挂黄板,选择规格为25cm×40cm,每亩悬挂30张左右。从定植到采收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进行管理,由于采用多项配套新技术,番茄全生育期没有明显病虫害发生,长势旺盛。

作者:齐艳花(北京市大兴区蔬菜技术推广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