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宣城画派双子星之石涛(上)

 宣城历史文化 2020-10-31

宣城画派双子星之石涛

汪立军

公元1666年,中国十七世纪最伟大的绘画美学家石涛客居宣城,从25岁到39岁,石涛在宣城生活了整整15年,这期间是石涛艺术从探索到逐渐成熟的蒙养期,在他的直接参与和推动下,迎来了宣城画派由形成到发展最为巅峰的鼎盛期。 

石涛(1642—1707),明宗室靖江王赞仪之十世孙,本姓朱,名若极,小字阿长;削发为僧后,更名元济、超济、原济,自称苦瓜和尚。他的别号很多,有小乘客、大涤子、清湘遗人、清湘陈人、靖江后人、清湘老人、晚号瞎尊者、零丁老人等。原籍广西桂林,明亡后,朱亨嘉自称监国,被唐王朱聿键处死于福州。时石涛年幼,由“宫中仆人负出”(李驎《大涤子传》),在广西全州的湘山寺出家⑴,从现有史料看,石涛20岁之前一度南游潇湘之外,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武昌。

石涛自画像

大约是康熙元年(1662)冬或康熙二年(1663)春,石涛和师兄喝涛一起离开武昌,沿长江东下。途中,曾在庐山住过一个较短的时期。石涛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所作的一扇页上有一则题跋,曾提及这次登庐山的经历。题跋云:“秋日,与文野公谈及四十年前与客坐匡庐,观巨舟湖头如一叶,有似虎头者,今忽忆断烟中也。”石涛和喝涛从庐山下来,即辗转来到浙江。康熙三十四年(1695)冬,黄燕思(字研旅)等游西湖之后返抵扬州,曾拜访石涛并请写山水册。石涛在其中一开内题云:“清湘老人济,三十年未至西湖上,今日因友人约游归来,索笔写此。”这则画跋所提及的即是他青年时代游杭州西湖的经历。 

石涛和喝涛漫游浙江,欣赏了杭嘉湖平原的旖旎风光,饱览了天目山地区的秀丽景色,随后转赴“鱼米之乡”的苏南,一面探奇揽胜,一面寻师访道。1664年末或1665年初,两人抵达松江,谒见了名震禅林的高僧旅庵本月,并一起拜其为师。旅庵本月不但佛理甚高,而且学问渊博,善诗文,工书法。但旅庵没有把两人留在松江多久,就让他们立即离开转赴皖南。


   逃离松江   

1666年冬,石涛与喝涛随师傅旅庵本月离开松江来到安徽宣城。石涛与喝涛为什么会突然离开松江?陶喻之在其《石涛与松江》一文中引《松江县志·大事记》记载:康熙四年(1665),“松江发生了一桩出乎意料之外的突发事件。当年清廷宣布明宗室改姓易名隐匿者皆复旧回籍,仿佛统治者针对前朝宗藩嫡嗣实行了较为亲和的怀柔、开放政策,原本制定的敌视举措及因此造成的紧张空气貌似相对宽松、缓和了些许。讵料到了次年(康熙五年,1665),明河南安昌王后裔改换姓名,隐匿于华亭城北郊龙珠(树)庵为僧,却被松江官府侦知,遂办‘谋逆’大狱。一时间被抓凌迟处死者有二十七人,斩首者计七八十人,株连更达五六百之众,松江府上空顿时再度笼罩起大肆杀戮隐瞒身份的明宗室亲成员的血腥气氛。”面对这样的危急情形,对同样是明朝王室后裔且同样置身佛门的石涛来说,自然是惊恐万状的。因此,面对着随时可能被捕和杀戮的情形,石涛悄然身随清廷宠遇的旅庵本月禅师作脱身之计,与其说旅庵本月让他们游历江南,不如说让他们尽早离开是非之地。与其说石涛与喝涛陪师父旅庵本月前往宣城,不如说是旅庵本月保驾护送弟子石涛和喝涛去宣城寺院躲避风声。

关于石涛来宣城的确切时间还有一个佐证,梅清《天延阁赠言集》和《天延集删后诗》中有一首旅庵本月写给梅清的诗,名为《丙午冬日过宛水,小诗送渊公先生北上》,梅清也回赠《北上留别旅庵大师》七律一首。“丙午”即1666年,其时,梅清正准备第四次北上应试,与旅庵本月有短暂的交集,石涛是否随旅庵本月在这一年与梅清有过交往,目前并无直接佐证。在李驎《大涤子传》中有这样的描述:“之宣城,施愚山、吴晴岩、梅渊公、梅耦长诸名士一见奇之。时宣城有书画社,招入相与唱和。”说石涛来宣城不久便结识了宣城诗人施闰章、吴肃公和画家梅清、梅庚等人。当时,宣城有书画社,石涛与宣城书画社中这批书画家意气相投,相互切磋,互赠诗画。他的诗画才情也在宣城书画社获得了极大的鼓舞。

宣城城北十里有敬亭山,旧名昭亭山,又名查山,当年李白失意的时候在这里找到了心灵的归属,写有“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千古佳句。康熙五年(1666)的冬天,石涛与师兄喝涛来到宣城,驻锡于城北敬亭山广教寺中。人生的失利,一路的颠簸,前途的艰险,使他们很快在敬亭山找到了心灵的慰藉。


   初游黄山   

1667年春,石涛只身前往黄山,开始了在宣城期间的第一次采风,当然,这其中很可能也有避祸的成分。

黄山奇特的自然景观让石涛喜不自禁,他好象忘记了家国之痛,沉迷于此,乐在其中。李驎的《大涤子传》中叙述了这段经历:“既又充其缁侣游歙之黄山,攀接引松,过独木桥,观始信峰,居逾月,始于茫茫云海中得一见之。奇松怪石,千变万殊如鬼神不可端倪,狂喜大叫,而画以益进。”阅尽山川秀色,饱览云海奇姿,不但大大开拓了石涛的山水画意境,而且直接促进了他绘画美学思想的发展。从此,黄山凝结在他的笔中,根植在他的心里,正是这风云变幻的自然之母不仅抚慰了画家壮志难酬的心灵创伤,也铸就了开一代新风的山水巨匠,石涛的作品呈现出令人激赏而生动变化的艺术特性,一如高谈阔论到随意自如的境界。

1667年,石涛游罢黄山归来,在敬亭山的寺院里,余兴未尽的他挥毫点染,成就了一幅著名的画卷——《黄山图》。之后,这幅被石涛视为珍品的画作一直伴其左右,19年后的一天,画家在南京一枝阁的画案上心怀眷恋地补记到:“此画丁未(即1667年)游黄澥归敬亭所作,今年丙寅(1686)复题于一枝下,石涛济。”这是一幅十分珍贵的作品,不仅由于它属于石涛初游黄山所写的早期黄山图,而且还题有石涛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句:

黄山是我师,我是黄山友,

心期万类中,黄山无不有。

事实不可传,言亦难住口,

何山无草木,根非土长而能寿;

何水不高源,峰峰如线雷琴吼。

知奇未是奇,能奇奇足首。

精灵斗月元气初,神采滴空开辟右。

轩辕屯居五城兵,荡空银懈神龙守。

前海秀,后解剖,东西海门削不朽。

我昔云埋逼住始信峰,

往来无路一声大喝旌旗走,

夺的些而松石还,字经三写乌焉叟。

在这首诗中,石涛明确提出大自然是山水画家的老师,山水画家只有亲身体悟大自然的生机活力,才能创作出出神入化的佳作。石涛能提出如此精辟的美学观点,同他不辞劳累,甚至不怕“我昔云埋逼住始信峰,往来无路”那样的艰险,真正进入黄山奇境的经历分不开,

这是当时主宰中国画坛的传统画派所不可比及的。

石涛画《黄山图》

在黄山石涛还幸遇新安太守曹鼎望,他们结伴而行,途中又遇见宣城人半山和尚,三人一起游黄山、吟诗作画,非常融洽。下山后,应曹的邀请石涛寓太平罗汉寺拟作《黄山七十二峰图》。

上海博物馆藏明陈良璧《罗汉图卷》后有石涛的题跋,记叙了1667年他初游黄山时的经历。“……丁未年应新安太守曹公之请,寓太平十寺之一寺,名罗汉寺。昔因供养唐僧贯休禅师十六尊者于内,故名罗汉寺,今寺在而罗汉莫知所向矣。余至此发端写罗汉焉。初一稿成,为太守所有。次一卷至三载未得终,盖心大愿深,故难。……”可见,在新安罗汉寺石涛创作罗汉题材的兴趣被激发出来,第一卷送给了曹鼎望,第二卷画了三年也没有完成。但这一年至少还画了第三卷。

现存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石涛代表作之一《十六阿罗汉应真图卷》也作于这一年,画中有年款但无确切时间:“丁未年天童忞之孙善果月之子石涛济。”画卷的左上角有梅清的题跋,其中有:“自云自卷阅岁始成”一句。石涛自己说这一卷经历了一年时间才完成,推断应该是从黄山回到宣城后在1667年岁末完成的,因为这一年秋天,石涛曾短暂住在宣城金露庵,并作《山水册页》有“采菱未归去,童子立荆扉。丁未孟秋宣州村居金露写此,石涛”的题款。是年冬天石涛回到了广教寺⑵。

1668年夏,石涛仍由宣城至歙县,住西干太平兴国寺。


   宣城交往   

1669年7月,石涛、半山、梅文鼎、倪正等前往宁国,途经柏枧山,访葛仙人台。

柏枧山位于城东南乡。嘉庆《宁国府志》载:柏枧山“山之阳即文脊山也。溪谷邃深,峰岩回曲,飞流界道,跨岫为梁。晋瞿硎先生隐此,古有僧以柏皮引水入厨,故名柏枧。”柏枧山主峰天台,海拔995米,山势逶迤,溪谷回曲深邃,树木葱茏,悬峰峭壁,飞瀑长泻,极为幽胜。《辞源》称其“溪谷深邃,峰岩回曲,山水秀美,甲于江南。”宋嘉、泰年间,宋诗开山祖梅尧臣的同祖三世侄孙太七公别为一支,迁居柏枧山,这就是后来的“文峰梅”。自梅氏后裔迁居于此后,这里成为梅氏的族居之地。他们利用柏枧山的自然风光,架桥构亭,摩崖刻石,建成一处世外桃源。

石涛在此作有山水图册,款题:“按琴相对不复语,近人独鹤听松眠。游柏枧山葛仙人台记此。己酉孟秋月石涛。”梅文鼎作有《同倪观湖先生登柏枧山绝顶望仙人台》一诗。至宁国,于白云观观陈孚吉作画,半山和尚作有山水册页八开赠陈孚吉⑶,现藏于安徽省博物院。

在石涛旅居宣城期间,关系最为密切、交往最深,对他影响最大的朋友当数梅清。这一年,梅清第五次北上应试,第二年三月归宣,春末夏初,梅清有一次泰山之行,1670年秋天,梅清回到宣城后,开始了与石涛的密切交往,他们互相观摩了作品,互赠诗歌,梅清有《赠石涛》《题石涛黄山图》《石工从黄山来宛,见贻佳画,答以长歌》等大量诗文。

石公烟云姿,落笔起遥想。

既具龙眠奇,复擅虎头赏。

频岁事采芒,幽探信长往。

得真在涉目,入解乃遗象。

一为《汤谷图》,四座发寒响。

因知寂观者,所得毕萧爽。⑷

在梅清看来石涛笔墨恣纵,不落窠臼,人物白描画作堪与古代的绘画大师顾恺之和李公麟的传世珍品媲美。而观其山水作品又让人有神清气爽的感觉。这期间宣城画坛师友的教诲让年轻的石涛获益匪浅,他开始清醒地反思传统的创作方法,力除布局上的结构铺陈。从江南的阴晴明灭、烟云变幻中,他顿悟出新颖的布局,丰富的笔墨技巧,浓、淡、干、湿,秀逸的与泼辣的,飞舞的与凝重的,凡是笔所能表现的形态无不淋漓尽致的描绘出来。

这位比他大19岁的宣城画坛宗师与石涛一见如故,他们经常在一起交流心得、切磋技艺、纵论古今,石涛的绘画技艺也因此突飞猛进。这一年,石涛、喝涛离开城北广教寺,挂单金露庵、宛津庵,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能是为了更加方便与梅清的交往。查光绪《宣城县志》,金露庵、宛津庵均在城东小东门,而梅清的画室天延阁也恰恰就在这里。

石涛画作

梅清在观摩了石涛创作的黄山图后,写有《石公从黄山来宛见贻佳画答以长歌》一首:

我陟岱宗三万丈,倒瞷扶桑起泱漭。

手摘片云归江乐,梦中缥缈碧霞上。

碧霞峰正青,忽然接黄海。

石公贻我图,恍惚不可解。

绝巘阴森四壁寒,云峦窅冥惊漫漫。

玉屏五老争拱立,海门九龙纷乘骖。

骤疑仙峤合,转讶真宰通。

卧游当岳表,乃在天都峰。

天都之奇奇莫纪,我公收拾奚囊里。

掷将幻笔落人间,遂使轩辕曾不死。

我写泰山云,云向石涛飞。

公写黄山云,云染瞿硎衣。

白云满眼无时尽,云根冉冉归灵境。

何时公向岱颠游,看余已发黄山兴。

此时,石涛所作的黄山打动了刚刚从泰山归来的梅清,令这位宣城的画坛领军人物激发了游览黄山的强烈兴致。梅清的豁达恢宏让石涛惊叹不已,视为艺坛知音。梅清的《天延阁赠言集》中收录了这个时期石涛写给梅清的《奉赠瞿山先生》七律一首:

江左达者人共传,瞿山先生思渺然。

静把数编朝隐几,闲携卮酒夜移船。

已知词赋传逸赏,好使声名绝尘坱。

我欲期君种白莲,揽衣直出青霞上。

梅清《天延阁删后诗》刻于康熙十年辛亥(1671年),推断此诗应作于此前的1670年。也就是这个时期,梅清观摩了石涛创作罗汉题材的力作《十六阿罗应真图卷》,并在画幅的上方题写了一段跋文:

白描神手,首善龙眠,生平所见多赝本,非真本也,石涛大士所制十六尊者神采飞动,天趣纵横,笔痕墨迹变化殆尽,自云此卷阅岁始成,予尝供之案前展玩数十遍,终不能尽其万一,真神物也。

白描是中国画独特的表现技法,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施色彩的画法。梅清在跋文中提到了宋代白描圣手安徽人李公麟(号龙眠居士),并对石涛绘制的《十六阿罗应真图卷》给予很高的评价。在这一段文字中还透露出一段信息,因为太喜欢这幅画,梅清将其借阅,放在案头展玩评赏数十遍还是觉得没有领会他的精髓,于是感叹:真是神物啊!

但就是这一卷图,竟然被盗了,李驎的《大涤子传》中有记载说:“时又画一横卷,为十六尊者像,梅渊公称其可敌李伯时,镌‘前有龙眠’之章赠之,此卷后为人窃去,忽忽不乐,口若喑者几三载云。”

在梅清天延阁的画室里,石涛和宣城书画社的一大批宣城文朋画友切磋技艺,他们不仅友情与日俱增,而且画艺也日臻其妙。这是石涛在宣城与众师友生活的一个片段,1672年,石涛在宣城清音阁与梅清、施闰章等人一起把酒临风,诗酒唱和。

清音兰若澄江头,门临曲岸清波柔。

流声千尺绕龙湫,凄风楚雨情何求。

云生树杪如轻雪,鸟下新篁似滑油。

三万个,一千畴,月沉倒影墙东收。

偶来把盏席其下,主人为我开层楼。

麻姑指东顾,敬亭出西陬。

一顷安一斗,醉墨凌沧州。

思李白,忆钟繇,

共成三绝谁同流,清音阁上常相酬。⑸

石涛大杯喝酒、纵论古今,目空一切的忘情状态,跃然诗中,他完全融入到宣城这一批文人之中,乐不思归,踌躇满志。

1673年,石涛曾赴扬州居静慧寺,至秋始返回宣城,在城南双羊山麓闲云庵作《深秋敬亭山景图》。并题跋“作书作画无论老手后学,先以气胜,得之者精神灿烂出之纸上。意懒则浅薄,无神不得书画”。石涛认为无论学书作画,无论老手后学,他非常明确的提出作品要“先以气胜”,强调画面的整体气韵,这种“气”运用得当则作品神采飞扬,反之,则浅薄而无神。

冬天,石涛回到敬亭山广教寺。

敬亭山是宣城重要的产茶区,所产“敬亭绿雪”茶因其芽叶色绿、白毫似雪而得名。明清时期曾列为贡茶,⑹宣城画家、诗人梅庚有诗称颂:“持将绿雪比灵芽,手制还从座客夸。更著敬亭茶德颂,色澄秋水味兰花。”1674年春天,石涛在敬亭山采茶,在敬亭山云齐阁作画六幅并题诗。其中有“写于敬亭山云齐阁”款识,应该是一幅即兴写景状物的作品,新长的翠竹已经超过了云齐阁的屋檐,朝云深处,四月的山风使站在窗前凭栏的画僧感到一丝寒意,他感叹:新长龙孙过屋檐,晓云深处露风尖。山中四月如十月,衣帽凭栏冷翠霑。    

1674年夏秋之际,“三藩之乱”到达巅峰,石涛前往城东南柏枧山避乱,柏枧山是宣城梅氏的族居之地,在这里他可以很容易得到梅清族人的帮助。

作者系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宣城市政协文史委委员,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