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的皇后

 庶民临风 2019-02-15

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的皇后---佟佳氏

佟佳氏,满洲镶黄旗,三等承恩公舒明阿之女。清宣宗道光帝还为皇子时的第二位福晋,也是其登基后的第一任皇后。(图为佟佳氏皇后画像

乾隆五十五年(庚戌,公元1790年),佟佳氏出生。

嘉庆十三年(戊辰,公元1808年),旻宁所娶的嫡福晋钮钴禄氏卒,于是,嘉庆帝册封佟佳氏为其继嫡福晋。

嘉庆十八年(癸酉,公元1813年)十月初二酉时,佟佳氏生下旻宁的长女端悯固伦公主,然而,此女六岁时殇。

清道光元年(辛巳,公元1821年),佟佳氏被册封为皇后。身为皇后的她,本应该过着荣华富贵的生活。然而,此时的清王朝在经历了康乾盛世至嘉庆时,整个社会己呈现出‘四海变秋色’的衰落之象。及至道光帝登上皇位时,封建制度己病入膏肓,此时的西方资本主义正迅速发展,不断东侵,在中国沿海扣关破门,这是清帝国自立国以来从未遇到过的大变局。而此时的朝廷内部也是百弊丛生,宗室贵族、皇亲国戚率先腐化奢靡,祖宗入关前的淳朴节俭习俗早已丧失殆尽。道光帝虽然锐意图治,整饬朝政,作为皇后的佟佳氏更是以身作则。一般情况下,皇帝照例每餐至少有二十几样菜,但觉得浪费的道光帝令每天只做四样菜,有时竟只要一碗豆腐烧猪肝,闹得管御膳房的太监们叫苦不迭。道光帝如此节省,满朝官员将信将疑。有一次,皇后佟佳氏生日,道光帝破例设宴赏赐内廷诸臣。大家一听都十分高兴,想这回可以一饱口福了。谁知道光帝早己谕示备宴官员,皇后千秋宴,只准宰猪两只,用打卤面招待群臣,搞得赴宴的文武大臣啼笑皆非。

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的皇后---佟佳氏道光十三年(癸巳,公元1833年)四月十九日,佟佳皇后崩,追谥为‘孝慎皇后’,葬于清东陵的龙泉峪。道光帝传旨,要求王以下有顶戴者,皆百日内不得剃发,且均要停宴止乐一年。咸丰、光绪年间累加谥为:孝慎敏肃哲顺和懿诚惠敦恪熙天诒圣成皇后。

考古发现:慕陵是道光帝爱新觉罗旻宁的陵寝,其陵位于昌陵西南15公里处的龙泉峪,与道光帝合葬的还有孝穆成皇后、孝全成皇后。道光帝是一个提倡节俭的皇帝,据说他曾穿着打补丁的裤子上朝,所穿衣服,也是不经三次洗涤不更换。慕陵在清东西两陵区之中,其规制比较特殊,基本上不遵从祖陵制度,简化了清代帝陵原有的一些规制,是清代所有帝陵中,规模最小的一座,没有方城和明楼,隆恩殿面阔由五间改为三间,殿内装饰也不施彩画,月台的规制也比前代简单。地宫之上只有石圈。道光陵最初选在东陵,后因发现地宫浸水,便改在西陵重建。道光帝认为,地宫浸水,可能是群龙钻穴,龙口吐水所致,如果把龙都移到天花板上去,就不会在地宫吐水了。于是,便在西陵中用金丝楠木雕成许许多多的龙,布满天花藻井,造成‘万龙聚会,龙口喷香’的气势。因此,慕陵的隆恩殿便别具一格,不仅天花板上每一小方格内都有龙,连梁枋、雀替也全是楠木雕成的游龙和蟠龙,表面都不饰油彩,保持其原木本色。所以,殿门一开,楠木香气便会扑鼻而来。慕陵以精致小巧的建筑模式、清丽淡雅的建筑风格、工艺卓绝的楠木雕龙成为清帝陵中最具特色的一例。其陵于道光七年完工,且葬入了道光帝的第一任皇后。不料,一年后发现地宫渗水一尺七寸,震怒之下,道光帝于是不顾乾隆定下的祖宗昭穆相间定制,改在清西陵选址重建陵寝。该陵设计上更加刻意求简,仅有建筑27座,占地45.6亩,比泰陵缩小了近80亩。然而,其陵其实是外俭内奢,其用料材质异常精美,围墙采用磨砖对缝、干摆灌浆工艺到顶,不涂红挂灰,改变了传统的上身糙砌灰砖,刷红浆,下肩干摆的做法,加之两建一拆的经历,道光建陵耗资超过了西陵任何一座陵墓。

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的皇后---佟佳氏
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的皇后---佟佳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