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线条运行的轨迹,不外乎三种。按照现代意义上的讲法可以分为—— 中锋、偏锋、侧锋。这三种到底怎么区分?今天为大家讲一下偏锋。
所谓偏锋,就是运笔时让笔头的中心锋芒偏向笔画的一侧运行,使笔锋卧倒,像拖地板一样平拖过去。偏锋用得好,写出的笔画锋棱外露,姿态妍丽,富于变化。但用得不好就会导致一边充实一边枯涩偏薄,墨不入纸,笔画显得扁平无力,所以有人主张少用,初学者尤不宜多用。 偏锋运笔与中锋运笔不同: 偏锋运笔笔锋不在笔画的中间,而在其某一边行走;即笔锋处于笔画的一侧,笔腹处于笔画的另一侧,笔锋与笔腹在并列行走。 偏锋运笔的笔锋一侧的笔画光洁平齐,笔腹一侧枯涩不平。这种一边光一边毛的笔画,因其不够完美,教历来被书家视为病笔。因 偏锋行笔,笔豪躺纸,如同铁锹平地,难以入纸,也就不会产生力度。 至于说书法家在写行、草书时,由于书写速度的加快,抑或为了加强作品的节奏感而出现的枯湿浓淡,甚至偶而的偏锋,该当别论。 中锋、侧锋、偏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中锋运笔,笔锋平铺于纸上,写出的笔画圆融;侧锋运笔,笔锋斜铺于纸上,写出的笔画方劲;偏锋运笔,笔锋卧伏于纸上,写出的笔画扁平。侧锋中含有偏锋的成份,通过调锋,最终还要回归到中锋上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