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课堂:指令明确与环节简约

 江山携手 2019-02-15

    昨天,听了一节复习课。

    应该说,老师在知识传授上没有任何问题,而且有一定程度的“生本”意识。比如,让学生到黑板上“讲解”,多次要求“同桌互相检查”或者复习后“说给同桌听”等等。尤其值得肯定的是,老师能够结合中考的要求,利用几个真题,帮助学生明确考试的题型和考点,以使复习做到有的放矢。

    但是,整堂课听下来,总感觉思路不是很清晰。尽管我一直是以一名学生的角度来听课的,还是觉得收获不是很多,为什么会这样呢?

    思索再三,有两个问题老师没有处理好。

    一是课堂的指令。也就是老师在安排教学任务时语言的表述不够明确,某个环节是让学生复习哪一部分内容,多长时间复习完,通过什么方式复习,重点是什么,需要注意什么问题……这些都没有交代清楚,所以尽管是高年级的学生,也没有迅速弄懂老师的意图。在这样的情况下,有茫然不知所措的,有按照自己的想法自行其是的,有似是而非地“遵照执行”的……

    课堂指令的不明确,造成的结果是“学”与“教”的分离,老师和学生没有朝一个方向努力,效率自然谈不止。

    二是教学的环节。一节课45分钟,有八九个环节,每个环节用时5分钟左右,这显然是有些多了。新的课堂无非是“预习-展示-反馈”三个步骤,复习课的基本程序也就是“考点引路-明确重点-自主复习-达标检测”这几个步骤,环节过多,必然意味着教学上深入不下去,学生在没有完成A内容的时候就要去迎接B内容,练习不到位,知识的掌握自然不会好。

    所以,教学环节要力求简约,烦琐的教学极易造成学习落不到实处,像蜻蜓点水一样,又如同一场轻雨,水过了,地皮仅仅湿了一下,马上就干了。

    总之,课堂要实起来,这两个问题要处理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